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积阴虚怎么办
宝宝食积阴虚怎么办
最佳回答
宝宝食积阴虚首先要消除积食,可以顺时针按摩腹部,也可以配合按摩下脾经,还可以配合用一些健胃消食片。小儿喂养应该要注意规律。阴虚火旺是可以配合用一些六味地黄汤加减调理促进恢复的。平常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李雲松
回复
-
西安-杜*
回复小儿积食最好的用药调方法是重要调理,并且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恢复小孩的消化功能,并补充营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当然不让孩子积食是重要的,父母要重视小孩的饮食习惯。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
1 小儿积食常用药方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药调理法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神曲、谷芽、麦芽、鸡内金、山楂、莱菔子、厚朴、槟榔、木香、枳壳等。如用大米50克,白萝卜100克,胡萝卜100克煲粥;或者用鸡内金15克,大米15克炒焦,共研成细末,拌入粥饭中。每次用细末2克,每天2次。
2 小儿食积(实证:即肚子胀拒绝抚按)药方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凡病程比较短,孩子肚子胀胀的,并且拒绝抚按,或者伴有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 功效:以消食导滞为主 用药: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山楂、麦芽、陈皮、半夏、连翘等中药。 伴有腹胀疼痛者加厚朴、枳实; 大便秘结者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 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 如果孩子有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可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3 小儿食积(虚中夹实:即肚子胀喜欢抚按)药方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病程较长,虽然肚子胀,但喜欢抚按,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功效: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健脾丸加减。 用药:党参、白术、山楂、神曲、麦芽、枳实、陈皮。如果孩子舌苔腻、不想吃饭,可加藿香、砂仁;舌质淡、腹胀、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苍术。
4 小儿积食中成药??王氏保赤丸、化积口服液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中成药对食积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如可给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还可以服化积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天2~3次。
5 小儿积食较重??枳实导滞丸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如果孩子食积较重,而且伴低热,大便秘结,可以用枳实导滞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
6 小儿积食时间过长??小儿香橘丹 小儿积食吃什么药最好?孩子食积时间已经很长,腹胀喜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选用小儿香橘丹则比较合适,每次服2~3克,1天2~3次。这些中成药药店里都有出售。
7 小儿积食民间流传偏方
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不妨试一试,如将鸡肫皮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或者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天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的食积则很有效果。
8 小儿积食家用方
除了内服药外,用药物外治也可以,家长自己就可以治疗。玄明粉3克,胡椒粉克,共研细末。填入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另外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治疗宝宝积食效果不错。
9 预防小儿积食要注意
为了孩子的健康,不让孩子积食是重要的,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不过,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还要保证其饮食中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补充维生素,能通过食物摄取就不要用药物补充。
小儿积食带来的危害
1、积食与咳嗽
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食咳?。这在古代的医书上有很多记载,比如《内经》:?食于胃,关于肺?;《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脾胃论》:?脾虚肺最受病?。
很多家长不理解,脾和肺是两个器官,积食怎么能引起咳嗽呢?这要从中医上就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五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所以说,看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这时候给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为主、肺胃同治的药,效果就会特别好。
2、积食与发热
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这类孩子大多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这都是吃东西吃住了。《脉经》中就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3、积食与肺炎
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这也是一套多米诺骨牌: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郁久化热、伤肺。你看那些得肺炎的孩子,大多身体都不是太好,这跟积食时间长有关。脾虚日久?土(脾)不生金(肺)?肺阴亏虚?阴虚内热?子盗母气?脾气更虚。
脾虚生痰,郁热炼液为痰;而痰贯穿于小儿肺炎疾病全过程,是小儿得肺炎的重要因素。所以,门诊上很多得肺炎的小儿,把脾胃功能调好了,肺炎也跟着好了。
中医上有?杜痰?的说法,可以预防肺炎。为啥是这个?杜?呢?防微杜渐嘛,?杜?是杜绝的意思。
4、积食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门诊上还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输液,再生病再输液,反复输液,孩子身体越来越差。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
上面说过,积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肺,但是?肺主皮毛?,所以有积食的时候小孩子体表一受寒,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5、积食与咽炎
咽炎,中医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这个门户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
所以,中医上给孩子治咽炎的时候,除了用解毒利咽的药以外,再给孩子用一些消积清热的,病就好得快。
6、积食与头痛
头疼本来是成人才经常犯的毛病,但是经常有些小孩子也嚷嚷头痛,这是为什么呢?病根儿还是在积食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前额疼。
中医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前额属脾胃,两侧属肝胆,头顶属心肺,后脑属肾。孩子前额疼,那就是脾胃出了问题。
7、积食与便秘
再说一个积食与便秘的多米诺骨牌。古代有个小儿方面的医书非常有名,叫《幼科发挥》,上面说:?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所以,就会有: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所以,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便秘了,给孩子吃点泻药吧!虽然当时有用,但过后更严重。因为它的病根儿不在那个位置。打个形象的比喻,您可以把积在肠道里的大便想象成船,肠道里的水少了,大便下不去,那就?增水行船?。多让孩子喝水,河(肠道)里的水多了,船自然就能起动了。
如果孩子便秘比较轻,多让孩子喝水,便秘就可以解决了。如果还是解决不了,那可以吃一点消积导滞的中药,孩子便秘也很快就减轻了。
8、积食与泄泻
泄泻就是腹泻、拉肚子。中医上说,积食常与?风寒?、?湿热?、?暑湿?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所以积食会导致泄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在门诊上,家长大多呈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懂不问?,把啥都交给大夫。还有一种是?自作聪明?,大夫开的药,他给减个半啦,换个药啦,加个药啦。还有些家长会?问?(客气地说叫问,不客气地说叫吼)大夫:孩子都烧两天了,为啥不给开抗生素?
