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风寒感冒怎么捏脊
小孩风寒感冒怎么捏脊
最佳回答
对于小孩出现的风寒感冒,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按压风池穴部位,一定要注意频率,按压时一定要轻柔。可以服用一些对症的药物,感冒颗粒对于风寒感冒都有很好的作用,在感冒期间让孩子多喝些温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
成都-陈**
回复冬天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各种病症都容易找上门,如何增加孩子抵抗力,让孩子少生病?
其实没事给孩子按按这四个部分就有保健作用。
确实,最好、最自然调理孩子脾胃的方法,除了食补,就是推拿了。 在民间,有“小儿推拿治百病”的说法。 但是,在为宝宝进行推拿之前要先学习正确的推拿手法,这样才不会由于方法错误而伤害到孩子的 健康 ,分享4种日常保健的中医小儿推拿手法教给家长们。
位置: 位于前臂内侧拇指一面。
手法: 从手腕横纹推到上手肘横纹,每次可以推拿100-300次。
功效: 推上三关具有培补元气,补气散寒的作用。
孩子日常推推上三关能壮脾胃,感冒发烧时,推推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是什么原理呢?其实这就是“推上三关”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上,推上三关能益气行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
中医上讲,小儿为“纯阳之体”,小孩子体内本身就有热。只要稍一受寒,就会引起风寒感冒而发烧。这在民间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寒包火”或者“寒包热”。
这时候只要推推孩子的上三关,让孩子发汗解表,既可以把体表的寒邪驱赶出去,也可以让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出来,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
位置: 整个腹部。
手法: 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厘米,顺时针揉腹3分钟,逆时针揉腹3分钟。
功效: 摩腹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揉腹可通和上下、去旧生新、充实五脏。 在古代就有“腹宜常摩,可去百病”之说。
摩腹对脾胃更是大有益处:经常摩腹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
不过,摩腹也有讲究的:
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
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虚寒泻等。
位置: 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
手法: 让孩子安静地趴在床上,家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后背的皮肤,由下向上沿着脊柱两侧,一边把皮肤捏起,一边向上推。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一般要捏3~5遍。捏脊推荐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
功效: 捏脊具有调畅气机,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能,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捏脊”几乎是小儿推拿中家长运用最多的手法。有些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不过,有的家长盲目的觉得“捏脊”就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给孩子捏上十几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还继续捏,这样长期坚持的话反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就是因为这位妈妈太追崇捏脊的保健效果,长时间的给孩子过度的捏脊,引发了孩子身体的不适。所以,我提醒家长朋友们: “捏脊”虽好,但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5遍就可以,多捏无益。
位置: 位于脚底第二、三趾缝跟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后三分之二交界点处,也就是我们把脚弯曲下来,凹陷的那个位置就是涌泉穴。
手法: 用拇指指端稍用力按揉,一般涌泉穴按揉30~50次。
功效: 按揉涌泉穴具有补肾壮骨,纳气填精的作用。
涌泉穴也称“长个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说过涌泉穴的功效:"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是肾的反射区,人体的能量都是从这个地方涌出来的。家长经常给孩子搓一搓涌泉穴,体内的火、毒就都排出来了,身体机能会比较 健康 。
-
李雲松
回复在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作为一位妈妈,肯定是希望不用药是最好,所以我会经常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来解决,特别是在出去玩没有带药的情况下,非常实用。
推天河水(用于清火退烧)
在孩子患上风寒感冒的情况下,如果只是38度以下的低烧,就可以用推天河水推拿,把小孩子手摊平,用食指和中指从孩子的手腕处向肘部推,这个就是天河水的位置,一般建议是10分钟左右,推天河水主要是袪除风寒,一般寒去了,毛孔打开了,汗出来烧也就退了。
捏脊(用于小儿由于消化不良而引起的发烧症状)
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食量的把握上不是很到位,让孩子会出现积食,从而出现发烧的状况,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捏脊是用手指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的一种推拿方法,捏脊是自尾骶部开始,边捏边向前推进,由下面上连续地提背部皮肤,这样的动作一般重复5遍,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如果小孩子有积食的情况还可以听到“嗒嗒”的声音。这个推拿方法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做推拿 ,可以起到增进食欲,强壮体质的作用。
少儿推拿就是通过刺激人体上的穴位和脉络,达到活络,活血的作用,有助于孩子增强免疫能力,对于发烧感冒、肠胃疾病等,少儿推拿也是有很好的效果,宝宝生病的话可以按摩病痛对应的穴位,就可以缓解宝宝的病痛,所以对于家长实用性非常强,可以多学习学习,以备不时之需。
-
周口-李**
回复1、多给宝宝喝水:宝宝发烧时,身体是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的,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让宝宝出汗,起到退烧的作用,并防止宝宝因发烧而出现虚脱的现象,因此,宝宝发烧还应多喝开水。
2、不要给宝宝捂汗:许多妈妈为了达到退烧的目的,会给宝宝捂汗。其实,捂汗不仅不利于退烧,对宝宝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发烧时,妈妈在保证宝宝不会着凉的前提下,要给宝宝少穿一些衣服,这样才可以帮助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3、把宝宝手脚搓热:宝宝在发烧时如果有手脚冰凉的表现,妈妈们一定要帮宝宝把手心和脚心搓热,防止宝宝的体温继续升高。
4、用温水擦拭全身:如果宝宝发烧是手脚都很烫,除了让宝宝少穿一些衣物外,还可以用温水为宝宝擦拭全身,特别是腹股沟、脖子、腋下等部位,直到宝宝体温下降为止。
5、冷敷额头:用毛巾冷敷额头也有退烧的作用。将在冷水中浸湿并拧干的毛巾放在宝宝的额头上,五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帮助宝宝降低体温。
1、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
当体温超过38.5℃后体液异常损失非常大,对于氧气的需求也明显,每高于正常体温1℃,对氧气的需求就提高13%,这两点都与热性惊厥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这不是孩子愿不愿意,而是必须!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觉为依据。如果觉得冷甚至打寒战,积食发热也要多加衣物,把袜子、帽子和围巾都穿上;觉得热就脱,出汗则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是发热时常用的一种物理降温方式,能够暂时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但正确的擦浴方式,家长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热水袋或暖宝宝贴敷于孩子足底,面盆装水约七分满,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
环境:关好门窗,勿使风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浴方式:将浸湿的毛巾挤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肤表面。过程中尽量少暴露身体,擦哪里则露出哪里,防止受寒。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片刻以增加热量散出。
另外,网络还流传过一种据说源自德国妈妈的看似神奇的“湿毛巾绑腿退热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与温水擦浴类似,但小腿上没有大血管分布,用温毛巾绑小腿,退热效果有限。
3、小儿推拿&无痕刮痧泻热
疏通经络能够让外周血管扩张,让热量通过皮肤释放出来。5岁以下儿童,沿膀胱经捏脊;而5岁以上儿童适合用无痛刮痧,用无痛刮痧梳沿膀胱经疏通经络,由下而上轻轻敲打肺经。
低热:用发汗解表的按摩法
推三关,揉外劳宫,太阳穴,拿凤池,清肺经,掐揉二扇门,天河水。
高热:用清热凉血的按摩法
退六腑,打马过天河,蘸水捏脊,捣小天心。
4、足浴发汗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