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热咳可以刮痧吗
小儿肺热咳可以刮痧吗
最佳回答
如果确定是小儿肺热咳嗽的这种情况的话,当然是可以通过刮痧来进行治疗的。刮痧治疗可以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去除经络里的风,寒,湿,热邪气的,对于小儿肺热咳嗽的话是可以疏散风热,化痰止咳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请用非人咳喘口服液。清肺热,治咳嗽,妈妈一定要记住哦!”
这是影响非常广泛的一则广告。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则广告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其极大带动了相关商品的销售。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则广告则贻害匪浅。清肺热、治咳嗽的观念对非医学 人 群,乃至专业人士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至少最近这段时间内来看,无论成人,还是小儿,肺热咳嗽的非常少,偏寒证的却非常多。即使很多咳嗽很长时间的患者,也并非完全是热痰。究其原因,天时、地势、体质均有原因,但过多采用清热化痰药物导致病情延长也是非常常见的。
中医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说法,但却没有久病必热。虽然也有暴病非阳,久病非阴的妙论,但这只是从病因的角度来说,在治疗上还是要考虑阴阳的轻重缓急才可。
小儿咳嗽是很让家长头疼和担心的。长时间的咳嗽确实对孩子影响比较大,严重的会造成各种肺部疾病,比如,会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哮喘,另外长期咳嗽会导致孩子睡眠不好,精力减弱。所以孩子一咳嗽,家长便如临大敌。
如何对待孩子的咳嗽呢,如何选用合理的治疗方式和对症的药品呢?我把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由于水平有限,可能会有不周之处,请大家谅解。
首先看看现在临床上一般是如何治疗呢。
一、 口服用药
口服药品在咳嗽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是最多的,但西药所能选择的品种是很少的。目前正规医院治疗咳嗽的药品常用:氨溴索制剂、孟鲁司特钠、抗过敏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以及必配的抗生素。药效多为缓解。
中药还是以中成药为主,但比较明显的现象是西医开中药,药品不随患者症状而变化,每家医院多是千篇一律,效果令人担忧。
诸如采用麦冬、胖大海、罗汉果、川贝煮梨等偏方验方被广泛采用,刮痧按摩、贴止咳贴等方式也应用很多,效果也人不尽同。
二、 雾化治疗
除了打针输液的治疗方式外,雾化治疗的方式也是越来越普遍了,
雾化多多是注射用氨溴索、布地奈德等激素类药物配以抗生素等联合使用,适用于剧烈咳嗽,或急性喘息型气管炎的症状缓解。长期或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而有的家长会选择自行在家里给孩子做雾化,操作流程、消毒措施、药品用法用量等流程可能会不规范,有可能会耽误治疗,或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
二 、灌肠疗法
灌肠疗法在正规医院使用不多,而在一些专科门诊却应用广泛,多用于治疗咳嗽、发热、便秘等小儿常见疾病。
但有的家长认为灌肠没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小,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一方面副作用主要取决于药品本身的性质,给药方式是次要的;
另一方面,大部分药物代谢进而发挥药效主要在肠道发生,直肠给药相比口服用药反而是更快的进行体循环,如有副作用,或者个体差异导致的过敏性反应,灌肠等直肠给药方式反而是危害更大的。
直肠黏膜非常娇嫩,反复灌肠,对直肠的刺激明显,长期应用灌肠治疗,容易引起脱肛、痔疮等疾病。这方面家长需考虑,
对疾病的恐惧,来源于对疾病的不了解。 对于孩子的咳嗽有哪些常识需要掌握呢?
