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少腹逐瘀汤治肌腺病吗

时间: 阅读:5474

少腹逐瘀汤治肌腺病吗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18 15:17:47

子宫腺肌症的话,这个属于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主要还是容易引起子宫增大引起痛经。上骨逐瘀丸的话,这个一般是可以治疗痛经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话,效果不是很好。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8 18:18:20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18:18:20

    问题一:腺肌症可以不治疗吗?44岁的来自湖南岳阳的岳女士说自己患了子宫腺肌症,是在2006年发病的,发病之后她开始出现了痛经,月经量增多,腰痛等多种不适感,女儿建议她及早进行治疗,但是岳女士说,她都四十多岁了,不想治疗。“女儿每天都催着我去医院接受手术,但是我还是不想治疗,我都快50岁的人了,很快就绝经了,没有必要进行治疗,我听很多人都说等绝经了,月经不来潮了,就不会有痛经的现象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不是真的不需要治疗还是必须治疗呢”岳女士问。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移位到子宫肌肉间形成病灶的侵蚀性疾病,可导致痛经、不孕和流产。单纯药物治疗只能是缓解痛经,子宫病灶会越来越大,就像一个苹果烂一点一样,如果不把它挖掉,会逐渐扩展,最终整个苹果全烂掉了。事实也说明子宫腺肌症病灶是不会随着绝经而消失,所以说绝境后女性的腺肌症依然从在,所以依然会有痛经现象,尤其是很多绝境后的女性会用一些保健品来维持正常身体机能,而这些保健品多半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最是引起腺肌症病症 *** 腺肌症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女性患了子宫腺肌症,无论何时都需要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太医院用腹腔镜、腔内超声探头和射频刀联合切除腺肌症病灶。承诺:不论病灶大小、多少及位置,都能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术后子宫可恢复原形,痛经可完全缓解或90%以上缓解,保证不开腹、不输血、不切子宫。

    问题二: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如果要生育的话,就手术剥离腺肌瘤,打达菲林针几个月,然后抓紧时间在一年内怀上,一年后还会复发的,腺肌症不可逆,一般都会伴随一生的,到了绝经期就好了
    如果没有生育要求,那就不用管,因为手术了也是会复发的,一如既往,一般的人都是熬着,熬到绝经,吃各种止痛片,实在受不了只有切除子宫,不然就熬

    问题三:怎样治疗腺肌症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手术与药物治疗方案可同时选择。
    1.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对症状较轻,仅要求缓解痛经者,可以选择在痛经时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必得、消炎痛或萘普生等对症处理。
    (2)假孕疗法 对症状较轻,暂无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可以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而起到控制子宫腺肌病发展的作用。
    (3)宫内节育器 对月经量大、痛经,暂无生育要求者,可选择上内含高效孕激素的节育器,通过其在子宫局部持续释放孕激素以控制异位病灶发展,需在五年后取出或更换。
    (4)假绝经疗法(“药物性卵巢切除”或“药物性垂体切除”) 术前缩小病灶以及术后减少复发的药物。GnRHa注射,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的状态,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应用GnRHa后可以使子宫明显缩小,可以作为一部分病灶较大、手术困难的患者术前用药。等到子宫变小后再手术,风险和难度会明显下降。副作用会出现更年期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骨质疏松等,所以在应用GnRHa3个月后建议反向添加雌激素以缓解并发症。另外GnRHa费用较高,所以目前并不作为长期治疗的方案,一旦停药,月经恢复就可能导致病变的再次进展。
    (5)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病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瘀的形成又与气虚、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所以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实的不同,予以兼顾。可口服化症止痛颗粒、散结镇痛胶囊、丹莪妇康煎膏、少腹逐瘀丸等中成药或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的汤药。也可用活血化瘀之中药保留 *** 、贴敷及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也可在经前及经期针灸关元、中级、合谷、三阴交等穴位或耳针取子宫、内分泌、肝等穴。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子宫肌层电凝术、子宫动脉阻断术以及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等。
    (1)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而且,为避免残留病灶,以全子宫切除为首选,一般不主张部分子宫切除。
    (2)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因为子宫腺肌病往往病灶弥漫并且与子宫正常肌肉组织界限不清,因此如何选择切除的方式以减少出血、残留并利于术后妊娠是一个很困惑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方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术式。Takeuchi等报道腹腔镜下子宫病灶做横H形切口,可减少切除病灶时穿透宫腔的风险,将包绕病灶的肌层折叠缝合。郑州华山王斌报道开腹行子宫肌层U型切除。Masato Nishi *** 择宫体中央纵形切除,术后未用辅助治疗,术后3个月可妊娠。

