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按摩哪个位置可以缓解
痛风按摩哪个位置可以缓解
最佳回答
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按摩哪个位置都不能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需要立即使用抗炎止痛的药物来缓解,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选择按摩,血海穴,风市穴,阳陵泉穴,外关穴,手三里穴,合谷穴等穴位,能够缓解痛风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
北京-梁**
回复通常在过量饮酒、吃肉后,造成血尿酸升高,出现的单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就是 痛风; 通常是下肢的关节为主,有的也会累及多个关节,症状多于夜间突然起病,出现关节红、肿、皮温升高以及关节表面皮肤红紫、紧张、发亮等。最初几次发作通常仅累及一个关节,持续几天,常于2周内自行缓解,然后症状完全消失。
如果病情加重并在发作后不积极治疗,将会导致更频繁发作并可波及多个关节,发作可达3周或更久。反复发作可导致痛风加重且呈慢性发展,造成病变关节畸形。最后,由于尿酸盐结晶不断在关节和肌腱周围沉积造成损害以致关节活动逐步受限。痛风发作起来像魔鬼的撕咬, 对于发作起来的痛风只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如果能加入 针刺穴位 等方法,对于痛风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例如:大敦穴:足大趾末节的外侧距趾甲角一分。此穴位可以有效缓解下肢发作的痛风。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三阴交:内髁高点直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委中穴: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足三里:犊鼻 下 三寸 ,距 胫 骨前缘 旁开 一 横 指
以上 四个 穴位 逆时针 按压 3到 5分钟 ,可以 有效 缓解 疼痛
天 枢穴 : 脐中旁开二寸。平时常常揉按此穴位可以排出尿酸。
痛风患者平时要多饮水,保证每天的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尿酸从尿中排出。其次,痛风发作的肿胀疼痛的关节在发病的时候可以用冰敷,这样可以缓解症状。痛风疼痛的关节千万不要运动,建议卧床休息。如果关节疼痛非常剧烈,可以口服止疼的药物,有我们常见的芬必得,扶他林,乐松等,当然这些药物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
-
松柏友
回复痛风,是新陈代谢异常性的疾病,由于血液里的尿酸过高,引起尿酸盐聚积而沉淀在关节、泌尿道及软组织等地方所引起肿痛的病症。一般情况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病主要侵犯男性和老年女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临床特征为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
中医学认为:脾位于中焦,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运化、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人身的肌肉四肢皆赖其煦养,清阳之气靠脾气的推动以布达,所以脾脏的功能健旺与否,往往关系到肌肉的壮实和衰萎。所以,关节炎、脚趾痛等均为疾病的症状或称为表象,而不是病因,脾脏患病才是痛风疾病的病因所在。在治疗时重点在于治疗脾脏,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使其经脉滑利、气血流畅、代谢加快,促使病情逐渐好转。同时还要对其他脏腑的经络做全面调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痛风病症的恢复。这时外关、脾腧、阳陵泉就成了首选穴位。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它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交阳维脉。具有联络气血、补阳益气的功效。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
脾腧是补脾气虚的要穴,关于它的位置、功效,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在小腿外侧,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是五输穴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为筋气聚会之处,具有舒肝利胆、强健腰膝、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
具体操作方法每天用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揉压脾腧穴和阳陵泉,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用拇指的指腹向下按压外关穴,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左右手交替进行。
痛风是一种疑难杂症,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上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当你学会了穴位疗法,它也就不再可怕了。
另外,痛风疾病的患者除及时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一些预防性的工作,把住“进口关”。
(1)在饮食上,要少吃高蛋白食物,如牛羊肉、牛奶、鸡蛋、鸭蛋、皮蛋等,还要少喝酒。
(2)注意经常性的治疗。痛风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愈的,除注意日常饮食外,关键是要注意治疗的及时性。发现病症要及时治疗,当病症开始出现时,关节腔内就已经存有结晶体,通过治疗将晶体溶化入血,再排出体外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晚治不如早治,做到经常性治疗,使疾病在没有发生时就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患于未然。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痛风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波及其他脏腑,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夜尿的次数,当尿酸盐结晶损伤了肾小管、肾脏的浓缩功能时,可导致夜尿增多,使病情加重。但一些特殊情况应加以区别,如睡觉前饮水,水果吃得过多、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