1、 咳嗽不是都是坏的: 咳嗽是身体应激机制的自然反应,源于肺部或呼吸道有痰或其他异物的刺激。
所以有些咳嗽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必谈咳色变。
2 、外感咳嗽有其发展规律: 外感多有这样的发病规律:发热、头痛、头晕、身体酸重、流鼻涕----干咳----咳嗽有痰,所以很多时候咳嗽只是外感发展的一个正常的阶段性症状。
3 、化痰不 镇咳 。 咳嗽多是由痰饮导致,所以治疗原则最主要的是“化痰不镇咳”。比如常用的二氧丙嗪、咳必清、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这些药品对咳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但药效一过,照样还是咳嗽。而且还会产生 闭门缉盗 之祸,把贼(痰)关屋里了,痰反而出不来了。
4、相比咳嗽,食欲和大便的治疗对孩子更为重要。 小儿肠胃较弱,外感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肠胃反应是小儿疾病症状轻重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如果外感严重,但食欲好、大便好,则治疗恢复要很简单。如果食欲不好、大便秘结,即使咳嗽严重,也要以通调肠胃为要,或者双管齐下。
5、夜间咳嗽多为白痰,不宜清热。
如果是黄痰,原因多是有火,如果是白痰,原因则是寒或湿。但孩子小,不能完全表达,或者不会咳痰,这就需要从病因、食欲、大小便等方面综合考虑了。一般而言,白天咳嗽较晚上严重,多属热,可以选用清热化痰的药物。如果晚上或凌晨早起咳嗽较白天严重,多属寒,这时就不能再用清热化痰的药物了,而要用温肺化痰的药物,
这项治疗原则来自朱丹溪《丹溪心法》,在临床应用中也屡试屡中:
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气病而血不病也。
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血病而气不病也。
关于痰的治疗,中医有非常有效的经验,下面是几条关于关于痰的中医箴言,仅供参考: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常用的温肺化痰药品有 :通宣理肺颗粒、小青龙颗粒、半夏露颗粒、杏苏止咳糖浆。
如果有食欲不振或者便秘的情况,可选用小儿七星茶颗粒、宝咳宁颗粒、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如果孩子咳嗽时间较长或咳嗽剧烈,可暂时使用镇咳为主的药物,并配以抗生素,以期循序渐进,这个过程应遵医嘱。
另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二、药物对孩子的作用,在肠胃上的反应非常明显,比如食欲、大便。如孩子食欲恢复,大便正常,即使发热、咳嗽,家长也可以大放宽心。
三、咳嗽有很多诱发原因,比如心脏、肠胃、过敏、外物刺激等情况,具体情况最好先到专业医疗机构请专业人士检查诊断,再根据专业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上面我所讲解的多为外感所引起的咳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
逍遥子
回复1 肺炎刮痧刮哪里图示一、刮痧部位
1.肺炎选督脉的身柱穴,可散热壮阳;
2.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穴,可宣肺解表;
3.可选足少阳胆经的肩井穴,可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4.选任脉的膻中穴,可顺气化痰;
5.选手太阴肺经的孔最、太渊穴,可补肺益气、止咳化痰。
二、刮痧方法1.刮肩部
沿颈肩部肌肉走行,自上而下由后发际刮拭至肩峰,重点加强肩井穴的刮拭。
2.刮背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加强肺俞、身柱穴的刮拭。
3.刮胸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膻中穴。
4.刮前臂掌侧
沿手太阴肺经走行,自上而下由孔最穴刮拭至太渊穴,重点加强孔最、太渊穴的刮拭。
三、适应症适用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为体温呈稽留热或不规则热型,咳嗽呈频发的连续性阵咳,呼吸困难,喘憋,鼻翼翕动,唇周发绀。
建议在小孩用药治疗期间,可以采用刮痧疗法辅助治疗,起到祛风清热、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2 咳嗽刮痧哪里效果最快1.气喘咳嗽刮中府穴定位:在胸外侧,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胸痛,肺胀满,气喘,咳嗽,肩背痛。
2.胸闷咳喘刮云门穴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3.咳嗽咽痛刮尺泽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止痛消炎,清热和胃。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4.咳嗽咯血刮孔最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刮拭功效:润肺理气,清热止血。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5.咳喘头痛刮列缺穴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刮拭功效:利水通淋,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伤风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牙痛,口眼喎斜,项强。
