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个穴位是治疗痛风的
有哪个穴位是治疗痛风的
最佳回答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摩来进行缓解痛风而导致的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通过按摩合谷穴,阳池穴,风市穴血海穴,阳陵泉穴,环跳穴为中线等相关穴位都可以有效的缓解辅助治疗痛风。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可以按摩,按摩能舒经活络,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于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可以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消肿止痛,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下面是详细方法:
1、按摩
按摩能舒经活络,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于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点按特定穴位,较快好转,可当天止住痛风急性发作的剧痛感。
(1)隐白穴:在我们大脚趾的内侧有一个穴位叫隐白穴。痛风病人可能很熟悉,它就在痛风石的位置,大脚趾肿胀了,鞋穿不进去、磨了的地方、疼痛的地方就是隐白穴。它在大脚趾的趾根底部 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和我们趾甲缘的位置很近。
(2)太白穴:再往下一点是太白穴,它也是痛风石经常会伤害到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在我们第一跖骨小头的后面,大脚趾和脚连线的地方,脚背和脚心连线的地方,也就 是赤白肉际的中间,就是太白穴。
(3)公孙穴:对治疗痛风也非常有好处。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从这里通向胃经,奇经八脉的冲脉也与之相通,所以视为公孙。它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的地方。教大家一个简单的 办法,用大拇指顺着脚弓弯曲的形状,向后斜上方的地方来推,刚好推到的这个位置就是公孙穴。实际上,公孙穴除了治疗痛风,对于胃溃疡病人的胃酸分泌减少也有特别大的好处。
2、冷敷
痛风脚肿痛急性发作期应当迅速控制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将患侧肢体抬高。痛风疼痛严重者可可用冰袋冷敷与皮肤上,有利于血管收缩,消肿止痛,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
不过,记住不要把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中间建议垫个毛巾。另外,注意痛风千万别热敷或用热水泡脚,温度上升会使炎症反应、水肿加重,更加疼痛。
3、秋水仙碱
在痛风急性脚肿痛的时候,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足量用药,可以有效止痛。另外,同时大量喝水,以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半天至一天痛风即好。秋水仙碱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
治疗急性痛风用量:口服首剂1mg,以后1~2小时0.5m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24小时内不可超过6mg。并在症状缓解后48小时内不需服用,72小时后每日0.5-1mg服用,服用7天。
4、止痛药
痛风患者本应少用各类止痛药,但如果实在痛风疼痛难耐,可以使用镇痛消炎类药物,可以起到快速止痛和消炎的作用。只是,切记服药期间应根据医师叮嘱按时、按量进行服用。
5、泻盐泡脚
泻盐又叫硫酸镁,具有镇静、抗痉挛、消炎去肿的作用,痛风患者可以将脚放入伴有泻盐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便可减轻疼痛,而且还有助于尿酸排出体外。
6、消肿外敷秘方
秘方: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该方消肿止痛迅速。
-
逍遥子
回复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早期表现为单关节炎症,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他关节。受累关节可出现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出现痛风石,以沉积于关节和肾脏较为多见,在皮下结缔组织处的痛风石常形成黄白色赘生物,一般以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的痛风石易被发现。关节出现肥大、畸形、强硬及活动受限。常合并肾结石,伴肾绞痛、血尿。
【刮痧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
2上肢部: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阳池、外关、合谷。
3下肢部:膝眼、阳陵泉、中封、昆仑、解溪、丘墟。
-
宁吉儿
回复指关节头或掌指关节头进行按摩。各穴每次按摩1~2分钟。
1.按揉风市
取穴:位于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距膝上7寸。或直立垂
手时,中指尖处。
.按揉血海
2.取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2寸
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按揉阳陵泉
取穴:
3.位于膝盖斜下方,
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
宁吉儿
回复从目前来看,痛风已经和糖尿病一样,被认为是社会生活中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通常许多人用药物治疗痛风,但治疗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还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事实上,中药治疗痛风的效果非常好。具体来说,它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的。
一、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属胃经,连接脾经。这是治疗痰的常用穴位。肥胖人群易因气虚痰湿而飙升。丰隆穴有化痰功效,是治疗肥胖症的经典穴位。这种化痰作用正是治疗痛风的原则。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按摩方法:每次按摩100-16o次,每日早晚各1遍,两腿都需要按摩。
二、三阴相交于小腿内侧,在脚内踝顶端上方3寸处,胫骨内缘后方。三阴交穴可以调理脾胃,痛风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按摩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痛风。按摩方法:拇指或中指指端用力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一个循环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不间断的持续10分钟即可。
三、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方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感觉到胀、酸、麻的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