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痿病会有全身针刺吗

时间: 阅读:9829

痿病会有全身针刺吗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7-18 12:28:35

我爷爷不让我去,根据你身体患有胃病的临床病变表现情况,有可能也会身体出现感觉的临床病变表现,根据您的情况要积极通过健脾,补肾,补气,养血,活血通络,活血化瘀治疗等康复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姜齐
    回复
    2023-07-18 15:15:56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15:15:56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致病因素多样而且互相不影响,所以其治疗必须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治疗费用因每个患者的病情进展、所在地区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运动神经元病病程较长,治疗费用较高。
    运动神经元病急性期如何治疗?
    患者到晚期会出现呼吸衰竭?,有时会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而急诊。到这一阶段的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肺功能?监测,如有问题则可使用一种便于家用的双水平正压通气仪。
    严重的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需要及时到医院安置胃管或进行胃造瘘手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态。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呼吸支持
    当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出现呼吸障碍,多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方法,其中,非侵袭性通气较为普遍,辅助以呼吸机?通气,定期监测患者通气功能。另外,气道正压(即用面罩将持续的正压气流送入气道)可以用来处理夜间换气不足的情况,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
    患者日常注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若因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的肠道营养为较好的方法,经皮内窥镜胃造瘘的胃肠营养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可对症处理并发症,以达到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肌肉痛性痉挛者可以对症采用抗癫痫药物处理。采用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也可以采取吸氧?、雾化?等方法。
    排尿排便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诸如番泻叶?、乳果糖?等药物的使用,改善症状。饮食上可以通过增加水分、纤维素等的摄入,以改善排便障碍。
    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常常因为病痛产生抑郁情绪,临床上可以采用抗抑郁药物改善心境。
    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可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等药物使用,并加强沟通,予以心理疏导。
    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给予阿米替林?、唑吡坦、左匹克隆等药物,辅以心理治疗。
    存在疼痛的患者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常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应用阿片类药物。
    喉头痉挛的患者可以给予劳拉西泮?药物应用。
    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早期给予康复锻炼。
    舌肌痉挛的患者可采用局部降温或应用巴氯芬?,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利鲁唑?
    主要是通过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抑制谷氨酸?毒性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服用利鲁唑18个月可有效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该药存在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服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依达拉奉?
    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近年来先后被日本、美国和韩国药监部门批准,间断性连续应用6个月,对某些患者延缓病情进展过程存在一定的价值。
    辅酶Q10?和锂碳酸
    辅酶Q10促进能量代谢,有效地中和氧自由基。有研究认为锂碳酸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是在临床上疗效不确切。这两种药物皆作为临床中辅助用药。
    神经营养因子
    主要有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 、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NTF) 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1) 。IGF-1 能够促进运动纤维生长,在临床研究中,采用 IGF-1 的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IGF-1配合心理疗法可以明显提高效果。
    运动神经元病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中医学中没有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痿病”或“痿症”,下肢症状明显者亦可称为“痿足辟”。
    中药治疗
    临床上应用补肾健脾疏肝的自拟方、健脾补肾熄风中药方及参麦注射液等进行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试验效果明显,治疗有效。
    针刺治疗
    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缓解有一定疗效,还可以联合艾灸?、穴位注射和中药煎服综合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有什么新进展?
    干细胞治疗
    近来有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激活干细胞微环境,达到加强神经保护机制的治疗作用。临床前实验表明,其对运动神经元环境、脊髓丢失神经元和神经元的替代、神经肌肉接头的支持和免疫环境的调整方面均有改善。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和临床试验的缺乏,干细胞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
    基因治疗
    由于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人们提出了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去除已知的调控基因的不同方法。基因治疗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一定疗效,研究者利用SOD1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基因治疗的方法可以使小鼠提高运动能力、延缓发病时间及延长发病后生存时间。但这些研究都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离临床治疗还有一段距离。
    抗菌药物应用
    头孢曲松?可通过中枢神经递质谷氨酸起作用。动物研究证实,头孢曲松能够改善小鼠握力、控制体重下降以及增加生存时间。
    他莫西芬也是一种具有前景的药物,国内的临床试验认为其可以延长病人的生活时间。
    米诺环素?为二代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研究认为该药存在神经保护作用,动物实验提示它可以推迟小鼠发病时间,延长生存期。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8 14:14:46

    所谓渐冻症,又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在临床上颇为难治,而且目前也尚无确切的治愈方法。渐冻症主要以肢体无力伴肌萎缩,最终会导致瘫痪,西医对此也是采取对症治疗,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是利鲁唑片,它是FDA唯一批准的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治疗药物。

    从渐冻症的临床表现来看,与中医所说的“痿证”比较类似,在临床上,可以参考痿证来进行辨证施治。中医对痿证的治疗,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一篇专门论述“痿”的文章,还提出了著名的“治痿独取阳明”的论断,这一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治疗痿证的独特经验。



    对于治疗痿证,针灸的作用却比较大,而且效果也还不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组治疗痿证的针灸治疗方案。在这个方案里,会取两组穴位,以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等穴位为主,以命门、气海、血海、太冲、脾俞、内关、关元、鱼际为辅。主穴每次取4~5穴,酌配配穴1~2穴。

    在针灸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针刺大椎穴的时候,要取正坐位,患者头稍向前倾,缓慢进针,至患者感觉到肢体发麻时,就出针。二是其他穴位均采用紧插慢提的针法,这种针法位补法,一般需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施以补法。三是去针后,命门、气海、关元、脾俞等用无疤痕着肤灸法进行3~7壮的艾灸。四是在颈、脊炷两旁及肌肉萎缩处,用皮肤针作中度中叩刺,以皮肤潮红、轻度出血为度。五是要讲疗程,第一个疗程,每日1次,第二个疗程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3~5天。



    而另一种针灸方法,就是以华佗夹脊穴为主穴,以大椎、脾俞、肾俞及肌萎部位的远近经穴为配穴。华佗夹脊穴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用于治病的一种医术。但夹脊穴的使用,其实早在《素问·刺疟》中就有记载,如“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虽然早期夹脊穴可能主要以治疗疟疾为主,但在后来的临床运用中,很多新功能被开发出来了。

    这组治疗穴位以华佗夹脊为主,将相应穴位有侧重地轮流针刺。用迎随补泻法,尽量获取得气感应,留针30~45分钟。每日针刺1次,第1疗程不得少于90天,间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不得超过90天;第2疗程可隔日1次。使用这组穴为的疗法,从效果上来看,也是不错的。




    对于渐冻症,除了针灸方面的治疗,还可以配合一些中药和导引术,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或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在内服中药方面,可以用人参、鹿角胶、炮山甲等中药,在导引术方面,可以练习八段锦。在饮食上,多吃甘温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综合多种疗法,对于渐冻症患者也许是一种福音。

先天性肌病伴怎样形成

心绞痛的病人按哪个穴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