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要长期用药吗
肌病要长期用药吗
最佳回答
根据身体患病的临床情况是否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情况检查综合,评估以后感觉身体的具体情况通过针对性的药物进行规范性治疗,具体的时间根据您的患者情况有关。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导致肌肉病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长期使用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类固醇肌病的发生。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糖皮质激素可以正向或者负向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如加快蛋白降解和减慢蛋白合成等相关效应。细胞模型或动物模型的实验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从对骨骼肌能量代谢、氨基酸平衡、蛋白质代谢和成肌等方面的干扰而破坏骨骼肌细胞的内稳态,这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引起类固醇肌病的机制。激活MAPKs信号途径或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途径可能抑制糖皮质激素的信号转导。使肌肉收缩成分(如肌凝蛋白、收缩蛋白)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失衡,导致临床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类固醇可以抑制RNA的合成,降低蛋白质的翻译效率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类固醇还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系统和碱性肌原纤维,蛋白酶促进肌肉收缩蛋白的分解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亢进的直接后果是肌原纤维的结构改变功能下降,类固醇肌病的发生与类固醇的剂量和治疗时间无肯定关系,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如果突然增加剂量可能导致发生类固醇肌病,也有人认为剂量越大疗程越长越容易出现类固醇肌病。此外含氟的类固醇制剂可能更容易引起类固醇肌病。
-
李雲松
回复在实际生活中, 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其原因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高脂饮食、久坐不动等。
在诊断出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时, 医生推荐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 。但是,许多病人在看了说明书之后,却是更加的担忧,因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实在是太多了。
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一种,甚至两者兼而有之。不过, 关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是否可以相互替代、是否可以长久使用、服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从而服用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为了加深对这两种药的理解,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这两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凡是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适应症状以及适合的人。正常人不能随便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 实际上,药物的功效是两个方面,一是防病,二是治病。
首先是阿司匹林,原本是用来解毒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万金油”。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从而防止血栓的生成,减少血管阻塞的情况发 生,从而一定程度降低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因此,阿司匹林的作用 ,主要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可用于冠心病、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
再说 阿托伐他汀,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降血脂药 ,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阿托伐他汀的功效有两个方面,一是降血脂,二是稳定斑块。
另外,高血脂也是造成斑块形成和发展的罪魁祸首 ,而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抑制斑块生长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的降血脂的功效,适合于高血脂病人;抑制斑块长大、稳定斑块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斑块类疾病。
另外, 还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还有已经有过心肌梗死的病人 。在这类病人中,他汀类药物一般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它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首要屏障; 阿司匹林可以作为第二道屏障,防止斑块的碎裂形成血栓。
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同时存在的原因,且均被视为心血管基础药物。 但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并不是一模一样,它们不能互相替换,不能随便吃。
我们经常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心脑血管疾病是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为常见,斑块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要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 而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不过这两种药都是防病不除病的,必须要长期服药。
