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部位有助于痛风
按摩哪个部位有助于痛风
最佳回答
痛风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血液中尿酸浓度高而导致的关节等部位出现病变,可以表现出红肿和剧烈的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按摩合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进行缓解症状,平时在饮食中不可以喝酒,不能吃含嘌呤高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豆制品等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1、由于肿胀部位发热剧烈疼痛,你可用冰袋冷敷到皮肤上,有助于减轻疼痛。
2、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状,伴蜂蜜20可服下,按摩关节痛处,一般30分钟可减轻疼痛。
3、晚上临睡前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并让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排出体外。
4、如果疼的实在受不了,必须用非甾体镇痛药,如可用双氯芬酸钠,不可能激素和水杨酸止痛,不然加重病情。。
5、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你的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
6、配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患者在服用痛风排酸胶囊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使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
7 、痛风治疗,特别注意尿酸需稳定。由于痛风是血尿酸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并发症,因此,即使关节疼痛好转,也并不表示痛风已经治愈。因为痛风一般会一次比一次发作严重,对肾脏的打击更大,特别要保护肾脏。
-
根河-李**
回复高尿酸能诱发痛风,而痛风又让人无奈至极,“痛风也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得过痛风的人都知道,这种“折磨”让人无法忍受。其实,关节的疼痛只是“小问题”,如果你不加注意,一旦高尿酸严重了,伤及到肾脏,那可就不是疼痛那么简单的事了。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发的疾病,主要的特点就是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等,再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间质性肾炎以及肾结石等。所以说,不拿豆包当干粮是一种失误,那么不拿痛风当疾病就是一种错误,而且这种错误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高尿酸”是很有个性的,他喜欢中老年人,而且还重男轻女,并常常与肥胖症、糖尿病或高血压症等结伴同行、狼狈为奸。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痛风这个“坏家伙”都能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尿酸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影响正常的关节活动,不仅引发疼痛,时间久了,反复发作,还容易导致关节的变形,甚至是关节致残。肾机能障碍,如果痛风没有及时得到恢复,长期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容易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里,诱发痛风性肾病,或者是引起肾机能障碍。形成肾结石,有资料显示,痛风病人患有肾结石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普通人。尿酸量越多、尿酸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所以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平日里一定要多喝水,防止肾结石的发生。如果你的痛风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试试以下几个自然疗法,来缓解疼痛1、手指、脚趾的运动
尿酸值高的朋友,尽量多活动,避免一个姿势长时间不动。经常地活动一下关节,多做做舒展运动,可以赶走关节处的尿酸结晶。
活动手指法:将五个手指伸开,放在桌面上,模仿弹钢琴的动作,抬放手指,速度逐渐加快。然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找到节奏,坚持练习。也可以用手揉纸团,然后再拉平,这都可以起到锻炼的目的。
脚趾活动:可以用二脚趾和三脚趾练习夹东西。也可以双脚站在地面上,与肩膀同宽,然后用脚趾抓地、放松的动作,这样做可以对经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饮食缓解法
多吃些蒸茄子:选半斤茄子,适量的调料,先将茄子削皮,切成两半上锅蒸熟,晾凉后放上酱油、香油、蒜泥、食盐等佐料,直接拌匀吃就可以了。
薏米防风茶:用30克薏米加10克防风,然后加适量水熬煮,约20分钟左右关火,去渣取汁,每天当茶喝。可以起到祛风除湿、通络宣痹的作用
3、洗脚缓解法
顾名思义,就是用中药材熬水洗脚,来达到消痈散 疖的作用。用山慈菇、皂角刺各120克,玄参、金银花各100克,蜈蚣6条,将所有药材放入锅中熬煮,将熬好的水倒入木盆(木盆散热慢)中,先熏蒸双脚,等水稍凉后再浸泡。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恢复作用。
总之,我们的老祖宗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总结,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方法,而以上三种除了正常的饮食,就是外用的熏泡,再有就是通过运动锻炼,基本是没有毒副作用的,你可以试一试的。
快过年了,好好地保养一下自己的身体吧,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要因为自己而扫了大家的幸
-
根河-李**
回复痛风,是新陈代谢异常性的疾病,由于血液里的尿酸过高,引起尿酸盐聚积而沉淀在关节、泌尿道及软组织等地方所引起肿痛的病症。一般情况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病主要侵犯男性和老年女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临床特征为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
