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吃补血中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时间: 阅读:10603

吃补血中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18 11:49:44

吃中药补充气血的时候是要注意不要去吃任何含凉性的食物,如果去吃了寒凉性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针对于使用中药治疗期间也不建议去吃任何的海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14:14:29

    中药吃多了的话是有可能拉肚子……现在吃的中药肯定比较凉的,吃多了拉稀也正常的。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4.如果觉得口味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中药也有副作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与一般药物明显区分,并指出了对中药的炮制原则。

    一个胃病患者,当身体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药时,这时如果不照顾脾胃,也许在其他病痊愈之时,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说这也是中药的副作用。

    寒凉药虽能清热,但易伤阳;热性药虽可祛寒,但能耗阴;攻伐药固可祛邪,但能伤正气;滋补药固能扶正,但能恋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炮制、配伍、减轻药量、改进用药方法等以减少药物的偏性,同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以保证用药安全。中医所说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药毒副作用的有关论述。

    在临床上,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辨证施治”,用药有“君、臣、佐、使”等,就是让人们使用中药时要区分个别,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例如,在用中药栀子时,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但一些人服后可出现腹痛,少数可见腹泻,而这部分人在停药后大多自行缓解。如果因病不能停药时,可加理气止痛、健脾止泻的中药或服用炒栀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

    总之,只要按照中医理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注意加工、炮制及配伍,完全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

    ==

    中药有副作用吗?
    [日期:2005-09-16] 来源:21CN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大家眼中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很多人都相信中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这是中药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中药赖以生存、发展,沿传至今的根源所在。

    三类服用时须注意的药品

    1、 抗生素;2、 解热镇痛药 ;3、 中药。

    中药到底安不安全呢?

    凡药三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祖先对于中药的毒性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当代对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因此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显然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另一方面当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全面否定了中药的安全有效这一特点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太片面。

    据国家统计,目前有大约12800多种中药,真正发生不良反应的也就只有120多种,不到千分之一,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50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

    据统计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占到了全部药物的10%,大部分还是西药的毒副作用多。

    怎样去区分和鉴别中药?

    中药包括三大类,一个是原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

    第二是饮片。

    第三是成药。

    中药分类

    1、 药材;2、 饮片;3、 成药: ①纯中药制剂,②中西药合方制剂 ,③天然药物制剂。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

    用药一定要注意时间、剂量、服法。长期服用某些药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比如蜈蚣可以止痉、止疼,一般规定用0.6克至1克,也就是1-2条,如果服用过量,是有毒副作用的。

    大毒莫过砒霜,随着近代对于砒霜用药的改革,用砒霜注射液来治疗原发性的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引起砷中毒,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药物如果运用得当,照样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另外比如人参是延年益寿的药品,但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服用人参每天如果超过30克,连续服用2个月,将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烦躁、失眠,人们把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称为滥用人参综合征。这就告诉我们,人参是一种大补的良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当然不当食用人参导致的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什么情况下中药会有副作用?

    避免中药副作用要注意药材本身的选择、炮制方法、制剂形式。

    马钱子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麻木瘫痪等。但是有毒成分主要是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若过量服用会发生中毒,出现头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痉挛、吞咽困难、全身抽搐等。可是在很多中成药中都含有马钱子,怎么去掉其毒性呢?来看看它的制作过程,这是在用沙烫的工艺进行炮制,然后粉碎再和其他药材进行科学配伍,混合均匀,再经过干燥等工艺就成了成品药粉。成品药在出厂前还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做有效含量测定,需要借助多种精密仪器保证各种药的含量都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什么情况下服用中药会有副作用?

    以下情况包括1、超量、长期用药。2、用法不当3、滥用补药4、轻信偏方秘方。比如用“斑蝥泡酒”堕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肾功能的衰竭,有几例病例就是因此死亡。还有的一些渔民以为鱼胆可以清肝明目,结果引起中毒。这些都是听信偏方的后果。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为安全合理的。

    要慎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慎用。

    重要中毒会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包括因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

    有毒中药对身体哪些部位有损害

    1、 心血管系统:蟾酥;2、 消化系统:巴豆;3、 神经系统:马钱子;4、 呼吸系统:桃仁、杏仁、白果;5、 造血系统:雷公藤。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

    1、 冬季感冒多属于风寒;2、 春季感冒多属于风热;3、 夏季感冒多挟暑湿;4、 秋季感冒多挟燥;5、 体质虚弱引起的感冒。

    具体用药要根据病因辩证治疗。

    服用中药须知

    1、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

    2、 不可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3、 不要乱搭配,注意合理配伍。

    4、 当心中西药混合服用引发不良反应。

    5、 无毒药物对于高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有副作用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18 14:14:29

    祖国医学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证明,注意在服药期间饮食禁忌,为的是防止药物受到影响减弱疗效;或者避免抵销药物的功能,此外,还可避免产生某些不良作用。1.服中药时,宜少吃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平时小孩、老年人由于脾胃弱、消化功能差,在服中药期间更应少吃这些食物。2.在服用治感冒的中药时,不宜吃生冷及酸性食物,因为它们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汗。3.在服用清热退烧的中药时,要禁用酒类、肉类、鱼类和辛辣食物。因为酒类及辛辣食物性热,而鱼、肉类则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一旦食后会使病情加重。4.服用温补类中药时,需要忌吃绿豆、萝卜;不饮茶,因为绿豆、萝卜、茶皆为凉性,能降低药物温补的作用.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8 14:14:29

