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阴虚症状怎么推拿
宝宝阴虚症状怎么推拿
最佳回答
对于阴虚症状比较明显的患儿,可以使用按摩足三里,调和脾胃,增进食欲,按揉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按揉内关穴,可以调和阴阳,还可以选取三阴交,气海,太溪,肾俞等穴位进行按摩推拿,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
江苏-吴**
回复补肺经
位置: 在无名指掌面末节。
操作: 从无名指指端推到指根为补肺经。推200次。
清心经位置: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推200次。
补肾经位置: 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 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推200次。
揉肾顶位置: 在小指末端处。
操作: 以拇指在小指端按揉。约揉1分钟。
揉肾纹
位置: 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肾纹。揉2分钟。
补脾经位置: 在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 从指尖推向指根,称补脾经。推200次。
退六腑位置: 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 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约推200次。
揉涌泉位置: 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揉30次。
捏脊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自下向上捏脊。捏5~10遍。
清天河水位置: 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 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至肘,称清天河水。推100次。
清肝经位置: 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 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约推200次。
按揉百会位置: 位于头正中线与两耳间连线交点的凹陷处。
操作: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百会穴,揉10次。
按揉神门穴
位置: 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 用指腹轻轻按揉,感觉有酸胀感为好,约20次。
相关文章
[小儿喉炎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病毒性肝炎推拿方法]
[小儿类风溼性关节炎推拿方法]
-
平淡之
回复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