    问题四:腺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腺肌症的治疗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和年龄而定。若在给予吲哚美辛、萘普生或布洛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患者已近绝经期时,可采用保守治疗。若患者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卵巢有无病变。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对此病无效。有人认为达那唑和GnRHa均能导致人工绝经和缓解症状,但是否能抑制异位内膜继续生长,则仍有待临床证实。
    肌症病的患者注意的饮食:
    ①莫贪凉:肠胃功能不佳的女性,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食品,如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绿豆、黄瓜、荸荠、柚、橙子等,以免寒凝血瘀而使痛经加重。
    ②少食酸: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者应尽量避免在经期使用此类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③忌吃辣: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本来就月经量多,再吃辛辣温热、 *** 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所以像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鸡汤、榴连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问题五:子宫腺肌症要怎样治才治好?子宫腺肌症可以采用宫腹腔微创手术

    问题六:子宫腺肌症怎么彻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半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以及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以及比较保守的药物治疗。
    半根治手术:也就是切除子宫,保留卵巢以及附件、宫颈,患者卵巢还在,还可以保持体内的激素平衡,不至于过早的进入激素失衡状态。
    全根治手术:是切除子宫,还需要连带着切除子宫旁边的附件、卵巢甚至是宫颈等等。  药物治疗:可以用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的中医药方来治,像中药 妇.炎.丸这样的,调理子宫环境,剥落异位的病灶。

    问题七: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轻重治疗方案不一样的。

    问题八:腺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腺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西医开刀治疗。
    中医保守治疗,
    不想开刀害怕开刀。建议中医治疗,中医可通达提升患者体质,改善患者自身功能,中医治疗也挺有效的。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8 18:18:20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目前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以继发性与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不孕等为主要症状,西医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全切或用激素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虽然恶变几率很小,却给无数的妇女带来了痛苦和困扰。西医认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积数多年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加祖传配方,结合西医对本病病理的研究,指出传统中医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应归属于痛经、症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本着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也当由此入手。唯有“阴平阳秘”,气血经络循行畅达,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病症之发生,源于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手术等因素,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气机不畅。而血液留经,瘀血留聚,则气滞血瘀,经脉不通,发为痛经;瘀滞日久,积而成症;影响胞宫脉络,冲任失调,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等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本病概括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气滞型-

    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或两胁脘腹胀疼,拒按。经前或经行少腹胀痛,舌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多因素性抑郁,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血行不畅,阻滞经络。-

    治法以疏肝行气,祛瘀止痛,软坚散结。方选温宫调经汤加减治疗。-

    2?寒凝型-

    症见经前或经行少腹冷痛,喜温而拒按。经血量少有块,块下痛减,手足不温,舌质紫黯,苔白,脉弦紧。此因素体禀赋不足,或贪凉纳冷,或经期淋雨涉水,寒客于胞,血凝于经,阻滞于络。-

    治法以温经散寒,通阳行滞,化瘀散结。方选温宫调经汤加减治疗。-

    3?痰湿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闷胀难忍,经行衍期,量少有块,带下量多,色白黏稠,脘腹痞闷,舌胖苔白腻,脉沉滑或濡。皆因素体脾虚,或饮食劳倦,或久居湿地,或肝失疏泄,肝气横逆,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浊内停,聚而成痰。湿性重浊,其伤于人,留滞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

