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艾灸
最佳回答
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情况的话,建议可以局部的艾灸疼痛的部位,对疼痛的情况会有一定的改善,也要及时的结合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意见,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要做到劳逸结合!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如下:
1、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2、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
4、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5、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6、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7、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补虚强身等作用。
8、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艾灸穴位图
-
艾江
回复(一)体针康复疗法
[主穴]病变局部阿是穴、大椎、肩髃、曲池、合谷、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身柱、腰阳关。
[配穴]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关元;着痹:足三里、商丘;热痹:曲池、大椎;下颌关节取下关、听宫、翳风;指关节取八邪、四缝;腕关节取阳池、大陵、阳溪、腕骨;肘关节取天井、曲泽;肩关节取肩贞、肩外俞;脊椎关节取相应夹脊穴、命门;骶髂关节取小肠俞、膀胱俞;髋关节取环跳、居髎;膝关节取膝眼、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踝关节取昆仑、解溪、丘墟、太溪;跖趾关节取八风、上八风、公孙、束骨、阳辅、商丘。
[针刺手法]痛痹、着痹、顽痹用补法;热痹用泻法;行痹用平补平泻的手法。
(二)电针疗法
[取穴]关节邻近穴位为主。
[方法]一般选用疏密波或变频连续波,刺激强度中等,时间一般应在30min以上,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间歇5~7d,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电针。可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使用。
类风湿关节炎湿热型的治疗宜加用电针,电针能起到清热消炎镇痛作用,通过针刺和电刺激,增强针感,使气至病所、效应于病变关节,加速炎症的吸收,是解决关节红肿热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刺络拔罐
用皮肤针重叩脊柱两侧或关节局部,使叩处出血少许,并加拔火罐。本法适用于热痹关节肿痛。
-
艾江
回复可灸大椎、身柱、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行间、阿是穴。
随症加穴:1、便干尿黄者,加大肠俞、膀胱俞
2、心烦口渴者,加神门、金津玉液。
除了这些,给你推荐一款膏贴:由西安道元堂出品的五行温灸膏,此秘方源自千年道家医学珍藏,结合现代高科技中草药提纯技术精制而成,刺激经络,激活组织细胞,采用先进的透皮缓释技术使药物快速渗透,直达病灶!它遵循“人天和一”“天地相应”的道家之理,与中医理论精髓中“人身无处不太极”相契合。阴阳二仪互容,互生,互化。道元五行温灸膏能让您在短时间内感觉到药物快速渗透的作用,实现化瘀通络,温阳固气,祛寒止痛这一神奇效果。
主治各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老寒腿、跌打瘀痛、肾虚腰痛、胃寒胃痛及女性宫寒、痛经等。
-
逍遥子
回复艾灸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吗?艾灸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导致痰湿、瘀血形成,不通则痛而致。艾灸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现在研究发现,艾灸在止痛消炎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临床表现,提高生活质量,且艾灸治疗经济有效、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进行。
艾灸治疗中主要选择关节疼痛部位,即中医所说阿是穴,配合肝俞、脾俞、肾俞、气海、血海、关元等补益肝肾、补益气血的穴位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上也有间接灸、温和灸、麦粒灸等多种灸法,但需要提醒的是,单用艾灸难以完全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需根据具体病情情况及时配合激素及抗风湿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认为得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体正气虚弱,感受外界的风、寒、湿,三种邪气夹杂而至,导致关节的气血不通、痹阻出现的症状。所以一般的类风湿关节炎都可使用艾灸,但也要辨证施用。有些病人特别怕冷,有虚寒的表现,特别适合艾灸,艾灸常选的穴位是强壮穴位,包括局部的症状,可以用局部的艾灸。要辨清楚体质,有些人特别燥热,容易上火,此时艾灸一定要注意量、少用,使用时间不可太长,而艾灸一般都会上火,需要慎用,用量不可太多,用的时间不可太长。艾灸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一定要使用恰当。
艾灸属于针灸,旨在“灸”字,治疗时可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证型,如证型为风寒湿痹阻时,可艾灸部分能够扶正的穴位,包括关元、足三里、神阙等。需要注意,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病证结合、分期论治,而类风湿关节炎在活动期的时候,常以湿热瘀阻为主要证型,此时用温经药物内服、外用或者艾灸,属于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