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治肝炎
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治肝炎
最佳回答
如果出现肝炎的话是可以按摩太冲穴或者是干预穴位的,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并不能够完全的治疗,如果出现肝炎的话,建议还是要前往医院进行就诊,可以服用药物来进行控制,平常的话也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的不吸烟不喝酒。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北京-梁**
回复
-
根河-李**
回复1、太溪穴和太冲穴
太溪穴可以说是肾脏的原穴,储存了肾脏元气,如果想养肝的话就应该滋阴,平时可以对太溪穴进行按摩。太冲穴是足厥阴经上的穴位,可以说是肝经原穴,能够储存肝经里面的元气,通过对此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调动肝经,让肝脏得到充足血液供应。
2、行间穴和肝俞穴
行间穴在大拇指和第二脚趾缝之间,当肝火旺盛时可以对此穴位进行按摩,能泻心火。肝俞穴在人们的背部,第九胸椎肌突下的部位,对此穴位进行按摩具有养肝柔肝以及补肝阴的效果。
温馨提示
均衡的为身体摄入营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腻的食物,戒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因为酒精主要是在肝脏里面进行了分解。如果过度喝酒的话会对肝脏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另外要控制好情绪,即使生气也不能超过三分钟,保持心平气和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慢跑快步走或者游泳等有氧运动,不仅仅能够消耗身体里面的热量,同时也能够控制体重增长,帮助减轻肝脏负担。多吃青色食物可入肝经,远离霉变食物。
-
就是那个人
回复要想肝好,可以尝试按摩这五个穴位
肝好
牢记这5个穴位
肝俞穴
功效: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以双手拇指分别按在肝俞穴上,向脊柱方向以揉法旋转揉动20~30次;再用两手掌以搓法或擦法搓擦肝俞穴周围30~50次,直至局部发热为止。
章门穴
功效: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
取穴:以两手大鱼际分别附于同侧章门穴,先向腹正中线方向以揉法轻轻揉动20~30次;然后分别以两手掌贴于该穴,向肚脐方向以擦法来回斜擦20~30次。
涌泉穴
功效:祛风除湿、温阳消肿、治疗失眠、散热生气。
取穴:取坐位,屈小腿,将欲搓的足心翻向上,置于对侧大腿上用对侧手掌以搓法或摩法,从足跟至足尖来回搓摩几十次或上百次,至足心发热,然后以揉法按揉涌泉穴2~3分钟:搓完一只脚后再按上述方法搓另一只脚,两只脚搓摩次数相等。
太冲穴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取穴:取坐位,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按于同侧足背太冲穴上,先以按法或以拇指指甲轻掐3~5次;然后以揉法揉动20~30次。
阴陵泉穴
功效:胁肋痛、肝郁胁痛、湿热胁痛。
取穴:取坐位,将两手中指指端分别按于同侧阳陵泉穴上,以按法点按3~5歌;再将拇指、中指分别置于阴陵泉和阳陵泉上,两指用力按1~5次;然后以揉法,揉阳陵泉穴20~30次。
-
艾江
回复1 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肝的背俞穴,是肝之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可补肝阴,养肝柔肝,现代医学主要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夜盲症、近视等。
按摩:采取俯卧姿势,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别按压在脊柱两侧的肝俞穴,由轻到重的做旋转式按摩10秒再放开,重复按摩约5分钟,至局部有微微酸胀感为宜,注意手法柔和。
2 大敦穴位置:大敦穴在脚大拇指,靠第二趾一侧,取位时,可以采用坐次或是仰卧姿势。
功效:肝经温热水液由大敦穴输送于体表,本穴具有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之功效,当出现焦躁之类的不良情绪时,按压本穴可有效缓解。
按摩:按压本穴7-8秒,再慢慢吐气,每天晚上睡觉前按摩,重复10次左右,早起后也要按摩数次。
3 行间穴位置: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通俗些说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的红白肉交际处。
功效:本穴是肝经气血物质运行的道路,小部位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特征,因此属火,如果肝火太旺,按摩本穴可以清热泻火,本穴可用于治疗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肝脏疾病、肝经风热所致诸证等。
按摩:按压行间穴5秒钟,至感到局部有酸胀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重复约20次。
4 太冲穴位置:太冲穴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与行间穴相距较近。
功效: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是肝经之原动力,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如在人生气时,肝也受到影响,此时按压太冲,往往就会有压痛感。本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月经不调、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
按摩:手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再用同样的手法按摩另外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