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咳嗽可以针灸什么穴
肺热咳嗽可以针灸什么穴
最佳回答
肺热咳嗽患者可以使用针灸来辅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肺淤血天突穴定喘穴,合谷穴可以通过饮食疗法,平时可以多吃梨,柿子,还可以使用橘红颗粒治疗,在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使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1 咳嗽针灸效果好吗
针灸对咳嗽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咳嗽,中医可为独立性疾病,亦可为呼吸系统疾病伴随的主要症状之一,病机不外乎肺脏之宣肃失常,肺气上逆所致,治宜请肃肺气。针灸选用肺俞,大椎,尺泽等穴位,可通彻肺气,疏散病邪,宽中理气,通调气机,降气镇咳。
2 咳嗽针灸常用穴位肺俞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肺俞穴,挤压出血,并在此穴拔罐8-10分钟,使穴位1次出血量约2毫升,其他穴位用32号1寸在针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分钟,以上方法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咳甚者每日1次,一般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
作用: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背部腧穴,主一身之表,又为本脏之气所注之地,故在治疗中取肺俞施以刺血拔罐共奏疏通卫气,温通肺络之功,以达宣肺止咳化痰之效。
天突穴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刺法:患者坐位,行针时不能咳嗽,咳痰,吞咽,用长40毫米亳针,以指切法将食管,气管推移后加压针体,顺胸骨柄后缘刺入1寸,然后行刮柄法,使患者感到局部发胀,发热,并向胸背部放射为度,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作用:天突在《素问·气府论》中已有记载:“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此处行针,可使针感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此处,经部乃人体“交通要道”,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采用针刺天突的疗法,可能暂时阻断局部收尾神经的传递冲动,减弱神经系统对呼吸道粘膜受刺激的兴奋性,从而使呼吸道痉挛性紧张度下降。
鱼际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刺法:患者取坐位,取两侧鱼际穴,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待产生较强烈的针感后停止,行手法时嘱患者坐深吸气,共行手法2次。
作用: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鱼际穴属五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经穴,有“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说,另鱼际穴在五腧之中为荥穴,为经气流动之处,如水流始于源泉之后,似小溪而流,取其清肃肺气使肺气得宜,咳嗽得愈。
3 咳嗽针灸辩证施治风热咳嗽证候:咳嗽,痰稠色黄,身热头痛,口干咽痛,或恶寒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表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身柱八阵,神道八阵,大椎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合谷,曲池,列缺。
针灸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方义: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取身柱八阵,大椎八阵,神道八阵以疏风清热解表,并疏通河车路加强疏表宣肺之功;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故取合谷,曲池,列缺宣肺解表,诸穴配合,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则表邪解而咳嗽止。
加减:咽喉肿痛者,加少商,尺泽点刺,以清咽泄热,疏风解毒。
风寒咳嗽证候: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发热,喉痒,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处方:身柱八阵,神道八阵,大椎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名门段;风池,合谷,列缺。
针灸手法:杵针平补平泻,并可配合灸法。
方义:同风热咳嗽。
加减:头痛甚者,加太阳,头维以疏风散寒止痛。
痰湿犯肺型咳嗽证候:咳嗽,痰稠量多,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化湿,调理肺气。
处方:身柱八阵,至阳八阵,中枢八阵,太渊,太白,丰隆。
针灸手法:杵针用平补平泻法,可配合灸法。
方义:“脾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取肺经原穴太渊,配身柱八阵,至阳八阵,中枢八阵以健脾化湿,补益肺气,又阳明胃经之络穴丰隆善化痰湿,配太白健脾,如此脾运得健,痰浊得化,肺脏得安,则咳嗽自止。
加减:咳嗽兼喘者,加定喘穴;胸腕痰多痞闷者,加足三里,内关等穴。
肝火灼肺型咳嗽证候:咳嗽,痰少而黏,气逆作咳,胸胁引痛,目赤面红,咽干口苦,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肺。
针灸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方义:太冲为肝经之原穴,配至阳八阵,有清肝泻火之功,肺经之井穴经渠配以身柱八阵,有清肺化痰之功,再配以河车路以疏肝理气,气顺则火清,火清则痰化,肺气调而咳止。
加减:咳逆咯血者,加孔最;咽喉干养者,加照海。
4 小贴士急,慢性咳嗽,与气候,饮食,情志有关,故宜注意保暖,忌食辛辣厚味,远烦戒怒,戒除烟酒,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
