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穴位治疗乳腺增生
按摩哪个穴位治疗乳腺增生
最佳回答
当患者发生乳腺增生的情况,可以通过按摩相关的穴位来达到缓解,辅助治疗乳腺增生,但是并不能够完全的治愈,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或者操作下进行按摩,库房穴,膻中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等相关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简单介绍一种乳腺增生的按摩手法,将左前臂与身体呈一线展开,用右手来回大力掐揉左乳外侧上部,方向不计,大约5分钟。如果已经有乳腺增生的朋友,做这个动作时会感到疼痛,此时你要做的是一定要忍住。
一、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精神刺激。据统计,85%的病人在患病前有不良情绪改变,精神刺激可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紊乱。
二、注意劳逸结合。普查中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发病率较高,根据这一点,知识女性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另外坚持母乳喂养可减少发病,因为哺乳可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还可减少流产次数,也可降低发病率。茶饮调理,徳烳的洳纾宁茶很多人知道。
-
西安-杜*
回复很多人都说按摩可以丰胸,确实按摩对胸部是有好处的,也有一定的丰胸效果,但是要注意按摩的手法和按摩的时间,而且要经常按摩,现在不少女性都发现自己患有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主要是调理内分泌治疗,那乳腺增生按摩真的有用吗?怎样按摩治疗乳腺增生?
1、乳腺增生按摩有用吗
有用。
在经络学中,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通过按摩相关经络穴位,可以疏通乳房经络,改善乳房血液循环,调理脏腑功能,养血固气,而且可以有效刺激乳房周围自主神经,调整体内分泌,提高乳房对自身激素的敏感性,有效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治疗乳腺增生可以多按摩以下一些穴位。
2、天池穴
取穴:在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五寸。
作用:天池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宜于调理乳痈,胸闷,心烦,咳嗽,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等疾病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防治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疾病。
3、足临泣穴
取穴: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指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作用:足临泣穴有通络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长期坚持按摩,对乳房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能有效治疗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
4、膻中穴
取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
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的作用,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活血通络,舒畅心胸,有效防止乳腺增生,并且有一定的丰胸效果。
5、乳根穴
取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
作用:该穴位有宣肺理气,通乳化瘀之功效,长期坚持按摩,可以化解胸部各种血凝气郁,对乳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6、库房穴
取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上,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
作用:该穴位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功效,长期坚持按摩可缓解胸肋胀痛,预防治疗乳腺疾病。
7、怎样按摩治疗乳腺增生
1.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根旋转按摩,再以逆时针方向用手掌根旋转按摩穴位,力度以产生酸胀,微痛感为宜。
2.以拇指指腹揉按穴位,力度以产生酸胀,微痛感觉为宜
3.用中指,食指指腹着力按压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揉3到5分钟。
8、什么是乳腺增生
在许多发达国家,临床上并无乳腺增生病这一诊断,乳腺增生的诊断仅作为一个病理学名词出现,即只有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乳腺组织后才能诊断乳腺增生病,单纯靠触诊及超声检查并不能诊断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本身是一种生理现象,就像女性的子宫内膜在每个月月经前会出现增生,月经后随着经血的排出,内膜增殖自然缓解一样,乳腺也有月经前增生,月经后缓解的现象,所以说,女性的乳腺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而在每个月经周期都呈现生理性增生和复旧的过程,这并非一种病理现象,一般无需进行治疗。
临床上一般只有在出现明确的结节或周期性疼痛程度较重时才进行干预。
目前在国外多根据症状的不同,诊断为周期性乳痛症或乳腺良性结节。
周期性乳痛症是指乳房疼痛常发生于月经前1~2周,通常表现为双侧乳房弥漫性的酸痛或沉重感,可放射至上臂或腋下,也可表现为一侧乳房比另一侧乳房严重,症状多随月经来潮而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多可以进行单纯临床观察随诊。
一些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或有乳腺肿瘤家族史、乳腺结节持续性增长,可以考虑进行治疗干预。
要预防乳腺增生病,应注意情绪调节,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态;适当控制脂类食物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时婚育、哺乳;远离激素类药品和食品;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适量运动;每年至少到医院进行一次正规检查。
如果结节、肿块突然变大、变硬,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匿名用户
回复乳腺增生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中医的艾灸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是乳腺增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艾灸的穴位主要是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屋翳穴,屋翳穴取自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即可。
第二个是库房穴,库房穴取穴是当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第三个穴是膺窗穴,膺窗穴取穴部位在于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第四个是天溪穴,天溪穴位置在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六寸。
第五个是乳中穴,取穴部位在于第4肋间隙,位于乳头中央,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第六个是乳根穴,乳根穴取穴部位是人体的仰卧位时,胸部和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凹陷处,第5肋间隙中压痛酸胀感的部位就是乳根穴。
第七个就是谭中穴,谭中穴的取穴部位是人体坐位或仰卧位,当身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时也有酸痛感,便是此穴的一个部位。
-
松柏友
回复乳腺增生按摩膻中穴可以减轻疼痛。
中医讲,在人体前面正中循行的一条经脉叫任脉,是调节我们全身阴经气血的“统领”,有人称之为“阴脉之海”,与妇女的一些特殊生理活动关系密切。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异常,胸腹胀满疼痛等;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甚或流产,月经后延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等。女性的日常保健,调理任脉是必不可少的,而膻中穴则更是首当其冲。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主要治疗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统相关疾患。由于它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另外,现代有人用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扫描的方法,证实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膻中穴较其他地方红外辐射强度降低,这就提示膻中穴是乳腺增生这个病的特殊病症反应点。
女性乳腺系统相关疾患一部分出现在哺乳期,如乳腺炎,产后缺乳;一部分出现在月经前后,如经行乳房胀痛;最多见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这里要提示女性朋友发现不舒服或者异常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保健中,自我按摩膻中穴是一个简便易行,效果理想的方法。具体方法有揉法和推法,揉是指用中指端按揉,每次约2分钟;推是指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沿着前正中线从下向上推,缓慢而均匀,每次约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