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微波治疗是用一个圆棒放入体内半小时吗
请问微波治疗是用一个圆棒放入体内半小时吗?
最佳回答
微波治疗不是用一个圆棒放入体内半个小时的微波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主要是通过高频电磁波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对患者病变部位起到促进吸收,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1946年,斯潘瑟还是美国雷声公司的研究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微波溶化了糖果。事实证明,微波辐射能引起食物内部的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
顾名思义,微波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 :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炉的心脏是磁控管。这个叫磁控管的电子管是个微波发生器,它能产生每秒钟振动频率为24.5亿次的微波。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cm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用普通炉灶煮食物时,热量总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的。而用微波炉烹饪,热量则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烹饪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目前,其他各种炉灶的热效率无法与它相比。
而微波炉由于烹饪的时间很短,能很好地保持食物中的维生素和天然风味。比如,用微波炉煮青豌豆,几乎可以使维生素C一点都不损失。另外,微波还可以消毒杀菌。
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不要空"烧",因为空"烧"时,微波的能量无法被吸收,这样很容易损坏磁控管。另外,人体组织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定要在磁控管停止工作后,再打开炉门,提取食物。 摘自《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微波炉的基本结构
微波炉的基本外形和构造
①门安全联锁开关——确保炉门打开,微波炉不能工作,炉门关上,微波炉才能工作;
②视屏窗——有金属屏蔽层,可透过网孔观察食物的烹饪情况;
③通风口——确保烹饪时通风良好;
④转盘支承——带动玻璃转盘转动;
⑤玻璃转盘——装好食物的容器放在转盘上,加热时转盘转动,使食物烹饪均匀;
⑥控制板——控制各档烹饪;
⑦炉门开关——按此开关,炉门打开。
详细工作原理
(1)炉腔。炉腔是一个微波谐振腔,是把微波能变为热能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空间。为了使炉腔内的食物均匀加热,微波炉炉腔内设有专门的装置。最初生产的微波炉是在炉腔顶部装有金属扇页,即微波搅拌器,以干扰微波在炉腔中的传播,从而使食物加热更加均匀。目前,则是在微波炉的炉腔底部装一只由微型电机带动的玻璃转盘,把被加热食品放在转盘上与转盘一起绕电机轴旋转,使其与炉内的高频电磁场作相对运动,来达到炉内食品均匀加热的目的。国内独创的自动升降型转盘,使得加热更均匀,烹饪效果更理想。
(2)炉门。炉门是食品的进出口,也是微波炉炉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要求很高,即要求从门外可以观察到炉腔内食品加热的情况,又不能让微波泄漏出来。炉门由金属框架和玻璃观察窗组成。观察窗的玻璃夹层中有一层金属微孔网,既可透过它看到食品,又可防止微波泄漏。由于玻璃夹层中的金属网的网孔大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所以完全可以阻挡微波的穿透。
为了防止微波的泄漏,微波炉的开关系统由多重安全联锁微动开关装置组成。
炉门没有关好,就不能使微波炉工作,微波炉不工作,也就谈不上有微波泄漏的问题了。
为了防止在微波炉炉门关上后微波从炉门与腔体之间的缝隙中泄漏出来,在微波炉的炉门四周安有抗流槽结构,或装有能吸收微波的材料,如由硅橡胶做的门封条,能将可能泄漏的少量微波吸收掉。抗流槽是在门内设置的一条异型槽结构,它具有引导微波反转相位的作用。在抗流槽入口处,微波会被它逆向的反射波抵销,这样微波就不会泄漏了。
由于门封条容易破损或老化而造成防泄作用降低,因此现在大多数微波炉均采用抗流槽结构来防止微波泄漏,很少采用硅橡胶门封条。抗流槽结构是从微波辐射的原理上得到的防止微波泄漏的稳定可靠的方法。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生产的格兰仕微波炉所采用的就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抗流槽结构和生产工艺,加上其开发研制的多重防微波泄漏技术,使微波泄漏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气电路。电气电路分低压电路、控制电路和高压电路三部分。
高压变压器次级绕组之后的电路为高压电路,主要包括磁控管、高压电容器、高压变压器、高压二极管。
(4)磁控管。磁控管是微波炉的心脏,微波能就是由它产生并发射出来的。磁控管工作时需要很高的脉动直流阳极电压和约3~4V的阴极电压。由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容器、高压二极管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为磁控管提供了满足上述要求的工作电压。
