登录

代谢性肌病可以用针灸吗

时间: 阅读:11376

代谢性肌病可以用针灸吗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7-19 21:03:12

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是可以通过针灸来进行辅助治疗的,针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炎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对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建议患者汉英搭配着活血止痛化瘀的药物你先治疗,效果会更好。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0 00:00:39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0 00:00:39

    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肌肉遗传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肌肉长期缺血或者是长期不能自由收缩而造成的肌纤维的萎缩退化所引起的。患者临床上往往会表现为走路摇摆,像鸭子走路一样,所以老百姓也称为鸭步,我们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

    杜氏肌营养不良属于一种肌肉遗传性疾病,这一疾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者朋友出现行走困难,活动明显受限的现象。这一疾病不仅会给患者朋友的身体上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且还会会给患者的心理上带来很大的痛苦,那么,一旦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在患有杜氏肌营养不良以后,患者朋友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在发病初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杜氏肌营养不良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治疗过程,由于导致肌营养不良的因素比较复杂,所以治疗的时候,应该要针对病因采用对症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一般情况下,患者朋友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选择使用西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的方法或者是中药治疗等,患者朋友选择使用哪一种治疗方法,还应该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我们大家都知道,西药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的有关症状,西药治疗也比较方便,但是,西药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够减轻患者朋友肌营养不良的症状,并不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如果长期的服用西药的话,还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一些中药来进行调理。

    患者朋友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使用物理治疗的方法或者是针灸按摩的方式来进行辅助治疗,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手术的创伤比较大、风险也比较高,建议患者朋友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杜氏肌营养不良的一些治疗方法,目前可以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方法和药物都是比较多的,患者朋友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和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症状。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9 23:23:29

    1 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病
    男性疾病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其中前列腺炎症状表现为尿分叉、尿等待、尿频等。如果辩证准确、选取的经络腧穴到位,深浅刺激合适,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妇科疾病

    月经紊乱、乳腺增生、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另可用于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其中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来说,原发性痛经用针灸治疗效果较好。

    那么如何判断痛经的类型呢?原发性痛经指原先没有疼痛症状,而是因某种特殊原因,如生气、受寒等外部条件诱发,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针灸往往比服药见效更快。而继发性痛经指的是由某种疾病引发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需着重治疗原发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带状疱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3-6个月之内者);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失眠(不伴抑郁者效果佳);遗尿;肋间神经痛等。

    以带状疱疹为例,中医认为疱疹属火热邪毒,可通过拔罐、刺络、放血配合治疗,效果甚佳。

    骨关节疾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落枕;肩周炎;网球肘;急性腰扭伤;膝骨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等。

    从治疗机制上来说镇痛是针灸的第一大治疗作用,因此对骨关节病相关的一些疼痛治疗,针灸的效果比较显著。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哮喘;咽炎;感冒;咳嗽;急性扁桃腺炎等。

    如慢性支气管哮喘,其表现为爬楼或跑步后出现气短,这种病症运用针灸、拔罐、放血配合治疗后,患者会感到日常活动后气短症状缓解,并且在遇到降温天气时,症状也不易反复或加重,再如咳嗽,很多人会出现感冒后咳嗽很长时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做针灸治疗,配合拔罐会很快消除症状。

    2 什么人不宜用针灸

    1、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2、体质虚弱人群,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3、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人群,此类人群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

    4、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此类人群不宜针刺。尽量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

    5、患者有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过临床上针灸的消炎的效果非常好,因此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人群,此类人群治疗过程发现此症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7、小儿囟门未闭合人群,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8、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9、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10、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的。

    11、孕妇、习惯性流产者,6个月以内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6个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也应禁针。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打非典疫苗后可以做艾灸吗

恶性胸腔积液如何艾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