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的人能用泽泻吗
肾阴虚的人能用泽泻吗
最佳回答
肾阴虚的人不建议用泽泻,当身体上出现一些疾病反应的时候,是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的,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调理改善有效恢复和治疗的话,往往对身体来说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和损害的,目前的话建议您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恢复和治疗,一般用药物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可以吃,但不完善,山药
枸杞
桑湛
莲子
茨实
薏米
茯苓
放一块猪腰更加好!这个是最完美的去湿气和肾虚的补肾方式。还有三个穴位可以补肾,涌泉穴
太溪穴
肾俞穴每天按摩一共半小时,早晚各一次!肾虚是长期康复,不是几个星期的事。注意事项,不能性生活,手淫,不能喝冷饮,不能熬夜,早睡早起。者才是最佳的康复肾虚的方法。
-
xuzhujun728
回复肾阴虚在临床上是中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类中医内科疾病对于肾阴虚的发生,往往与年老久病或者性生活过于频繁以及饮食因素有关,肾阴虚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应该有早睡早起的习惯,避免熬夜,更不要过度的吸烟以及大量的饮酒等等。
2.肾阴虚的患者选择中草药进行治疗,中草药常常会配合成一个处方煎煮口服来缓解病情,比如肾阴虚的患者可以选择熟地黄,山药,黄精,山萸肉以及牡丹皮,泽泻这样的药物来进行配伍。
3.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长期的服用而缓解肾阴虚,比如临床上最常用的左归丸,杞菊地黄丸,右归丸等等。
-
江苏-吴**
回复肾阴虚
治疗法则: 滋阴补肾。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六味地黄丸: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丹皮90克、茯苓90克,以上各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服用,每次10克,1日2~3次。若改为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2)左归丸:熟地240克、山药、枸杞、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各120克、川牛膝90克,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空腹服用,每次10克,1日2~3次。若改为水煎服,用量按原力比例酌减。适用于阴虑精血亏损诸证。
(3)大补阴丸:黄柏、知母各120克、熟地、龟板各180克,诸药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早晚公服10克,或作汤剂,用量控比例酌减。适用于阴虑而有内热诸证。
2,加减生化:阴虎骨蒸潮热甚者,可于各基本方中加地骨皮、青蒿、银柴胡、胡黄连各10克;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各10克;盗汗明显者可加煅牡蛎12克、浮小麦20克、糯稻根15克;遗精、滑精者,加金樱子、芡实各12克,五味子10克;咳血、齿衄者,加旱莲草12克、白茅根15克、藕节、茜草根各10克。耳聋耳鸣者,于方(1)中加磁石20克、五味子10克、桑椹子、女贞子各12克。尿血者于方(1)中加小蓟10克、白茅根15克、旱莲草、黄柏各10克。月经过多或崩漏者,于方(1)中加知母、黄柏各10克、煅龙牡各15克、棕搁炭、仙鹤草各10克。
(二)外敷药物
1.五倍子适量,研细为末,临睡时以水或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再用暖脐膏盖好,手按至温而入睡。
2.五倍子、辰砂共研末后,冷水调匀,临睡前敷脐部。以上两方均适用于盗汗患者。
3.酸枣仁少许,开水浸泡后,去其外皮,剖成两半,置于直径约1厘米的胶布中,贴之干两开的神门、皮质下穴处,然后按揉1分钟,并嘱患者每晚临睡前自行按揉1次,每5天换药1次。适用于失眠患者。
4.牡蛎、五倍子各适量,研成细末,盐水调敷脐部。
5.刺猬皮适量,焙干研细为未,以患者自己唾液,调成糊状,敷贴脐中,每2日换药1次。以上两方适用于遗精、滑精、早泄患者。
(三)饮食疗法:
(1)桑椹糖水:鲜桑椹60克,加清水二碗,煎至一碗,用白砂糖或冰糖适量调味,去渣饮水。滋阴补肾。
(2)黄精炖冰糖:黄精30至60克,冰糖30至50克,加清水一碗,隔水炖2小时,饮水,每日l至2次。补益精血。
(3)莲子粉粥:莲子肉去皮带心50克,磨粉后用水调成糊状,放入沸水中,加桂圆肉30克,煮成粥状,加冰糖适量,每晚临睡前服一小碗。安神固精。
(4)枸杞酒:枸杞60克,泡入500克白酒中,封固一周以上,即可服用,每次1小盅(约20毫升),每晚睡前服。补肾益精。
施治要点:
(一)肾阴虚的治疗,总的原则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六味地黄丸是其代表方药。然由于形成本证的原因,各有不同,其病理变化,各有侧重,故在具体运用,又有区别:肾阴不足,津液亏耗之咽干口渴,舌燥唇裂,消渴便秘,用天冬、麦冬、女贞子之类,所谓补而兼润;其二,肾阴亏损,虑火上炎之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悸失眠,用生地、元参、龟板、地骨皮之属,所谓补而兼清;其三,肾精不充,阴血亏耗之腰膝痠软,遗精滑泄,耳聋目眩,须发早白,月经不调,用熟地、何首乌、枸杞、桑椹之品,所谓补而兼养。临证之时,详于辩证,精于施治,庶可无误。
(二)肾内寄元阴、元阳,阴阳互根,故“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因此,滋阴之法,不可单纯一律使用阴药,应在大队补阴之中,佐以温阳之品,一则可以使之补而不滞,补而不腻,二则意在鼓舞肾中生发之气,以助生化之力,这对阴虚久病之人,更为重要,否则,阴无阳而无以化,仍然达不到滋补肾阴的日的。