高压变压器初级绕组之前至微波炉电源入口之间的电路为低压电路(也包括了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保险管、热断路器保护开关、联锁微动开关、照明灯、定时器及功率分配器开关、转盘电机、风扇电机等。
(5)定时器。微波炉一般有两种定时方式,即机械式定时和电脑定时。基本功能是选择设定工作时间,设定时间过后,定时器自动切断微波炉主电路。
(6)功率分配器。功率分配器用来调节磁控管的平均工作时间(即磁控管断续工作时,“工作”、“停止”时间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微波炉平均输出功率的目的。机械控制式一般有3~6个刻度档位,而电脑控制式微波炉可有10个调整档位。
(7)联锁微动开关。联锁微动开关是微波炉的一组重要安全装置。它有多重联锁作用,均通过炉门的开门按键或炉门把手上的开门按键加以控制。当炉门未关闭好或炉门打开时,断开电路,使微波炉停止工作。
(8)热断路器。热断路器是用来监控磁控管或炉腔工作温度的元件。当工作温度超过某一限值时,热断路器会立即切断电源,使微波炉停止工作。
微 波 炉 , 顾 名 思 义 是 用 微 波 来 加 热 , 用 的 频 率 是 24. 5亿 赫 左 右 的 超 短 波 , 它 由 磁 控 管 产 生 , 经 微 波 炉 金 属 器 壁 反 射 再 反 射 后 , 被 炉 中 的 食 物 吸 收 。
食 物 能 吸 收 微 波 是 因 为 食 物 中 含 有 水 分 。 水 分 子 为 极 性 分 子 , 一 端 为 正 极 , 一 端 为 负 极 , 而 微 波 是 电 磁 波 , 有 正 半 周 与 负 半 周 。 24. 5亿 赫 即 表 示 该 微 波 在 一 秒 钟 内 变 换 正 负 极 达 24. 5亿 次 , 每 换 一 次 , 水 分 子 即 跟 随 反 转
一 次 ; 由 于 水 分 子 一 直 振 动 反 射 , 也 就 摩 擦 生 热 , 热 被 食 物 分 子 吸 收 , 食 物 就 会 变 热 、 变 熟 。
并 不 是 任 何 容 器 都 适 合 装 食 物 放 进 微 波 炉 内 加 热 的 , 譬 如 金 属 容 器 就 不 能 。 这 是 因 为 金 属 会 反 射 微 波 , 使 食 物 中 的 水 分 子 无 法 吸 收 , 且 会 发 出 刺 耳 的 声 音 。 微 波 容 器 必 须 能 让 微 波 穿 透 , 进 入 食 物 , 又 能 耐 高 温, 不 致 燃 烧 或 分 泌 出 毒 素 , 所 以 纸 木 餐 具 (燃 烧)、 漆 器 (毒)、 某 些 塑 胶 (毒) 等 都 不 适 合 , 瓷 器 、 陶 器 、 耐 热 玻 璃 、 聚 丙 烯 、 聚 乙 烯 以 及 微 波 炉 适 用 的 保 鲜 纸 都 可 以 使 用 。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为:微波炉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当磁控管以 2450MHZ 的频率发射出微波能时, 置于微波炉炉腔内的水分子以每秒钟 24.5 亿千次的变化频率进行振荡运行,产生高频电磁场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食物分子在高频磁场中发生震动, 分子间相互碰撞、 磨擦而产生热能,结果导致食物被加热。微波炉正是利用这一加热原理来进行食物的烹饪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 5cm 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
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 " 煮 " 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而且这种微波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还有就是用普通炉灶煮食物时,热量总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的。而用微波炉烹饪,热量则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烹饪速度比其它炉灶快 4 至 10 倍,热效率高达 80% 以上
需要注意的:微波炉只能蒸煮,不能烤。别说烤鸭了,就是烤白薯、烤馒头也不行。馒头被加热了,外皮也软了,而且常常是外皮没烤焦,馒头芯先烤焦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热学中我们学过,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烧开水是靠热的传导和对流。蒸馒头是热的传导和对流。炒菜主要是热传导,烤馒头是热辐射。热辐射主要靠红外线的辐射传播。我们在太阳下觉得阳光晒得肉皮疼,觉得烤的慌,就是太阳光中红外线的辐射造成的。热辐射的特点是不经过任何媒价物而直接传递,此外是由表及里。烤白薯时,外面先热,里边后热;外皮烤焦了,里边也烤熟了。
微波炉内显然不是这样,微波炉内不产生热能,也不发生热传递,没有红外线。它是靠一种高频电磁波,也就是微波作为传递能量的媒介。微波的波长1毫米到1米(频率为300兆赫到300千兆赫)。微波炉实际上就是一台产生微波的振荡器,它产生的微波,波长122毫米,频率2450兆赫。
