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泡脚里面放什么中药粉
坐骨神经痛泡脚里面放什么中药粉
最佳回答
坐骨神经痛,泡脚的患者,一般都是可以用一些中药粉的具体中药粉有以下的几种。红花,艾叶,三七,白芷,川弓一般都是可以起到一个缓解怪鱼止痛消炎的这个作用的最好到医院进一步的这个检查,根据情况治疗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坐骨神经痛多由于坐骨神经受压,或者坐骨神经损伤,以及坐骨神经部位的炎症导致,从而就会引起坐骨神经出现水肿,传导性减弱,从而引起坐骨神经疼痛的症状。在出现坐骨神经疼痛以后,应用的药物:
一、具有缓解疼痛作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二、应用神经营养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来促进坐骨神经疼痛的恢复。出现坐骨神经疼痛以后,坐骨神经部位会出现炎性水肿情况,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比如芬必得、尼美舒利、双氯芬酸钠之类的药物,来对抗坐骨神经部位的无菌性炎症,能够缓解坐骨神经疼痛,加用神经营养药物,比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弥可保、甲钴胺之类的药物,口服以后能够营养损伤的坐骨神经。再就是配合活血化瘀的龙血竭胶囊、仙灵骨葆胶囊之类的药物,能够促进坐骨神经部位水肿的快速消退,对坐骨神经疼痛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
艾江
回复由厦门脚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脚本草本道中药足浴粉,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效果最显著的中药足浴粉.
主要成分:红花、当归、黄芪、苏木、泽兰、生地、川椒、葛根、细辛、黄芩、伸筋草、酸枣仁等。
主要功能: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人体素质,远离亚健康。
使用方法:先洗净双脚,用沸水沏药粉一包,熏足底部五分钟,后加水位超20cm没过踝关节(坐骨神经穴),调水温至36-43度,浴足时间15-35分钟为宜。若结合足部反射按摩疗效更佳。足浴完饮一杯(温)水。
产品规格:每盒8袋*25克 每件:60盒
禁忌注意:空腹、饭酒后,足部有外伤,孕妇、小孩皮肤过敏者慎用;心衰,血糖高、血压高泡脚水温勿太高。本品纯中草药,如不慎入口眼,请立即用清水清洗即可。
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使泡脚养生治病的效果更显突出。 主要功能: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人体素质,远离亚健康。
适合人群:计算机病、空调病、环境噪音污染、办公室综合症,过度脑体力劳动者,饮食不合理,休息不足者,特别是睡眠。过度紧张,压力大者等亚健康人群。 主要功能;清热和湿,抑菌除菌。
适合人群:脚丫轻度脱皮、脚气、脚痒、脚臭、汗脚、烂脚丫、脚癣犯者。 主要功能:长时间不能入睡、睡眠间断、多梦、早醒、甚者通宵不寐等睡眠问题。
适合人群:非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 主要功能:饭后饱胀、泛酸、嗳气、畏寒发热;无规律性上中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偶有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
适合人群:生活饮食无规律、常暴饮暴食者;频繁过量饮酒等有肠胃报警信号者。 主要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润泽肤体,有一定的瘦身作用。
适合人群: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黄褐斑、雀斑、蝴蝶斑、黑斑青春痘等。及想用健康方式适度减肥者。
中药法讲究治根 因此有疗程性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
宁吉儿
回复(1)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 制川乌10g, 制草乌10g, 细辛6g, 牛膝15g, 苍术12g,防己12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川芎15g,桂枝12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周天寒方。
(2)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g,独活9g,附子9g,肉桂6g,姜黄15g,苍术15 克,薏仁30g,防己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吕广振方。
(3)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g,灵仙12g,千年健10g,杜仲12g,牛膝15g,续断12g,木瓜10g,鸡血藤30g,红花9g,当归12g,川芎9g,地龙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出处:曾冲方。
(4)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g,白芷10g,黄柏10g,川芎10g,红花10g,羌活10g,威灵仙25g,苍术15g,桃仁15g,防己15g,元胡15g,独活15g,龙胆草6g,神曲12g,桂枝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3 天为1 个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5)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 ~ 12g,制草乌6 ~ 12g,制川乌6 ~ 12g,麻黄15 克,牛膝20g,木瓜20g,乳香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6)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 乌梢蛇10g, 炒地龙10g, 僵蚕10g, 桂枝10g, 川芎10g,甘草10g,全蝎6g,制川乌6g,制草乌6g,蜈蚣4g。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ml,每日1 剂。
出处:王健民方。
(7)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g,制附子25g(先煎),炙甘草30g,赤芍20g, 黄芪30g, 党参20g, 当归15g, 卷柏12g, 木通10g, 秦艽18g,海风藤10g,鸡血藤12g,乳香10g,没药10g,牛膝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8)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 ~ 120g,黄柏9 ~ 12g,生苡仁30 ~ 40g,川芎10 ~ 12g,木瓜12 ~ 18g,细辛4 ~ 6g,苍术10 ~ 15g,独活10 ~ 15g,土鳖虫10 ~ 15g,桑寄生30g,淫羊藿30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赤芍15g,白芍15g,生地15g,熟地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9)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g,当归60g,木瓜60g,延胡索60g,甘草60g,续断90g,全蝎30g,落得打30g,甘松30g,蜈蚣20 条,蜂房2 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g,日服3 次。
