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中医,我宫寒怎么办呢
想问问中医,我宫寒怎么办呢
最佳回答
有宫寒这种体质的话,可以去喝一些中药来进行调理,一般中药需要口服三到半年,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拿药,另外针对于宫寒的患者,在平常的时候不要去吃任何的水果,也不要吃任何的冷饮凉食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本文导读: 子宫是女性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部位了。那女性宫寒的话要怎么办呢?中医调理女性宫寒的方法有哪些?
“十女九寒”说明宫寒是大多数女性都会有的症状,宫寒危害很大,需要及时调理。中医调理宫寒是最快速科学的方法,接下来要为大家一一介绍的就是中医调理宫寒的小妙招,如果你有宫寒的现象千万别错过了。
中医调理宫寒的方法
1、艾灸疗法
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2、日常运动
“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3、月经期间调养
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4、日常进补
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5、茶饮调养
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6、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宫寒吃什么好
1、青豆烧兔肉
材料:兔肉200克,青豆150克。
调料:姜末、盐、鸡精、食用油、葱花各适量。
做法:将兔肉处理好后洗净,切成大块,青豆洗净。将切好的兔肉入沸水中,氽去血水,沥干备用。将锅置火上,加入适量食用油烧热,下入兔肉、青豆炒熟,加调味料调味即可。
功效:兔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本品适合宫寒导致新陈代谢障碍的女性食用。
2、包菜焖羊肉
材料:羊肉、包菜各500克,面粉少许。
调料:盐、胡椒粉、香叶、八角各少许,柠檬汁适量,清汤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包菜洗净切成方块。将羊肉放在锅底,上面放一层包菜,再放上其余的.羊肉,撒上一层面粉,调入盐、香叶、柠檬汁、八角、胡椒粉和清汤,用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焖熟,盛出装盘浇上原汁即可。
功效:羊肉性温,适合寒盛体质的女性食用,包菜能增强细胞活性,本品温补效果好,可辅助缓解宫寒。
3、枸杞牛蛙汤
材料:牛蛙1只,枸杞10克。
调料:盐、姜各适量。
做法:将牛蛙洗净剁块,入开水中氽烫,捞出备用,姜洗净,切丝,枸杞用清水泡软。往锅中加水适量煮沸,放入牛蛙、姜丝、枸杞。用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2-3分钟,待牛蛙肉熟,加盐调味,盛出装入碗中即可。
功效:枸杞可扶正固本,牛蛙营养丰富,有补气的功效,本品对于肾阳虚、体质虚弱导致的宫寒有一定的效果。
4、当归红枣牛肉汤
材料:牛肉500克,当归20克,红枣10枚。
调料: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牛肉用清水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略煮,捞出沥干。把当归、红枣分别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将以上食材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煲至沸,改用小火煲2-3小时,加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当归、红枣是补血活血的佳品,牛肉能改善体虚,本品为机体代谢提供充足的能量,从而使宫寒症状有所缓解。
-
李雲松
回复治疗宫寒的中医方法首先是可以口服中药。用一些温暖包宫,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比如像艾附暖宫丸,它就是专门治疗宫寒的;如果宫寒兼有血瘀,可以吃一些少腹逐瘀颗粒。如果是阳虚,可以吃一些肾气丸。平时做一些保健的治疗,比如艾灸,艾灸是一些温热的刺激,具有驱寒的作用。还可以用一些中药来泡脚。比如肉桂、艾叶这些温性的药物,那么通过泡脚也能治疗宫寒。
拓展资料:
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在中医学的文献记载和正式的教科书及相关的中医妇科专著中并无此词条。但是“宫寒”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热词,也通常会被广泛地运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多数不孕妇女都从不同的途径对这个词有深切的感受和认识。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这个词汇的含义。
“宫”可指西医学的“子宫”,也可指中医学的“胞宫”,后者更多的含义是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因此,这里的“宫”理解为“胞宫”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宫寒的含义和所指的疾病。“寒”在中医中首先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
另一方面,“寒”在中医中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使气血流通不畅,因此治疗为温化寒湿之气,服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气血流通不畅,治疗可温补脾肾,服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