因此,如果想要服用这两种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般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但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服用这种药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尽管任何一种药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其安全性和疗效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虽然有很多研究可以保证大部分病人都能接受,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只有在服药之前,在服药过程中进行观察,才能及早发现,及早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1.用药前应明确禁忌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是因为它会带来副作用。
由于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 ,容易增加胃出血的风险,因此有胃出血病史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消化道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的患者,以及 阿司匹林过敏、哮喘、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都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可能会造成肌肉损伤,从而导致转氨酶增高, 因此,肌病、肝肾功能受损、对药物过敏的患者都不能使用,另外,术后、外伤、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都会增加他汀的不良反应。
2.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先确定
除了药物禁忌之外, 在用药之前,还需要明确药品和食品的相互作用。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这段时间内,不可避免会与一些药物、一些食物混在一起,一旦有了联系,就会影响到药效,甚至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阿托伐他汀与柚子同食, 会影响他汀的新陈代谢,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升高, 从而导致肝损伤、横肌纹溶解等 ;
他汀与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胺碘酮、地尔硫卓等药物同服,都会影响他汀的代谢,不能完全发挥他汀的药效。
阿司匹林与其它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布洛芬、醋氨酚等)不能同时服用 ,同时服用会增加胃出血的风险;与抗凝药、溶栓药同服,也会增加胃出血的危险,应当留意。
3.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观察
在用药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反应,在服药的早期,如果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首先要看是不是用了某类药物的原因。
阿托伐他汀有可能导致患者体内转氨酶升高,意味着患者肝脏可能出现受损,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升高,患者容易出现浑身乏力的症状。从而导致肝损伤、横肌纹溶解。
由于 以上情况通常是在服药后一个月内出现的, 因此建议在服药后一个月内进行检查, 包括血脂、血糖、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标的检查 。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值3倍,肌酸激酶高于10倍,应及时停止使用,如果没超过这个数值,可以继续观察。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要注意检查有没有黑便、皮下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在服药后1-3个月检查血常规和便常规 ,如果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下降,就可以停止服用。
4.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
一旦出现黄疸,请立即停止使用阿托伐他汀 。
黄疸是指人体的粘膜和皮肤发生不正常的黄色。这个症状是典型的肝损伤。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阿托伐他汀对病人的肝脏有影响,因为该药会直接作用于肝脏,从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所以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脏的负荷,从而导致转氨酶升高。
因为个人的病情不同,一些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后会发生严重的肝脏损害。 此时,因为肝脏不能代谢胆红素,所以粘膜和皮肤都会变成黄色。
针对是否出现黄疸症状,可以根据肝脏功能是否正常来判断。 转氨酶是一种检测肝功能的“金指标” ,可以通过医院的转氨酶检测来确定肝脏有没有受损。
阿司匹林,在科学上称为醋酸杨酸,是一种人造的化合物。 这种物质对于预防脑缺血、心梗和血栓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如果没有遵医嘱使用或是病人本身不能承受,就会出现神经损伤,这属于水杨酸反应。
若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 出现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要立即停止服用 。这是因为患者出现了 “水杨酸反应” ,如果没有及时停用阿司匹林,很有可能会对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对有关指标进行定期的检查。众所周知,大部分药物通过肝、肾进行代谢,长期服用,会加重肝肾的负荷,从而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
所以,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要经常进行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等方面的检查。