(10)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 乌蛇20g, 延胡索10g, 申姜10g, 鸡血藤25g, 牛膝15g,丹参15g,当归15g,白芍15g,炙甘草15g,乳香7.5g,没药7.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1)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 ~ 60g,白芍15 ~ 30g,生姜3 ~ 5 片,甘草5 ~ 6g,大枣5 ~ 10 枚,北黄芪15 ~ 30 克,当归10 ~ 15g,川牛膝10 ~ 15g,独活10 ~ 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2)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g,嫩桂枝10g,酒杭芍10g,北细辛3g,小木通10g,川牛膝12g,香独活10g,宣木瓜10g,生甘草3g,干地龙10g,全蝎5g,川蜈蚣3 条,防己10g,川断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3)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g,白芍30g,丹参30g,制川乌9g,炙甘草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4)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 麻黄10g, 熟地20g, 油桂5g, 白芥子15g, 焦白术15g,鹿角霜50g,玄胡25g,桃仁15g,赤芍15g,茯苓15g,生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15)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g,炙甘草50g,元胡15g,罂粟壳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
宁吉儿
回复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坐骨神经痛治疗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一些坐骨神经痛治疗药方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坐骨神经痛的概述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风寒湿痹的辨证范畴。老百姓称之为?腿股风?。因多为冷痛,故民间艺人称之为?冷痹风?。其症状多为臀部关节疼痛,走窜至股、膝、小腿至足趾,严重时行走困难,甚至?瘫痪?,难以起身。临床观察,其疼痛路线多与足太阳膀胱经在腿部的循行线路相吻合,本人称之为太阳型坐骨神经痛;亦有向腿部少阳经路线疼痛的,但较少见,本人称之为少阳型坐骨神经痛。不管何种类型,其证因都是风寒湿邪凝于股部经络,刺激坐骨神经所致。
二、坐骨神经痛治疗原则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三、坐骨神经痛治疗药方
为方便大家实践,特献出汤、散、丸、酒四类剂型的验方。
(一)加减独活寄生汤
本人在临床中发现,孙思邈?独活寄生汤?加减化裁后,对各种坐骨神经痛有确切疗效。成人药物用量为:
独活10g、寄生20g秦艽10g、防风6g、羌活6g、北辛6g、人参6g(另炖,兑汁服)、茯苓10g、熟地30g、归身12g、酒芍15g、川芎10g、川牛膝12g、地龙15g、肉桂粉2g(冲服)、炙甘草5g。
加减方法:
风胜脉浮,舌苔薄白,加天麻10g,木香6g,威灵仙6g。
湿胜脉濡或缓,舌苔白腻,倍茯苓,加白术12g,防己12g,米仁30g,车前草6g。
寒胜脉弦或紧,加制川乌6g,黑附子10g,桂枝10g,鸡血藤12g。
肾虚尺脉当软,加杜仲6g,故芷15g,狗脊10g,巴戟天6g。
疼痛难忍者入蜈蚣二条,元胡30g。
另少阳型可直接用小柴胡汤加味,功效亦速,具体药物为:
柴胡15g、党参30g、黄芩3g、半夏(制)6g、炙草3g、川芎12g、黄芪20g、桂枝15g、当归12g、桃仁10g、透骨草10g、生姜3片、大枣12枚。
以上两方用法:水煎两次,兑汁分三次服完,饭前服。
(二)三圣通络散
全虫一两、姜虫一两、土鳖虫一两、当归三两(注:旧16两制)。
上各取干药,共研细末,每服3g,饭前黄酒送服,一日2-3次。
(三)追风透骨丸
制马钱子一斤、天麻二两、淫羊藿二两、威灵仙六两、秦艽三两、羌活二两、独活三两、白芷一两、当归三两、白芍二两、熟地二两、大茴一两四钱、延胡索一两、炮甲二两。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一日三次,饭后服。
(四)银环蛇酒
银环蛇1-2条(用活蛇,长不过七寸)、元胡30g、羌活30g、熟地50g、加皮15g、枸杞子30g、独活30g、人参一条、桑寄生15g、当归30g、淫羊藿15g、炒芍15g、木瓜15g、川芎15g、川断15g、黄芪20g、炙草10g、川牛膝24g、石斛15g、白术30g、杜仲15g、伸筋藤15g、冰糖四两。
上药用40度左右的白酒5斤浸泡,十个月后方可饮用。每服10-20ml,一日两次,特效。
四、关于坐骨神经痛的结语
以上各方,均由本人或身边同行多次验证,疗效确切。后几个药方,虽非秘方,却也实属祖上所传,只不过根据经验有所调整。盖法无定法,方无定方。今全面公开,一则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二则力遏目前某些人靠传授所谓的?祖传秘方?,而大肆勒索他人钱财之风。
吾有一友,花重金从某地学得一些治风湿病的?秘方?,说药难找,要我帮忙。细问之下,才知是大麻药、大树跌打、七叶一把伞、大发汗之类的一些古怪药。其实,这些药均是以前走江湖之人所用的麻醉镇痛药,在普通药市上根本买不到,即使有,也真假难辨。据一位专采草药的朋友说,仅大发汗就有四种之多,不知用哪一种,所以找不着药。即便是?神方?,也是废纸一堆。其实,治风湿病根本用不着?秘方?,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四类药凑合而成。一是祛风除湿散寒。如独活、防伤风、羌活、秦艽、川乌、草乌、灵仙、寄生、桂枝、防己之类。二是活血化瘀。如乳香、没药、血竭、桃仁、牛膝之类。三是透关开窍。如山甲、马钱子、冰片、麝香之类。四是搜风剔络之品。如全蝎、蜈松、乌梢蛇、蕲蛇、银环蛇之类,多为虫蛇,而且有毒,不到至要之时,当少用之。寒则人附桂干姜之类;热则加忍冬、络石、清风藤之类;外用则多是生川乌、生草乌、三分三、一支蒿、马钱子之类的剧毒药物。通晓上理,便知天下?秘?方不秘矣!至于处方分量,当多读先贤经方,广为实践,勤修心悟。诸葛一句?谈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为师矣。故曰?药在心中莫远求,灵丹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药王山,药王山上用心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