    治法为除湿化痰,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方选温宫调经汤加味治疗。-

    4?肾虚型-

    症见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温喜按。经量时多时少,或淋漓不净,腰痠腹坠。不孕或易于流产,尿频,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涩。多因素体肾虚,或房劳不节,产育过多,手术创伤,肾精虚损,气虚血瘀,阻塞脉络。-

    治以补肾益精,化瘀止痛,软坚散结。方选温宫调经汤加减治疗。-

    5?血瘀型-

    症见经行少腹刺痛,拒按。经色黯黑有块且大,块下则痛减或微痛,月经错后,经量不多,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黄,脉涩细弦。此证型多因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则血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阻于经遂;或由于人工流产,或诊断刮宫,医源性造成的出血,使血液离经,停留体内,未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而成。-

    治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软坚散结。方选温宫调经汤精方加减治疗。-

    虽然对此病症进行了大致分类,但以上所及诸型仍难以完全概括本病,还是要针对每一个个体,制订与之相一致的治疗与调摄护理方案。即便症有所属,每个证型的病程亦经常会改变,寒热虚实当夹杂互见。故辨证论治时,不应拘泥于固定的证型与固定的方剂施治,而必须辨证求因,求其本而治之。正如《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所指出的“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因人、因病、因时、因地,个体化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孔伯华先生亦有名言曰:“盖病有久暂不同,缓急之异,则祛邪与扶正,须在灵活,有宜急祛其邪而后调其正者,有宜先固其正而后徐退其邪者;有宜寓攻于补者,有宜攻补兼施者;似此轻重先后,当随证制宜,凡病皆应如此,则可不致拘执有偏耳。”-

    “治病必求其本”针对本病病因复杂,主要病机是瘀血等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分析研究,指出痛经,经血不调是贯穿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治法并不是简单的调经止痛,而是治以养血益肾,活血止痛,调经散结,使瘀血去而新血生,结节包块消之散之。经血调,肾精气完实;气血经络循行而畅达,机体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常常根据就诊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进行分析,然后辨证治疗,再参照西医的检查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验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经验,创拟了治 疗子宫肌腺症的经效新方“温宫调经汤”。 经临床验证,较近些年来流行的“活血化瘀”法更高一筹,功殊而效佳。-

    何某,女,36岁,主诉:痛经,经血不调,经期不准病已数年。每次月经来临之际,乳房胀痛,小腹疼痛,经至的第一和第二天,小腹疼痛加重,拒按,痛处固定不移,以致卧床不起;经色暗红,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月经量时多时少;带环后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错后3~6天不等;伴有情绪不稳,睡眠不安,腰痠不适,大便不实,带下量多色白;孕2育1,人工流产3。在某医院行妇科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四处求医,经中西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西医建议手术治疗(子宫摘除)。患者不同意,经友人介绍,求治于本诊所。望其面色不泽,有黄褐斑,舌暗淡苔薄白而润,诊其脉弦滑,双尺沉缓无力。-

