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孩子阴虚咳嗽怎么推拿
四岁孩子阴虚咳嗽怎么推拿
最佳回答
4岁孩子阴虚咳嗽可以采取推拿的手法来缓解症状,例如揉天突穴、揉膻中穴、还可以清肺经、清天河水、补肾经等,还可以让孩子口服养阴清肺丸来进行调理,也可以平时吃一些小米莲子粥,小米百合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1.板门穴
可以按摩孩子手掌的板门穴位,一次大约按摩一百次,用打圈的方式就可以。按摩板门穴是可以缓解小孩咳嗽的,尤其是如果宝宝夜间咳嗽严重,这时候宝妈可以给孩子按摩板门穴,这样宝宝睡得能够更好一些。
2.内劳宫穴
内劳宫穴的位置大致在手掌心的中间位置,可以通过握拳姿势来找内劳宫穴,握拳以后,中指部位对应的就是内劳宫穴。做旋转式的按摩,左手和右手分别一分钟。
3.天突穴和檀中穴
天突穴和檀中穴的位置离得比较近,二者都是止咳的穴位。天突穴位的大致位置在喉部正下方,胸骨切迹的上缘正中以上0.5寸的凹陷中,膻中穴位于胸骨上,也就是孩子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位置,可以分别按摩这两个穴位,两分钟左右。
4.肺俞穴
按摩肺俞穴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俯卧,一般每次按摩两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也可以按照肩胛骨的内侧缘,由上至下的作八字式的分推,一次做30次。
-
武汉-严**
回复儿童咳嗽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按摩:
1. 对背部膀胱经上的肺腧穴揉按;
2. 分别对两侧的肩脾胃进行按推;
3. 对天突穴进行适当的揉按;
拓展资料
儿童咳嗽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干咳,另外一种是咳中有痰。对于咳嗽当中有痰,首先还是要明确其病因,主要属于是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咳嗽是病症的表现。首先要选择对症、对因治疗的药物,如果家长朋友们去医院,通过医生开具了相关检查报告单当中,明确其有相关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在这个情况下,要选择相关的抗菌药物治疗。咳嗽一方面是有痰,另外一方面是咳嗽。针对这两种情况,要选择相关的改善症状的药,一是止咳,另外是化痰,化痰通常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氨溴索,它能够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另外中成药像止咳橘红化痰颗粒,它也是针对咳嗽有痰症状进行缓解的作用。遇到咳嗽有痰的情况下,建议服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服用药物效果不明显前提下,还是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能够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治疗,明确其病因产生,从而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咳嗽是小孩常患的疾病,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那么小孩常咳嗽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湘雅附二医院儿科主任易著文教授。下面是易教授就小孩咳嗽的病因及防治方面的经验之谈,以供小儿的家长参考:
不要盲目止咳
咳嗽本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以阻止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系统,或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积聚。咳与嗽,是有所区别的,凡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在疾病状态下,咳与嗽常常并见,故合称为咳嗽。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因下呼吸道有分泌物(也就是痰)时,通过咳嗽才可排出体外,若用镇咳药就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气管支气管内痰液滞留,使病情加重或继发感染;但频繁咳嗽影响睡眠或进食,给患者带来痛苦时则可酌情选用止咳药。
分清病因病位
诊疗首先要明确诊断。导致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呼吸道疾病(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炎症,异物、出血、肿瘤、刺激性气体吸入等)、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律失常)及中枢性因素等。咳嗽的病因不止于肺,而咳嗽的病位不离于肺,俗话说“肺气如钟撞则鸣”,咳嗽是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主制节、主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主要症状。咳嗽要分清是感染性还是变态反应性,是急性还是慢性,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是外感还是内伤。对咳嗽的时间也要注意辨别:午前多嗽者属胃中有火,午后嗽者多属阴虚,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五更嗽多者是胃中有食积。
及时恰当治疗
在治疗上应及时恰当,宜中西医结合治疗。⑴对症处理: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时,应喝足水以稀化痰液,并可用祛痰药如祛痰灵、鲜竹沥及雾化吸入疗法以助排痰,剧咳时可予非那根等镇静止咳。⑵西医对症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治疗,支原体感染者应选阿奇霉素等红霉素族药物治疗,病毒感染者可予病毒唑、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⑶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辛散宣肺,中期宜化痰清肺,后期宜补气养阴。感染性的多按温病论治,变态反应性的多按内伤论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顺气。并注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通达关系,通腑可以泻肺。