    吃中药补药有什么禁忌

      吃中药补药有什么禁忌,现在很多人都很注重自己的健康问题,因此大多喜欢吃一些养生的中药或者补药等,但吃这些一定要注意,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现在跟大家分享吃中药补药有什么禁忌。

      吃中药补药有什么禁忌1

       一、枸杞子

      枸杞子是能滋补肝肾以及养阴补血的功效,也是具有很强大的滋补效果,但是有痰湿以及湿热的人群不能吃。吃太多枸杞子会引起上火,不适合感冒发烧以及痰浊、身体内热的人群。枸杞子含有大量糖分,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量。身体虚寒以及有炎症的人群也不能吃枸杞子,以免加重腹泻。

       二、阿胶

      阿胶具有滋阴补血的效果,能辅助治疗吐血便血或月经不调情况。但是腹泻月经期感冒及咳嗽的人群不能吃阿胶,脾胃虚弱没有任何食欲以及舌苔厚腻的人群会出现腹部胀痛,大量的吃阿胶会加重其不适感。另外湿热的人群同时伴随着腹胀腹痛,尿少便秘以及烦躁不安的人群也不能选择阿胶来进补。

       三、红枣

      红枣有养血安神的效果,但痰湿偏盛的人群不能吃,此类患者没有任何食欲,舌苔厚腻同时伴随着恶心呕吐、脸部浮肿以及头晕,大枣滋腻,会让大量的痰湿在身体里面停留,从而加重了不适感。体质偏热的人群大量的吃红枣会加重口臭便秘以及牙龈肿痛问题。另外感冒初期的人群,风寒或者风热入侵身体,若大量的吃红枣会让邪气在体内滞留,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四、人参

      人参是大补的食物,但是要从小剂量开始慢慢服用,人参吃过多会让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就会升高血压,引起失眠情况。在生活中10岁以下孩子是不能食用人参的,以免出现性早熟,影响了正常生长和发育。大便干结,舌苔发黄,持续性高热、口腔溃疡以及手脚心发热的人群也不能吃人参。

       五、薏米

      在生活中薏米的营养价值还高,具有很强歧视能力,但是薏米性寒的,怕冷的人群吃太多的话会加重身体虚寒。薏米具有化湿滑利的效果,对于阴虚火旺以及热病伤津的人群也不能吃,备孕期以及孕妇减少薏米的摄入。

      吃中药补药有什么禁忌2

       一、忌萝卜

      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要吃生的萝卜,因为萝卜就有消食和破气的作用,尤其是当你在服用人参和黄芪等滋补功效强的中药的时候,吃萝卜会严重的消弱人参等药材的`补益作用,从而降低药效影响治疗的效果。

       二、忌生冷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三、忌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响人体吸收。

      如果你是一个有喝茶习惯的人,那么建议你适当少喝一些绿茶,如果非喝不可,可以在服用中药之后的2至3小时后再喝绿茶。

       四、忌辛辣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如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如若食之,则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伤阴动血(出血)。

       五、忌油腻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物,势必影响中药的吸收,故对痰湿较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

       六、忌腥膻

      通常,中药都是具有特有的芳香气味,尤其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的药材,他们都是含有非常方法的挥发油,依靠挥发来达到治疗的作用,但是这类芳香的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

      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吃中药时有哪些禁忌食物?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8 13:13:19

    吃驴胶补血颗粒除了忌食萝卜和生冷、刺激食物之外,还需注意哪些事项呢?在此,小编将为您讲述吃驴胶补血颗粒饮食需注意的事项。
    为什么服药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呢?服中药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配合,这对于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极为重要。早在汉代,张仲景在说明桂枝汤的服法时,要求吃米粥来帮助桂枝汤发汗。现代临床实践也证实,服用解表药后,喝一些温热的米粥,确能有助发汗,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尽管不同病种、不同的药物,对饮食要求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服中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煎炸刺激性食物应该避免,此外,还有一些食物也是应该避免的。
    驴胶补血颗粒是滋阴补血,健俾益气,调经养血的补药。用于久病体虚,血亏气虚,妇女血虚、经闭、经少等症,是备受女性朋友喜爱的一种补血药品。中医认为,服用补药期间,不宜食用萝卜,因为萝卜破气。另外,寒凉性的水果和温补药性相反;绿豆解毒,所以服中药期间禁同时服绿豆。这些都是在吃驴胶补血颗粒时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
    总之,服中药时的饮食忌宜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然啦,服用中药饮食方面又禁忌,但并不是什么都忌口,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指导下,还应根据病种、病人的体质、病情的轻重作具体分析,才能起到配合药物治疗的作用。

吃饭的时候特别挑食,早上每天更不知道吃什

常见的按摩手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