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能用中草药外敷吗
天疱疮能用中草药外敷吗
最佳回答
治疗天疱疮时,可以使用中草药来进行治疗,建议口服中草药配合治疗,不建议用中药外敷或者是外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还有体质来配合一些中草药嫩肤,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参苓白术散治疗,如果患者病情伴有炎症性反应的话,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病情,平时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
-
周口-李**
回复蝴蝶草主要为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功能。用于肺痈、肺热咳嗽、疔疮疖肿、乳痈,外伤出血。
鱼腥草:
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钱。研末,桑枝一两,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治肺病咳嗽盗汗:侧耳根叶二两,猪肚子一个。将侧耳根叶置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治痢疾:鱼腥草六钱,山查炭二钱。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八钱至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七钱,水煎服。(《陕西草药》)
治痈疽种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治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积德堂经验方》)
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治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1]
应用复方
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流行性腮腺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也可鲜草洗净炒菜吃,或用鱼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急性黄疸性肝炎:鲜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习惯性便秘: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尿路感染:尿频涩痛:取鲜草50克或干品30克,煎服。
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用鱼腥草30克,甘草6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
皮肤病:用鲜品捣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热消肿、除痱止痒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疱疮、脚癣。
痈疖发背、疔疮肿毒(不论已破溃或未破溃):用湿纸包裹鲜鱼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捣烂,涂敷患处。
子官内膜炎、官颈炎、附件炎、赤白带、及小腹痛:鱼腥草30~6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毒蛇咬伤:取鱼腥草62.5克,盐肤木根31.25克,黄仔叶根l5.6克,飞扬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伤。
治疗痔疮:把鱼腥草洗干净(量的多少根据锅的大小定,没有特定要求,但越多越好)。放在锅里用水煮开,然后把水和鱼腥草放到痰盂里,直接坐在上面蒸。等水快凉的时候用水洗一下痔疮患出,效果非常好,长期使用不容易复发。
-
成都-陈**
回复目录1拼音2《中医大辞典》·风箱树叶 2.1来源及产地2.2性味2.3功能主治 3《*辞典》·风箱树叶 3.1出处3.2拼音名3.3来源3.4原形态3.5生境分布3.6性味3.7功能主治3.8风箱树叶的用法用量3.9附方3.10风箱树叶的临床应用3.11摘录 4参考资料 1拼音
fēng xiāng shù yè
2《中医大辞典》·风箱树叶风箱树叶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1]。
2.1来源及产地茜草科植物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的叶[1]。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1]。
2.2性味苦,凉[1]。
2.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止痒[1]。
1.治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1]。煎服:9~15g[1]。
2.治湿疮,跌打损伤,捣敷;天疱疮,研末调敷;风火牙痛,煎水含漱[1]。
3《*辞典》·风箱树叶3.1出处江西《草药手册》
3.2拼音名Fēnɡ Xiānɡ Shù Yè
3.3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叶或嫩芽。全年可采。
3.4原形态风箱树,又名:水杨梅(《生草药性备要》),珠花树、鸡仔木、马烟木、水抱木、大叶水杨梅、假番桃。
常绿灌木,高1~4米。分枝极多。叶对生,很少轮生,圆形或椭圆披针形,近革质,长7~13厘米,宽2.5~8厘米,先端短尖、长尖或钝头,基部 *** 或近心形,全缘,下面被柔毛或茸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三角形,先端削尖,常具1黑色腺点。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两性;萼长约3毫米,外面被毛,裂片极短;花冠管漏斗形,白色,长约8.3毫米;里面有柔毛,裂片4,钝头;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花柱线形,外露。蒴果倒圆锥形,花萼宿存。种子矩圆形。花期秋末冬初。
3.5生境分布生于溪边、沟边、田边、低洼的荒坡、潮湿地。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云南、江西等地。
3.6性味苦,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有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淡,平,无毒。"
3.7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止痒。治皮肤痒疮,对口疮,天疱疮,烂脚趾,跌打,牙痛,痢疾,肠炎。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疮癞、外痔,敷脚趾烂,治水渍指伤。"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枝、叶:煎浓汁或捣盐填患处,或含漱治风火牙痛;叶:外敷治皮肤疮庠。"
③《岭南草药志》:"止血生肌,杀虫止痒,消肿拔毒。"
3.8风箱树叶的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3~5钱。
3.9附方①治对口疮:水杨梅叶,捣烂敷患处,并用其根煎水服。
②治天疱疮:水杨梅叶,煅为末,加梅片少许,用生油调搽患处。
③治跌打接骨:水杨梅茎或叶四两,捣烂炖酒敷患处。
④治慢性痢疾:水杨梅叶五钱,捣烂,煎水一碗,和黄糖一两服,连服一至三次。(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3.10风箱树叶的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胃肠炎及菌痢:取大叶水杨梅15斤,加水27000毫升,煎至9000毫升,加入薄荷20两再煎,使每90毫升浓缩液中含大叶水杨梅1.5两,薄荷2钱。成人50~60毫升,日服3~4次,小儿酌减。如伴有腹痛者,针刺足三里(双);伴有恶心、呕吐者,针刺内关(双);失水者需补液。治疗42例,多数在1~2天内显示疗效。
3.11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