微波在微波炉内振荡,并且使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子和它一起用相同的频率振荡。从而引起分子与分子互相摩擦。摩擦能够生热。振荡频率愈高,振幅愈大,分子间摩擦愈剧烈,产生的热量也就愈多。显然,这种加热的方式与烘烤的红外线辐射的方式效果不同,它可以使食物的内部和外表面同时受热,这种加热方式效率很高,煮熟一盒米饭,只要几分钟,但是,你也绝对得不到“外焦里嫩”的效果。要烤面包、烤羊肉串、烤白薯,只能用电烤箱。有的同学也许注意到,微波炉不仅没有“外焦里嫩”,有时反而出现“里焦外嫩”。加热馒头的时间稍微长一点,馒头的芯就会变硬变焦。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因为微波磁控管发出微波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微波炉中,而是“聚焦”于炉中的某一位置,也就是说,这里的微波强度是其它部位的上百倍。这个聚集位置大约在转盘中心的上部几厘米处,呈蘑菇形的位置。如果你把一个大馒头放在这里加热,你会发现,馒头表面还没烫手,馒头的心中已经烧干,形成一个蘑菇状的里心。为了避免食物的不均匀加热,微波炉内设一个转盘,开机时,它就自动地不停旋转,使食物被均匀加热。
微波炉内用的食品容器是很挑剔的。一般可以用陶瓷的或专用塑料的。而不能用金属的或搪瓷的。这是因为微波碰上金属制品将发生“短路”和反射现象。如果把食物盛在金属容器里加热,即使烧上一个小时,容器中的食物温度也不会升高,这是因为微波遇到金属容器后立即全部反射回去,食物得不到热源加热。更危险的事还在后头,因为高频微波全部反射回去,就形成了电子技术上的“高频短路”,这会导致发射微波的电子管阳极产生高温,烧到发红而损坏。
有人说微波会伤害人的身体,那么使用微波炉有危险吗?应该说,微波肯定会对人体有害的,关键在于人们设计微炉时,考虑到了这一点,防止了微波线露,使微波炉十分安全,它的金属壳和玻璃窗都可以挡住微波,而当炉门没有关严时,微波炉立即会停止工作,所以微波炉是很安全的。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功率较大,一般从600瓦~2000瓦,食物分子在高频微波中每秒钟振动24.5亿次。因此被加热的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了,微波炉本身并没有个把炉体或空气加热的过程,而是直接把电磁能转化成食物的热能,因而效率很高,能量损失很小。 注意事项
1、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一是热的食物
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2、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3、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6、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7、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
在微波炉的使用和维护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微波炉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附近不要有磁性物质,以免干扰炉腔内磁场的均匀状态,使工作效率下降。还要和电视机、收音机离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视、听效果。
[二]炉内未放烹饪食品时,不要通电工作。不可使微波炉空载运行,否则会损坏磁控管,为防止一时疏忽而造成空载运行,可在炉腔内置一盛水的玻璃杯。
[三]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容器,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炉中使用。瓷制碗碟不能镶有金、银花边。盛装食品的容器一定要放在微波炉专用的盘子中,不能直接放在炉腔内。
[四]微波炉的加热时间要视材料及用量而定,还和食物新鲜程度、含水量有关。由于各种食物加热时间不一,故在不能肯定食物所需加热时间时,应以较短时间为宜,加热后可视食物的生熟程度再追加加热时间。否则,如时间太长,会使食物变得发硬,失去香、色、味。按照食物的种类和烹饪要求,调节定时及功率(温度)旋钮,可以仔细阅读说明书,加以了解。
[五]带壳的鸡蛋、带密封包装的食品不能直接烹调。以免爆炸。
[六]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微波炉关掉后,不宜立即取出食物,因此时炉内尚有余热,食物还可继续烹调,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为好。
[七]炉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在断开电源后,使用湿布与中性洗涤剂擦拭,不要冲洗,勿让水流入炉内电器中。
[八]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如有损坏、闭合不良,应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不宜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受损伤。也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受损
电磁波依照波长的长短以及产生电磁辐射的方式进行分类
电磁波的分类
范围,,,,,波长(cm),,,,,,,频率(Hz),,,,,,波数(cm-1) 无线电波,,,,>30,,,,,,,,, 3 x 1019 ,,,,,,,>1x108
微波炉原理
概述
微波能量是由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发生器包括微波管和微波管电源两个部分。其中微波管电源(简称电源或微波源)的作用是把常用的交流电能变成直流电能,为微波管的工作创造条件。微波管是微波发生器的核心,它将直流电能转变成微波能。
