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针灸吗

时间: 阅读:258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针灸吗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3-07-17 17:52:27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可以通过针灸治疗的,可以改变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症状的缓解,平时也要注意对自己的血脂血糖控制,规律作息,适度的进行肢体锻炼,如果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走路不稳,静息痛以及严重感染症状情况,可以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17 20:20:57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17 20:20:57

    1.一般治疗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
    (1)动脉旁路术 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于闭塞血管近、远端正常血管之间建立旁路,分解剖内旁路与解剖外旁路。解剖内旁路按照原正常的动脉血流方向构建,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为首选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以及解剖内旁路走行区存在感染的患者。
    (2)动脉内膜剥脱术 适用于短段主、髂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由于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多作为动脉旁路术的辅助,以利构建良好的吻合口。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往该技术仅应用于短段病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长段闭塞性病变也可成功开通。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17 20:20:5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称“脱疽”;“脉痹”。最早记载于《灵枢·痈疽》 曰:“发于足趾, 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 斩之,不则死矣。”明代医家陈实功 《外科正宗》 也 提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17 19:19:47

    血管外科张强教授谈:动脉硬化闭塞(ASO)的早期介入治疗
      发表时间:2010-07-02发表者:张强 (访问人次:61)
      随着上海经济水平的提高,市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缺乏运动和过量食物摄入,使得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而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冠心病以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这次上海各界精英聚会的会场,“健康”自然成了老总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记者特此采访了著名的Smile医生,血管介入治疗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张强教授:
      Sandy:您好Smile医生!
      Smile医生:您好!
      Sandy:许多老总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许多老总体检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其中一位还有下肢动脉闭塞,走路走不远就小腿酸疼。请问下肢动脉闭塞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Smile医生:下肢动脉闭塞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硬化,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英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简称ASO)。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四大风险因素。动脉壁的脂类物质长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动脉管腔的狭窄甚至闭塞。
      Sandy:原来如此!那么动脉闭塞会造成走路困难吗?
      Smile医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期症状可能很轻,只是脚的皮肤温度低或是麻木。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步出现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病人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感到小腿酸胀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几分钟。几分钟后即可重新行走,但是走同样距离后症状复发。
      Sandy:看来那位老总就有“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间歇性跛行是否预示着动脉闭塞呢?
      Smile医生:是的。绝大部分间歇性跛行的病人通过CT造影就可以发现下肢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不过间歇性跛行阶段的病人往往闭塞远端的动脉仍较通畅,有一定的侧枝循环。一旦病情发展,远端动脉也闭塞的话,临床上出现“静息痛”,即不行走也感到足部剧烈疼痛的状况,预示着下肢有进一步坏疽的可能。
      Sandy:ASO的后果这么可怕,有没有治疗办法来阻止它呢?
      Smile医生:因为传统手术(搭桥)的风险和并发症较多,加上病人年龄普遍较大,因此过去遇到动脉闭塞的病人,医生一般会推荐药物治疗。往往到出现“静息痛”或坏疽的时候才动手术,效果很差,截肢率很高。现在随着介入技术的成熟,“间歇性跛行”的阶段由于闭塞动脉远段通畅,使得介入微创技术成为首选。在这个阶段及时疏通动脉,可以扼制日后的病情进展。
      Sandy:那接受药物治疗的效果怎么样呢?
      Smile医生:传统的药物机理主要是扩张动脉。其实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腿上的动脉管壁大多失去弹性,钙化严重,很难通过药物扩张。因此,药物扩张的可能只是一些侧枝动脉和正常动脉,血液更多地流向正常动脉区域,造成“窃血现象”,既缺血区域更加缺血。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可以用于动脉闭塞的治疗,但是有一定潜在的危险性:可能因为无法阻止动脉闭塞范围的蔓延而失去介入治疗的机会。
      Sandy:那是否所有的动脉闭塞患者都要接受介入治疗呢?
      Smile医生:根据这几年的经验总结,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我越来越倾向于建议早期治疗。只要病人有进展性间歇性跛行,药物改善不明显,动脉有节段性闭塞,没有介入的禁忌症,都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对于技术熟练的血管外科医生来讲,风险可以降到很低的程度。
      Sandy:早期介入治疗的好处有哪些呢?
      Smile医生:早期介入治疗的优势要真正体现出来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医生的血管外科临床经验,二是介入操作的熟练程度,三是病人一定的经济基础。早期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用微创的手段快速恢复血流,避免病变加重。由于早期治疗,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技术成功率较高。
      Sandy:谢谢Smile医生给了我们专业上的新理念,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通过早期介入治疗,可以远离截肢的威胁。
      Smile医生:不客气。

      摘自上海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访谈录
      张强教授(Smile医生)是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是国内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曲张及深静脉血栓方面非常权威的专家。张教授的平易近人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获得了病人们的高度认可。很多病人都在他的“张强大夫的个人网站”上得到了Smile医生的热心帮助。

项痹病气滞血瘀证怎么治

项痹病可根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