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肌病是怎么引起的

时间: 阅读:10419

肌病是怎么引起的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3-07-18 12:42:06

肌病出现的情况大多都是由于出现了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疾病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生产完之后很有可能会产生有死亡率比较高的情况,主要是出现这种呼吸困难到窒息的症状,建议还是要多注意观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8 15:15:00

    1、子宫腺肌病的形成原因至今还有很多争议,不过,医学界能够达到一致的是由于子宫缺少粘膜下层,所以,造成了子宫的内膜细胞出现了增生现象,而且还影响了子宫肌层。另外,其四周的细胞还会形成肥大,这就引起了病变。

      2、医学界普遍认为腺肌症的形成与遗传有很大关系,直系女性亲属中出现这种病后,其他女性成员的患病几率就会提高很多。

      3、如果女性的子宫受到损伤,也可能引起子宫腺肌病,如刮宫以及剖宫产,都会增加女性患病的几率。

      4、女性的子宫受到了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子宫腺肌病。此外,如果女性有生殖道梗阻的情况,便会造成月经期女性宫腔的压力增加,使得女比较容易出现子宫腺肌病。

      得了这种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子宫肌层电凝术、子宫动脉阻断术以及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等。

      介入治疗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也可以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异位子宫内膜坏死,分泌前列腺素减少,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降低复发率;在位内膜侧支循环的建立,可由基底层逐渐移行生长恢复功能。但子宫动脉栓塞术会影响子宫及卵巢的血运,从而对妊娠有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早产并增加剖宫产率。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8 15:15:00

    该病是由于硒和维生素E缺乏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以骨骼肌和心肌发的变性、坏死为特征。犊牛(1-3月龄)多发,常呈地区性发生。主要是因牛采食缺硒地区的饲草或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硒的饲草、饲料而引起硒缺乏;长期舍饲含维生素E很低的草或长期放牧在干旱的枯草牧地,引起维生素E不足或缺乏;采食丰盛的豆科植物,或在新近施过含硫肥料的牧地放牧,也会导致维生素E缺乏和肌营养不良。此外,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的缺乏,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也可成为诱发白肌病的因素。_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15:15:00

    肌无力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药物、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炎性肌病等。
    肌无力是指横纹肌功能受损或神经-肌肉传导障碍致肌肉收缩无力。可分为真性肌无力和感觉性肌无力两类。前者指肌肉产生的力量比预期的少,是各种骨骼肌疾病的主要症状;后者指患者感到在施加力量时需要比正常更多的努力,但实际肌肉力量正常。
    造成肌无力的因素较多,具体病因如下:
    (1)感染性疾病:各种感染,尤其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和EB病毒感染等。
    (2)药物因素:如胺碘酮、拉米夫定、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干扰素、非甾体抗炎药、青霉素、他汀类降脂药等。
    (3)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脱髓鞘性疾病、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等。
    (4)内分泌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糖皮质激素过剩、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炎性肌病:如皮肌炎、包涵体肌炎、多发性肌炎等。
    (6)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
    (7)遗传性疾病:如贝克(Becker)肌营养不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等。
    (8)代谢性疾病:糖原贮积症、淀粉样变性、线粒体肌病等。

    (9)电解质紊乱:如高钙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镁血症。
    如患有肌无力,应积极寻找病因,早发现、早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8 14:14:50

    类固醇肌病因广泛应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一类肌肉病变,类似于Cushing综合征并伴发肌肉改变。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通过影响蛋白质的代谢,使肌肉收缩成分(如肌凝蛋白、收缩蛋白)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失衡,导致临床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类固醇可以抑制RNA的合成,降低蛋白质的翻译效率,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类固醇还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系统和碱性肌原纤维蛋白酶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分解。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亢进的直接后果是肌原纤维的结构改变,功能下降。类固醇肌病的发生与类固醇的剂量和治疗时间无肯定关系,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如果突然增加剂量可能导致发生类固醇肌病,也有人认为剂量越大疗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类固醇肌病。此外含氟的类固醇制剂可能更容易引起类固醇肌病。
    急性类固醇肌病病理表现为大量的肌纤维坏死、再生和吞噬现象,也可有广泛的肌纤维萎缩,两型纤维均受累。慢性类固醇肌病主要病理改变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肌坏死和再生不明显,因而有学者提出对此类患者使用“类固醇肌萎缩”较“类固醇肌病”更为确切。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肌膜下和肌原纤维间糖原和脂质轻度增加,线粒体变性。

按哪个穴位可以治愈颈椎病

痛风银针扎哪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