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针灸刺到肺会咳出血吗

时间: 阅读:1123

针灸刺到肺会咳出血吗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18 18:19:03

针灸刺到肺部,一般是不会出现咳出血的情况,只会感觉到疼痛或者是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另外如果针灸诊疗的情况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的话那就先通过药物措施来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18 21:21:42

    针灸的十大危害

      针灸的十大危害,针灸大家应该都有了解过,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式, 针灸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有很多的方面,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 针灸调理身体,以下了解针灸的十大危害。

      针灸的十大危害1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应用当中,证明针灸是有效并且相对安全的,所以提不到什么危害的问题。当然针灸在操作不当的时候,会引起一些临床的不良反应,这个肯定是有一定出现率的,所以要注意针灸的安全操作。针灸产生的这种不良反应,对病人形成一定的害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有些穴位针刺不当容易引发危险,比如离脑干过近的穴位像风府穴,还有胸腹部的穴位,会造成一些气胸或腹腔内的穿孔等,都要严格掌握操作的手法。

      第二、针灸进针的时候难免会引起些疼痛,但多数是在患者可以接受的程度上的。

      第三、在针刺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微量的出血,经过按压以后也是可以避免的。

      这些就是针灸常见的不良反应。

       针灸的副作用有哪些

      针灸的副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刺起针【后】穴位处皮下少量的`出血,尤其是在头面部血管丰富的部位出血概率更高,比如四白穴、迎香穴、太阳穴、睛明穴都比较容易出血,出血后如果没有正常按压20秒就会形成淤青,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大约1周也就消退了。

      二、长期刺激的某个穴位比如委中穴、三阴交穴,针感都比较强,持续针刺超过30次以上,局部有可能会有硬结和疼痛。

      三、有可能晕针,饥饿、醉酒后针刺会出现晕针的反应。颈项部的穴位比如风池穴、完骨穴等治疗后可能会有头晕、心慌、恶心的晕针反应,应当半坐位,后背有倚靠再取用这些穴治疗,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针灸的十大危害2

       1、女性针灸的好处是什么

      1、加速修复损伤的软组织,有利于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

      2、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针灸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排除致病因素,治愈疾病。同时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3、扶正祛邪,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体内体外环境的适应力,祛逐致病因素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4、调和阴阳,促进人体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5、调节神经机能,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循环。

       2、针灸要做多久才有效

      一般情况下针灸是半个月属于一疗程,然后间隔一个礼拜,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至于总的需要多少个疗程,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来制定具体需要几个疗程。至于针扎下去会停留多久,这个也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一般都是需要留针15-20分钟。

       3、女性经期可以做针灸吗

      最好不要。

      据报道,针灸的刺激的确也能对正常月经产生一些不良刺激和影响,如促使盆腔充血,增加子宫收缩等,甚至导致月经不调等。因此,凡平索月经周期和经色、经量、经质都比较正常的妇女,月经期间最好不要进行针灸治疗;如果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本来就不正常,如闭经、痛经、崩漏者,为了调理月经、缓解疼痛,则经期可以作针灸治疗。

      而对某些急性抢救病人,出于治疗需要,也可施行针灸治疗。 因针灸引起月经紊乱,可灸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进行调经治疗。月经退后和月经量少、闭经,另加天枢、归来穴;月经先后无定期,另加气海、血海穴;痛经加地机、次骷穴。一般治疗3~5次后,月经紊乱即可得到纠正。

       4、针灸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1、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传染病

      有的医院在进行针灸的时候所用的针没有进行全面的消毒,从而加大了感染的几率,如果要避免针灸传染疾病,一定要及时对针灸进行消毒浸泡,要做到一人一针。

       2、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过敏

      有一部分的人对于正确的方法还不是很适应,在接受针灸的时候针刺局部可能会引起皮下的出血或者局部过敏的反应,一般主要表现为皮下出现轻微的出血,可能会出现小块青紫一般是可以自行消退的。

      针灸的十大危害3

       中医针灸减肥原理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的一部分,在减肥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现在社会上盛行的经穴减肥,很多人不是很了解,针灸减肥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的经络穴位以达到使人体脂肪堆积减少,体重减轻的效果,经穴减肥既无副作用而且疗效显著。

      针灸减肥主要是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针刺可以使胃消化食物的水平降低及吃饭后食物从胃排出的时间延缓。单纯性肥胖者的一项激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导致消化、呼吸、心血管和内分泌机能异常,针刺能降低其外周的该激素水平,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针刺还可以增强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机体脂肪代谢,热能增加,消耗积存的脂肪。

       针灸减肥有效吗

      一般来说,针灸减肥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尤其对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

      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疲劳等反应,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针灸减肥的效果与季节、气候都有关系。通常春夏见效较快,秋冬见效较慢。这是因为春夏两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自然排泄通畅,而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针灸中,患者出现眩晕、疼痛、恶心等症状时,属于针灸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中断治疗,防止发生危险。

       针灸减肥有什么危害

       1、损伤内脏

      据调查,许多生活美容院都有针灸减肥的项目,她们往往打着“快速减肥”“一针见效”的广告语来招揽顾客,但实际上,在生活美容院里进行这种针灸减肥是完全不合法的。因为因针刺不当,引起心、肺、肝等内脏损伤情形均有发生。