中医上有个说法叫?通因通用?,说白了就是?以通治通?。《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明确说:?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心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拿积食腹泻来说吧,食滞内停,阻滞胃肠,导致腹痛泄泻,这时候不仅不能止泄,相反当消食而导滞攻下,推荡积滞,使积食去而泄自止。
9、积食与盗汗
再说个多米诺骨牌:食滞肠胃?郁蒸化热?热蒸津液?外泄为汗。小儿为纯阳之体,夜寐则阳入于阴,加之积热内蕴,所以晚上盗汗情况比较严重。这类孩子,用一些消积泄热的药,很快盗汗就消失了。
10、积食与舌苔剥脱
小儿舌苔剥脱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所致。治以消食导滞、清心泻脾热的药,很快就好。
11、积食与贫血
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
12、积食与惊啼
《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13、积食与荨麻疹、丘疹样荨麻疹
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这时候,一方面,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另一方面,脾胃损伤,易感外邪。这时候内有积热,外有外邪,内外交攻,就容易郁于肌腠而出现荨麻疹等疾病。这时候,光用一些外用药肯定不行,还要加上消食和胃的药,孩子自然病就好得快了。
小儿积食食疗方
1、糖炒山楂
取红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适当食用。
2、白萝卜粥
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猜你喜欢
1. 宝宝积食吃什么最好
2. 小孩积食吃什么药
3. 宝宝积食吃什么食物好
4. 儿童积食怎么办
5. 大人积食吃什么药
6. 宝宝积食吃什么水果
7. 幼儿积食发烧治疗偏方
8. 宝宝积食发烧吃什么药
-
平淡之
回复小孩子的病归结起来不外乎两大类:外感六淫;内伤饮食。小孩子的生理特点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所以,小孩子的调理一定要以脾胃为中心,无论是什么病,调理和顾护脾胃大原则方向不错,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一、宝宝感冒
1.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怕冷,不出汗,头重头痛,舌苔是白的。中成药可用风寒感冒颗粒/葛根汤颗粒,用量是大人的一半就可。也可以煮上葱白生姜煮水或者生姜红糖水服用(生姜去皮有利于发汗);
2.风热感冒:不怕冷,怕热,出少许汗,流黄鼻涕,咳嗽有黄痰,嗓子痛或者扁桃体红肿,舌苔黄。中成药可选用风热感冒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者小儿解表颗粒,也可以煮点桑叶菊花水服用;
3.寒热往来感冒:宝宝一会怕冷一会怕热,一会流清鼻涕一会流黄鼻涕,食欲欠佳,可选用小柴胡颗粒。
4.感冒(外寒里热):发烧不严重,低烧,有表寒的症状(流清鼻涕、咳嗽),又有里热的症状(低烧、大便干结、舌质偏红等),可用表里双解中成药防风通圣丸。
5.流感感冒:嗓子疼,发烧,全身酸痛,可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或者抗病毒口服液。
6.风寒感冒伴有积食:中成药可选午时茶颗粒或风寒感冒颗粒加保和丸。
二、宝宝咳嗽
1.风寒咳嗽(肺寒咳嗽):受寒了或者喝了冷饮冷食就咳嗽了,有白痰,可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也可以煮着优质陈皮煮水喝,还有一个花椒蒸梨。
2.积食咳嗽:可选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就可以了。
3.脾虚咳嗽:中成药可选用香砂六君丸,或干怀山药煮水服用。
4.肝气不舒咳嗽:若考虑到情绪影响的咳嗽,可选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5.肺燥咳嗽:秋天时咳嗽,咳嗽没有痰,舌苔很薄,可选用用秋梨膏或者川贝枇杷膏。注意,如果孩子咳嗽痰多,这两个药是绝对不能吃的。
6.感冒后期症状基本上都没了,就剩咳嗽,可以煮点怀山药水给孩子喝。怀山药是启动脾胃功能最好的药食同源的药了,脾胃好了,肺也就会好,培土生金,这样咳嗽也就好得快。
三、宝宝发烧
1.积食发烧:有吃多,口臭,大便干燥,手脚心热,舌苔很厚,脉滑数。可用消食导滞方法保和丸加通腹泻热三黄片或一清胶囊。
2.肺炎发烧:感冒的失治误治容易引发的肺炎,宝妈们要注意,反复咳嗽不止,舌苔黄厚,大便干,尿黄,痰黄,这是肺热导致的肺炎,可用中成药小儿麻甘颗粒或者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中药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3.扁桃体发炎发烧:反复扁桃体是发炎后发展成慢性扁桃体肥大,扁桃体是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切除后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对抗细菌,病毒等防御能力就会削弱,扁桃体发炎特别非常好用的中成药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鱼腥草合剂,小儿咽扁颗粒等,还有一个单味妙方鱼腥草煮水喝。