xuzhujun728
回复我导读
肺俞穴是主治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针灸甲乙经》说:“肺气热,呼吸不得卧,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肺俞主之。”西医学也认为,肺俞穴主治肺脏病变,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症,具有一定功效。我为大家具体介绍。
《针灸资生经》上也说肺俞治疗“喘与哮”。临床上,肺俞穴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咳血、肺痨及过敏性鼻炎等病。
腧穴定位
正坐或俯卧,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治疗哮喘病】
咳嗽频繁,痰稀且白,并伴有鼻塞等症状时,可热敷背部肺俞穴,对缓解风寒导致的咳嗽很有效。另外,哮喘是肺脏的主要病变,肺俞穴是肺脏经气输注之处,与肺有直接相应的关系,能调节肺脏经气,故能治疗哮喘病 。
肺,指肺脏;俞同输。因其内应肺脏,是肺气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
【特别注意】
如果正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疾病本身不宜按压,抑或是腧穴所在的局部存在感染、结核、肿瘤、骨折等情况,就不宜按摩肺俞穴。
手法技巧
点按捏拿法: 采用点按与捏拿腧穴的方法,从上往下自大杼穴至肺俞穴反复多次点按与捏拿,每天 1 次,每次 15 20 分钟。按压时,力度适中偏大,以局部酸胀发红为度。宜白天操作,因为中医学中讲白天的气是往上走的,故白天按压更有利于肺气运行。
按揉法: 用两手的拇指或食、中两指轻轻按揉肺俞穴,1天可做多次,每次 2 分钟。
【功效解析】
按摩肺俞穴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能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常用此穴治疗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
其他功用:按摩肺俞穴祛雀斑、黄褐斑
每位女性都想拥有美丽的肌肤,但有些女性的皮肤上常可看见雀斑、黄褐斑,影响美观,应该怎么防治呢?首先规律的生活作息是必须的。另外,还可以指压肺俞穴、肾俞穴。一面吐气一面用指头(任意手指皆可)强压腧穴 6 秒钟。每日做 5 次,坚持按摩,就能有效防治雀斑、黄褐斑。
内容介绍
本书是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针灸配穴的“五纲二十五则”,并逐一论述“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的配穴体系,讲解通俗生动,见解深刻独到。单老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与针灸学造诣,联系历代前贤宝贵的配穴经验,结合六十年的医疗、教学实践,全面论述单老一贯的脏腑、经络、气化三者合一的学术思想,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展示出丰富的配穴思路与针刺手法。
-
西安-杜*
回复肺热是中医病症名,多是由于热邪侵袭机体所致,其症状表现主要有头疼脑热、尿液变黄、咳痰等,对于此病的治疗,则可以通过中医来进行,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来具体介绍一下肺热的中医治疗方法。
?肺热的中医治疗
1.拔罐
通过拔罐,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改善肺热症状的,主要为取穴大椎穴、风池穴、肺俞等,用刺络拔罐法或梅花针叩刺拔罐法,对于发热不高的患者,则可以选用最普通的拔罐法。
2.针灸
肺热患者还可选择通过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尺泽穴、大椎穴、肺俞穴、中府穴、鱼际穴、天突穴、定喘穴、曲池穴、合谷穴等进行辨证取穴,从而达到清肺解热之效。
3.中药方剂
(1)?初期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胸痛,痰少粘,呼吸不良,口干咽干,舌苔薄黄,脉浮滑
治疗:以疏散风热、清肺化痰为主
方药:银翘散
(2)成痈期
症状:寒战热汗,胸闷疼痛,转身不安,咳嗽气急,甚至喘气,咳吐脓痰,臭味,口干咽干,烦躁,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瘀消痈为主
方药:千金芦苇茎汤
(3)溃脓期
症状:咳吐脓血,或像米粥一样咳痰,量多腥臭,胸部麻烦疼痛,甚至哮喘不能平躺,脸红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
治疗:以化瘀、清热解毒为主
方药:桔梗汤
(4)恢复期
症状:体热逐渐下降,咳嗽减少,脓痰逐渐变稀,或胸部威胁隐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或潮热、面色少、瘦、舌红、苔薄、脉细数无力
治疗:以润肺化痰、益气养阴为主
方药:清燥救肺汤
?关于肺热的中医治疗方法就介绍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肺热患者除了在接受医生治疗外,还要多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改善,以此来促进病情的快速恢复。
-
李雲松
回复【穴道疗法】
(1)指压疗法
[取穴]主穴:太渊、肺俞、脾俞、丰隆。配穴:胃俞、足三里、阴陵泉、列缺。
[操作]太渊穴位:手太阴肺经之“输穴”和“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挠侧凹陷中。压法:切压法、扪压法;
(2)针灸疗法
[取穴]中脘、丰隆等穴。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按加用中脘、丰隆等穴。
(3)针灸疗法
[取穴]太渊、太白、丰隆、肺俞、脾俞,配穴:胸脘满闷加中脘。
[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并可加灸。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穴大渊与脾原穴太白,配肺俞调理肺脾之气,运湿止咳化痰;脾俞、丰隆健运中州,运化水湿而珐痰。中烷为胃之募穴,有健运脾胃,化湿除满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