中医常见症型
①风寒咳嗽可选用华盖散、杏苏散、止嗽散。②风热咳嗽可选用宣肺饮、桑菊饮、麻杏石甘汤。③湿热咳嗽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千金苇茎加杏仁滑石汤、五叶芦根汤。④咽痒咳嗽可选用参龙丸、利咽合剂、桑射豆根汤、板玄金灯汤等。⑤燥邪咳嗽可选用清燥救肺汤、贝母瓜蒌散、桑杏汤、杏苏散等。⑥肺热咳嗽可选用清肺止咳合剂、泻白散、加减泻白汤。⑦痰热咳嗽可选用泻肺止咳合剂、清气化痰丸、清金化痰汤,痰湿咳嗽可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⑧食积咳嗽可选用曲麦二陈汤、麻贝蒌菔汤。⑨阴虚咳嗽可选用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丸。⑩气虚咳嗽可选用六君子汤、补肺汤、人参五味子汤、九仙散。中成药如急支糖浆、橘红痰咳液、川贝枇杷膏、金振口服液、小儿金丹片等也可辨证选用。
-
周口-李**
回复咳嗽是多种因素引起,像感冒,支气管炎等都容易导致咳嗽,所以对咳嗽的治疗应当找到病因,对症治疗。咳嗽的治疗有药物,按摩,推拿等方法,那 儿童咽痒咳嗽如何推拿?
儿童咽痒咳嗽如何推拿运内八卦 100-200次 位置: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个圆,八卦穴就在这个圆上。称为运内八卦。 手法: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质,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尖轻轻的由乾卦起,以顺时针的方向推运至兑卦止,周而复始画圈,手法力度一定要轻。
平肝清肺 200-300次 位置:肝穴位于食指指纹面,肺穴位于无名指指纹面。平肝清肺就是清肝经+清肺经,两穴同推。 手法:使孩子掌心向上,一手握住孩子的中指,使孩子无名指、食指暴露于前,宝妈用另一手的拇指或中指由孩子无名指和食指指根向指尖同时直推200-300次。(温馨提示:速度要轻快,一气呵成)
清天河水 100-200次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直推向肘横纹,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热解表、宣肺除烦。
按揉膻中 100次 位置: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手法:用一手中指指端揉该穴位(婴儿咳嗽也可以从天突穴到膻中做直推法)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止呕,能有效缓解婴儿咳嗽、气喘、呕吐、打嗝等问题。
宝宝咳嗽怎么办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可以阻止异物吸入,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1、咳嗽严重的话很有可能是气管感染或者肺炎,这时候建议家长立即前往医院看医生,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如果是轻微的咳嗽,可以服用消炎药,但是一定要服用一定量的剂量,遵守医嘱或者药物说明书来服药。
3、咳嗽的时候有痰的话可以喝一些清热解毒的化痰冲剂,如果严重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4、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建议家长前往大医院进行治疗,或者是儿童医院进行治理,千万不要拖时间延误治疗,咳成肺炎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
5、一定要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的流通,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宜,多吃水果和蔬菜。
精彩推荐: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新生儿打嗝怎么办婴儿洗澡宝宝咳嗽两个月了还不好早产儿黄疸多久能退 婴儿洗澡用香皂好吗宝宝用爽身粉过敏怎么办?
-
xuzhujun728
回复有的还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很急促,有的还有浓痰,有的咳个三五天还是不好,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
(1)清肺经300次,位置在无名指掌面,指跟至指尖,做直推,有泄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比较适用于一切外感症状,蝌蚪痰多,小便不利的情况。
注意: 推拿的时候力量均匀,推到孩子手指末端的时候,力量要足,用前臂带动手指自然用力,不要只动手腕。
(2)分推肩胛100次,位置在肩胛骨内缝边缘,用拇指分别从肩胛骨骨缝从上至下向两旁分推,有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3)揉肺腧50次,位置在背部脊柱中线左右旁开1.5寸处对称分布,用双手拇指对揉两侧肺俞,向外推,有通宣理肺,止咳化痰,顺气定喘的功效,适用于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当孩子咳嗽很急促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推这些地方,孩子的咳嗽会减缓许多。
当孩子咳嗽带痰,并且咳不出来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的是补脾经100次,清肺经300次,按揉逆八卦300次,推四横纹30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揉二马500次,分推肩胛100次,揉肺腧50次来调节孩子咳嗽有痰的问题,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12岁以下的孩子,推拿部位一般在左手,只有下肢穴位左右两侧都需要做,如何孩子情况尚轻,每日推拿一次即可,孩子情况较严重,一天可以推拿两次,但是一般不要连续推拿超过5天,这个家长一定要注意。
注意: 推拿期间孩子情绪一定要安抚好,饮食方面最好以稀饭,面条为主,一定不要给孩子食用鸡蛋,牛奶,水果等。
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咳嗽有痰的问题,一定要辨别一下孩子是否脾胃出现小故障了哦,孩子的 健康 是妈妈最大的礼物。
孩子咳嗽应按父母无知穴位。
无知是孩子天性,育子是父母的本能,生活了几十年的大人还不知感冒得因吗!
