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四岁宝宝阴虚怎么推拿

时间: 阅读:2305

四岁宝宝阴虚怎么推拿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3-07-19 13:37:35

指导意见:
4岁的宝宝如果阴虚,你可以带孩子到推拿的机构给孩子推拿,在家里家长可以给孩子围绕肚脐中心揉揉肚子,也可以给孩子嗯做一些抚触和被动操,可以从网上下载上步骤,他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以预防孩子生病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19 16:16:18

    1、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主泻胃火。内庭在两脚背上第二和第三趾结合的地方。要每天用手指肚向骨缝方向按200下,力量要大,依据个人的承受能力,以能接受为度,早上7-9点最佳,因为此时胃经经气最盛。是胃经的穴位,同是又是大肠经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脏腑之气在胸腹的聚集地,相当于大肠经气在小腹驻扎的营地。所以天枢穴不公调胃经经气还能调整大肠功能,促进排便,让痘痘、口臭很快消失。好比家里的排水池,下水道通了,沉积在水池里的脏东西很快就下去了。

    2、天枢距离肚脐两个大拇指的宽度,肚脐左右各一个。要用大拇指指肚按天枢穴,力量稍微大点,按在空位上轻轻旋转。操作方法:早上起床,选用大拇指点按两侧内庭2分钟,泻胃火,再按揉两侧天枢2分钟,通便。饭后半小时,再按揉天枢穴1-2分钟。这种刺激不拘季节,每天都可以用。

    3、阴虚内热按足三里穴

    4、一般你确定是体恤内热而造成的精神不佳,在家里面自己用按摩的方式来梳理也是可行的,可以按摩如足三里、三阴交、阴棱泉、关元穴等,这些穴位一般也容易找得到,可以参照人体骨骼图进行按摩。

    5、如果自己掌握不住这个方案的话,可以到专业的按摩店进行按摩,跟她讲明病情,那里的推拿按摩师会根据你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进行按摩的,这个时候也省去了你自己操作的麻烦,而且会是你的康复效果有一定的疗效的。

    6、阴虚内热的调理

    7、针对这种阴虚导致的虚火,最根本的是要滋阴,比如说多吃一些银耳、甲鱼、莴笋、黑芝麻等滋阴的食物。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居住环境宜安静,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如可经常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内练生津咽津的功法等。最好每天坚持推腹,双手相叠在肚脐上顺时针按揉,或是从上到下推,由于腹部有很多的经脉,尤其是任脉在腹部正中线上,它是“阴脉之海”,所以阴虚体质的人群,通过推任脉和腹部的一些穴位,效果会很明显。

    8、阴虚内热按什么穴位

    9、其实,人的健康全赖于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二者不能相辅相成,就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也就是说,阴藏精于内,并且不断扶持阳气;而阳气则护卫于外从而使体表固密。如果阴不足以制约阳,阳气过于亢盛,就会使血脉流动加快,如果这时再受一点热邪就会使阳气更加亢盛而发为狂症。这也说明了阴虚体质的人,阳气亢盛不耐热邪。

    10、阴虚内热的症状

    11、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12、阴虚内热按什么穴位

    13、女性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症,症状为:汗热而粘、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症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14、补阴可以缓解女人阴虚的症状。由于阴虚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与生命活动,尤其是都市里工作的白领女性,很容易出现手足心热、盗汗、咽干、口燥等现象。若能及时补阴,不仅可以预防阴虚症状的出现,还可以对已出现的不良症状进行调节,起到治疗的效果。

  • 艾江
    回复
    2023-07-19 16:16:18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是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
    意见建议: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滋阴清热补肾,可以选择按摩三阴交、涌泉、气海,足三里,太溪,肾俞,命门等穴位.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19 16:16:18

    小儿推拿就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小儿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进行的推拿,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体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视频

    所谓小儿推拿,就是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法,又称小儿按摩。当宝宝吃不好、睡不香时,推拿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简单易学,对改善小儿厌食、便秘、睡眠不好等有明显的效果。

    小儿风热感冒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护理作用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身体不适,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技巧和力度要求轻快、柔和、平稳,如果推拿力道轻重无度不但会弄疼孩子,也不会产生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不少家长也会自学小儿推拿手法为孩子推拿。但小儿推拿手法如何正确地运用、如何选用推拿穴位,针对何种病症应用何种手法都是有讲究的,家长如果没有相关的医学基础难以掌控。比如推拿穴位时,把补和泻两个手法用颠倒了,效果就大相径庭,甚至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身体。如果家长要学习小儿推拿,可以到正规的、有医疗资质的中医培训机构。

    常见部位的小儿推拿手法如下。

    1、脾经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3、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4、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

    主治:遗尿、尿赤。

    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5、六府

    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

    主治:发热、汗多、便秘。

    操作:直推300次。

    6、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7、虎口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8、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9、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10、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


    小儿推拿治咳嗽吗

    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冬春季节尤为多见。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伴有发热、鼻塞、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神疲等。 咳嗽的治疗除了常用的中西药物疗法外,也可以结合中医小儿推拿疗法来治疗。

    1、父母用拇指揉板门(手掌大鱼际部)100次。

    2、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掌心内劳宫四周)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内劳宫位于掌心中,握拳中指端所指处。

    3、按揉天突(在喉下方,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中)和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穴各2分钟。

    4、分推胸肋:患儿仰卧,大人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1~4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3分钟。

    5、小儿俯卧,大人用拇指按揉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2分钟。最后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左八字式分推,约30次,结束治疗。

    上述方法每日一次。在治疗过程中,宜在施术部位用少许爽身粉以防患儿皮肤破损,同时应做好保暖工作。

    小儿推拿治退烧吗

    如果小儿是因为阴虚发热,可以用推拿方法有效治疗。

    阴虚发热表现主要为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疗步骤: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300次。

    2、补肺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环指螺纹面旋推300次。

    3、揉二人上马:用拇指指端揉小儿手背环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50次。

    4、揉肾顶:用中指指端着力,按揉小儿小指顶端100次 。

    5、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端按揉膝眼下足三里穴50次 。

    6、推涌泉:用拇指螺纹面着力,自足底涌泉穴推向足趾50次 。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孩子。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7、 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8、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9 15:15:08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岁宝宝阴虚容易咳嗽怎么办

八个月宝宝阴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