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脚底哪个穴位对乳腺增生好
按摩脚底哪个穴位对乳腺增生好
最佳回答
对于乳腺增生,选择脚底的穴位进行按摩,可以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以选择足部的涌泉穴,还可以选择乳根穴、檀中穴、太冲穴等穴位进行按摩,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舒畅的心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吃辛辣有刺激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北京-梁**
回复乳腺增生是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乳腺疾病,需要及早治疗,并且做好护理调养工作,而且乳腺增生是可以通过艾灸治疗的,但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那么乳腺增生艾灸哪个部位?乳腺增生用艾灸灸哪里?艾灸的穴位有点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吧。
1、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艾灸阿是穴的主要目的是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
2、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功效: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3、天突穴
位置:天突穴为任脉、阴维任脉交会穴,仰靠坐位取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天突穴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4、肝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取穴: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取穴标志: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第7胸椎,再向下数至第9胸椎,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肝俞穴所在。
功效:而乳腺增生症的发生与肝郁气滞关系密切,故针刺肝俞、期门等穴可起到疏肝解郁、散结止痛之功效。
5、三阴交
位置:位于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三阴交内侧,踝关节上三寸。
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功效:三阴交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6、太冲穴
位置: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取穴: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效:太冲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夜晚磨牙。
7、太溪穴
位置: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太溪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8、艾灸方法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
隔姜灸:切1元钱硬币厚度的姜片,用牙签扎上眼,然后上置艾状(底座大约2厘米左右,每次用3-4状);
艾条悬灸: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灸盒温和灸,使其有热感。软化结节,减轻症状。
9、艾灸的禁忌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女性私处、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
xuzhujun728
回复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一起种病症,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非常的高。近年来发病率还在逐渐的上升。那么患有乳腺增生怎么办呢?如何去治疗乳腺增生呢?有什么方法去治疗呢?今天就具体来讲解一下乳腺增生怎么治疗。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
一、药疗民间治疗本病的绝招妙方
1、敷脐疗法处方: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山栀、薄荷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茋、郁金各18克,麝香4克。用法:药研细末,用酒精清洗肚脐部后擦干,填塞药粉0。5克,用棉花轻柔按压,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8次为1疗程。禁忌: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疗效:敷脐3个疗程,有效率达99。3%
2、内外兼治法内服药方:中成药逍遥丸服法:每服6克,日3次,温开水下外敷处方:鸡血藤、丝瓜络、桑寄生、泽兰、红花、香附、川芎、连翘、瓜蒌、大黄、硭硝各30克。用法:药用两个布袋分装,置锅中蒸热后洒酒少许,热敷患侧乳房30分钟,日2次,1剂药用10次,10天为1疗程疗效:内外用药1-2疗程,治愈率达95。6%注意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慢会好的。
二、食疗
1、肉苁蓉归芍蜜饮的做法
食谱材料:肉苁蓉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柴胡5克,金橘叶10克,半夏10克。
制作方法
(1)将肉苁蓉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柴胡5克,金橘叶10克,半夏10克分别拣去杂质,洗净。
(2)将以上材料晾干或切碎,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放入容器。
(3)待其温热时,加入蜂蜜30毫升,拌和均匀即成。
(4)上午、下午分服。
2、海带鳖甲猪肉汤的做法
食谱材料:海带65克,鳖甲65克,猪瘦肉65克。
制作方法
(1)取海带65克,清水洗去杂质,泡胀切块。
(2)取鳖甲65克,打碎。
(3)取猪瘦肉65克,切块。
(4)将以上材料共煮汤,汤成后加入适量盐、麻油调味即可。
(5)每日分两次温服,并吃海带。
3、香附路路通蜜饮的做法
食谱材料: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
制作方法
(1)将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洗净,入锅。
(2)加入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3)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30毫升,搅匀即成。
(4)上午、下午分服。
4、玫瑰蚕豆花茶
制作方法:将玫瑰花6克,蚕豆花10克分别洗净,沥干,一同放入茶杯中,加开水冲泡,盖上茶杯盖,焖10分钟即成。可代茶饮,或当饮料,早、晚分服。
三、针灸
在医学上面很多的病症都是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利用经络学说,根据乳房经脉走向适时适当选择穴位刺激或针挑放血可迅速止痛缓解红、肿、热。该法安全无副作用,针对初发患者疼痛较重,来病较急的特点适用。乳腺增生在祖国医学中属“乳癖”(又名“乳粟”,“奶癖”)范畴。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肯定。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于乳房而成癖。宋《妇人大全良方》“妇人久郁,乳内结核如杏,二月不消”。明陈实功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
