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肌病会四肢萎缩吗

时间: 阅读:8518

肌病会四肢萎缩吗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3-07-18 23:21:08

根据身体患有肌病的临床病变有可能也会导致身体出现了四肢萎缩的肌肉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在临床检查确诊以后,积极通过补气养血营养补充,促进肌肉组织功能代谢指标的一种调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9 02:02:00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指骨骼肌体积的缩小,可由于肌纤维变细或消失,是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
    对于肌萎缩患者,首先应注意有无废用性因素(如骨折石膏固定后、关节病或其他疾病长期卧床影响肢体活动等原因引起),应积极诊断、认真治疗。
    表现为局限性一侧颞肌、嚼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可同时伴有面部感觉及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
    表现为额或面颊局部的斑块性萎缩,皮肤色素较深,掐之皮下组织紧张,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青春期起病,缓慢进行性面肌萎缩伴闭眼不紧、鼓腮或吹口哨不能,肱部肌肉萎缩、上肢举手时肩胛骨呈翼样突起,无感觉异常
    缓慢起病的双侧舌肌萎缩、伴有肌束颤动
    突然发生的舌肌萎缩,不伴有肌束颤动
    青少年,舌肌萎缩与吞咽困难、构音困难伴存
    一侧胸锁乳突肌萎缩合并斜方肌萎缩
    双侧胸锁乳突肌萎缩,伴有全身性肌肉萎缩、行动起步困难、早秃、性腺萎缩
    一侧背阔肌萎缩,不伴有同侧肱三头肌萎缩,但有局部皮肤感觉减退
    一侧胸大肌萎缩,不伴有其他肌肉和神经系统症状
    一侧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不能或力弱,不伴有其他肌肉萎缩而腋下有压痛
    双侧肩胛带肌萎缩,有急性病史,无感觉异常及局部压痛
    双侧肩胛带肌萎缩,伴两侧上肢及(或)胸壁感觉分离
    两手肌肉对称性缓慢进行的萎缩(亦可见于腓肌萎缩),一般不超过前臂中段水平
    两侧肢体相同部位周长相差1厘米以上,在排除皮肤和皮下脂肪影响后,可怀疑肌肉萎缩。
    可能的疾病:
      麻痹性臂丛神经炎、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脊椎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先天性肌病、肿瘤性肌萎缩、糖尿病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等。
    首诊科室:
      发现肌肉萎缩或怀疑肌肉萎缩——应首先到神经内科就诊,根据检查情况由医生决定分诊或转诊到相应科室进一步检查治疗;
      如果是小儿麻痹后遗症、中风后遗症、外伤后遗症--则应去康复医院或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如果恶性肿瘤病人出现肌肉萎缩——应进一步在肿瘤科进行相应对症治疗;
      若伴有多饮、多尿、多食、乏力——首诊内分泌科。
    临床检查:
    1.血清酶浓度测定;
    2.血生化和电解质测定;
    3.X线、CT、MRl等影像学检查;
    4.肌电图检查;
    5.肌肉组织活检等。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9 02:02:00

    肌肉萎缩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指由于肌纤维数目的减少或其体积变小,而导致的肌肉的容量下降。
    一般是一种渐进性的肌肉弱化和萎缩,常见于四肢以及脊柱处。严重的肌肉萎缩,可以导致患者肌无力而长期卧床,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肌源性肌萎缩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

    第一,是由于神经源性的肌萎缩,如神经损伤导致的。二、是由于肌肉本身病变所造成的肌肉萎缩。三、是由于废用性的肌萎缩,如骨折后的固定、没有进行及时的功能锻炼等。四、还有一些其他的,如内分泌异常因素所导致的肌肉萎缩。引起肌肉萎缩的疾病有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糖尿病也会引起肌肉萎缩,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性肌肉萎缩。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19 02:02:00

    肌肉萎缩可以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和脊髓的损害、脑梗死、脑出血、多发性硬化、脑肿瘤都可以引起肢体偏瘫,会出现废用性萎缩。脊髓病变可以引起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截瘫、肌肉萎缩,瘫痪时间长了可以引起褥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后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周围神经疾病多见于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引起四肢迟缓性瘫痪,也可引起肌肉萎缩,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运动神经元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叫渐冻人,可引起四肢肌肉萎缩、肌无力、肌肉跳动,晚期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线粒体脑肌病、肌强直性肌病等都可引起肌肉萎缩,肌肉萎缩重了会影响运动而导致运动障碍、瘫痪。

  • 艾江
    回复
    2023-07-19 01:01:50

    肌肉萎缩这个疾病是一种多发疾病,很多时候会发生在人们的器官,还有的时候很多患者的脑部也会出现萎缩的现象,而更常见的是一种四肢萎缩疾病,而四肢都出现了萎缩的话,那我们的行动肯定就不方便了,四肢萎缩疾病的症状有很多,很多时候还会伴有一种共济失调的现象,共济失调说明疾病开始加重,所以说我们必须要等到疾病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就要及时做治疗,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四肢肌肉萎缩的症状有哪些。
    一、急性或亚急性肌萎缩
    一般为神经原性萎缩,其发生的速度与神经损害的速度和程度有关。神经受损及中断的越急、越严重,则肌萎缩发生的越快、越明显。急性起病时肌萎缩发生于瘫痪之后,临床以瘫痪的表现为主,如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酒精中毒等。神经痛性肌萎缩早期表现为肩胛附近的剧烈疼痛,继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瘫痪及肌肉萎缩,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现单一的萎缩,呈镶嵌式。
    二、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
    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腓肠肌萎缩症表现为下肢大腿下1/3处为界的肌肉萎缩,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风以及慢性前角灰质炎都可致四肢远端的进行性肌萎缩。肌肉病的萎缩性肌强直和远端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肌萎缩。
    三、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
    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
    Wohfart-Rugelberg-Welancter病是一种遗传病,见于青年人,表现为四肢近端及肢带部有肌肉萎缩,腓肠肌偶呈假性肥大。此病有时可见到肌纤维颤动,并可用新斯的明诱发。无鸭步与翼状肩胛。
    以上就是讲述的这个关于四肢肌肉萎缩的疾病症状,四肢萎缩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要及时做治疗,但是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要先了解这个疾病的症状,在治疗四肢萎缩疾病的时候还有可能会用到手术治疗,这个现象要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还要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坚持锻炼,这样恢复才会更快

项痹病艾灸有用吗

汗管瘤用精油拨筋有坏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