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着凉了怎么治,如何快速治疗

时间: 阅读:7046

着凉了怎么治,如何快速治疗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7-19 03:26:17

出现着凉的情况下建议还是要多加注意,可以选择多喝一些温热水饮食方面也是要以温和型为主,一般情况下来说,在短时间之内是可以缓解的,不用过于担心,平常的话也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不要直接吹空调或者是温度过低。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9 06:06:01

    感冒了关键要选择性温热、温中散寒的食材,这样才能够将体内的风寒发散出来,促进感冒的痊愈。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秋冬发生较多。一般症状为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畏寒怕风,流清鼻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加盖厚被、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风寒感冒吃什么好得快:
    1、姜糖饮
    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15克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2、菜根姜片饮
    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开3~5分钟,热服取汗。
    3、香葱饮
    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19 06:06:01

    着凉一般是风寒感冒,其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其病情的程度来选择。如果着凉后仅仅是流鼻涕、打喷嚏、头痛等,可以自备生姜红糖水或者生姜大枣水,自备生姜、红糖或者大枣(掰开)适量砂锅熬制频服,可以缓解症状。如果上述方法症状减轻,但缓解不明显,可以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葱白一根,这样一般的着凉是可以解决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19 06:06:01

    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

      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每当冬季,天气转凉,日夜温差太大,导致身体素质差的一部分人,得了风寒感冒,虽不是什么很大的疾病,但终究对身体健康有影响,降低自身自抗力。那么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1

       一、风寒感冒怎么办小窍门

       1、额头敷热毛巾。

      在开水盆中进入毛巾,稍微拧干,稍凉后敷于头顶,一般在入睡前敷10分钟为宜。

       2、吸入热蒸汽。

      装满开水的热水瓶拧开盖子,将鼻孔置于上方,连续作深呼吸10—15分钟。

       3、泡脚。

      泡脚有温通经脉、驱散风寒的作用,对于风寒感冒流鼻涕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之效,还有助于睡眠。泡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水温以不烫为好。

       4、按摩鼻子。

      鼻塞,可通过侧卧按摩缓解。左边鼻塞就向右卧,右边鼻塞就向左卧,上下推动或者按揉两侧,1—2分钟后鼻塞会得到缓解。

       二、 食疗治疗风寒感冒

       1、生姜红糖水去寒气。

      取几片生姜加红糖煮水喝,可以温胃,驱寒。但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风热感冒患者。

       2、吃黑巧克力。

      通过以上的方法,大家对风寒感冒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那么,对于爱感冒的患者,在平时也是要多注意的。其实,大多风寒感冒都是由于身体着凉引起的,比如淋雨,穿的过少等。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多休息,大量的饮水,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很快就可以治愈。

      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2

       一、风寒感冒症状有哪些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二、风寒感冒治疗偏方

      1、芥菜、生姜、豆腐、火腿。做法:先将生姜清洗干净,切片,然后与切好的芥菜、豆腐、火腿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用武火熬煮30分钟,水开后即可食用。此药主治厌食、感冒。

      2、大白菜、生姜、葱、梗米。做法:先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其中生姜切片,大白菜切碎,葱切成细末,然后与梗米一起放入锅中熬煮,熟后加盐即可食用。此食疗方能辅助治疗风寒感冒。

      3、雪梨、冰糖、花椒。做法:将雪梨清洗干净,切成块,然后与花椒、冰糖一起放入炖盅中炖一会儿,熟后即可食用。此食疗方功效为驱寒止咳。

      4、橘子。做法:直接用火烤橘子,不要烤得太焦,熟后剥皮吃肉。此食疗方功效为驱寒止咳。

      5、草鱼、生姜、米酒。做法:将清洗干净的生姜切片,然后与处理好的草鱼一起放入锅中,加少许米酒和水煮,熟后加食盐调味食用。此食疗方具有减缓咳嗽、祛除风寒的症状。

       三、风寒感冒治疗方法

      对于风寒感冒,可以通过辛温解表的方法来治疗,最为主要的就是出汗。晚上睡觉之前,可以用热水泡脚,然后喝一碗姜糖水,对于病情能够起到缓解的效果。同时还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如果病情加重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不可以生气,多喝一些温开水。白天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去户外运动。”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9 05:05:51