6.咳喘咽痛刮经渠穴定位:现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宣肺利咽。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掌中热,手腕痛。
7.止咳祛痰刮太渊穴定位:在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刮拭功效:通调血脉,止咳祛痰。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气喘,咯血,心动过速,胸痛,无脉症。
8.利咽止咳刮鱼际穴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刮拭功效:清热消炎,利咽止痛。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失声,发热,咯血。
9.风热咳嗽刮少商穴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刮拭功效:通咽利喉,利湿开窍,清热解表。
主治疾病: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衄,昏迷,癫狂。
10.咽炎气喘刮水突穴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清热利咽。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3 刮痧肺部反应区比较重肺部反应区位置: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左右旁开两横指处)和肺脏的脊椎对应区,其次还有前颈部、咽喉、气管及前胸部位。
刮痧肺部反应区比较重说明什么刮拭时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点,观察肺脏脊椎对应区是否有明显的紫红色痧斑。如果痧象不顺直,有较重的疼痛感和结节,脊椎两侧肌肉张力、弹性不对称,则提示肺脏功能减弱。
刮拭肺俞穴时如果出现密集的深色痧斑,以及刮拭时有刺痛感或刮拭时有结节,或肺俞穴处酸痛、凹陷、空虚,均提示肺脏气血瘀滞或肺气虚,为重度亚健康状态,需警惕疾病倾向,必要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预防和治疗肺脏疾病。
4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一、刮痧前注意事项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尽量少暴露皮肤。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晕刮。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二、刮痧中注意事项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耐受为度,达到出痧为止。
2.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4.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如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如仍不缓解,可用刮痧板角部点按水沟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出现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穴、足三里穴。
三、刮痧后注意事项1.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饮温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
3.对于某些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疗,更应配合其他疗法,诸如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常州-薛**
回复前一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好多宝宝都生病了。
我家孩子也有点流鼻涕,发热。
除了多喝水我还给他每天临睡前刮痧,因为我自身是过敏性体质,所以对药物习惯性排斥,再说孩子感冒发烧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需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用药物介入 。因为我孩子是10岁了,推拿效果没有小孩子明显了,所以我给他用刮痧的方法,感冒初期没有马上刮,只用温水泡脚,第二天后开始刮痧,连刮了3天效果很好而且最令我高兴的是刮完后 孩子不流鼻涕了,感冒症状也缓解了好多,而且到了晚上睡得时间也比以前长了。
因为方法很简单所以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刮拭方法:先将刮拭部位涂甘油或油性较大的护肤品以润滑皮肤(平滑竹板,水牛角,也可)以45o角斜度平面朝下,按血液循环方向(由上而下,由内到外)顺次刮拭,以疏筋活血.先刮拭颈椎,再依次刮拭前胸,手臂阴经,脊柱背俞穴.用力要均匀,适中.当刮至穴位处以刮痧手法中的泻法为主,反复刮拭.在同一筋脉上必须刮拭至出痧后,(轻者皮肤出现潮红,重者出现紫红色痧点)再刮拭其他部位.刮拭结束后嘱患儿饮热饮或温开水帮助新陈代谢.每日1次。
刮痧还能治疗如下一痰些病症,比如夏天、秋天,或夏秋之间发生的突然发烧、头晕、呕吐、腹泻或腹痛一类的病症。