    西医诊断:子宫肌腺病。-

    中医诊断:痛经。-

    辨证:气滞血瘀,肝肾不足。-

    治法: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滋肾安神。-

    方药:自拟温宫调经汤加减。-

    桑寄生24克,川断12克,金狗脊12克,党参12克,-

    炒桔核12克,台乌药10克,木香12克,元胡12克,-

    炒酸枣仁6克,全当归10克,丹参15克,川芎2克,-

    青皮6克,桃仁10克,益母草10克,浮小麦30克,-

    夜交藤30克 。-

    同时嘱咐患者月经前不宜进食鸡蛋和带鱼;服药期间忌食梨、杏、李子和江米;月经如临之际,月经量多则停药,量不多则继续服药。先后进药十五剂。-

    二诊:诉此次月经期间疼痛减轻,颜色较以往红,血块变小,经行6天,经期错后2天,睡眠较安,烦闷减轻。舌淡略暗,苔薄白,脉搏缓无力。-

    效不更方,上方减浮小麦、桃仁、益母草、川断。加炙黄芪10克、枳壳6克、焦六曲12克、炒鸡内金12克、焦麦芽12克。药进六剂。-

    三诊:诸症有所缓解,继续守方治疗,先后进药十二剂。-

    四诊:今觉有些腹胀不适,乳房稍胀,倦怠,惟恐月经错后而就诊,舌淡红,苔少,脉缓较前有力。治宜舒肝益肾,养血活血。上方减去党参、橘核、焦六曲。加生山楂12克、生六曲12克、桃仁10克、益母草12克。又进六剂。-

    五诊:此次经来无腹痛等不适,神安,色鲜无块,血量正常,行经5天,面色红润有泽,黄褐斑淡化和锐减;嘱咐患者可去复查。-

    六诊:患者到医院妇科复查子宫软硬适中,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子宫腺肌病已愈。病人甚慰,特来告捷;今述少腹有轻微不适感,白带不多,色淡黄而无异味,舌边稍红,苔薄黄,脉滑略数。治以养血,和血,理气,佐于清热利湿。-

    桑寄生24克,夜交藤30克,忍冬藤20克,蒲公英20克,-

    黄柏12克,鸡内金12克,枳壳6克,酸枣仁9克,-

    桃仁10克,生山楂12克,生六曲12克,全当归10克,-

    川芎2克,乌药10克,川厚朴9克,元胡12克,-

    鸡冠花12克,木香6克,青皮6克,益母草10克。六剂-

    半年后患者应邀复诊,述痛经已消,诸症悉除,经调期准,未见任何不适之感。-

    按:中医认为痛经一病,多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或胞宫失于温煦濡润所致;有虚有实,前人认为经前痛为实,经后痛为虚。精辟地揭示了本例痛经的病因病机是子宫异位内膜脱落出血,为“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消散;更添人工流产和诊断刮宫,损伤胞脉,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或风寒乘虚而入,寒凝则血瘀,气血凝滞而成。亦因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而为结。正如《内经》所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脏腑的机能活动,而脏腑的机能活动又必须依靠气血的推动,所以气血失和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当以养血疏肝,活血止痛,益肾暖宫为大法。本案痛经已有数年之久,人流和产后失养,伤及肝肾故而月经失常、腰痠;乳胀、性情急躁、带多、大便不实,为木郁土虚之象;经色紫黯有块,为血海气机不利,气血瘀结胞宫,不通则痛。脉症合参,此乃本虚标实,虚中夹实之证。-

    重用桑寄生、川断、狗脊补益肝肾;夜交藤、浮小麦养血安神;党参、黄芪、当归益气养血;青皮、乌药、橘核理气疏肝暖宫;益母草、桃仁、元胡、川芎行气活血止痛;焦三仙固护后天之本,让运化升降有序,气血生化有源,自可濡养五脏六腑以及冲任二脉。使瘀去新生,气血运行通畅,宫暖血足,冲任自调,痛经乃愈。药味虽多,方亦平淡,但疗效显著,中医“治病求本”、“审因论治”、“标本兼施”的辨证精华,融于临证之中,以及治法上师古不泥,堪为后学楷模。-