所谓的清淡饮食,就是指以清淡为主,讲究的是营养平衡,讲究的是荤素搭配。 每日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6克以下,每日脂肪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之间 ,同时还要多吃一些高质量的蛋白质、蔬菜、水果。
以上就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相关知识, 建议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的人每三个月要到医院做一次体检,避免出现任何的问题, 如果心脑血管疾病等能够得到控制,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病情进行调整,保证病人的身体 健康 。
但毕竟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药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还可能会诱发其他病状,所以要保持血管的 健康 ,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改善。
-
江苏-吴**
回复分类:医疗健康
解析: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皮肤症状
皮肤病变往往是皮肌炎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状。统计121例DM中以皮肤为首症者占88.4%,出现在肌炎后的只有2例(1.6%)。近年来文献中报导约有8%病例。只有皮疹,经长期随访亦未见肌肉病变称为“皮肤型皮肌炎”。即偶有患者出现典型的皮肤病变已长达2年而无肌炎出现,则称之为"无肌病性皮炎"(amyopthic DM)。
本病的皮肤损害多种多样,有的为首发症状。有的具有一定特异性,对诊断有帮助。有的出现提示伴发内脏恶性肿瘤,有的与预后有关。皮损病变与肌肉累及程度常不平行,有时皮损可以较为广泛而仅有轻度肌炎,相反亦有存在严重肌肉病变而仅有轻度皮损,有时皮损反映了肌肉病变的程度。
患者患有无肌病性皮肌炎,患者可定期到条件好的正规省级医院,做免疫学、尿常规等检查化验;患者应及早积极治疗,此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健康和身心受到疾病的折磨,深表同情;应抓紧治疗,可采用专家组的纯中药凉血解毒A3号(免疫方剂A3号)治疗此病比较好。
患者在治疗皮肌炎的同时,加用清热解毒的处方中药,可很快根治并发症;因为患有皮肌炎等病症(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免疫力低下、体质弱,容易并发肺炎、腮腺炎、感冒、发烧等。
患者请勿过分忧虑,患者应及早治疗,越早治疗越好,不要耽误了治疗、治愈的机会。
西医激素类等药物治疗皮肌炎,副作用较大但疗效有限、不是很理想,病情反复,只能指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用纯中药治疗此病比较好,标本兼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专家组的纯中药中药凉血解毒方剂,突破了西医采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传统疗法,开创了标本兼治皮肌炎的新路子。
患者可住院治疗皮肌炎,也可邮购药物治疗,采用专家组的纯中药方剂;患者采用专家组中药凉血解毒方剂治疗,可边工作、边治疗,不耽误工作和学习。
中医根据患者的征候辨证施治,制定出治疗方案,使病人逐渐康复 。
目前中医专家组采用纯中药凉血解毒A3号(免疫方剂A3号),治疗皮肌炎此病取得突破性进展,患者采用专家组的治疗方案,绝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彻底康复。
一般服用专家组的纯中药方剂治疗30天后,症状、病情明显好转,副作用逐渐消失,服用激素等西药的患者可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为零。
专家组研究的纯中药凉血解毒A3号(免疫方剂A3号),治疗皮肌炎此病疗效很好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该药主要成分:金银花、丹参、山萸肉、西洋参、冬虫夏草、红景天、扛板归等30多味中草药组成。 此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益气养阴,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诱发人体产生鲜活富有强力的干扰素,使机体自趋彻底康复,突破了西医采用激素治疗皮肌炎等病症的传统疗法,开创了标本兼治的新路子。服用此药后,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可以递减激素用量至零。
病人可来京诊治,如不能来京治疗,请将化验、检查、病历资料复印件传真或邮寄来,我们专家组根据患者的病情会诊后(皮肌炎),制定出治疗方案,可以邮购药物治疗。患者治疗期间来电话咨询专家组指导治疗,取得更好疗效。
凉血解毒A3号(免疫方剂A3号),每30天的药为30袋(请遵医嘱),药费962元邮寄费60-80元(退补);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以逐渐治愈,如果病情严重,病程太长,病人对药物吸收太差者需延长治疗时间。
一般用药治疗30天左右可有明显的效果,有效率98.6%,临床治愈率78.3%。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加下列药物:1.龟甲胶或鹿角胶(中药店可买到或邮购),一日两次,一次半小块,用温开水溶化后,饭后服用。2.大红枣每次四个,一日三次,蒸熟吃为宜。3.如现在用着激素治疗,暂时不停,等用中药30天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减少激素用量,一般每15天减少1/4片,特殊情况来电话咨询,以防治激素减量太快,引发病情反复,如现在减到每天服用2片激素,暂时不减,等临床治愈后再逐渐减完。
对已服用激素等西药的患者,切勿自己停减激素,请在专家指导下逐渐减量。
用药禁忌:1.酒、海鲜、羊肉、狗肉、辣椒、茶叶,辛辣 *** 性食物;含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所有食品,如方便面、罐头、饮料等,。患者应避阳光、避寒冷,不用青霉素
和磺胺类药物。2.牛奶、绿豆、未煮熟的鸡蛋等不能和中药同时服用,间隔30分钟后可以服用。
专家门诊住院地址:
1、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临床研究基地东城医院中医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专家组
(北京市东城地安门大街鼓楼方砖厂胡同辛安里98号南楼20诊室)地安门商场对面
咨询电话:010-*********** ***********(兼传真)
联系人:李 云
邮 编:100009
2、北京中汇医院2楼中医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专家组
