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阴虚火旺的人遗精怎么办

时间: 阅读:6203

阴虚火旺的人遗精怎么办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7-17 11:38:10

阴虚火旺遗精可以看中医肾病科,阴虚火旺体质已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滋阴补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说口服六味地黄丸或者是金匮肾气丸,通过药物的服用对肾脏亏损的症状能够起到调理的作用,可以改善出现的腰肌酸软和乏力的症状,也可以改善阳痿和阴茎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7 14:14:46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7 14:14:46

    我先讲一个朋友的盗汗的事情。这个盗汗,就是夜里睡眠的时候,身体出汗,感觉像是偷偷地出,所以叫盗汗。我这朋友盗汗得特别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说必须把枕头分成两个区域,睡一阵子,左边这个区域的枕巾被汗湿透了,就换右边,然后再把枕头翻过来,用另一侧,这样才可以睡一夜,而枕巾湿透的程度,他说像是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经常夜里醒来,感觉头躺在冰凉的水里。这样的情况,一直很久了。

    我当时看了他的舌头,说实话并没有那么典型的阴虚舌象的那么红,但是他的脉搏数,再加上其他症状,我判断是虚火,于是建议他服用知柏地黄丸。

    结果,他告诉我,仅仅服用了一丸,盗汗就基本止住了!他自己都说:“这怎么可能?”在对症之后,我又建议他服用了几丸,然后就开始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了,同时配合了一点玉屏风颗粒,结果后来居然彻底没有问题了。

    那么,这个知柏地黄丸,到底是什么药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没准儿能帮助到您呢。

    总的来说,这个知柏地黄丸是滋阴泻火的,对于阴虚火盛,导致的上焦有热,或者下焦湿热的情况,效果特别好。这种阴虚火旺,尤其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出现的多是火证,比如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等。如果您有了上述的这些症状,是可以考虑这个中成药的。

    那么,这个知柏地黄丸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它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味方,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原方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里的《寒阵》中:

    “滋阴八味丸: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山药四两、丹皮三两、白茯苓三两、山茱萸(肉)四两、泽泻三两、黄柏(盐水炒)三两、熟地黄八两(蒸捣)、知母(盐水炒)三两。上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这个方子里,首先是六味地黄丸的底子,是以滋补为基础的,我们必须看到,此时的火,是以虚火为基础的,所以此时以滋补为主,方子里面的熟地,是张景岳最擅长使用的。熟地,中医认为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张景岳特别擅长使用熟地,外号叫“张熟地”,良有以也。

    而方子里的第二味药是山药,用于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中妙处,难以尽述,我过去写过很多山药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上天给中国人的最好的礼物,是中国的国宝。

    而另外一味药是山萸肉,能够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是补肝的最重要的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这三味药的使用,源自仲景,后世名医多擅长用之,比如民国名医张锡纯,这三味药用到出神入化,我这些日子天天研究张锡纯的用药法,会心之处,拍案赞叹。我觉得用好这三味药,滋补的大法基本就掌握了,以后有机会和大家细细分享。

    方子里的丹皮、茯苓、泽泻,分别是清泻肝、脾、肾三脏邪气的,我在讲六味地黄丸的时候讲过,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

    而知柏地黄丸这个方子,最重要的,是加上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

    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但是它的主要作用点是肺经和肾经,其中清肺热的作用最突出,因为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所以对肾经的虚热效果也好。李时珍认为它是气分药,黄柏则是血分药,两者配合效果更好,他说:

    “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而黄柏也是苦寒之药,入肾、膀胱经,主要作用在清下焦湿热,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作用,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医学启源》里说:“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以后,对于阴虚引起的虚火上炎,和热扰下焦之症,效果明显有所提升。所以,如果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证,如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等症,用这个方子,效果极佳。

    综合而言,此方的功用,正如明代医学家吴昆,在他的方论专著《医方考》中论述的:

    “熟地、山萸,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足以补肾间之阴血;山药、茯苓、甘淡者也,甘能制湿,淡能渗湿,故足以去肾虚之阴湿;泽泻、丹皮,咸寒者也,咸能润下,寒能胜热,故足以去肾间之湿热;黄柏、知母、苦润者也,润能滋阴,苦能泻火,故足以服龙雷之相火。夫去其灼阴之火,滋其济火之水。则肾间之精血日生矣。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之谓也。”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复习一下,阴虚火旺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了解这个问题,可以不让我们吃反了,您别阳虚,还吃这个药,那就南辕北辙了。

