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怎样推拿治疗关节炎

时间: 阅读:1843

怎样推拿治疗关节炎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7-18 12:53:03

根据餐前患有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情况,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推拿按摩保护身体关节功能,恢复代谢的一种调理措施和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促进身体关节功能恢复和代谢。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8 15:15:33

    推拿用于治疗痹证已有数千年历史,它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消除肌肉疲劳、滑利关节等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可以预防肌萎缩,改善肌力,防止关节僵硬、畸形及骨质疏松。治疗时严防手法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如局部红肿、炎症正在进行,则不宜应用。

    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按、揉、摩、擦、捏法和被动运动手法。

    1.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的罗纹面或指端着力,运用前臂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做伸屈运动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法,又称为一指禅功。主要作用于经络穴位,常用穴位:中脘、气海、关元、膏育、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肩俞、曲池、外关、大陵、环跳、居髎、风市、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申脉等,每穴2~3min,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2.关节局部手法

    在一指禅功法后,运用推、按、揉、摩、捏等手法,在病变关节周围由上至下、由近心端至远心端依次治疗,每个关节做3~5min,尤其是畸形的关节周围均可触及结节状粘连或挛缩的结缔组织可以重点施术,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活血止痛。

    3.关节被动手法

    在关节局部手法治疗后,运用、揉、推、拿、拔伸、环摇等手法对关节及相应的肌肉进行被动运动治疗,运动的力量由弱至强,幅度由小至大,尤其是已经发生挛缩、畸形、僵直的关节,更要动作轻柔、循序渐进,防止骨折和肌肉拉伤。每日进行1~2次。

    4.关节主动运动手法

    关节被动手法治疗之后,术者将关节周围的肌肉用搓、摩的手法活动后,固定近心端,令病人做主动运动,进行肌力增强训练,为增加肌力,术者可以适当给予阻力,进行徒手抗阻力训练。每次10~15min。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8 15:15:33

    推拿法(一)

    (1)取穴

    指掌关节取合谷、后溪、二间、中渚、劳宫、四缝;腕关节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关节取肩贞、天宗、肩井、臂_;踝关节取昆仑、丘墟、悬钟、解溪、商丘、太溪、申脉;膝关节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梁丘、丰隆、足三里;髋关节取环跳、秩边、髀关、承扶;下颌关节取下关、合谷、翳风、颊车、内庭;脊柱关节取病变部位相应的督脉和膀胱经有关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继用滚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复施术,在受累关节处作重点治疗。捻指间关节;按掐四缝、劳宫;点阳溪、大陵、曲泽,拿合谷、曲池、肩井。屈伸、摇、搓、拔伸各受累关节。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法,使热透入关节。

    ②下肢。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沿足太阳经施推、滚、揉、运诸法。拿太溪、昆仑、委中;点承扶、环跳、秩边;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手法,使热透入关节。

    ③下颌关节。凡下颌关节受累者可推下关,颊车;按太阳、翳风、外关;拿合谷、内庭。

    以上推拿隔日1 次,30 次为1 疗程。疗程间休息期内嘱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 月后再进行下1 疗程治疗。

    推拿法(二)

    (1)病变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变关节为治疗重点。常取八邪、阳溪、阳池、阳谷、内关、外关、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泽、肩贞、天宗、八风、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仑、太溪、申脉、飞扬、承山、悬钟、阴陵泉、阳陵泉、膝眼、鹤顶、血海、梁丘、秩边、环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患者取坐姿,术者按常规用滚法在患肢手臂内、外侧施治。从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 ~ 4 遍。接上势,术者循患臂上下循经用拿法,同时重点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间关节作捻法,然后在病变关节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动活动有关关节而结束上肢治疗。时间约10 分钟。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另一手以滚法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至小腿外侧施术,同时被动伸展活动下肢。随即在踝关节处以滚法治疗,同时伸展内、外翻活动该关节。再循髋、膝关节、踝关节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风等穴。时间约10 分钟。患者俯卧,术者以滚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侧,并重点施术于髋、膝关节,然后再按揉环跳、秩边、承扶、承山、委中、飞扬、悬钟、太溪、申脉、昆仑等穴。时间约5 分钟。

    (2)病变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两旁肌肉为治疗重点。常取夹脊、大椎、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志室、腰阳关穴。

