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怎样艾灸治好肝硬化

时间: 阅读:657

怎样艾灸治好肝硬化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3-07-17 10:17:11

艾灸治疗肝硬化,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一般使用艾灸足三里穴,涌泉穴,隔天灸一次,每次艾灸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也可以艾灸三阴交穴。对于改善腹痛,肠鸣,腹胀等等有着不错的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7 13:13:40

    1 林赛氏指甲艾灸方向

    林赛氏指甲本身只是一种或多种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所以艾灸治疗不应该是针对林赛氏指甲,而是应该以引起林赛氏指甲的疾病为方向来进行艾灸,而林赛氏指甲一般是继发于慢性肾衰竭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后,所以林赛氏指甲艾灸可以按照慢性肾衰竭以及肝硬化来艾灸。

    2 慢性肾衰竭艾灸肾俞

    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肾俞穴5-10壮;或艾条灸肾俞穴10-20分钟。

    章门

    定位:属足厥阴肝经。脾之募穴。足厥阴、少阳之会。章门穴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痞块,背强腰痛,及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脾俞穴3-5壮;或艾条灸脾俞穴5-15分钟。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纳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乳痈,目疾,喉痹,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怔忡,气喘,虚劳,黄疸,水肿,癫痫,下肢痹痛,瘫痪或麻痹,脚气,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并有强壮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足三里穴5-10壮;或艾条灸足三里穴10-30分钟。

    太溪

    定位: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主治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太溪穴3-5壮;或艾条灸太溪穴5-10分钟。

    脾俞

    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功效主治: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脾俞穴5-10壮;或艾条灸脾俞穴10-20分钟。

    3 肝硬化艾灸期门

    定位:足厥阴肝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的募穴。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期门穴3-5壮;或艾条灸期门穴3-10分钟。

    中脘

    定位: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中脘穴5-10壮;或艾条灸中脘穴15-30分钟。

    水分

    定位: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效主治:此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疾病为: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水分穴5-7壮;或艾条灸水分穴10-20分钟。

    4 小贴士

    由于林赛氏指甲与某些慢性疾病有关系,所以在林赛氏指甲的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要过于依赖艾灸治疗,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艾灸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针对疾病的基本治疗还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严格进行的。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17 13:13:40

    ①肝郁脾虚:胁痛走窜,胁下痞块,胸脘痞闷,体倦乏力,纳呆,面色苍白,便溏,舌淡苔薄,脉弦缓。治宜舒肝健脾、益气和中。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肝脾康胶囊,和络舒肝胶囊。

    ②湿热困脾:胁痛,肢体困呆,乏力纳呆,粘腻口苦,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渗湿解毒。

    方药:厚朴、甘草各6克,猪苓、泽泻各15克,茯苓、龙胆草、鸡骨草、苍白术、陈皮各10克。

    ③气滞血瘀: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右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中成药:大黄?虫丸。

    ④寒湿困脾: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胸腹满闷,神倦乏力,溲短便溏,口干不欲饮,苔白,脉缓滑。治宜温中运脾、化湿和中。

    方药:厚朴、白术、车前子、木瓜、木香、大腹皮、制附子、泽泻、干姜各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⑤湿热蕴结:腹大坚满,烦热口苦,尿赤而短,大便秘结,或面目身悉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厚朴、枳实、黑白丑、泽泻、白术、生薏仁、赤芍各10克,茯苓、猪苓、茵陈各15克,栀子、大黄、黄连各6克。

    ⑥脾肾阳虚:腹部胀满,脘闷纳呆,神疲怯寒,尿少肢肿,腰膝酸软,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17 13:13:40

    患者丁某,男,46岁。电话18863151968.

    晚上腹胀涨如鼓,面色青黑,眼略外凸,黄,身上皮肤微黄,有轻微紫斑。大脚趾甲青紫。

    便如水,凌晨3点开始无数次大便便水,香味,平时无小便,只有大便时才带有一点小便。

    苔薄黄,滑,肾区棕色,中间裂纹。

    脉:右寸浮数,关沉滑,尺沉涩。左寸中浮数,关弦数,尺沉长。

    诊断肝硬化腹水,脾大,出血,伴有肾结石。

    患者常年不吃早餐,喝酒,易生气。因腹胀,在其他地方治疗时医生建议少吃饭,所以患者已经半月有余没有食主食,只饮食稀饭合计有两碗。手脚易抽筋。下肢浮肿,特别在脚踝处水肿严重。

    治疗思路,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淤血是腹水的主要原因;阴虚腹水,养阴渗利;行气利水,软坚散结。

    针灸治疗思路和方案强土生金制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地机,血海,太溪,复溜,丰隆,公孙,商丘,太冲,梁邱,阴市,中府,云门,合谷,曲池,尺泽,列缺,大包,期门,肺俞,膈腧,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金门,京骨,昆仑,痞根。太溪上找压痛点治疗肾结石,在足跟上三寸处找压痛点治疗肝硬块。

    患者两次治疗,明显减轻腹胀。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7 12:12:30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当然不能治疗肝硬化,肝硬化需要上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如果伴有肝腹水之类的话,那就已经很严重了。

项痹病气滞血瘀怎么治

针灸会造成神经白塞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