    (二)症瘕(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月经量多,白带增多等为主症,易致不孕。西医治疗本病以药物治疗(多为激素类)和手术治疗为主,然激素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手术多有风险且并非适合所有人。中医把子宫肌瘤归属于“症瘕”的范畴,如果是以月经淋漓不净为主,则按“崩漏”辨证施治。近年来,中医认为此病由于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而起。气聚为瘕,血结为症,以气滞、血瘀、痰湿为多见。治疗本病,大多惯用经方桂枝茯苓丸,或用少腹逐瘀汤等加减治疗,或在辨证处方用药时,添加活血破血,逐瘀消症之品,如三棱、莪术和虫类药地鳖虫、水蛭等。此类药物虽然能攻下消症,但易伤正,使症去而气血难和。积多年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以孔伯华先生“肾为本中之本”之思想,精辟地指出:肾中阴阳水火具实,人生主阴之脏为肾,肝肾同源,均寄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动,肝肾之阴即伤,阴虚则阳亢。且现今之人不知持满,不知御神,欲竭其精,耗散其真阴,阴虚则阳亢。认为,本病的形成,不仅是局部气血阻滞壅塞的结果,而且与整体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皆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房事不节,或经期产后失养。气郁血阻伤阴,瘀阻日久化热,炼液为痰,痰核流注,痰血热相搏,淤积日久而成病。法宜滋阴清热,化痰散结,理气消淤,让痞块由硬变软方能消之。自拟之方药,为平淡的软坚散结之剂,审因论治,随证加减,效果非常突出。-

    李某,女,54岁,主诉:腹部疼痛时而作胀1年余。以往月经不调,提前3~7天不等,量多色暗,淋漓不尽,行经期5~9天。时有1月经行2次,伴有腰腿酸痛,带下颇多,色黄黏稠。3年前妇科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予保守治疗,疗效不佳。从去年起,开始出现腹部疼痛,时而坠胀不适,倦怠乏力,烦躁。再次前往医院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肌瘤5?2cm×5?0cm×4?9cm。患者不愿手术治疗,经友人介绍,求治于本诊所。小腹部疼痛坠胀不适,伴有腰痠尿频,带下色黄黏稠,纳食,睡眠尚可;舌暗红,舌苔薄黄稍腻,脉弦细。-

    西医诊断:子宫肌瘤。-

    中医诊断:症瘕。-

    辨证:阴虚肝热,气滞血瘀,痰核流注,气血痰热凝结胞宫。-

    治法:滋阴清热,活血行气,化痰软坚。-

    方药:自拟软坚散结散加减治疗。-

    忍冬藤20克,青连翘12克,蒲公英20克,生牡蛎(先煎)24克,-

    全当归10克,夏枯草6克,天花粉12克,生鳖甲(先煎)15克,-

    炒青皮6克,元胡12克,浙贝母-15克。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8 17:17:10

    无论是哪一种证型的子宫腺肌症服用妇炎丸来调理都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的,适当做有氧运动,如散步,但不要过度劳累。
    中医将子宫腺肌症划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气滞型
    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或两胁脘腹胀疼,拒按。经前或经行少腹胀痛,舌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多因素性抑郁,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血行不畅,阻滞经络。
    治法以疏肝行气,祛瘀止痛,软坚散结。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2、寒凝型
    症见经前或经行少腹冷痛,喜温而拒按。经血量少有块,块下痛减,手足不温,舌质紫黯,苔白,脉弦紧。此因素体禀赋不足,或贪凉纳冷,或经期淋雨涉水,寒客于胞,血凝于经,阻滞于络。
    治法以温经散寒,通阳行滞,化瘀散结。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
    3、痰湿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闷胀难忍,经行衍期,量少有块,带下量多,色白黏稠,脘腹痞闷,舌胖苔白腻,脉沉滑或濡。皆因素体脾虚,或饮食劳倦,或久居湿地,或肝失疏泄,肝气横逆,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浊内停,聚而成痰。湿性重浊,其伤于人,留滞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
    治法为除湿化痰,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方选二陈汤加味治疗。
    4、血瘀型
    症见经行少腹刺痛,拒按。经色黯黑有块且大,块下则痛减或微痛,月经错后,经量不多,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黄,脉涩细弦。此证型多因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则血瘀,气血瘀阻,运行不畅,阻于经遂;或由于人工流产,或诊断刮宫,医源性造成的出血,使血液离经,停留体内,未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而成。
    女性想要预防子宫腺肌症,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避孕,坚持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
    2、月经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3、尽量避免在经期附近做妇科手术。必要时,应轻轻移动,避免挤压。

舌底黑是宫寒吗

舌底发紫月经少而黑怎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