    ②操作手法。患者俯卧,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两侧用滚法施术,并配合后抬腿活动,时间约5 分钟。患者取坐姿,术者于后方用滚法、拿法交替施于颈项两侧及肩部,同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卧活动,再拿肩井,时间约2 分钟。接上势,用按揉法从颈至腰臀部循经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夹脊,再取其余穴位,最后平推脊柱以热为度(本过程患者坐姿和俯卧均可),再按肩井结束治疗。

    时间约10 分钟。

    以上治疗连续10 天为1 疗程,每天治疗1 次,疗程间休息3 ~ 6天左右。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8 15:15:33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行治疗。如手法的按摩、艾灸等,这些物理方法虽是辅助治疗,但简便易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节僵硬肿痛的症状,减少过多服用西药带来的毒性反应,值得大家了解并付诸行动。

    1、 推拿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首先为患者正气不足,素体虚弱,或饮食不节等,致使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等外感邪淫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阻于关节,经络不通而发为类风湿关节炎。而推拿就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疏通经络、通行气血,既能够对因治疗,又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拔罐

    拔罐可以刺激局部皮肤,力量较大时可以带动深部肌肉,通过吸力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畅气血,进而减轻疼痛。现代研究证明,拔罐通过机械力和热刺激,增加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作用,并能改善循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拔罐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扶正,提高免疫力,又可以祛邪,比较适合患者在家中自我治疗。

    提示:身体五官七窍处不宜拔罐,多个罐一起拔时不要距离太近,避免牵拉产生疼痛。有出血或者过度疲劳状态时不宜拔罐。

    3、 刮痧

    刮痧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起到全身调节作用,促进疾病的康复。这主要得益于刮痧法能刺激人体经络及腧穴,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强身健体的目的。由于刮痧操作简便,疗效良好,所以深受百姓的欢迎。

    提示:避开黑痣,手术瘢痕等部位,刮痧后应休息半小时左右再起身活动,不要马上洗澡。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时不宜刮痧。

    4、 艾灸

    艾灸是通过腧穴的刺激,经络的传导,从而使经络疏通,并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进而减轻病痛。因为有热力的渗透,所以对一些因为寒邪、湿邪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效果较佳。

    提示:在劳累、饥渴、剧烈运动后以及情绪不稳定时不宜施灸。

    5、 物理疗法

    现在常用的理疗方法有紫外线疗法、水疗法、日光浴疗法、温泉浴疗法、热敷疗法、熏洗疗法等,这些疗法主要可以起到消炎镇痛,缓解痉挛,松解黏连的作用。

    比如热疗法,利用一些发热的物体贴敷在肢体上,达到消除肌肉痉挛,改善关节血液循环,消炎镇痛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由风寒湿邪导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我们在家时,可以利用热水袋外面缠裹上热水浸湿的毛巾,水温大概在50℃左右,稍凉后将其放在我们的双膝关节以上,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也可以用一些质地较细的沙土或者粗盐炒热到50℃左右,然后放入致密的布袋中,将布袋摊平放在患病的关节处。

    骨哥结语: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除了需要患者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治疗之外,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局部外治法来缓解关节肿胀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14:14:23

