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瘤中药要怎么治
筋瘤中药要怎么治
最佳回答
中医治疗筋瘤通常会用一些补中益气的咬我,还有活血舒筋的药物,然后通过舌脉辨证,然后使用中药口服治疗,考虑到治疗筋瘤的根本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建议您可以考虑中西医结合。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
一、临床表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如病程继续进展,要到后期,尤其是当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
二、治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分三类:
1. 非手术疗法
主要包括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弹力袜的压力应远侧高而近侧低,以便血回流;此外,还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站立过久等。非手术疗法仅能使病变暂停进展,适用于下列情况:①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②妊娠妇女,鉴于分娩后症状往往自行消失,可暂行非手术疗法;③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2. 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适用于单纯型病变,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以处理剥脱不尽的曲张静脉。常用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液(2%酚溶于25%~30%甘油液中)等。注射时,病人取平卧位,选用细针,针头进入静脉后,在穿刺点上、下,各用手指向近远侧压迫,使受注射静脉段处于空虚状态。一处注射硬化剂0.5ml,维持手指压迫一分钟,局部换用卷起的纱布垫压迫,自足踝至注射处近侧穿弹力袜或敷用弹力绷带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维持压迫的时间,大腿部1星期,小腿部6星期左右。
3. 手术疗法这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者,只要没有禁忌证,如手术耐受力极差等,都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基本上分三种:①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②剥脱曲张的大隐或小隐静脉;③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对剥脱不尽而残留的曲张静脉,可辅用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筋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约有25%的女性,20%的男性患有此病。医学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的致病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另一个就是个人的行为模式。
遗传因素是指这种病有家族性,父母患有静脉曲张,儿女患病的机率就会增大。个人行为模式主要包括职业、坐姿、饮食等。就职业而言,以下两大类人为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一是需要长时间站立的教师、护士、发型师、柜台人员、电梯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厨师等;一是长时间坐着工作的办公室人员、银行职员、美容师等。
下肢静脉曲张主要是静脉瓣膜受损,造成下肢血液不能有效地流回心脏,久而久之,血管壁变薄、扩张,出现我们见到的网状、蚯蚓状突出。轻者影响美观,而且会出现下肢沉重、疼痛、发痒的感觉,重者有色素沉着乃至不易愈合的溃疡,还有少数患者最终出现栓塞。
但是下肢静脉曲张是可以预防的,要点是:
1.避免长时间站立不动或久坐,经常活动下肢肌肉,多走动。
2.二郎腿坐姿不可取,因为它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
3.过度肥胖者要注意减肥,沉重的身躯会使腿部不堪重负。
4.睡觉时可适当垫高腿部,人为地帮助下肢血液回流。
5.戒烟限酒。烟酒会加速血管的挫伤。
6.饮食以清淡为佳,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
下肢静脉曲张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
【方名】下肢静脉曲张方剂一。
【组成】白藓皮30克 马齿苋30克 苦参30克 苍术15克 黄柏15克。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煮后,过滤去渣,乘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如有创口,熏洗后再常规换药。
【治法】清热燥湿。
【主治】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湿疹样皮炎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
就是那个人
回复下肢静脉曲张,属中医「筋瘤」范畴,是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早期感觉患肢坠胀不适和疼痛,站立时明显,行走或平卧时消失。后浅静脉逐渐怒张,小腿静脉盘曲如条索状,色带青紫,甚则状如蚯蚓样。有的易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一个局限的曲张静脉骤然出现疼痛、发热,检查时,可发现局部灼热,有轻度肿胀,可以扪到线条状的硬索。范围较大和炎症反应剧烈者,可有体温升高。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笔者运用中药芒硝封包治疗效果较好。
芒硝又名朴硝,为灰白色颗粒状矿物类中药,生性脆而易碎,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等。中药学中阐述芒硝性味苦咸,大寒,具软坚泻下,清热泻火之功效,外用可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方法:用纱布缝制一个大小适宜的布口袋,将200~500克芒硝研磨成粉末装入其中并封口。将装入芒硝的布袋子贴敷于红肿、疼痛的下肢,然后将下肢抬高。持续使用,每日更换1次,5~7天后,下肢的红肿、疼痛明显减轻,为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
注意事项:芒硝需要细细研碎,装入布袋后妥善固定患处防止移位。定时观察芒硝性状,当发现芒硝变硬结晶颗粒变大时,应及时更换。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干爽,避免 *** ,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将下肢抬起,利于静脉回流,加快水肿消退。避免水肿的下肢受到挤压和摩擦,动作轻柔。加强巡视病人,观察患处的皮肤情况及用药后的反应。
-
常州-薛**
回复腱鞘囊肿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手术对腱鞘囊肿附近的肌肉组织伤害很大,并且手术疼痛费用高。
中医治疗:腱鞘囊肿在中医属于“筋结”、“筋聚”、“筋瘤”的范畴,系外伤筋膜,邪气所居,郁滞运化不畅,气血阻滞,血不荣筋,夹痰夹瘀凝结。多因患部关节过度活动、反复持重、经久站立等,劳伤经筋,以致气津运行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
传统中医膏药,在治疗腱鞘囊肿上以行气活血为主,《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结者散之”,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结则血瘀,故损伤后气滞血瘀者,宜用活气行血法。兼以散瘀消肿,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消除患处浓稠粘液,抑制囊性肿物生长,防止囊肿复发,达到彻底治疗腱鞘囊肿的目的。
中药熏洗法
多针对初发者,且囊肿较小时应用。方剂为:当归20g,红花20g,赤芍20g,苏木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川椒20g,防风20g,牛膝20g,乳香20g,没药20g。1剂用2天,每天熏洗1次,先熏后洗,每次约15min,10天为1个疗程。
破囊壁法
1 挤压法 术者先用左手拇指向近侧端推压囊肿,且向对侧屈关节,使囊肿处于张力最大位置,然后用右手拇指端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囊肿,大多数囊肿可压破,压破后感肿物消失。以后要求每天按揉患处10min左右,每日1次,共1周。现在此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不奏效,可试用以下方法。
-
逍遥子
回复1.《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有所疾前筋,筋届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
2.《薛氏医案·论瘤》:“若怒动肝火,血涸而筋挛者,其自筋肿起,按之如筋,久而或有血缕,名曰筋瘤,用六味地黄丸、四物、山栀、木瓜之类。”
3.《外科正宗·瘿瘤论》:“肝统筋,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曰筋瘤,……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治当清肝解郁,养血舒筋,清肝芦荟丸是也。……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青皮、芦荟、昆布、海粉、甘草节、牙皂、黄连各五钱。右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滚汤,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