咨询电话:010—*********** *********** ***********(兼传真)
北京市昌平区(安立路立水桥北)天通苑东三区二号楼
邮寄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邮局3号信箱 李云(收) 邮编:102206
供患者参考: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1、身体发胖;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等等。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强的松等皮质激素会加重性功能的障碍程度。几乎所有免疫制剂都能使睾丸萎缩、卵巢损害,导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 *** 消失、阳痿。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生活、康复和调护注意事项
参考1:
1、 保持平和的心态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并非是不治之症,切莫悲观消沉。其实它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目前仍属于需要长期给予治疗干预才能使病情稳定直至痊愈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使曾经经过某些中西药治疗,病情仍在发展,也不必恐惧,更不能丧失信心而放弃治疗,在求医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目前它的确还是一个世界性疑难病,系统正规的治疗是可以控制稳定病情的,可以痊愈脱离用药。
若能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更有利于调动自身的抗病潜能(这一点,早已被科学证实),非常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与治疗,因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具备顽强的毅力、保持平和豁达心态很重要。
2、 预防各种感染 尤其是较重的急性感染和各种慢性感染不能及时控制,极易诱发本病复发或加重,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对本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显得格外重要,如:避免汗出当风、适时增减衣服、起居有时、适度锻炼增强体质等预防感冒发生。一旦发现感染必须积极有效控制,但要注意不可矫枉过正,抗生素的滥用同样对体质的增强,免疫力的恢复非常地不利。
3 适度锻炼,避免劳累 俗语云:“适度的锻炼胜过吃补药”。运动锻炼切勿操之过急,应据各自的体力、耐力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即小量、适度、持久、随意的运动对健康非常有利,相反大剂量、强迫、短时、剧烈运动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是对身体器官的一种损害,我们看一看养生家和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就一目了然。
4、减停激素要慢 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对于多数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尤其是在急性活动期对于控制病情进展非常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或滥用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不规律应用(随意加减、停药,不规律撤减等)又极易使病情反复加重,甚至难以再治,且本病又有易复发的特点,且反复一次加重一次,增加一次治疗康复的难度。
因此,患该病的患难与共者朋友们应谨记:尽可能在经验丰富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专科医师指导下,中西结合、按部就班、遵循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激素撤减,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理想稳定。
5、日常生活调理也不可忽视 尤其是皮肌炎,如尽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主要时紫外线),外出时带帽子、手套、长袖衣服或打伞等;尽可能不进食海产品(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食辛辣 *** 食物(葱、姜、蒜等);少食油腻性食物;勿饱食;禁吸烟饮酒;不用化妆品、染发剂;避免接触农药及某些装饰材料;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因素对皮肌炎患者有不利影响应引起注意。如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带帽子、手套或穿长袖衣服等。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以及海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忌烟、酒。不用唇膏、化妆品、染发剂等。避免接触农药、某些化学装修材料。
育龄女性在病情不十分稳定时应尽量避免妊娠和人流,生育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另外,保证足够睡眠,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不可过于劳累和精神紧张,不做剧烈活动,院外应定期随诊复查等等,非常有助于病情康复和预防复发。根据病情和诊治需要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变化,并按医嘱调整药物。病情稳定或停药后,也应在每年春秋各复查一次,防患未然。
参考2:
一、首先要有信心和毅力
皮肌炎患者应明确自己得的并非"不治之症",切莫悲观消沉,即使经过某些中西药治疗病情仍在发展,也不必恐惧,更不能丧失信心而放弃治疗。但是,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皮肌炎的确是个难治病,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保持豁达开朗的精神状态,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抗病潜能,最终战胜皮肌炎获得康复。
二、必须坚持长期正确合理的治疗
皮肌炎作为一种难治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有在临床经验丰富和具有高充责任感的专科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系统、正规、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疗效乃至康复,切不可乱投医、滥用药或自行减量、随意停药,以免走"欲速则不达"的弯路,病情一旦复发加重,往往治疗更为困难,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三、预防各种感染
