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上火能按摩吗?

时间: 阅读:7999

上火能按摩吗?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17 01:24:02

上火可以按摩一些穴位达到缓解,例如可以选择按摩太冲穴、合谷穴,这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主要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还要注意平时不要吃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多喝温开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17 04:04:32

    上火这个概念比较笼统,首先要分清虚实,实者以强刺激手法来泻火;虚者以柔和的手法来补虚。下面分类简单介绍一下。实火:实火在牙,按揉合谷穴,曲池穴,内庭穴等;实火在肝,按揉太冲穴,足临泣穴等;实火在胃,按揉内庭穴,足三里穴等;实火在鼻,按揉鱼际穴,曲池穴等。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7 04:04:32

    上火是中医里对一些疾病的统称,因为上火导致的病症治疗方式都差不多,只要能去火,症状自然消除,而中医里除了中药、膳食去火之外,按摩穴位也可以去火,那么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去火?去火的按摩手法有哪些?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吧。
    1、穴位按摩去火方法
    1、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中医认为,鱼际穴可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及新陈代谢,还可预防感冒,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每天不时掐揉此穴3分钟即可。
    2、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间,即虎口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对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均有疗效。按摩此穴可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此穴取穴方便,不时按揉即可。但需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孕妇忌按此穴。
    3、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此穴有清热之效,于每日阳气最盛之时,即下午1—3点,按揉两侧穴位2分钟即可,重在每日坚持。若配合谷、外关等穴可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4、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涕、鼻病、牙痛、感冒等。用拇指指间关节按压此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2—3次,可减少呼吸道疾患的发生。
    5、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足趾根部间,赤白肉际处。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谓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泛酸等不适时,可多按内庭穴,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6、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足趾间缝隙的上方凹陷处。由于其属足厥阴肝经,按摩此穴可缓解肝火旺盛引发的上火症状,如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经常按摩此穴有舒肝理气、通调三焦气机之效。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足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推揉3分钟即可。
    2、上火的症状危害
    一:大便干
    【症状】: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危害】:患上便秘的宝宝由于排便时感到疼痛,因此常常会尽可能拖延排便时间,造成大便更加干燥,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便秘造成宝宝体内残留的食物没有及时通过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肠道产生毒素,形成有害物质。有害物质会降低免疫力,人体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长期排便不畅,会引起以后心理上对排便的抗拒,长久形成没有排便的习惯,将来习惯性便秘。
    二:小便黄
    【症状】: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发现比平时的颜色变黄,分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宝宝上火了。这也是体内水份缺少在尿液中的体现,需要采取措施调节。
    【危害】:由于体内积火,流汗、排尿、皮肤及呼吸时水分蒸发,造成较多水分流失,这些也是造成粪便干硬的原因。长期小便短黄,代表宝宝身体经常水分缺失,正常生理活动和身体发育必然受到影响。
    三:口舌生疮
    【症状】:身体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由于疼痛等不适的感觉,未会说话的孩子多表现为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宝宝会不时在口腔附近用手触动。出现以上表现,就需要检查宝宝的口腔粘膜和舌头是否有疮或溃疡。
    【危害】:口舌生疮导致孩子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喝水。,使宝宝正常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身体发育。另外,口舌生疮的这样的症状,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口角炎,俗称"烂嘴角"的问题。
    四:睡不香
    【症状】:宝宝睡觉的时候经常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易惊醒,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等等情况,宝宝若无其它病症、身体不适,就有可能是因为上火引起的体内失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
    【危害】:睡不香导致生活作息紊乱,也使宝宝容易出现生气、精神烦躁、脾气急躁冲动、情绪波动等状况,这些都容易使孩子的生理机能出现偏差,进一步加重上火问题。最终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病毒侵袭感冒发烧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宝宝正常身心发展。
    五:眼屎增多
    【症状】:有些宝宝会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在排除这些眼部不洁物是由于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变可能之后,可初步判定宝宝上火。
    【危害】:眼睛分泌物(眼屎)多而不注意清洁,容易引起病菌入侵,其中一种情况是引发麦粒肿。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宝宝常见的眼病。中医同时认为这是外感风热毒邪过食辛辣,脾胃蕴积热毒,热毒上攻而致病。
    六:有口气
    【症状】:口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宝宝口中呼出不良气味,表示孩子可能正在上火。宝宝不良口气的问题,该及时判断排除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危害】:口气常代表宝宝肠胃功能紊乱,身体的“胃火”一般与喂养不当出现积食有关。有口气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体验,而胃火严重时会同步出现大便干结等问题,形成上火的恶性循环。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7 04:04:32