咳是冷热及炎症刺激,可找医生,主要是学知识解病因,少或不让咳嗽才是正道。
咳嗽是排邪反应,咳嗽痰多,止咳不是目的,而是排痰!一味止咳,痰液存于留体内成为伏痰,邪气闭于体内无法排出,容易反复咳嗽不愈。如一而再,再而三的咳嗽—止咳—伏痰,或转化为慢支和哮喘等久治不愈之症。
小儿推拿调理咳嗽痰多,在辩证的基础上,调理思路是化痰和排痰,不会留下后遗症,效果非常好!
下面,跟大家分享9种最常用的止咳化痰手法:
第一种:揉或吮痧天突
操作方法:在胸骨上窝凹陷中 ,手法比较灵活,可用点颤法、可用揉法、也可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挤捏出痧,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婴幼儿可以吮痧天突,又名吸痧、嘬痧。让皮肤局部出现红色。吮痧时,妈妈或爸爸轻轻张开嘴,呈O字形贴在宝宝的皮肤上,同时稍微用点力,把嘴唇贴着部分的肉轻轻吸起来。然后舌头轻轻地顶住这块肉,像拔河一样往喉咙深处用力拉。
此穴对于痰呼噜呼噜在喉部,有很好的效果。如痰多可加清补脾、揉丰隆。如痰涎壅盛,快速点揉天突,用手掌横搓前胸和后背,并轻轻拍打,可以催吐排痰。
第二种:推四横纹
操作方法:位于我们手掌的指侧缘,从第二到第五指指根与掌相接的横纹中央,用我们的拇指来回推拿这四处横纹。来回搓四横纹可以增加行气的力量,帮助把痰咳出来。一次推拿10分钟以上。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会导致运化功能失常,生湿生痰。这个穴能清热散结,经常在临床中把它用于燥痰,就是因为有热,听着那个痰是刺啦刺啦声音的燥痰。对积食引起的咳嗽,还有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鼻窦炎效果非常好。
第三种:揉肺俞穴
操作方法: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家长可用两手的拇指或食、中两指轻轻按揉肺俞穴,每次5分钟。
按揉时沾少许盐粉效果更好,此手法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也可以用手掌横擦该部位,以皮肤发红为度。一次揉5~10分钟,或搓300~600下。
揉肺俞穴多用于治疗肺系虚证,也可与其他具有清宣肺气作用的穴位合用,以治疗肺系实证。只要咳嗽有痰都加以揉肺腧和膻中,因为是近端穴,对孩子化痰或者是排痰效果都非常好。
第四种:运内八卦
操作方法: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用拇指前侧端画圆。
能宽胸理气,健脾助运,运化痰湿,故适应于呼吸道病症止咳化痰,对咳嗽痰喘有良效。特别注意,寒咳做顺八卦,热咳做逆八卦。一次可操作10分钟以上。
第五种:揉掌小横纹
操作方法:是化痰要穴,在小拇指指根下方,掌横纹感情线稍上,用拇指指端按揉一次揉10分钟以上。适合用于痰多雍盛的这种咳嗽。
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就是我们说的痰很多,但是痰是那种痰呼噜呼噜的痰,那么通过按揉这个穴位它就容易咳出。
揉掌小横纹配合揉二马,能加强咳喘、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症的功效。
第六种:分推八道
操作方法:从第一肋间隙,由中间向两侧推,以两拇指自胸骨向两侧肋间隙分推,推到第四类间隙,左右共八道。一次可操作三五分钟以上。
也称胸八道,对各种咳嗽、胸闷胸痛都可应用。再配揉膻中效果更佳。
第七种:横搓三焦
操作方法:用手掌横搓前胸和后背三焦部分,包括后背的上背部、腰背、和腰骶;前胸的上胸、上腹和下腹部。一个部位可300次左右。此法可通三焦之气,起到增强体质,止咳化痰的作用,妈妈们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健推拿手法使用。
宝宝痰咳不出来,可在宝宝的前胸和后背(左右肺部位置)由下往上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积聚的部位,促进宝宝痰液排出。
第八种:分推肩胛骨
操作方法:用两个手的拇指指腹从肩胛骨上面沿着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如弯月沿着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
无论寒热,适应各种类型的咳嗽,尤其是咳嗽刚刚开始时,止咳化痰效果更好!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至少不低于300~600次。
第九种:弹拨孔最穴