    阴虚的症状是:

    1、 午后或夜间自觉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这是虚热内生,是肝肾阴亏导致的潮热证。

    2、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形体消瘦。这是迫液外泄,是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证。

    3、 夜卧不宁,头晕心烦,五心潮热,小便少而热,舌质红,脉细数,男士梦中遗精。这是阴虚火旺,热扰精窍,封藏失职而导致的遗精证。

    4、 小便灼热淋涩,甚则尿血,色暗红,腰痛,或潮热,或遗精,或虚烦,舌瘦干红,脉沉细数。这是阴虚火旺,煎津而成的小便短赤证。

    如果您发现自己就有以上症状,那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阴虚火旺了。

    在现在的临床上,我们用知柏地黄丸调理的疾病也比较多,比如阴虚火旺引起的单发性甲状腺结节,阴虚火旺引起的遗精、男性不育,阴虚火旺引起的顽固性盗汗等等很多病症,只要是阴虚火旺引起的,效果都不错。我的经验是,有盗汗的情况,是阴虚火盛引起的,一般一丸即可显效,服用数丸,即可扭转局面。有时候小便淋漓涩痛,如果是阴虚火旺引起的,间杂湿热也不必担心,因为张景岳说此方正可以治疗下焦湿热,此时用此方也是立效。

    古代的方子,只要对症,效果都是立竿见影,这就是经典方的魅力,此方一般不受重视,大家了解以后,可以参照选用。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值得提出的是,此类清热之药,不必久用,中病即止。昔日李东垣曾经给患者用知母、黄柏治疗下焦湿热,效果极佳,患者痊愈了还想久服,重金求药,李东垣拒绝了。所以热症被清除后,需要培补正气,才是关键。

    好啦,关于阴虚盗汗要服用知柏地黄丸的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季节里,大家都可以身心轻松地踏青赏景,感受春天的温暖烂漫!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7 13:13:36

    (1)心肾不交型。人之心阳应下交于肾,以温肾水;肾水应上济于心,以养心火,称之为心肾相交或云水火既济。若人欲念太过或心为物所惑,则使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性生活过频又使肾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火无所制,则可导致心肾不交,火扰肾精不得固藏,故遗泄频繁。临床多表现为心神不宁,虚烦少眠,怔忡健忘,头晕耳鸣,精神不振,口干舌燥,多梦遗精,潮热盗汗,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选三才封髓丹加减:生地20克、天冬、麦冬、山茱萸各10克,太子参10克,砂仁5克,黄柏6克,甘草3克,黄连3克,肉桂15克,龙骨,牡蛎各15克,炙远志6克,菖蒲5克。水煎服。中成药: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

    (2)肾虚不藏型。房事过度、恣情纵欲,或青年早婚或因大病久病,耗损肾精,导致肾阴亏损,虚火扰窍而遗泄或导致肾气虚亏,固守精液无能,而使精液自滑。

    阴虚火旺:患者情欲亢进,梦中遗精甚则动情即遗,腰腿酸软,头昏耳鸣、手足烦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佐以固肾。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泽泻9克、丹皮10克、知母6克、黄柏6克、金樱子15克、芡实15克、莲须6克。水煎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

    阳虚不固:患者常滑精繁作,精液清冷、阴茎寒凉、腰腿酸软、背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夜尿频繁、余沥不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弱,两尺尤甚。治宜补肾固精。方选秘精丸加减:兔丝子10克,韭菜子10克,龙骨、牡蛎各15克,五味子6克,桑螵蛸10克,鹿角胶10克,沙苑子10克,补骨脂10克,杜仲10克,枸杞12克。水煎服。中成药:金锁固精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

    湿热下注:平素过食辛辣、肥甘、醇酒厚味,湿热内生,或感受湿邪,蕴积化热,下注于肾,扰动精室而遗精频作。临床可见梦遗,有时伴有热刺痛,小便赤涩不爽,或见混浊,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过食辛辣饮酒等刺激之物,则上述症状加重。治宜清热利湿。方选萆分清饮加减:萆、茯苓、车前子、木通、石菖蒲、丹参各10克,黄柏6克、莲子心5克,石苇10克。水煎服。中成药:拈痛散、三妙丸。

年轻人腰疼是肾阴虚吗

脚总是冰凉冰凉的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