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医上看反流性食管炎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1914

中医上看反流性食管炎是什么原因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17 22:00:29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首先考虑抗反流屏障的破坏有关,主要指的是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过低以及腹内压的增高,从而导致括约肌不能够正常收缩而引发本病,如果在女性妊娠期或者是患者比较肥胖,也容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如果有胃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贲门失弛缓症等相关疾病,也容易造成反流性食管炎。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01:01:51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18 01:01:51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吃过饭后,有时候会感觉自己胸口不舒服,有点烧心、反酸;

    但是所谓的烧心其实跟心脏是没有关系的。


    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发作时一般会感觉胸骨后有灼烧感,也因此常常被误会是在“烧心”,其实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反流性食管炎所致。

    反流性食管炎虽病位在食管,但是病因与脾、胃、肝有关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两者一升一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而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如因饮食不节、感染外邪、情志失调等情况导致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时,则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泛酸。


    而且患者脾气一般也比较大,还经常伴有口苦情况,一生气了之后,这个反酸烧心也就特别严重。

    中医上对这种肝气郁结这种情况一般治则以清泄肝火,降逆止呕为主。

    那应该怎么缓解?今天王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只有两味中药的中成药——左金丸。

    该方出自《丹溪心法》。是由吴茱萸、黄连组成。


    方中黄连,味苦,性寒而燥,擅长于清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而还能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


    吴茱萸味辛性温,吴茱萸辛能入肝经,可以行气开郁;苦能降逆助黄连降逆止呕之功;并且药性辛热,善于驱散寒邪,可以佐制黄连之寒。

    总而言之,两药配伍,辛开苦降,制酸止呕,可以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常用于肝火犯胃引起的反酸、烧心、呕吐、口苦等症。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8 00:00:41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连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由于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孔癌等病并存。也可单独存在。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胸骨后烧灼不适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吞酸”、“吐酸”、“胸痹”、“噎食”、“噎腮”、“吐血”等范畴。其病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饮食不节可直接伤及食管与胃,并可助热化火,化燥伤津,食管失于懦养,若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热,湿热蕴结,痰结气阻,食道不利,胃气不降,甚则上逆而发生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 肝胃不和型:证见胸脘、胸脯灼热或灼痛,胺闷反酸,吞噎食格,苔薄、脉弦。2.痰湿郁阻型:证见胸烷、胸膈灼热或灼痛,脘闷泛恶,肢体困重,心悸头晕,苔腻,脉滑等。3.胃虚气逆型:证见胸脘、胸脯灼痛不适,吞噎食格,脘痞吐酸,纳呆少食,面色苍白,乏力,舌淡,脉濡弱。一、可选用的西药1.抗酸剂:包括单一的或复方的碱性药物,可任选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8—12周为一疗程。(1)氢氧化铝凝胶剂:每次服用4—6ml,一日3次,饭前1小时和睡前服用,病情严重时剂量可加倍。(2)氢氧化铝片剂:使用较少,服法为每次0.6—0.9g,一日3次,饭前服用。(3)复方氢氧化铝:每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30分钟或胃痛发作时嚼啐后服用。(4)胶体次枸橼酸钮:每次1包,一日3—4次,化水冲服,饭前半小时和睡前服用。共用药4—8周,一般用药不要超过8周。开始下一个疗程前的2个月内不要服用任何铋剂。2.抑酸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但治愈后一旦停药,症状可复发。因此长疗程维持治疗十分必要。维持治疗的用药剂量一般采用治疗量的半量,维持地间愈长,复发率愈低。(1)西咪替丁:成人每次0.2g,一日3次,吃饭时或饭后服用,临睡前再服0.4g,6—12周为一疗程。儿童每日按每千克体重服用20—40mg,分次服用;也可于每日睡前顿服800mg。(2)法莫替丁:每次20mg,一日2次,饭后或睡前服用。8—12周为一疗程。(3)奥美拉唑:每日用药20mg,一日1次。(4)雷尼替丁:每次口服0.15g,早晚各服1次,连服8—12周为一疗程。3.胃动力药物:(1)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10—2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2)甲氧氯普铵(胃复安):口服每次5—10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肌肉注射每次10—20mg,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用药量不宜超过0.5mg。(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每次5一10mg,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4.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每次1g,一日4次,餐后2—3小时服用,需嚼碎吞服。二、可选用的中成药1.肝胃不和型:(1)开胸顺气丸:每次3—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2)宽胸利膈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丸每次6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3)气滞胃痛片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2.痰湿郁阻型:(1)清涎快膈丸:每次1.5—3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2)沉香利气丸:每次2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3.胃虚气逆型:(1)香砂养胃丸:每次水丸型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2)香砂养胃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3)香砂养胃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口服2次。

    求采纳

肾炎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吗

肾阴虚耳鸣原因引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