       2、晕针昏迷

      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

       3、感染传染病

      有些不合格针灸诊所,没有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也没有消毒设备,很容易感染,因为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8 21:21:42

    气管损伤
      气管的解剖位置较特殊,针灸不易造成损伤。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所组成,即使刺中,一般也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是,操作不当,亦可误伤。特别是如同时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等,则可极大地抑制呼吸功能,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气胸

      针刺不当所致的气胸,是最常见的针刺意外之一,在物理性损伤中,它的发生率占首位。在我国古医藉中,对此多有记载。如关于气胸的症状,《素问·刺禁论》指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咳逆。……剌膺中陷中肺,为咳逆仰息。……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普济方》也提到:“胸前诸穴不可伤。……”

      心脏损伤

      内脏损伤中,针刺损及心脏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素问?诊要经终论》有“中心者,环死”之说,环死,指一日内死亡。现代国内有关针刺意外伤及心脏在报道首见于1954年[1],迄今已报道6例,其中5例死亡。国外,无论欧美及日本,均有此类事故发生。特别是日本,还不属罕见。针刺误伤心脏。

      胃部损伤

      胃属于腹部的空腔器管。一般而言,腹部脏器,特别如胃肠招致针刺损伤的机会要少一些。这是由于腹壁肌层较厚,有皮下脂肪、腹肌等。而胃肠等肌性器官本身又有一定收缩能力,当纤细的毫针刺入腹腔时。脏器受到刺激后,会主动收缩,通过蠕动而退让,加之表面光滑,不易刺中,即使较小的刺伤。

      肝脏损伤

      关于针刺不当损伤肝脏,早在《素问?刺禁论》就有“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之说。现代临床上,以同时刺伤肝脏和其它内脏的报道较多,单纯伤及肝脏的事故少见。有的针灸书籍,如上海中医学院所编《针灸学》(1974年版)亦曾提及此类损伤。由于肝脏损伤后,常伴严重出血性休克,并因胆汁漏入。

      胆囊穿孔

      针刺不当,伤及胆腑的文献记载亦首见于《黄帝内经》,指出:“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素问·刺禁论》)。现代国内最早见于1959年[1],迄今共已公开报道10余例。有统计约占针刺意外损伤的1.3%。尽管胆囊所在部位较深,体积较小,表面圆滑而有一定张力,以及前有肝。

      脾脏损伤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素问·刺禁论》指出:“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针刺意外损伤脾脏的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处于正常位置的脾脏其体表投影区域内无经穴分布,但因针刺不当损伤脾脏,造成脾脏破裂出血的报道,并不罕见。

      肠道穿孔

      关于针灸损及肠道的事故,在古籍中虽然记载不多,但现代发生的并不少见。我国现代最早的因针刺激不当造成肠穿孔的公开报道见于1959年[1],据不完全统计,从二十世纪50年代迄今已报道15例之多。肠道的损伤,虽多不及上述脏器严重,然而也有不少重度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

      肾脏损伤

      针刺过误,伤及肾脏,《内经》中亦已提及,如《素问·刺禁论》云:“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现代也有不少报道,或因针刺不当,或因药物穴位注射所致,有的虽经保守治疗痊愈,有的则作了肾切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膀胱损伤

      针刺损伤膀胱,现代有关报道极少,然而古代医家则颇有这方面教训:“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灵枢·刺禁篇》)。而在临床上实际发生并不少。我们在临床中也遇到过此类事故。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21:21:42

    你好,我希望你意识到,我们是在讨论针灸针刺意外引起的气胸。所以我们要分情况来讨论,如果你的针刺对象肺部是健康的,针刺的手法又不是很重,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有胸闷、刺激性咳嗽、活动时胸部有牵拉样痛等轻微不适感。而如果针刺对象肺部功能不怎么好,或者针刺手法比较重,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甚至出现心悸等。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18 20:20:32

    针灸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确实有可能把胸膜刺破,造成气胸,而这也是最常见的针刺意外之一。因此,如果在针灸后出现胸闷胸痛、直不起腰、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重视,及时赶到医院治疗。

    “针灸过程中,在腋下、肩背部、胸部、锁骨上窝等部位针刺,都可能因针灸不当而引起气胸。”专家称,针灸不当有几种可能,有可能与针灸操作者的针刺角度及深浅不当有关,也有可能是患者在针灸过程中突然扭动,行针过程中咳嗽或是针灸中用电刺激不当造成的。

    小小的银针之所以能戳破“肺”部,是因为我们的肺有两层薄薄的胸膜包裹着,只有1mm左右,里面为负压,维持肺的扩张。如果行针时深度过深,或是方向直刺,都会刺破胸膜,导致“漏气”,形成气胸。

    其实,因为针灸而导致气胸的患者也不少见。有些刺破肺壁的伤口小而浅,虽然有漏气现象,但缺口可以自然修补,所以不会造成大碍。一般而言,针灸所造成的气胸都是单侧的,只要能在察觉异常后赶到医院,接受吸氧等治疗,就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患者针刺严重,伤口深且多,就会导致“血气胸”的出现,有可能危及生命。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医院一般会为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用引流管将胸腔内气体液体排出,并让患者适度咳嗽,让肺部重新膨胀起来。

针灸治疗中浆吗

尿道炎艾灸哪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