    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劳损类的疾病,当然也有很多患者是因为受凉之后导致的关节炎,因为关节炎本身就有很多种,因为我们身体的关节也有很多。关节炎一般都是慢性疾病,所以治疗也是需要长期坚持。那么,一般类风湿性的关节炎按摩怎么治疗呢?
    1、周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型的产生是从手指、脚趾等小关节开始他关节疼痛、红肿、成接形状.以后累及其它关无由小关节到大关节呈游走性,被起此伏,呈对称性。由于关节疼痛,活动容易受限,周围组织也变得僵硬和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某些部位可有变形,并固定在屈位,如掌指关节向外形成特征性尺侧偏向畸形。
    (1)周围型按摩方法一
    患者取仰卧势:
    第一步用筋法:施于上肢,即从肩部至腕部到掌指,重点在内侧。
    第二步先用拇指推摩法:后用拿法,施子同上部位,重点在各关节周围。
    第三步用指按法:按肩内俞、曲池、少海、手三里、合谷等乃指间关节用捻法,配合各关节屈伸、左右旋、牵引等辅助活动。
    (2)周围型按摩方法二
    患者取仰卧势:
    第一步用擦法:施于下肢大胆前郁及内外侧经膝部至小腿。
    第二步先用推摩法:后用双手拿按,施于同上部位,重点在各关节周围。
    第三步用拇指按法:按鹤顶、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位。
    第四步先用滚法:施于足背及趾部。随之用捡法,曲关节,配合踝关节屈伸、内。外翻以及屈膝、屈肋、摇髋等辅助活动。
    (3)周围型按摩方法三
    患者取伏卧势:
    第一步先用接法,后用推摩法,施于臀部、大胆后侧至小腿后侧。
    第二步先肘按居_穴、环跳,指按委中、承山,同时拿昆仑、太溪等定。随之用摩法,加以
    调和。最后进行“后提腿”和膝关节向臀部屈仲等辅助活动。
    (4)周围型按摩方法四
    患者取坐势:
    第一步术者右脚踏在患者坐的凳子边缘上,将患者上肢提起置于医者膝上,用姆法施于前臂至肩部,重点在外侧。
    第二步用摇法,环转摇动肩关节、腕关节,各五、六次。
    第三步搓息肢,从上臂至前臂往返五、六次。随之拿肩井穴,并拍肩结束。
    2、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型的产生是从骶髂关节开始的,患者开始自感腰部骶酸痛,骶髂关节天节有僵硬感,继而病变向上发展到腰椎、胸推,甚至颈椎,逐渐僵硬,强直,关节活动障碍,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均受限。晚期腰背畸形,驼背,呼吸困难,腰段失去了正常生理弯度而变平,躯干在髋部关节处屈曲里弓形,造成精神上极度痛苦
    (1)中枢型按摩治疗方法一
    患者取伏卧势(胸前和下腹部分别垫上枕头,使腰部悬空)。
    第一步先用掌按法:沿脊柱及两侧从上到下至骶髂部往返按压五、六遍,然后抽出枕头,用滚法施于同上部位,并配合“后经腿”辅助活动。
    第二步用推摩法:脑子脊柱及两侧,重点在两侧脊柱旁,每侧往返五、六遍。
    第三步先用滚法施于腰骶部、臀部和大腿后侧。继用肘按法,施于腰骶部和双侧骶髂关节以及肾俞、命门、腰阳关、居_、环跳、八_等穴(胸椎有病变的患者,还可增加适当的穴位)。随之用摩法加以调和。
    3、混合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由于这种类型的病变基本上与上述两种类型同时并发,所以推拿手法和顺序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的,但若胸部、肋部兼有病变的.可补充患者取仰卧势一式,先用揉法或摩法,施于患部,重点在压痛点及其周围。次用拇指按摩胞中、天灾、乳根、屋_等穴位。
    (1)上肢按摩
    患者取仰卧势,两手臂自然伸直置于身体两旁。施术者可先在右侧用接法掌背面向上沿腕背、前臂至肘关节。往返3-5遍,然后患者翻掌再以揉法施治,并配合肋、腕、掌指关节的被动运动;
    接上势,在肘、腕部以按揉法1-2分钟并配合肘关节的伸屈和腕关节的摇动。然后以捻法,捻每一手指关节与掌指关节并配合小关节的摇动,最后再摇肩关节,搓上肢3-5次。左右相同。
    功效:这种按摩方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整个上肢有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
    (2)下肢按摩
    患者取俯卧势,施术者先用揉法施于臀部再向下沿大腿后侧、小腿后侧,直至跟腱,往返2-3次。
    医者站于旁,用揉法施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再沿膝关节向下到小腿前外侧、足背,直至趾关节。同时配合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的被动运动。
    功效:这种按摩方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整个下肢有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
    4、预防类风湿关节炎
    1、注意饮食合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合理,荤素搭配,营养要均衡,在春季要少吃发的食物,像韭菜等,可以多吃一些牛奶、豆制品、蛋类、蔬菜和水果等食品补充营养,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多吃温热的食物。
    2、积极预防控制感染:如果自身患有一些别的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等到诱发别的疾病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科学研究表明,像感冒、鼻窦炎、扁桃体炎、咽峡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极易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所以患者在春季一定要有意识的避免各种感染。
    3、防寒防潮:患者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自身要注意保暖,避免出现寒热交替诱发疾病,选择向阳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洗刷要用温水,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从而减少发病的次数,可以佩戴护膝、手套等。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注意患病关节的防寒保暖,保证居所的干燥通风。积极避免各种关节损伤以及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

肌痹病应该怎么治疗

内热重草莓舌如何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