各种细菌、病毒、霉菌感染既是皮肌炎常见而重要的诱发因素,又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预防感染十分重要。病人应注意营养,避免寒冷等不良影响,根据自己的体力适度进行锻炼,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另外,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必须及时有效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参考3:
(一)生活调理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做关节和肌肉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以防止组织萎缩,但不鼓励作主动活动。2.恢复期可适量轻度活动,但动作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根据肌力恢复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功能锻炼应避免过度疲劳,以免血清酶升高。3.要保持精神愉快,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调理
1.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分的维生素和蛋白摄入。
2.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以免伤脾化湿。
3.临床药膳疗法通常以补益为主,健脾补肾,可作为饮食的药物有山药、薏苡仁、土茯苓、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子、阿胶、灵芝、紫河车等。
参考4:
1、皮肌炎对性功能和 *** 的影响
早期皮肌炎对性生活并无多大影响,但当肌肉呈现明显萎缩时,由于肌肉软弱无力,容易疲劳,很难进行有效的性生活。同时当皮肌炎病人的容貌发生改变,尤其是当眼睑出现浮肿性紫红色斑块时,会严重影响病人情绪,加重性功能障碍。皮肌炎合并心肺病变或恶性肿瘤时,由于全身衰弱,更难维持正常的性活动,此时病人常会出现 *** 淡漠、阳痿、月经紊乱、 *** 及外阴干枯等现象。当皮肌炎患者存在关节炎症状时,也会给 *** 活动带来不便或痛苦感觉。
治疗药物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强的松等皮质激素会加重性功能的障碍程度。几乎所有免疫制剂都能使睾丸萎缩、卵巢损害,导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 *** 消失、阳痿。
2、性生活对皮肌炎的影响
性生活对皮肌炎并无不良影响,如有性的要求,表明疾病程度尚轻,生活质量尚可,此时不必强行抑制情欲,通过合适的 *** ,恰好的体力消耗,有时反可给萎缩的肌肉以良性的 *** 。
3、性生活指导
当颜面出现红斑皮疹时,不必过分紧张、焦虑,因为不良的情绪有碍于性功能。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无力时,应该加强主动锻炼和被动的 *** ,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此时性生活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维持。但性生活本身也可取得锻炼的效果,因而不要轻易放弃。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保证 *** 过程的顺利完成:如有病的一方取下位;互相搂抱、抚摸的时间长一些; *** 乏力时暂停休息一段时间; *** 前由健康配偶进行肢体的 *** 等。
-
成都-陈**
回复他汀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虽然他汀相关的肌肉不良反应少见,但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影响临床预后。且与他汀相关肌病受到医患双方的高度关注。
一. SAMS定义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的共识指出,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SAMS)定义是依据患者症状和肌酸激酶(CK)升高幅度来进行分类。CK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的肌痛者,可能与他汀治疗相关,但因果效应并不确定。CK水平中度升高伴有肌肉症状,常常是由于体力活动,但也有可能与他汀有关。横纹肌溶解症是指有肌肉症状、CK水平达到正常值上限的40倍、有潜在肾损害,和(或)肌红蛋白尿。
二. SAMS临床特征
他汀类药物诱发的肌痛和肌病通常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和(或)疼痛。也可能有肌肉压痛和功能障碍,如手臂抬举过头困难、从坐位起身困难或爬楼梯困难;患者常描述这些症状为乏力或疲倦。非对称性不适较为不常见。其他症状包括痛性痉挛,如夜间痛性痉挛和肌腱疼痛。部分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
肌肉症状通常在开始使用药物后数周到数月内出现,但也可能发生在治疗期间的任何时候。停药后经过数日至数周,肌痛和肌无力症状缓解,血清CK浓度恢复正常。
三. SAMS临床分级
"2014年美国国家脂质协会他汀类药物肌肉安全性工作组"将他汀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的分级,按照轻重程度分为5级。
(1)肌痛
包括肌肉钝痛、酸痛、僵硬、压痛或者运动时或之后即刻痛性痉挛,而CK水平正常。肌痛症状可被描述为与病毒性综合征类似的肌痛症状。
(2)肌病
非疼痛引起的肌无力,伴或不伴有CK升高。
(3)肌炎
肌肉炎症。
(4)肌坏死
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线CK水平相比,或者对年龄、种族、性别进行校正后的正常上限相比,肌酶升高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5)临床横纹肌溶解
肌坏死伴肌红蛋白尿或急性肾衰。
四. SAMS影响因素
(1)高龄患者(尤其大于80岁)、女性多见;
(2)体型瘦小、虚弱者多见;
(3)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以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多见;
(4)多种药物合用
包括二甲苯氧庚酸、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环孢霉素、CYP450抑制剂以及复方药物如维生素、矿物质、草药。
(5)特殊状态如感染、创伤、围术期、强体力劳动;
(6)与特殊药物联用或酗酒;
(7)应用大剂量、高强度的他汀;
(8)特殊人群
