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按摩哪个穴治痛风

时间: 阅读:4283

按摩哪个穴治痛风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3-07-18 18:17:30

出现痛风的话,一般可以在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合谷穴来缓解情况,要知道,痛风主要是由于尿酸在人体的血液中的浓度过高所产生的这种针状结晶物体造成的,这种身体的免疫系统反应过于激烈,也可以找阴陵泉穴,外关穴来按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18 21:21:17

    1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当迅速控制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将患侧肢体抬高,疼痛严重者可适当加以冷敷以缓解疼痛。在痛风的发作期,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素碱,应当及时就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足量用药。缓解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维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急性发作;预防痛风结节以及泌尿系统结石生成,防止痛风性肾病,保护肾功能。对于有明显的破坏严重的关节畸形,可考虑进行关节固定或者矫形手术,对于较大的痛风结节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2推拿治疗

    推拿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痛风病人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常见的方法有:按揉肺俞、胃俞、肾俞;揉按气海、手三里;拿捏内关、外关;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上穴位按顺序推拿,每个穴位推拿20-3次,早、晚个做一遍,每次约30分钟左右即可。

    3针灸治疗

    针灸不仅可以降低血尿酸,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治疗痛风起着积极作用,但须注意的是其操作要求严格,必须经由专业医生施治。临床主要取穴有:上部取肺俞穴、太渊穴、廉泉穴;中部可取胃俞穴、脾俞穴、内庭穴;下部可取肾俞穴、三阴交、太溪穴、然谷穴等以及腹、手、足腺代表区。在针灸治疗期间应当控制饮食配合食疗,对针灸疗效发挥有着促进作用。

    4饮食治疗 萝卜粥

    材料:萝卜250克,植物油3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萝卜切成细丝放入锅中用油煸熟后,加入750毫升水,将粳米一起翻入锅中熬粥,待粥熬好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此粥适用于痛风发作时食疗使用。

    芹菜粥

    材料:芹菜10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芹菜保留根须一起洗净后切碎,加入粳米一同煮粥,粥煲好后加入适量食盐、味精调味即可。此食疗方法可长期服用,对痛风发作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木瓜汤

    材料:木瓜10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木瓜和薏苡仁煎煮,待煮好喝汤吃瓜。中医认为木瓜可以缓急止痛,并且薏苡仁有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痛风患者可长期服用,对急性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18 21:21:17

    可以按摩,按摩能舒经活络,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于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可以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消肿止痛,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下面是详细方法:

    1、按摩

    按摩能舒经活络,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于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点按特定穴位,较快好转,可当天止住痛风急性发作的剧痛感。

    (1)隐白穴:在我们大脚趾的内侧有一个穴位叫隐白穴。痛风病人可能很熟悉,它就在痛风石的位置,大脚趾肿胀了,鞋穿不进去、磨了的地方、疼痛的地方就是隐白穴。它在大脚趾的趾根底部 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和我们趾甲缘的位置很近。

    (2)太白穴:再往下一点是太白穴,它也是痛风石经常会伤害到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在我们第一跖骨小头的后面,大脚趾和脚连线的地方,脚背和脚心连线的地方,也就 是赤白肉际的中间,就是太白穴。

    (3)公孙穴:对治疗痛风也非常有好处。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从这里通向胃经,奇经八脉的冲脉也与之相通,所以视为公孙。它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的地方。教大家一个简单的 办法,用大拇指顺着脚弓弯曲的形状,向后斜上方的地方来推,刚好推到的这个位置就是公孙穴。实际上,公孙穴除了治疗痛风,对于胃溃疡病人的胃酸分泌减少也有特别大的好处。

    2、冷敷

    痛风脚肿痛急性发作期应当迅速控制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将患侧肢体抬高。痛风疼痛严重者可可用冰袋冷敷与皮肤上,有利于血管收缩,消肿止痛,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

    不过,记住不要把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中间建议垫个毛巾。另外,注意痛风千万别热敷或用热水泡脚,温度上升会使炎症反应、水肿加重,更加疼痛。

    3、秋水仙碱

    在痛风急性脚肿痛的时候,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足量用药,可以有效止痛。另外,同时大量喝水,以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半天至一天痛风即好。秋水仙碱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

    治疗急性痛风用量:口服首剂1mg,以后1~2小时0.5m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24小时内不可超过6mg。并在症状缓解后48小时内不需服用,72小时后每日0.5-1mg服用,服用7天。

    4、止痛药

    痛风患者本应少用各类止痛药,但如果实在痛风疼痛难耐,可以使用镇痛消炎类药物,可以起到快速止痛和消炎的作用。只是,切记服药期间应根据医师叮嘱按时、按量进行服用。

    5、泻盐泡脚

    泻盐又叫硫酸镁,具有镇静、抗痉挛、消炎去肿的作用,痛风患者可以将脚放入伴有泻盐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便可减轻疼痛,而且还有助于尿酸排出体外。

    6、消肿外敷秘方

    秘方: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该方消肿止痛迅速。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8 21:21:17

    中医认为,痛风患者的代谢及排毒功能普遍欠佳,建议不妨尝试以穴位 *** 的方式来改善症状。由于痛风患者的肾脏功能不好,连带影响新陈代谢和排毒功能,因此患者除了可服用清热利湿的药膳处方治疗痛风外,借由穴位 *** 的方式来补足肾气,将毒素排除体外,也是不错的办法。**《》与《时报文化出版》共同推出《赶走疼痛》新书,当中也提供以下为治疗痛风的穴位 *** 方式给各位参考:

    肾俞穴

    位置: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线最明显的地方,即是脊椎两侧,第二腰椎的位置。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每天早晚按压2次,每次约20下,可收补肾滋阴、补气、排毒等功效。

    委中穴

    位置:属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位于膝关节连接处后方。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早晚按压2次,每次约20下,可收促进代谢、排毒之效。此外,除了以指腹按压委中穴外,亦可以透过将脚打直、身体向前弯的方式, *** 委中穴。

    三阴交穴

    位置: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约4根手指横著的宽度处。

    功效:三阴交穴是脾、肝、肾3条经络交会的穴位,早晚按压2次,每次约20下,可收除湿通络、缓解关节肿胀及疼痛的功效。

    素有「帝王病」之称的痛风,是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之一,引发原因大多为民众经常食用高普林(Purine)食物,像是海鲜、动物内脏、豆类等,促使体内尿酸过高,造成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造成关节疼痛及肿胀。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8 20:20:07

    在古代甚至以白虎历节来形容它带来的折磨,一向被称为痛中之首、痛中之最和痛中之极。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的每次发作 往往会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使得许多患者都因难以忍受而不停地以头撞墙,最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某些手段来快速地进行缓解呢?


    为了缓解大家的痛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能有效缓解痛风所带来的折磨的穴位。



    丨筑宾穴


    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拇指按压或者以刮痧板刮拭筑宾穴,可清热排毒,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祛痰止痛。


    丨丰隆穴


    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丨足三里


    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是多气多血之经,痛风患者往往表现为气血不足,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疼痛。



    丨解溪穴


    这个穴位在脚裸附近,对于由“湿邪”所致的痛风有缓解作用。


    丨血海


    治疗痛风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好血症问题,痛风自然会消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只能在痛风发作前或者痛风发作时做预防缓解之用,要消除痛风,主要还是以注意饮食、控制尿酸为主。


    策划 康桥

    文案 思思

    医学审核辛凯

    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主任医师

按哪个穴位治白内障

针灸治疗中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