4.阴虚发烧/生长性发烧/长牙发烧:嘴唇红,经常盗汗,多动,吵闹,舌苔薄,不厚,有反复低烧,需要用滋阴可用乌梅三豆饮就可。
5.幼儿急疹发烧:多见于幼儿第一次发烧,无明显感冒,咳嗽等症状,突然高烧39-40 ,退烧后,精神状态尚可,饮食,睡眠可,检查颈后,耳后,下颌淋巴结肿大无压痛,偶有腹泻等,可用三豆香菜根饮辅助退烧,效果很好,也可以用双黄连口服液辅助治疗。
6.内热发烧及其他原因发烧:陈皮蚕砂竹茹煮水,辅助退烧。
现在养儿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一家三口或五口都过于宠爱宝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可能出于对孩子的疼爱拿各种食物给孩子吃,很容易就吃多了就生病。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一旦你吃进的食物超出脾胃承受的能力,脾胃就会损伤,脾胃一伤自然就会有积食。
1.单纯积食:可消食解决,同时注意调整喂养(饮食结构及习惯等),可选中成药北京同仁堂大山楂丸,焦三仙(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加鸡内金打粉冲服(农家鸡最好) ,也可以用单味鸡内金打粉冲服。
2.积食化热:可消食清热,同时注意调整喂养(饮食结构(肉类少吃,谷类菜类为主)及习惯等),可选中成药保和丸,小儿七星茶颗粒(伴有夜惊烦躁等)。
3.脾虚积食伤津:可健脾消食,滋阴生津,可选中成药小儿健脾颗粒。
五、宝宝腹泻
1.伤食腹泻:宝宝吃多了会腹泻,也不用止泻,拉出去就好了。
2.脾虚腹泻:精神不足,喜欢趴睡,常有大便不成形,便溏,一天好几次,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也可以用干怀山药煮水喝,平时用小米山药粥调理,小米粥粥油可以调理腹泻又可以调理便秘。
3.宝宝肠胃调整腹泻:宝宝胃肠比较娇嫩,吃从未吃过的食物时可以会腹泻,不要紧张,这是一个适应过程。比如断奶加辅食后,会有腹泻。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稀奇古怪的食物。
4.湿热腹泻:湿热导致的,可以用绿豆汤加小米山药粥调理,绿豆汤清热利湿,小米山药粥健脾止泻。
5.受寒腹泻:吃了寒凉的水果,饮料等引起腹泻,腹痛不适,大便水样等,可选用中成药霍香正气丸,不适合吃药的,可以把这个丸塞进肚脐里。还可以选用中医外治艾灸神阙穴(即肚脐)一天两次,一次15-20分钟。
6.痢疾腹泻:里急后重,肚子很痛,拉了还痛,便脓血,这是严重湿热导致的,可以选用中成药加味香连丸。
六、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病毒感染,怎么办?
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肠道病毒感染,中医看多为小儿肠胃积食内热加湿的湿热环境(病毒最喜欢的环境)导致病毒感染,繁殖复制等,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也可以喝三豆香菜根饮。临床上轮状病毒也属于湿热导致的。调理方法同上。
2.小儿麻疹,麻疹初期一定要宣发出来,可以用银翘解毒丸。麻疹后期,高烧不退可以用牛黄清心丸。
3.小儿腮腺炎发病率也很高,可以用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板蓝根口服液。
七、免疫力低下,体质弱容易反复出汗,感冒等。(明显感冒咳嗽时不用)
1.容易感冒,自汗多汗,怕风,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可选用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玉屏风口服液
2.脾胃虚弱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汗盗汗,发育迟缓,身高偏低等,可以服用龙牡壮骨颗粒。(明显积食内热体质不用)
八、小儿其他杂症用药。
1.宝宝经常尿床,中医称为小儿遗尿通常属于肾气不固,有两个药可以选用,一是缩泉丸,一就是鸡内金散。
2.宝宝得了鹅口疮,可选用小儿导赤丸。
3.宝宝肚子有虫,可服用使君子丸/塔小糖。
4.宝宝有急性紫癜,可选用中成药连翘败毒丸。
5.宝宝晚上哭闹不愿意睡觉,属于心火太旺问题,可用小儿导赤丸。有积食情况加鸡内金散。
6.宝宝有多动症,好动,活跃,不怕等,正确引导就可。用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
7.宝宝发育比别家的孩子慢,常有手足心热(不是积食原因的),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8.新生儿黄疸(多为湿热),可选用中成药茵陈栀黄口服液,也可用黄连甘草煮水服用。
关注 @海口中医儿科符齐敬 符医生中医科学 育儿 ,学习更多正确中医智慧 育儿 知识和 育儿 小妙招,用中医智慧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