具体是:
1.中暑 2.中热衰竭 3.饮食不洁食物,腹痛、吐泻等 4.烦闷 5.小儿厌食
刮痧分享结束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儿发烧推拿的心得,一般7岁以内推效果更为显著。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具体步骤是
1.掐揉印堂?两眉中间位置
【作用】掐眉心:醒脑安神。治疗惊风,常与掐十王、人中、承浆等法合用。揉眉心:祛风通窍,治疗感冒,头痛,常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相配合。揉印堂:外感发烧好得快。
用拇指甲作掐法或用指端作揉法。掐5次,按揉50次左右。
2.推坎宫30次
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手法:用拇指从眉心向眉梢作分推。基本简介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3.揉太阳穴50次 轻揉
在眉后凹陷处。操作时,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一般宝宝头晕,头痛的时候可以用。
4.退六腑
小儿推拿的穴位名。六腑在前臂尺侧,近小指的一侧,从阴池至肘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能够清热、凉血、解毒、退烧。性属大寒,对一切寒症慎用。
5.补天河水
中医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的退烧和止咳方法。
我下面讲具体做法,大家对照着找这条通道及其支流。
1)左手握住孩子的右手腕偏上一点点的地方,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着孩子的右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连推49下或81下。古人管这叫“清天河水”,这个简单的方法能很快退烧。
2)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面沿着孩子左手前臂尺侧(这是说的两根骨头。手前臂上有两块长骨。手掌向上,大母指这则叫桡骨,小拇指这侧叫尺骨。为方便记忆,习惯叫里尺外桡。),自腕纹尺侧推向肘关节,连推49下或81下。注意次数与刚才推右手臂的次数最好一样。古人管这叫“退六腑”。
6.推肺经 从指尖向指根方向,旋转按摩推,为清肺经,小儿推拿推肺经,一般用于小儿咳喘,伴有发烧,喘痰,可以清肺经。将孩子无名指伸直,由指尖向指根推。如果单纯的应季性咳嗽伴有气短,可补肺经。在孩子无名指面顺时针推动。
7.推脊柱 第七颈椎向下一直到尾骨尖端,就是接近肛门的位置,这是我们小儿推拿的脊柱穴。在这个穴位上我们用我们的手掌按在第七颈椎,然后向下慢慢推,每分钟可以做50次到100次保持这个频率就可以。你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掌握,力量不要大了,不要让小孩感到痛苦,要让他感到很舒适,用这个力度就可以。你就反复的往下擦,一般来讲像三岁的小孩要是擦个300次到400次,为了安全你可以稍微再多一点,做到500次,但是不要再多了。
这样一般来讲,发烧一次推拿大约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后,多数小孩就退烧了,这个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8.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揉30~50次。? ?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揉肺腧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
【操作】以两拇指或食中二指分开以指腹揉之称揉肺腧,以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肺俞或分推肩胛骨。揉1-3分钟,分推50-100次。
【功效】调肺气,止咳喘,补虚损。
【应用】
1.治疗外感咳嗽常配合治外感“四大手法”、清肺经、揉膻中。
2.支气管哮喘多与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运内八卦等配合使用,以宽胸平喘,降气化痰。
3.如久咳不愈时可加补脾经、揉脾俞以培土生金,效果更好。
咳嗽严重时,我还用刮肺腧穴的方法来缓解咳嗽,效果也不错
参照以上我查阅节选的专家们对腧穴定位的理论指导后,我经过实践得考证,在自家孩子生病时,试过多次效果明显。
保健推拿,平时也可以进行,最简单的就是缕缕后背,揉揉脚心的涌泉穴,虽然简单但是起了不简单的作用。推脚底的涌泉穴有助于睡眠,它还是除百会穴、肩井穴外的人体的第三出火穴位。一般的小问题就在这一缕一揉间解决了。我常用,我的家人受益匪浅,特此心德与之分享。
-
xuzhujun728
回复1 气喘咳嗽刮中府穴
定位:在胸外侧,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胸痛,肺胀满,气喘,咳嗽,肩背痛。
2 胸闷咳喘刮云门穴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3 咳嗽咽痛刮尺泽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止痛消炎,清热和胃。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4 咳嗽咯血刮孔最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刮拭功效:润肺理气,清热止血。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