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趋年轻化,但仍以生育后女性居多,且多伴有月经不调。现代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刺可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同时针刺穴位可促使机体产生镇痛物质,使某些致痛物质减少或消失,在痛症治疗中有一定疗效,因此运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在选穴上,膻中、屋翳属患部取穴,合谷及足三里为调理气血之要穴,诸穴同用可达到疏通气机,调理气血之功,气血通则肿消结散,经调痛止。
四、脚底按摩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颈项、斜方肌、肺及支气管、甲状旁腺、肝、胆囊、心、脾、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生殖腺。2.足内侧反射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尿道及阴道、子宫。
3.足外侧反射区:肩胛骨、生殖腺。
4.足背部反射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肋骨、膈、胸(乳房)、胸部淋巴腺(胸腺)。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钳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4.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分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结语:患有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药疗民间治疗本病的绝招妙方,针灸,食疗,脚底按摩按摩部位。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在饮食上面进行调理是最好的,这样不仅可以预防治疗乳腺增生,还可以给身体补充营养。
-
北京-梁**
回复中医讲,在人体前面正中循行的一条经脉叫任脉,是调节我们全身阴经气血的“统领”,有人称之为“阴脉之海”,与妇女的一些特殊生理活动关系密切。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异常,胸腹胀满疼痛等;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甚或流产,月经后延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等。女性的日常保健,调理任脉是必不可少的,而膻中穴则更是首当其冲。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主要治疗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统相关疾患。由于它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另外,现代有人用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扫描的方法,证实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膻中穴较其他地方红外辐射强度降低,这就提示膻中穴是乳腺增生这个病的特殊病症反应点。
女性乳腺系统相关疾患一部分出现在哺乳期,如乳腺炎,产后缺乳;一部分出现在月经前后,如经行乳房胀痛;最多见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这里要提示女性朋友发现不舒服或者异常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保健中,自我按摩膻中穴是一个简便易行,效果理想的方法。具体方法有揉法和推法,揉是指用中指端按揉,每次约2分钟;推是指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沿着前正中线从下向上推,缓慢而均匀,每次约2分钟。
-
逍遥子
回复“阳气者,烦劳则张。
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
忧虑,担心坏事发生,忧愁惊恐——最伤心阳、和肾阳。
焦虑,急切地期盼事情发生和受控,整个人心急火燎——煎熬心阴心血。
抑郁,总是感觉愧疚、亏欠、无能——最伤心气、心包经气血。
思虑,长期性思考一些没有答案的事——伤脾和消化吸收。
郁怒,委屈求全、怒气不敢发或发不出来——最伤心、肝。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要着急,试试下面的方法,一定能让你收获到满意的结果
期门穴是一个肝经淤堵的大痛穴,也是一个身心大放松的穴位。这段时期焦虑、难放松、虐心、生闷气的人,肝气容易在这里郁住、“门不开”横逆或上冲,两胁和腋下憋闷,女生经前乳房憋胀,痛经;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按一下期门穴。
找穴:在乳头正下方,第6肋间隙,女生把手摸到乳房边缘正下方或稍靠外一点儿,找到痛点,稍用力按揉5分钟就可以了。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呕吐式地打嗝,这很正常,属于“开门排气”表现。
按完立马感觉心胸似乎开阔了,之前肝气一直有一种隐隐的、被压在下面的虐心感,现在一下疏通了、不那么憋堵了。
或者下狠手揪几把痧,出痧紫红色。你可能觉得真的会很疼,然而人有时候就是疼了才舒服啊~~痛到脚底出汗,然后气就顺了。。
有的男人的期门穴简直不能碰,一碰就疼,说明他憋了很多肝气在身体里。
关在家里,诸事不顺,很容易肝火大、情绪过激、对娃失控。
太冲穴——肝经上的“开关”,它可以“开大”也可以“关小” 调治肝气,通淤堵,护肝脏。
找穴: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脚缝,脚趾骨往上交汇尽头的下方凹陷处。
肝火太大,血气太足,血压高,一愤怒就失控失态,经常头疼尤其偏头疼, 就把太冲穴“关”小点儿: 从上往下推、刮痧;
平时很压抑、肝气不足,委屈窝囊,想发火发不出来,爱叹气就把它“开”大点儿: 从下往上推or刮。气就上来了,你就长脾气了。这叫疏肝理气。
平时坐着,轮流抬起左右脚踩在椅子上,用手推太冲几分钟梳理肝气,每天两三次,心平气和一整天。
《黄帝内经》说: “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如同护心宝镜,各种情绪,在此冲撞。
容易抑郁的人,所有不好的情绪都涌积在这,通过拍打、揉按这个“总气闸”,就是“理气开胸”。
找穴: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为膻中。
大多数人按揉、捶打膻中穴,能一边按一边吐恶气。揉完明显感觉到心胸为之一宽,积累坏情绪的时间长了以后,很多人一碰膻中穴就疼。
越疼说明越有问题, 这种最好用 刮痧板刮拭 它,可以刮出 条索状的痧 。
因为你不把聚在这里的郁气、淤堵刮开,更容易思维上钻牛角尖、陷入气血消耗的恶性循环。
这两个穴位在心包经上,心包经是主管我们情绪和神经的大总管。情绪问题伤心包,感情问题伤心包,我们一般还是情绪问题多,宁愿伤心包也不要伤心。
例如 乳腺癌 ,它其实不是乳腺问题,是不高兴的事在心包里积累的时间太长了,憋坏了,如果坏情绪继续发展,就会影响到更内在的心神。重度不高兴,气会闭在天池穴,徐文兵老师说:80%以上的乳腺癌都在天池穴的位置发生。
找穴: 位于乳头外上方,第4、第5肋之间,女生经前一按这里特别痛。
乳头正上方是“膺窗”,“义愤填膺”所在,同为乳腺增生多发部位,也要多揉揉。如果你最近肝火旺、心情差、又血热, 天池、膺窗这里一揉就炸痛 ,很多女孩子还以为自己得了乳腺问题,其实是例假提前来了~每天揉一揉好很多。
轻度不高兴,气容易闭在曲泽穴
找穴: 手肘弯曲,在肘窝的中点。
这里 适合拍打 ,每次拍打肘窝部位200-300次,能通气了,还能降血压。以上全部搞完全身心松了下来,气也顺了很多!
结语: 少思虑、镇心神、就是养心气。在当下非常时期,照顾好自己的 健康 和情绪,你就赢了一大半了,其余的其余,人生自有安排。大家手头有板的都实操起来,这段时间,让自己和家人 健康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