    5 按摩劳宫

    取穴:劳宫在手掌心的凹陷处,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

    按摩方法:

    每天早晚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手掌的劳宫穴各100次即可,以感到手心微热为宜。

    按摩功效:劳宫善于清心胃之火,对于心火内盛,胃火旺盛,浊气上攻所致的病症,点按劳宫穴可清泻火热,开窍醒神,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7 03:03:22

    生活中导致上火的原因有很多种,经常上火的人会出现许多的不适症状,上火的时候需要在饮食上多注意,吃一些有助于降火大的时候,上火还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缓解,那么上火按什么穴位呢?上火可以按摩哪些穴位降火?一起来看看吧!
    1、太冲穴
    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
    适用于:肝火旺的症状,如易怒、目赤肿痛、咽痛咽干、头痛等症状。
    做法:先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然后按摩太冲穴3~5分钟。
    2、内庭穴
    位置: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适用于:具有清胃热功效,主治:牙痛,口臭,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便秘、吐酸等病证。
    做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按揉100次即可。
    3、合谷穴
    位置: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适用于: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等功效,主治牙痛、牙龈肿痛、青春痘、耳鸣、手腕及臂部疼痛、感冒发热等症。孕妇慎用。
    做法:有空即可按压,按压要朝向小手指的方向按,而不是垂直手背的方向,这样才能发挥到穴道的疗效。
    4、鱼际穴
    位置: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适用于:清热利咽,调理肺气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齿龈出血,扁桃体炎,鼻出血,发热等。
    做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鱼际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5、厉兑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脚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适用于: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主治齿痛、咽喉肿痛、热病、脘腹胀满、多梦、口干苦、嘴角发红发痒等。
    做法:可用小木棍点压此穴,每次点压100次,两脚交替进行2~3次,每日2次。
    6、上火吃什么水果好
    1、猕猴桃
    猕猴桃性味甘酸而寒,有解热、止渴、通淋、健胃的功效。可以治疗烦热、消渴、黄疸、呕吐、腹泻、石淋、关节痛等疾病,而且还有抗衰老的作用。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介绍猕猴桃的功效为“调中下气、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猕猴桃果实含有糖类,蛋白质中氨基酸丰富,蛋白酶十二种,维生素B1、C、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钠、钾、镁、氯、色素等多种成分。具有很好的降火功效。
    2、吃柚子
    中医认为,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烦的医疗作用;柚皮又名橘红,广橘红性温,味苦、辛,有理气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湿的作用。
    3、吃西瓜
    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开胃、助消化、利尿功能,主要用于暑热烦渴,小便不利。但心力衰竭和水肿病人不能多食。
    4、吃荸荠
    味甘性寒,具有清肺胃之热,化痰消积之功能,可明目退翳,治痔疮,大便下血。预防流脑,高血压,可辅助治疗慢性咳嗽、吐浓痰。
    5、吃梨
    梨又被称作快果、玉乳,因鲜嫩多汁被称为“天然矿泉水”。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燥。
    6、吃枇杷
    利肺气,化痰止咳(热咳),和胃降气,有清凉生津解渴作用。便秘、疗疮、支气管炎者忌食。
    7、上火吃柿子
    味甘涩性寒,咳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健脾、涩肠、治咳嗽、止血、对高血压、痔出血有疗效。但多食会产生柿结石,所以要适量。
    8、火龙果
    火龙果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通便的作用。吃火龙果还能促进眼睛保健、增加骨质密度、帮助细胞膜形成、预防贫血和抗神经炎、口角炎、降低胆固醇、美白皮肤防黑斑。
    9、吃葡萄
    能滋养肝肾之阴分,止消渴,润筋骨,利目视,而且降火的效果不错,又能通肠胃,是暑热季节非常有益的水果。
    10、吃橄榄
    橄榄性平,味道稍微带一点酸涩,可以起到清肺的效果,对于降火气有很好的疗效。所以有咽喉肿痛的情况,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橄榄。

腰间盘突出喝中药有用吗?

可以通过中医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