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泡什么中药
坐骨神经痛泡什么中药
最佳回答
出现坐骨神经痛建议还是根据目前的临床症状及合理的使用药物,如果你想要去用中药治疗的话,你可以去看看中医,不管你选择用中药治疗还是用西药及治疗,都是要需要结合你自身实际情况的。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
艾江
回复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又属于腰腿痛的范畴,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平时应多做康复锻炼;日常生活中应卧硬板床,取平卧位,保持脊柱的稳定,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1、按摩:病人俯卧,施术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拨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下肢屈曲做髋关节上下摇动数次。
2、中药:坐骨顺古安玉贴,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因此使用外用中药是最佳的选择。
3、刮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刮拭患侧腰夹脊、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3~5分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则不刮腰夹脊,从患侧环跳穴刮拭至昆仑穴,重手法3~5分钟。
4、拔罐:取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志室、涌泉穴,每次选3~5穴,留罐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5、刺血:取腰俞、委中、悬钟、殷门、委阳、阳交、环跳、正墟;下肢痛取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穴,常规针刺放血。
6、针刺:较适于慢性期的患者。可取肾俞、八髂穴、承扶、足三里、委中、阳陵泉、昆仑、悬钟、阿是穴等。
7、锻炼:加强锻炼,经常做保健操,矫正不良姿势。锻炼最好在晨起和长期时间低头工作后进行,动作要轻柔,前后左右都要活动到。
-
就是那个人
回复1 乌头地龙酒祛风活血
配方:生川乌,草乌,红花各1克,地龙,寻骨风,伸筋草各10克,生黄芪,全当归各60克,白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以上中药用凉开水快速淘洗,晒干,放入大口瓶中,倒入白米酒,密封浸泡30日,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20毫升,早晚空腹各服1次。
2 松花酒祛风通络配方:松花(松树刚抽出的嫩花心,状如鼠尾)2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松花切碎,装入纱布袋,放入酒中浸泡,加盖密封,每日摇晃1次,30日后滤取酒液,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以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15毫升,每日3次,空腹时口服。
3 熟地酒活血通络配方:熟地黄250克,穿山甲2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穿山甲制成山甲珠,熟地黄研为粗粒,一起放入白酒内,在密闭的瓷器内浸泡4周,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活血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口服。
4 鹿筋地龙酒散寒通络配方:鹿筋,地龙,牛膝,枸杞各50克,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所有药材淘洗干净,晾干,研为粗末,放入瓷坛中,注入米酒,密封浸泡1周,过滤去渣,沉降1-2日,再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散寒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2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腹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