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和颈痹病一样吗
项痹病和颈痹病一样吗
最佳回答
目前来说临床上面只有项痹病这个说法,而颈痹病的话和象皮病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颈椎病的范畴,而且这两个疾病的都是中医的说法。要中医的治疗都是可以采用针灸,推拿,艾灸,小针刀来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姜齐
回复辨治思路
颈椎病属“项痹”、“眩晕”等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经常低头或抬头工作者。此病症状复杂,分型较多,但皆属本虚标实。虚多与肝肾不足或心脾两虚有关,实多为痰瘀风寒等邪留滞,尤其是瘀。
人过中年,肝肾渐虚而筋骨日惫,从而发生颈椎退行性病变。复因过劳或感寒损及筋骨,促使颈项凝痰留瘀,发为项痹。由于经气不利,故可导致肢麻,或可因情志不遂而激起肝风,挟痰瘀上扰,发为后头项痛或眩晕。可见,此病多是肝肾不足为本,风痰瘀阻为标。补肝肾宜选龟板、鹿角、骨碎补等添精血、强筋骨之品。它们可制止甚或逆转颈椎退变,为远期疗效奠定基础,还可滋水涵木,预防肝风上扰。化痰祛瘀宜选白僵蚕、地龙、鸡血藤等兼善通络之品。颈椎退行性改变可压迫血管,使血流受阻,亦可压迫神经,表现为经络不畅,故需活血通络。这是改善颈椎病症状的主要途径之一。瘀血阻络,必有停痰。一旦情绪波动,肝风内起,常挟痰瘀上犯,阻遏清阳,发为眩晕。针对此痰,我喜用石菖蒲,它芳香避秽,还善开窍,可消除清窍之痰阻,使脑府清纯。另一方面,经常用脑或性善思虑者,易伤心脾,导致气血两虚。心血不足则脑神失养,可发为昡晕;脾气不足则清阳不升,亦可导致眩晕,同时可见心悸、失眠、乏力等症。气虚运血无力,日久必然凝瘀;血少脉内枯涩,更可加重血瘀。与此同时,脾虚生痰上犯,与瘀互结颈项,可形成项痹。痰阻,气血上荣,可加重眩晕,从而使治疗难度明显升级。这类患者常因思虑过度而加重或诱发眩晕,甚至晕厥数分钟。可见,此病亦可能是心脾两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补益气血的方剂在此病中宜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此方甘温运补,能激发化源,使气旺血生,同时还能升举阳气,有助气血上荣,从而改善症状。方中黄芪剂量宜大,并配以葛根,方能取得显效。黄芪剂量过小,不足以使气贯血脉,推血上行。葛根升清降浊,可澄清脑府,亦能助黄芪升提气血。针对痰瘀的祛除,选药宜用白僵蚕、石菖蒲、地龙、鸡血藤之属。只是需要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运用,因为此痰瘀乃因虚而生。
此病的发生有时也与感受风寒湿邪有关。它可直接引起或加重项痹,致使项背强直疼痛。此时当以驱邪为先,可选桂枝、姜黄、羌活等祛风除湿散寒,并温通血脉。另外,需添加大剂量葛根,因为此药善解肌,对项背肌肉痉挛疼痛效果极佳。其实不仅此证型,多数的颈椎病都可能用到葛根。因为颈椎病症状多是血管神经受压引起,葛根可扩张血管,改善椎动脉供血,从而缓解因脑缺血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亦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部肌肉僵硬不适症状。
本病西医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缺血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等,各型在症状上有所不同,所以治疗也会有所差异。比如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引起神经血管反应性增高,这与中医的阴虚体征相像,可见心悸等,用药当选加滋阴养心、安神定悸之品。总之一句话,对症治疗即可。
-
逍遥子
回复颈椎病中医称为项痹病,中医认为病因与外伤、劳损、退行性变及风、寒、湿邪侵袭有关,颈椎病不仅是中老年常见病,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网络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颈椎病的“大军”。
正常人的颈椎是有一个自然向后的弧度或类似C形的生理曲度,非常类似哺乳类动物的脖颈,如果经常低头看手机上网,并有颈部疼痛、头晕、胳膊麻木等,照张X线片会发现颈椎曲度改变,如变直、反曲、S形变等,通俗地讲就是颈椎变形僵硬了,这就是颈椎病的典型表现,令人非常痛苦。临床上颈椎曲度异常成为该病“要害”,只要恢复生理曲度,就能缓解脖子疼痛症状。颈椎病患者除了要及时治疗外,从生物力学和康复锻炼角度来讲,预防和减缓颈椎反曲,可不妨从日常6个小招做起。
佩戴颈托 :首先,颈托的作用主要是限制颈椎活动,起到保护颈椎的作用,同时颈托的自然曲度,对改善颈椎反曲有益。颈托在网上或药店均可购到。颈椎病患者急性期建议每天完全佩戴,先佩戴4周时间,4周后可改为间断佩戴,每天戴几个小时即可。一般卧床休息可以取下,起床行走或工作时都可佩戴。
颈椎牵引 :通过牵引扩大颈椎椎间隙,调整颈椎曲度,减轻神经根刺激,缓解疼痛症状。家庭使用的充气式牵引器,为橡胶气囊和绒制面料制成,一般在网上或药店购买,按照使用说明书佩戴后,通过手动充气使颈椎上下牵引力适中为度,牵引时头部抬起稍后仰,每天牵引1~2次,时间半小时为宜。但注意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即双足走路有踩棉花感者)不宜采用此法。另外,颈椎牵引还有一种更加简易安全的自我牵引方法,即将双手托住两侧下颌,双肘支撑在桌面上,做向后上的牵引动作,每次牵引5~10分钟,每天牵引3~4次。
枕颈椎枕 :一个人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选择合适的枕头很重要。颈椎枕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它按照人体的颈椎生理曲度而设计,可放松我们的肌肉,具有呵护颈椎、恢复颈椎曲度辅助作用。颈椎枕应枕在颈部,头部后仰感觉舒适即可。选择颈椎枕一般高度应该以一个拳头到一个拳头半的高度为宜,约为10~15厘米。材质以具有回弹作用的天然乳胶为原料的乳胶枕较好,此外,还可适当选用添加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保健功效的中药枕。
抱头后伸 :低头看手机或埋头工作时间一长不仅颈椎肌肉韧带劳损,酸困疼痛,头痛眼花,还容易造成驼背。此时,就应将头抬高片刻,挺起胸膛,双手抱住头枕后部努力让头后伸,让颈椎向后做抗阻力运动,此动作能防止肌肉萎缩,改善颈后肌肉力量,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每次做20~30个,每天做2~3次。
走路抬头 :低头或探头走路、散步,都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它不仅引起驼背弯腰,颈部富贵包,还会引起颈椎重心前倾,加重颈椎反曲。此外,低头行走容易思考问题,达不到散步健身放松身心的目的。因此,行走时上身要挺直,昂首挺胸,才能“立如松”,才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自然恢复,同时抬头也会使你忘却一切烦恼。建议颈椎反曲者,尽量减少低头看手机,给颈椎一个“喘息”的恢复机会。
靠墙直立 :工作生活之余,不妨抬起头背靠在墙边直立5~10分钟,双手臂自然下垂,抬头伸长脖颈,挺胸收腹,不时踮起脚尖,自然平静呼吸,保持颈、胸、腰椎呈条一直线,此简单动作常做可矫正不良低头屈颈姿势,对改善颈椎反曲亦颇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