中医学认为:脾位于中焦,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运化、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人身的肌肉四肢皆赖其煦养,清阳之气靠脾气的推动以布达,所以脾脏的功能健旺与否,往往关系到肌肉的壮实和衰萎。所以,关节炎、脚趾痛等均为疾病的症状或称为表象,而不是病因,脾脏患病才是痛风疾病的病因所在。在治疗时重点在于治疗脾脏,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使其经脉滑利、气血流畅、代谢加快,促使病情逐渐好转。同时还要对其他脏腑的经络做全面调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痛风病症的恢复。这时外关、脾腧、阳陵泉就成了首选穴位。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它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交阳维脉。具有联络气血、补阳益气的功效。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
脾腧是补脾气虚的要穴,关于它的位置、功效,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在小腿外侧,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是五输穴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为筋气聚会之处,具有舒肝利胆、强健腰膝、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
具体操作方法每天用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揉压脾腧穴和阳陵泉,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用拇指的指腹向下按压外关穴,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左右手交替进行。
痛风是一种疑难杂症,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上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当你学会了穴位疗法,它也就不再可怕了。
另外,痛风疾病的患者除及时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一些预防性的工作,把住“进口关”。
(1)在饮食上,要少吃高蛋白食物,如牛羊肉、牛奶、鸡蛋、鸭蛋、皮蛋等,还要少喝酒。
(2)注意经常性的治疗。痛风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愈的,除注意日常饮食外,关键是要注意治疗的及时性。发现病症要及时治疗,当病症开始出现时,关节腔内就已经存有结晶体,通过治疗将晶体溶化入血,再排出体外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晚治不如早治,做到经常性治疗,使疾病在没有发生时就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患于未然。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痛风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波及其他脏腑,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夜尿的次数,当尿酸盐结晶损伤了肾小管、肾脏的浓缩功能时,可导致夜尿增多,使病情加重。但一些特殊情况应加以区别,如睡觉前饮水,水果吃得过多、失眠等。
-
西安-杜*
回复可以按摩,按摩能舒经活络,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于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可以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消肿止痛,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下面是详细方法:
1、按摩
按摩能舒经活络,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于痛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点按特定穴位,较快好转,可当天止住痛风急性发作的剧痛感。
(1)隐白穴:在我们大脚趾的内侧有一个穴位叫隐白穴。痛风病人可能很熟悉,它就在痛风石的位置,大脚趾肿胀了,鞋穿不进去、磨了的地方、疼痛的地方就是隐白穴。它在大脚趾的趾根底部 的横缘和竖缘交叉点的位置,和我们趾甲缘的位置很近。
(2)太白穴:再往下一点是太白穴,它也是痛风石经常会伤害到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在我们第一跖骨小头的后面,大脚趾和脚连线的地方,脚背和脚心连线的地方,也就 是赤白肉际的中间,就是太白穴。
(3)公孙穴:对治疗痛风也非常有好处。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从这里通向胃经,奇经八脉的冲脉也与之相通,所以视为公孙。它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的地方。教大家一个简单的 办法,用大拇指顺着脚弓弯曲的形状,向后斜上方的地方来推,刚好推到的这个位置就是公孙穴。实际上,公孙穴除了治疗痛风,对于胃溃疡病人的胃酸分泌减少也有特别大的好处。
2、冷敷
痛风脚肿痛急性发作期应当迅速控制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将患侧肢体抬高。痛风疼痛严重者可可用冰袋冷敷与皮肤上,有利于血管收缩,消肿止痛,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
不过,记住不要把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中间建议垫个毛巾。另外,注意痛风千万别热敷或用热水泡脚,温度上升会使炎症反应、水肿加重,更加疼痛。
3、秋水仙碱
在痛风急性脚肿痛的时候,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足量用药,可以有效止痛。另外,同时大量喝水,以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半天至一天痛风即好。秋水仙碱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
治疗急性痛风用量:口服首剂1mg,以后1~2小时0.5mg,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不良反应。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24小时内不可超过6mg。并在症状缓解后48小时内不需服用,72小时后每日0.5-1mg服用,服用7天。
4、止痛药
痛风患者本应少用各类止痛药,但如果实在痛风疼痛难耐,可以使用镇痛消炎类药物,可以起到快速止痛和消炎的作用。只是,切记服药期间应根据医师叮嘱按时、按量进行服用。
5、泻盐泡脚
泻盐又叫硫酸镁,具有镇静、抗痉挛、消炎去肿的作用,痛风患者可以将脚放入伴有泻盐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便可减轻疼痛,而且还有助于尿酸排出体外。
6、消肿外敷秘方
秘方: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该方消肿止痛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