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脚痛艾灸哪个位置
痛风脚痛艾灸哪个位置
最佳回答
痛风是在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进行缓解,痛风引起来的疼痛,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中医院,找专业的中医大夫进行艾灸脚部红肿疼痛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搭配艾灸三里穴效果会更好。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艾灸痛点
位置:痛风发作时疼痛的位置,一般为关节部位。 艾灸方法:患者自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疼痛位置,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温经驱寒,加快痛风石溶解,缓解痛风。
2. 艾灸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按摩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气机。 ?
3.艾灸神阙穴
位置:神阙穴属任脉俞穴,位于肚脐窝正中。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3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但需要特殊注意的是,神阙穴的皮肤较薄,艾灸时应有家人看护以避免烫伤。 还可采用艾灸盒随身灸,更为方便安全。 功效:温阳救逆、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4.艾灸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身体中心线上,距离肚脐月3指幅下方。 艾灸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调节内分泌。
5.艾灸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向下4横指,当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是足三里。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灸盒随身灸,更为便捷。 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 6. 艾灸肾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艾灸方法: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增强肾功能。 ?
7.艾灸腰阳关穴
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艾灸方法: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祛寒除湿、舒筋活络。 ?
8.小贴士
艾灸能够缓解由于尿酸过高而引起的痛风,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但是对于降低尿酸的帮助不大,不能从根本解决尿酸高的问题。平时是还是要注意多喝水,少吃高嘌呤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
武汉-严**
回复配穴方一足三里、曲泽、腰阳关、肾俞、阿是穴(痛风结石)。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上述穴位处,依次点刺出血,刺血后拔火罐,出血少时可多扎几下,出血量可稍多一些,以中等和大量出血疗效较好。每7一10日1次。已控制病情后,应间隔1一2个月再刺,治疗2次以巩固疗效。
可同时口服别漂醇片、急性期1次1片,2次/日。缓解期可每日1片,或隔日1片。对于慢性关节损害者可服用小活络丸(浓缩),每次4}粒,2次/日。
配穴方二 、
曲池(双)、阳池(单)、阳溪(双)、太冲(双)、丘墟(双)、商丘(双)、太溪〔单)、阳陵泉(双)、血海(单)。
方法:用刺血加拔罐法。每次选用2一3穴交替使用,先拍打穴位使局部充血,消毒后左手拇、示指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用右手拇、示、中指握高压消毒的小号三棱针,呈持笔状,露出针尖,用腕力迅速、平稳、准确地点刺穴位,深度视穴部深浅而定,随即退出,左手指同时放松。然后拔火罐,出血量以3~10毫升为度。每周放血1次,急性发作期2次,3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
武汉-严**
回复通过刺激穴位治疗痛风,并非某一穴位的单一结果,而是多个穴位综合治疗的结果。常用的按经取穴穴位有膈俞、胰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常用的辨证取穴穴位有:上部取肺俞、太渊、廉泉;中部取胃俞、脾俞、内庭、三阴交;下部取肾俞、太溪、然谷、行间。口渴加金津、玉液;胃脘嘈杂加中脘、足三里;头晕、视物模糊加太阳、晴明。
针灸宜忌:肥胖型痛风病患者效果较好,而消瘦型的效果较差。
不可单用针灸治疗痛风,如服药者仍需继续服药,同时还要控制饮食,针灸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急性炎症、并发症、皮肤或关节感染者应禁用。存在痛风石的部位不宜针灸,以免感染,致使病情加重。
-
武汉-严**
回复1 痛风如何艾灸
急性期艾灸会更痛
艾灸的主要作用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如果痛风处于急性期,患者会表现出局部剧痛、关节肿胀、局部发热等症状,这个时候再加上艾灸会更加疼痛。
另外,艾灸时间过长、艾灸方法错误也可能导致局部受热不均匀而引起水泡,热痛等。
2 艾灸治疗痛风效果好吗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通电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
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3 痛风艾灸哪里最好大椎穴取穴: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强身防病作用,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
中脘穴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效: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
足三里取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等。
商丘穴取穴: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当胫骨前肌腱内侧。
功效: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4 痛风艾灸方法艾灸大椎穴1.取一段艾条,固定于艾灸盒顶盖上,点燃艾条一端,放于艾灸盒内,将艾灸盒放于大椎穴上灸10~ 15分钟,至患者感觉局部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烫为度。
艾灸中脘穴将燃着的一个艾灸盒放于中脘穴上灸10~ 15分钟,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为度。
艾灸足三里、商丘穴将艾条-端点燃,找到一-侧足三里穴、商丘穴,用温和灸法分别灸10~ 15分钟,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