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湿气重身上起疙瘩怎么办

时间: 阅读:6792

湿气重身上起疙瘩怎么办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7-16 20:08:55

身体出现湿气重而且浑身起疙瘩,这个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药物方式调理一段时间,比如说可以使用中药口服一段时间的四物汤或者是使用龙胆泻肝汤来进行治疗,而且湿气重平时的话加强身体的锻炼。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16 23:23:33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6 23:23:33

    湿热(中医所讲湿邪与热邪结合产生一种病证并带多个症状表现)长痘产生由体虚和饮食习惯有关,但是大多数是后者。
    首先,不能吃多油腻的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湿热)。然后,进行中药调理,选用金银花(清胃热解体内表毒还有消炎)丶陈皮(燥湿化湿,温气调中)丶瑰玖花(活血化瘀去痘痕)泡茶喝。各9一15克丶3一10克丶1.5一6克。

  • 姜齐
    回复
    2023-07-16 23:23:33

    看中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说“湿热”其实是指人的体质,湿热体质的女性,尤其是南方人,一定要注意调理。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想要摆脱体湿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方式:
    1、食疗
    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
    2、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
    3、清淡饮食

    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
    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在烹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时,最好加入
    葱、姜,以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4、调味料祛湿
    姜、葱、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姜汤,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注意室内通风
    不通风是加重湿气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6、适当保暖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16 22:22:23

    湿气重长痘痘可以吃中药调理,中药祛湿是一种好方法,那么什么中药可以祛湿祛痘呢?接下来我告诉你祛湿祛痘的中药有哪些,希望对你有用。
    湿气重长痘痘的中药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去除湿气痘痘的妙招
      1、充足睡眠。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不要坐太久。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3、适当保暖。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秋冬季。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

      4、注意室内通风。

      不通风是加重湿气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5、多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分代谢。

      6、避开湿环境。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祛湿祛痘的食谱推荐
      1、薏米红豆粥

      需要的材料有薏米还有赤小豆,首先先将准备好的这两个材料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用足量的水烧开。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压锅的,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就可以。

      2、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3、冬瓜粥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猜你感兴趣:

    1. 湿气重吃什么中成药

    2. 湿气重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3. 祛湿排毒的中药有哪些

    4.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

    5. 湿气过重吃什么药最好

三伏贴水泡印记多久能消失?

秋天怎样吃有益于保养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