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怎么艾灸退烧
风寒感冒怎么艾灸退烧
最佳回答
风寒感冒可以使用艾灸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感冒可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情况,艾灸时可以选择大椎穴,合谷穴,风池穴,风府穴,艾灸点燃后在穴位上。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1 风热侵肺型发烧
主证:发烧咳嗽,咽喉肿痛,肢节酸楚,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施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合谷,鱼际,咽痛加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灸,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厘米进行熏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为度。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3.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2 温热内侵发烧主证:高热汗出,面红耳赤,口渴饮冷,咳嗽胸痛,大便干燥,舌苔黄燥,脉洪数。
若温热内侵营血,则见高热,烦躁不安,甚至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渴而不欲饮,或身发斑疹,或见衄血,吐血,便血,舌红绛,脉细数。
施灸穴位:大椎,曲池,内庭,委中,商阳,曲泽,神志昏迷加点按人中,斑疹加血海,便秘加天枢,上巨虚。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手阳明大肠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性病症。
3.艾炷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3 暑热犯内发热主证:高热发汗,口渴喜饮,心烦不安,肌肤灼热,神志昏迷,甚至胡言乱语,舌红干,脉洪数。
施灸穴位:大椎,曲池,曲泽,十二井穴,神昏加人中,百会,劳宫,涌泉;头晕,恶心加内关,太阳,风池,口渴引饮加金津,玉液。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手厥阴心包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3毫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五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
4 疫毒熏蒸主证:高烧,头面红肿热痛,烦躁不安,甚至红斑密布肌肤,咽喉发炎疼痛溃烂,舌红苔黄,脉数。
施灸穴位:曲池,合谷,外关,委中,陷谷,咽喉肿痛加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施灸方法:取手阳明大肠经穴经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灸,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皮下,每穴灸10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并有灼热感即可,各穴依次施灸,每日一次。
2.艾炷隔姜灸:把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放在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每穴3-5壮,每日1次。
-
江苏-吴**
回复感冒可艾灸肺俞、风门等穴位,感冒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分为风寒和风热两个类型,艾灸实际上对风寒感冒效果最好。风寒感冒经常见于畏寒、怕冷,得温则减,以及肢冷、鼻流清涕等症状,流的是清色鼻涕,舌质淡、苔白,脉紧悬,这种情况就可判定患者是风寒型感冒。得了风寒感冒之后用艾灸首先要温经,即提升阳气,最常用的腧穴,如大椎穴,可提升阳气,同时可以艾灸肺俞、风门。风寒束表集中在背部的表现为项背发僵、发硬,肺俞、大椎、风门是最常用艾灸治疗风寒感冒的腧穴,可以治疗感冒后咳嗽,以及缓解上述症状。
拓展资料:
一、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二、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三、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同的灸疗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其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人体的反应性各有差异。以上诸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发挥灸疗最大的效能。
-
周口-李**
回复??????用艾灸治感冒是一种方便实惠,且有效的养生方法,如果是对艾灸比较熟悉的朋友,还可以自己在家里用艾灸进行调理治疗。那么,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呢?下面为大家图解感冒艾灸哪个部位。
??????感冒可艾灸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取穴: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
??????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取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感冒可艾灸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感冒可艾灸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
??????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感冒可艾灸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
??????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不同感冒症状的艾灸部位
??????一、风寒感冒
??????1、选百会穴,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温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泛红现象,可以缓解恶寒症状,每天艾灸一到两次。
??????2、选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温和艾灸,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
??????二、风热感冒
??????1、选大椎,曲池,尺泽,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2、选太阳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三、暑湿感冒
??????1、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穴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热,头晕,头痛,胸闷等症消失
??????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选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
??????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个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两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用艾灸治感冒是一种方便实惠,且有效的养生方法,如果是对艾灸比较熟悉的朋友,还可以自己在家里用艾灸进行调理治疗。那么,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呢?下面为大家图解感冒艾灸哪个部位。
??????感冒可艾灸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取穴: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
??????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取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感冒可艾灸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感冒可艾灸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
??????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感冒可艾灸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
??????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不同感冒症状的艾灸部位
??????一、风寒感冒
??????1、选百会穴,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温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泛红现象,可以缓解恶寒症状,每天艾灸一到两次。
??????2、选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温和艾灸,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
??????二、风热感冒
??????1、选大椎,曲池,尺泽,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2、选太阳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三、暑湿感冒
??????1、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穴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热,头晕,头痛,胸闷等症消失
??????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选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
??????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个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两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
西安-杜*
回复1、风寒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风寒感冒头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风府、太阳、印堂。
3、风寒感冒兼咳嗽: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池、列缺、外关、尺泽、天突。
4、风寒感冒身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门、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咯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
6、风热感冒咽痛较重者: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咳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少商、商阳。
7、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气海、足三里。
8、阳虚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有齿痕。
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9、流行性感冒:
症见: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
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风府。
10、胃肠型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关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肢体穴位每次灸20分钟,躯干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病重可一天多灸几次,一个礼拜休息一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