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拔出水泡正常吗
拔火罐拔出水泡正常吗
最佳回答
拔火罐拔出水泡的话其实也属于正常的情况,这个并没有对身体造成影响,当然也可能是出现了有这种细菌感染所产生的影响,建议可以在周围涂抹一段时间的莫匹罗星软膏或者是使用卤米松乳膏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太原`赵**
回复中医养生是很多人都认可的一种养生方式,而且也是比较实在,有功效的一种养生方式。中医养生的方式有很多种,比方说拔火罐,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拔火罐来治疗疾病,而拔火罐治疗和保健的功效都是非常好的,那么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回事?拔火罐起水泡是好是坏?
1、拔罐起水泡的原因
1.风寒湿湿毒较盛
拔罐的部位,如果出现水泡、瘀血等等,是身体里的邪的表现,多是风寒湿毒旺盛的表现,以湿气重最突然,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且颜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有些微黄浑浊,周围皮肤温度高,是湿热证。另外,有些患者拔罐的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气的表现。
2.拔罐的时间较长
拔罐的时间较长也容易引起水泡,但也因个而异,有些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有些人留罐20-30分钟可能都甚至更久才会起水泡,所以,初次拔罐时间短一些较好,以便观察情况。
3.部位不同,也可能会有水泡
就算是同一个人进行拔罐,也可能会有些部位拔罐后出水泡,有些则不会,通常背部、两胁、臀部是比较容易出水泡的部位了。
2、拔罐后起水泡怎么办
1.按水泡大小来处理
小水泡一般不需要过多处理,只需要之后防止着凉,感染就好;如果水泡比较大,可以用消毒针扎破后,再涂抹上消炎药,避免感染的,保持好个人卫生即可。
2.食盐外敷
食盐1份,凉开水2份,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再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3.大黄外敷
取适量的大黄,将之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麻油,调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再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拔罐后的提醒:
如果有破溃流血,则属于症状比较严重的人,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用擅自用药。
另外,拔罐之后,人体的毛孔是张开的,如果短时间内洗澡水湿之气容易出现身体里,容易引起风湿痛痹症、以及感冒,而且,拔火罐后的皮肤非常脆弱,这时候洗澡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或者发炎,建议要拔罐后3小时之后再进行洗澡。
3、湿气重拔火罐的好处
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3.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4.减压的作用: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5.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6.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
平淡之
回复1、拔罐出水泡是由于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罐内温度过高导致的。拔罐出水泡第一主要是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所以拔火罐出水泡是湿邪外出的一种临床表现,拔罐出水泡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留罐时间太长,也会出现水泡,这一点因人而异,也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系,有的人留罐时间二十到三十分钟也不会起水泡,但是有的人可能留罐五到十分钟就会起水泡。
2、所以一般来说,第一次拔罐儿的时间需要短一点,这样就会对患者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就不会起水泡,第三个方面拔罐起水泡和罐子的温度较高也有一定的关系,这需要在拔罐的时候可以做一点闪罐,让罐内温度不是那么高,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水泡的产生。
-
姜齐
回复不正常,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其它意思:
1、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瘀现象。
2、发紫并伴有斑块,表示寒凝血瘀症。
3、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瘀症。
4、鲜红而艳,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
1、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
2、孕妇、女性月经期。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如果经期在小腹或者腰骶部拔火罐,会造成月经量过多。
3、酒足饭饱后。血液流向肝脏进行代谢工作,此时拔火罐,气血又被强行引导到拔罐部位,导致心脏不得不多跳几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现眩晕、恶心等各种不适。
人民网-普通人怎样读懂拔罐的效果?
人民网-拔罐疗法 并非适合每个人
-
就是那个人
回复病情分析: 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瘀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有时留罐过长,皮肤亦会起水泡。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用消毒针刺破放水,然后涂上些紫药水,以免感染。另外如果不是留罐过长,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拔火罐时,还应注意:1、拔罐时,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肌肉部位。凡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和孕妇腰骶部、腹部都应慎重使用。2、体位必须适当,最好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3、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4、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5、在走罐时,不宜在皮肤瘦薄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火罐漏气脱落。6、起罐时,手法宜轻缓,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边肌肉,按压一下,使气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不可使劲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7、起罐后,一般局部会出现红晕或紫绀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星期内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原处再次拔罐。如留罐过长,皮肤起水泡。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涂上些紫药水,以免感染。8、室内空气宜清新,注意保持温暖,避免着凉。希望帮到你.意见建议: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