    现在有些女性喜欢穿露脐装,其实这种衣服很容易导致腹部受凉而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而有些人在洗澡之后不穿衣服,或者没有及时擦干,导致肚子受凉,从而引发腹痛的症状,甚至有的时候会拉肚子,那么如果受凉腹痛应该如何止痛呢?怎么样可以快速缓解呢?
    1、治疗方法
    (1)食疗。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食疗来进行有效的改善和缓解控制,食疗是最健康、安全,没有副作用的治疗方式,也是对身体伤害最小的方式。多吃一些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说豆制品或者是鸡蛋等等,这样可以方式过度的拉肚子腹泻造成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说苹果、葡萄等等,保证身体营养的均衡,减少对身体的威胁。但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等等食物或者是凉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病情,导致拉肚子的情况加重。
    (2)药物治疗。后期如果用食疗无法治愈,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进行改善。药物治疗是常规的治疗方式,并且见效快,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蒙脱石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患者需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用药,这样让药物发挥最大效果。
    (3)就医治疗。后期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的情况,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减轻病情,防止后期出现并发症。也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利用针灸或者是拔罐等等方式来缓解,减少对身体的副作用。
    2、其他方法
    1.肚子痛,首先要确定痛的原因,不能把身体疾病导致的肚子痛归咎于着凉,否则,耽误疾病治疗后果很严重。着凉导致的肚子疼,疼痛区往往在肚脐及其圆周区域,疼痛往往呈现不连续性,且疼痛程度呈不规则波浪起伏,也就是疼痛时轻时重。着凉才可以自己处理,病理性导致的肚子疼一定要看医生。
    2.有些人着凉后除了肚子疼,还会拉肚子。这种情况,往往止住了腹泻,肚子疼也自然没事了,若腹泻止住后还肚子痛,就继续采取其他办法驱风。止泻可以去要点买点诺氟沙星之类的药物;也可以自己处置,具体做法是找一块生鲜的姜捣成蓉,然后用这姜蓉冲调白酒服下即可。注意,需要选用老一点的姜效果才好,服用的时候要连酒和姜蓉一起服下。
    3.如果家里有艾炙器,则用艾条对肚脐进行艾炙,也可以治疗着凉导致的肚子疼。一般艾炙一两次即可,每次艾炙半小时以上。
    4.也可以切一片厚的生姜片,然后把姜片铺盖在肚脐上,把点燃的艾草放到姜片上,炙烤肚脐半小时以上,一般炙烤一两次即可治愈着凉感风造成的肚子疼。
    3、小偏方
    1、停下来的举起手:如果当你腹部剧痛发作时,你找不到能躺下的地方,你可以停下来,并用手指挤压痛处。通常是在右边的肋骨下面,然后紧紧抿住嘴唇并重重地吹一口气。这样会减轻膈膜的压力,腹痛会随之减轻。你还可以将手臂向上举过头顶,举起手臂时深吸一口,然后放下时慢慢地呼出。
    2、用腹部呼吸:如果锻炼时经常发生岔气,你可以试试腹部呼吸法。这是一种慢慢地深深地压缩放松腹部的呼吸方法。为找到这种感觉,你可以仰面躺在床上并在腹部放上一本书。每次吸入空气时书都会抬高,你的肩膀不能动。腹部呼吸也可帮助加强腹腔壁,因而会减少膈膜的跳动和挤压。
    3、推迟餐后的运动:如果你有腹部岔气的倾向,饭后先休息一两个小时后再做运动。
    4、应避免的运动:凡是患有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患都应该避免接触性的运动,而事实上,最好是根本就别运动。任何无意识的动作、不慎的拍打或是吵架时的推挤拉扯,都可能使原本已经变大的脾脏破裂。
    5、学会放松:腹痛有时也可能会源于精神压力,瑜伽和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帮助你摆脱压力。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会对你的腹部脏器和全身放松有帮助。
    6、避免高脂肪食物:含脂肪过多,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红烧肉、乳制品容易在胃里逗留更长时间。这样会造成对横膈膜的压力和向下的牵引力。如果你必须要吃点东西再跑步,那就吃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半只香蕉。
    4、注意事项
    无论是洗澡之后,还是平时穿衣服,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因为腹部肚脐很容易进风,从而引发肠胃不适,因此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另外晚上睡觉也要注意将腹部盖好。

天天喝茶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用食盐和醋洗脸有什么好处或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