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风寒感冒咽干舌燥艾灸什么穴

时间: 阅读:4457

风寒感冒咽干舌燥艾灸什么穴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3-07-16 17:54:30

风寒感冒出现,咽干舌燥,患者可有发热,怕冷,无汗,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艾灸大椎穴,艾灸大椎穴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可以祛除外感风寒,艾灸的过程中要随时感受艾条的温度不要过热,以免烫伤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16 20:20:18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6 20:20:18

    我们身上有一个穴位叫——大椎穴,这个穴位,在日常养育孩子中特别要注意到。因为大椎穴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任督二脉是人体气血的两个最大的通道。督脉在人体背面,有统率和督促人体全身阳气的作用。而全身的阳经都会汇聚在大椎这个穴位处,手三阳和足三阳都有支脉经过大椎,所以大椎穴号称阳中之阳,具有最强大的统率阳气的作用。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仔细观察会发现,天冷了,我们围上一条围巾就顿时暖和多了,主要是因为我们用围巾阻挡寒气通过大椎进入身体。反之,如果寒气从大椎这个地方进入,孩子就容易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建议天冷多注意脖子颈椎处保暖)

    温暖大椎,振奋阳气

    当孩子着凉后,我们可以通过刺激大椎穴来,帮助人体振奋阳气,抵御外邪,预防和治疗感冒。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一般建议尽量少用药,风寒感冒时,就可以用一条温毛巾捂住大椎穴,帮助身体发汗,汗出寒气也就排出去。如果天太冷,孩子悟了还不出汗,可以让孩子戴上帽子,很快就出汗了。

    艾灸大椎穴

    除了热敷大椎穴外,一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通过艾灸大椎穴来驱寒,效果也很明显,一般艾灸5分钟左右,或者孩子微出汗即可。出汗后,切记不要吹风,防止重复着凉。

    风热感冒,吮痧大椎

    大椎穴除了能够给振奋身体阳气,还可以清热解表,调和身体阴阳。如果是风热感冒,比如扁桃体发炎、咽喉红肿,可以采取刮痧、吮痧大椎的方法泻热解表。一般六岁以下的孩子,家庭护理不建议用刮痧,因为皮肤太娇嫩,可以用吮痧的方法.

    ?大椎穴是我们身体的阳气汇聚之处,所以平常带孩子特别注意这个穴位。太冷了,就不要穿低龄的衣服,衣领要护住大椎穴。天热了,孩子衣领不要太高,避免捂热。吹空调时,要注意孩子的大椎穴不要被吹到,这个穴位经常吹风,孩子就容易着凉。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6 20:20:18

    现在又到了秋季,秋季天气一般变化比较大,特别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在秋季容易患一些疾病,比如感染风寒患感冒等等,当然还有人是因为天气太过干燥上火感冒等等。那么,感冒一般可以用艾灸吗?感冒一般艾灸在哪些穴位艾灸呢?
    1、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2、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3、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4、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5、不同感冒艾灸位置
    (1)风寒感冒
    1.选百会穴,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温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泛红现象,可以缓解恶寒症状,每天艾灸一到两次。
    2.选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温和艾灸,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
    (2)风热感冒
    1.选大椎,曲池,尺泽,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2.选太阳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3)暑湿感冒
    1.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穴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热,头晕,头痛,胸闷等症消失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选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个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两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6、艾灸的注意事项
    1.艾灸功效很多,但是艾灸不是万能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什么问题,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图靠做艾灸来解决。
    2、艾灸要想有好效果,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要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可以随便乱来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艾灸什么也帮不了你。
    3、施灸顺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6 19:19:08

    1、风寒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风寒感冒头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风府、太阳、印堂。

    3、风寒感冒兼咳嗽: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池、列缺、外关、尺泽、天突。

    4、风寒感冒身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门、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咯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

    6、风热感冒咽痛较重者: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咳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少商、商阳。

    7、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气海、足三里。

    8、阳虚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有齿痕。

    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9、流行性感冒:

    症见: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

    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风府。

    10、胃肠型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关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肢体穴位每次灸20分钟,躯干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病重可一天多灸几次,一个礼拜休息一两日。

受风寒感冒按什么穴位

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