(三)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密切,如肾阴不足,而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或子盗母气,损伤肺阴,或水不上承,心肾不交,或虚火上炎,灼伤脉络,出现血症等,这些病证,需通过治肾的同时,兼治他脏,或肝肾同治,滋水涵木,或滋水之源,肺肾双补,成交通心肾,济既水火,或滋阴降火,引火归源等,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药 (1)六味地黄丸:每次10克,1日2~3次。
(2)左归丸:每次10克,1日2~3次。
(3)大补阴丸:早晚各服10克。适用于阴虑而有内热诸证。
针灸 取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毫针补之,或平补平泻。失眠健忘者加神门、心俞、百会;耳鸣、耳聋者加听会、翳风;遗滑精者加志室、大赫、太溪,或心俞、内关;崩漏者加隐白、内关、太溪。一般皆不加灸法。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清心节欲:本证病理演变,是一个慢性过程,除以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尚须重视疗养之法。历代医家提倡清心寡欲,静养保养。把戒酒色,节起居,勿恼怒,息妄想,加强摄生,作为本证的一个重要的调护方法。
2.健体强身: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作气功,练太极拳,增强机体抵抗力,所谓 “积精全神养气”,再加之食物疗养,保证足够的营养,健全体魄,这些都是却病康复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
李雲松
回复肾阴虚以肾阴亏虚兼有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
证候:肾藏精、主骨,骨主髓,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出现腰痛酸软无力;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弱;月经量少,经闭。
治则:滋补肾阴。主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药:生地、丹皮、泽泻、茯苓、山萸肉、淮山、熟地、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等。
关于肾阴虚治疗,也要注意阴阳的对立互根问题。通常所说的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和阴阳两虚等。肾阴虚属于物质的耗损,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消耗的物质(肾阴肾精)较多,如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是由于劳动(包括脑力、体力)过度,或者生下来身体就弱,其物质基础受损或素体比较缺乏,而容易出现肾阴虚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早衰,性欲下降,遗精、早泄等等。肾阴虚还容易出现虚热,阴虚阴不制阳则生内热,故容易出现五心烦热,盗汗。
一般肾阴虚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因中青年活动量比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精力上物质耗损比较多。肾阴虚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欲不低,但射精快(早泄),伴有遗精现象。而肾阳虚者阳痿的比较多,且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症,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肾阴虚、肾阳虚的共同症状有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
1.食疗
肾阴虚者宜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骨鸡等。黑米、乌骨鸡性温,补血、补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海带、紫菜性寒凉,尤其适用于肾阴虚而有内热者。
(1)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2)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3)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4)山药枸杞子汤鲜山药,干莲子肉,枸杞子,银耳,冰糖少量。鲜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余配料共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炖2小时,汤液黏稠即起锅。这道甜品以山药、莲子益气健脾,以枸杞子、银耳滋阴补肾,针对阴阳两虚的症状尤为适合。
2.日常生活调养
(1)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2)饮食注意阴阳寒热温凉的调整,荤素搭配,阴虚者平时多吃黑木耳、海带、紫菜、百合等性质偏凉食物,少吃辛辣、油炸、煎炒之品。
3.强肾
经常进行腰部活动,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还可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4.休息
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养肾的重要方法。
··万事过则不吉,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万病由心生,生活中有非常多有意义的事,好好珍惜生活祝你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