操作手法:位于人体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弹拨法,用拇指指肚按住“孔最穴”,感觉到酸胀、疼痛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每天3次,每次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有人说孔最穴是“止咳糖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治久咳。久咳之后,肺气不足,肺阴内耗,又寒邪未除,故而选用既能清肺养阴,又能宣散寒邪之孔最穴治疗。孔,孔隙也。最,多也。孔最为肺经郄穴。
以上9种咳化痰手法可以根据宝宝的症状配合起来使用,疗效更加显著。
其实,还有一个特别有效的手法:平肝清肺,它的主要作用是恢复肺的肃降功能,常与清天河水,八卦和四横纹搭配使用,调理孩子的外感咳喘,效果杠杠滴!
同时,孩子如果咳嗽出血;咳嗽伴有高热;精神较差或嗜睡;嘴唇、脸色或舌头颜色变暗紫色;宝宝呼吸出现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咳嗽忌口特别特别重要,如果出现孩子精神较差,呼吸困难等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医。
推拿需辩证,操作需谨慎!如果你有好的止咳化痰方法和小儿推拿经验,欢迎在评论区与宝妈,还有张老师一起分享!
我们每天都在呼吸,而呼吸是肺的主要功能。如果肺受到外界邪气的侵扰,或者是内伤蔓延至肺,都会引发咳喘。
如果说懂得中医经络的知识,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将咳喘搞定。那么,该选什么穴位呢?那就是中府穴。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具体位置是: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当你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另外,男性取这个穴位时,只要在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
好了,位置找到了,就好办了。那么,中府穴究竟有哪些作用呢?中府穴可宣肺止咳,补益化痰,是治疗肺病的要穴,主要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肺结核、胸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按摩时用食指或中指尖点、按、揉。按摩此穴对缓解咳嗽有帮助。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如果是小孩子的话,这个穴位按摩也管用,不过小儿咳喘,除了按摩穴位之外,加上食疗方会更好。
什么食疗方呢?就是百合陈贝炖水梨,这个可以润肺化痰哦!那这个如何制作呢?没关系,待我慢慢道来:首先将百合、陈皮、川贝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将水梨洗净、去皮、去心、切片。再接着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炖3小时后,放入适量冰糖,搅匀即成。这个食疗方,可当饭后点心或下午茶食用。
孩子咳嗽按哪个穴位止咳?
孩子咳嗽可以选择按肺俞、列缺、太渊等主穴,并根据具体病因及症状选取配穴。若孩子咳嗽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咳嗽通常由外感或内伤所致。外感咳嗽常见的有感受风寒、风热所引起的感冒、鼻炎、咽炎及过敏等病症。风热咳嗽可加大椎穴;风寒咳嗽加风门穴。内伤咳嗽由脏腑失常导致,主要分为痰湿咳嗽和肝火犯肺。痰湿咳嗽可加丰隆穴健脾化痰;阴陵泉健脾利湿。肝火犯肺可加用鱼际穴清泻肺热;行间穴清泻肝火。以上证型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孩子咳嗽原因较多,选穴配穴按摩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王桂玲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五岁以内不要随便按摩穴位。
合谷穴,大椎,天突,还有前胸后背,止咳的穴位都在前胸后背。
几:
后背肩甲附近
宝宝咳嗽可以按以下几个穴位,
1指推膻中穴。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点。用拇指自下而上推膻中穴2分钟,以涨麻感向胸部发展为佳。2点按天突穴。位置在颈部前中线上,胸骨上凹陷的中央。3食指掐揉中府穴,位置在胸前臂外上方骨突下第一肋骨下缘的位置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