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肌酸激酶(CK)升高病史、既往服用降脂药物出现肌痛、肌肉症状家族史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痉挛等。
(9)遗传因素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0ATP1B1)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引发功能缺陷,可致他汀药效及毒副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已明确为重要遗传影响因素。此外,细胞色素P450酶系、肠P-糖蛋白编码基因和辅酶Q10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都能直接影响他汀的分解代谢,造成个体易患SAMS。
五. SAMS评估
1. 他汀停药后症状改善
停用和再次启用他汀是确定他汀不耐受的主要策略。新闻和互联网上的他汀不良事件报道已经对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或者反安慰剂效应。诊断真正的他汀不耐受需要通过安慰剂对照评估,但这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是不切实际的。
肌肉症状的特征、开始时间和消失时间对评估肌痛非常重要。下面这些情况不太可能是他汀不耐受:(1)服药后立即出现症状,停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消失;2)停药后12周内症状不改善或消失;(3)停药后>12周,症状仍不改善或消失;(4)与其他降脂药或其他类型的药物合用时出现的症状。
2. 临床工具
美国脂质学会(NLA)提出了SAMS临床指数(SAMS-CI),将真正的SAMS分类为很有可能(9~11分)、可能(7~8分)和不太可能(<7分)三类。SAMS-CI<7分对不太可能为真正SAMS的阴性预测值为91%。
表1. 他汀肌痛临床指数评分
六. SAMS管理
1. 治疗期间患者报告肌痛等症状时的处理
①若患者主诉有肌肉症状,应及时检测CK,并与治疗前CK水平相比较。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易发生SAMS,故对于有SAMS的患者还应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②若患者有肌肉触痛、压痛或疼痛,伴或不伴CK升高时,应先排除常见的原因,如运动和体力劳动;
③当患者有肌肉触痛、压痛或疼痛,CK不升高或中度升高(参考值上限的3~10倍)时,应加强随访,每周检测CK水平,直至排除药物作用或症状恶化。如果连续检测CK呈进行性升高,应慎重考虑减少药物剂量或暂时停药,然后决定是否或何时再开始治疗;
④一旦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应立即停止他汀类药物治疗,必要时住院行水化治疗。一旦患者恢复,应重新、仔细评估他汀治疗的风险-获益情况。
2. 对服用他汀曾出现过SAMS患者的处理
(1)EAS推荐
如果停用他汀后症状消失或CK恢复正常,应考虑低剂量同样他汀治疗或换用另一种他汀。如果耐受,可以逐渐上调剂量以获得LDL-C靶目标,或尽可能降低LDL-C直至出现最轻的肌肉症状。如果这些治疗策略不能耐受,可考虑隔日用药或每周两次用药,以获得LDL-C目标值。通常,较低剂量、高强度、半衰期长的他汀更合适。
EAS具体方案为:如果确定患者有SAMS,第一步是在停用他汀2周至4周后,重新给予患者另一种他汀,使用常规剂量。如果重新给药的患者仍然不能耐受他汀,医生应该继续尝试,使用低剂量强效他汀,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或者建议患者隔日服用他汀,或者每周服用两次他汀。如果仍然不成功,接下来可能需要再尝试最大可耐受剂量的他汀,加用其他降脂药物,特别是加用依折麦布,使LDL-C达到目标水平。如果他汀治疗仍然不成功,医生可以考虑在依折麦布基础上加用贝特类药物,或加用胆酸螯合剂,不过贝特类药物中不要使用吉非贝齐。
(2)中国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组推荐
①更改他汀种类
对SAMS易感或停用后再次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尽量选用诱发SAMS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类药物。
②调整药物剂量
强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若出现相关肌病,可适当减少药物用量并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③间断给药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半衰期相对较长,约15~20小时,为间断用药治疗提供可能。
④药物联合治疗
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调脂药如依折麦布、贝特类、缓释型烟酸等,不仅能达到全面调脂的目标,还能减少单独他汀治疗的药物用量,降低相关肌病的发病率。
3.将生活方式改变作为降低LDL-C的一线治疗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 健康 饮食,保持正常体重,避免烟草制品和规律运动。生活方式改变对不能耐受治疗的SAMS患者尤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服用他汀后出现的肌肉不良反应并不全是SAMS,在因SAMS而停用他汀前,医生需要明确肌肉相关事件是否是由药物引起。有研究显示,因副作用而停用他汀的人群中,有超过70%的患者可以成功使用另一种他汀。EAS建议,医生需要尝试、尝试、再尝试使用他汀,需要强调他汀治疗的强大心血管获益,解释他汀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解释,打消患者的疑虑,提高他汀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890-894.
2.Backes JM, Ruisinger JF, Gibson CA, et al.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 - Managing the Highly Intolerant. J Clin Lipidol 2017,11:24-33.
3.Robert S. Rosenson, et al. Optimizing Cholestero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uscle Complaints.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1290-301.
4.Statin Intolerance: Not a Myth. ACC. Aug 12, 2015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刘明玉┆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