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针灸治肩周炎怎么越治越严重了

时间: 阅读:3640

针灸治肩周炎怎么越治越严重了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3-07-16 18:00:32

对于患者出现的肩周炎可以采用针灸的治疗方法,通过专业的针灸方法以及对症的穴位才能缓解改善,如果患者病情没有缓解改善,有可能是穴位没找准,或者是针灸时,有可能损伤了局部的软组织,形成了一些炎症,建议患者想要针灸,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的老师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的选择一些小诊所,以免操作手法不当,延误病情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16 21:21:02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6 21:21:02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形症状,多发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对于肩周炎的来知了,可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通过苗is父is养is生的中药来调理,安全也彻底,淘is宝有,另一方面进行体育锻炼,简回单说下:
    爬墙道运动侧手指接触墙壁,并逐渐将手向上移至高点,然后慢慢移下来。反复动作,尽可能增高。画圆圈运动两臂分别由前向后专,属由后向前,呈顺答时针或逆时针。这样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16 20:20:52

    主要是根据人体特定的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 *** 而达到治护理的目的。不少人采取,下面就来看下的原理与,更加深入的了解针灸的奥秘。

    肩周炎的:

    本早期以剧烈疼痛为主,功能活动尚可;后期则以肩部功能障碍为主,疼痛反而减轻。

    初病时单侧或双侧肩部酸痛,并可向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肢畏风寒,手指麻胀。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举、前伸、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制。病情迁延日久,常因寒湿凝滞、气血痹阻导致肩部肌肉萎缩,疼痛反而减轻。

    本病若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者属太阴经证;以肩外侧肩腢、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者属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臑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者属太阳经证。

    原理:

    肩周炎为肩臂的多处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其病理机制为病变区的瘀血、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痛觉神经,炎性瘀滞使局部代谢产物浓度增高直接 *** 痛觉神经,所以产生剧烈疼痛。炎性渗出使炎症泛发,累及邻近组织,后期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关节活动障碍。

    应用能调节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加速分解和运走,或使其失活性。还能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发并使炎症的渗出物质加速吸收,减轻肿胀,缓解其对末梢神经的牵张性 *** 作用。针灸能激活体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肩周炎的恢复期,能明显促进组织修复,并抑制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粘连,以减轻功能障碍。所以说在肩周炎的各个病理时期,针灸都具有显著、可靠的作用。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肩痹”范畴。中医学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发病年龄等特点而有“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之称。女性高于男性。

    本病的发生与慢性劳损有关,患者可有外伤史。主要病理系慢性退行性改变,多继发于腱腱鞘炎、冈上肌腱炎或肩峰下滑囊炎。某些患者与感染性病灶或内分泌功能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五旬之人,正气不足,营卫渐虚,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的:

    1、基本

    治则:疏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

    肩腢 肩前 肩贞 阿是穴 阳陵泉 中平穴(下1 寸)

    方义:局部近取肩腢、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

    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

    操作: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 *** ;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2、其他针灸疗法

    (1) 芒针:取肩腢透极泉、肩贞透极泉、条口透承山等。肩不能抬举者可局部多向透刺,使肩能抬举。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令病人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以免引起疼痛。

    (2)刺络拔罐:对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表者可用皮肤针中强度叩刺患部,使局部皮肤微微渗血,再加拔火罐;如瘀阻较深者可用三棱针点刺2~3针致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使瘀血外出,邪去络通。每周2次。

    (3) 耳针:取肩、肩关节、锁骨、神门、对应点等。每次选3~4穴,毫针强 *** ,留针;也可用籽贴压。

    (4)电针:取肩腢、肩髎、肩前、天宗、曲池、外关等。每次选3~5穴,接通电针仪,早期用连续波、后期用断续波强 *** 10~15分钟。

    (5)穴位注射:在肩部穴位注射当归、川芎、元胡、红花等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液,每穴0.5ml。如压痛点广泛,可选择2~3个压痛最明显处注射。

    更多有关针灸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或者在站内搜索针灸可以找到更加丰富的内容。

    【肩周炎】、【】、【】

甲亢按摩哪里好

哪个穴位可以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