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风寒引起的感冒应灸什么部位

时间: 阅读:2188

风寒引起的感冒应灸什么部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3-07-17 04:23:19

风寒引起的感冒可以针灸风池穴,大椎穴,太阳穴列缺穴,合谷穴,也可以针灸风门穴,肺俞穴等等,风寒感冒通过针灸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的作用,比如缓解头痛,怕风的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7 07:07:04

    (1)按摩疗法

    [取穴]风池、百会。

    [做法]患者坐稳。家人站其前,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五指叉开,自

    前发际沿头部擦向后发际,由慢渐快,反复摩擦头皮,头发长者(女性)可用布巾裹包,在巾上施术。先擦头左侧,再擦头右侧,最后擦头中部,操作5分钟左右,以头皮灼热为度;继而再以十指交叉,双际小鱼际合擦风池穴部2分钟;最后双手大把抓拿头发数下,虚拳捶击百会穴及其周围部数下。

    (2)针灸疗法

    [取穴]列缺、合谷、风池、风门。挟湿加中脘、内关、足三里。

    [做法]取手阳明、太阴和足太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以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3)艾灸疗法

    [取穴]风池、风府

    [做法]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府穴:取穴时,顺着我们的后脑勺往下会摸到凹陷,这就是风府穴。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7 07:07:04

    感冒的发生,风邪或时行病毒侵袭人体,卫表失和,肺失宣将,肺卫功能失调所致。

    选穴:风门 大椎 外关 足三里

    操作:风门、大椎、外关、足三里,每穴位艾条悬灸10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有温热维度。适用于风寒感冒,并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方义大椎为六阳之会, 纯阳主表,故凡外感六淫在表者,均可取之以疏散表邪;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取阳明经原穴合谷疏风宣肺,解表清热;阳维脉主阳系表,外关穴为手少阳经之络穴,通于阳维脉,可宣通三焦气机,疏风解表。

    1.针灸治疗感冒疗效较好,特别对发热、鼻塞、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

    2.本病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早期症状相似,必须注意加以鉴别。

    3.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时行感冒,多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公共场所传播流行,因此预防本病尤为重要。针灸对预防感冒也有较好作用,经常感冒者或感冒流行期间,艾灸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20~30min,有增强御病能力,预防感冒的作用。

    4.平时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坚持锻炼,增强防御外邪的能力。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17 07:07:04

    1、风寒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风寒感冒头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风府、太阳、印堂。

    3、风寒感冒兼咳嗽: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池、列缺、外关、尺泽、天突。

    4、风寒感冒身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门、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咯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

    6、风热感冒咽痛较重者: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咳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少商、商阳。

    7、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气海、足三里。

    8、阳虚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有齿痕。

    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9、流行性感冒:

    症见: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

    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风府。

    10、胃肠型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关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肢体穴位每次灸20分钟,躯干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病重可一天多灸几次,一个礼拜休息一两日。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17 06:06:54

    5 不同感冒症状的艾灸位置风寒感冒

    1.选百会穴,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温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泛红现象,可以缓解恶寒症状,每天艾灸一到两次。

    2.选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温和艾灸,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

    风热感冒

    1.选大椎,曲池,尺泽,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2.选太阳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暑湿感冒

    1.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穴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热,头晕,头痛,胸闷等症消失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选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个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两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治疗关节炎怎么按怎么炙

风热感冒怎么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