微波管有微波晶体管和微波电子管两大类。微波晶体管输出功率较小,一般用于测量和通讯等领域。微波电子管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磁控管、速调管、行波管等。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结构不同、性能各异,在雷达、导航、通讯、电子对抗和加热,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量转变成微波能量,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
磁控管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多腔连续波磁控管。磁控管的结构简单、效率高、工作电压低、电源简单和适应负载变化的能力强,因而特别适用于微波加热和微波能的其他应用。磁控管由于工作状态的不同可分为脉冲磁控管和连续波磁控管两类。微波加热设备主要工作于连续波状态,所以多用连续波磁控管。
磁控管是一种用来产生微波能的电真空器件。实质上是一个置于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
磁控管由管芯和磁钢(或电磁铁)组成。管芯的结构包括阳极、阴极、能量输出器和磁路系统等四部分。管子内部保持高真空状态。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
1 阳极
阳极是磁控管的主要组成之一,它与阴极一起构成电子与高频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空间。在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在此空间内完成能量转换的任务。磁控管的阳极除与普通的二极管的阳极一样收集电子外,还对高频电磁场的振荡频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阳极由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如无氧铜)制成,并设有多个谐振腔,谐振腔的数目必须是偶数,管子的工作频率越高腔数越多。阳极谐振腔的型式常为孔槽形、扇形和槽扇型,阳极上的每一个小谐振腔相当于一个并联的2C振荡回路。以槽扇型腔为例,可以认为腔的槽部分主要构成振荡回路的电容,而其扇形部分主要构成振荡回路的电感。由微波技术理论可知,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与腔体的几何尺寸成反比。腔体越大其工作频率越低。于是,我们可以根据腔体的尺寸来估计它的工作频段。磁控管的阳极由许多谐振腔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谐振系统。这个系统的谐振腔频率主要决定于每个小谐振腔的谐振频率,我们也可以根据小谐振腔的大小来估计磁控管的工作频段。
磁控管的阳极谐振系统除能产生所需要的电磁振荡外,还能产生不同特性的多种电磁振荡。为使磁控管稳定的工作在所需的模式上,常用"隔型带"来隔离干扰模式.隔型带把阳极翼片一个间隔一个地连接起来,以增加工作模式与相邻干扰模式之间的频率间隔。
另外,由于经能量交换后的电子还具有一定的能量,这些电子打上阳极使阳极温度升高,阳极收集的电子越多(即电流越大),或电子的能量越大(能量转换率越低),阳极温度越高,因此,阳极需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一般情况下功率管采用强迫风冷,阳极带有散热片.大功率管则多用水冷,阳极上有冷却水套。
2 阴极及其引线
磁控管的阴极即电子的发射体,又是相互作用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阴极的性能对管子的工作特性和寿命影响极大,被视为整个管子的心脏。
阴极的种类很多,性能各异。连续波磁控管中常用直热式阴极,它由钨丝或纯钨丝绕成螺旋形状,通电流加热到规定温度后就具有发射电子的能力。这种阴极具有加热时间短和抗电子轰击能力强等优点,在连续波磁控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种阴极加热电流大,要求阴极引线要短而粗,连接部分要接触良好。大功率管的阴极引线工作时温度很高,常用强迫风冷散热。磁控管工作时阴极接负高压,因此引线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能满足真空密封的要求。为防止因电子回轰而使阳极过热,磁控管工作稳定后应按规定降低阴极电流以延长使用寿命。
3 能量输出器
能量输出器是把相互作用空间中所产生的微波能输送到负载去的装置。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是无损耗,无击穿地通过微波,保证管子的真空密封,同时还要做到便于与外部系统相连接。小功率连续波磁控管大多采用同轴输出在阳极谐振腔高频磁场最强的地方。放置一个耦合环,当穿过环面的磁通量变化时,将在环上产生高频感应电流,从而将高频功率引到环外。耦合环面积越大耦合越强。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常用轴向能量输出器,输出天线通过极靴孔洞连接到阳极翼片上。天线一般做成条状或圆棒也可为锥体。整个天线被输出窗密封。
输出窗常用低损耗特性的玻璃或陶瓷制成。它不须保证微波能量无损耗的通过和具有良好的真空气密性。大功率管的输出窗常用强迫风冷来降低由于介质损耗所产生的热量。
4 磁路系统
磁控管正常工作时要求有很强的恒定磁场,其磁场感应强度一般为数千高斯。工作频率越高,所加磁场越强。磁控管的磁路系统就是产生恒定磁场的装置。磁路系统分永磁和电磁两大类。永磁系统一般用于小功率管,磁钢与管芯牢固合为一体构成所谓包装式。大功率管多用电磁铁产生磁场,管芯和电磁铁配合使用,管芯内有上、下极靴,以固定磁隙的距离。磁控管工作时,可以很方便的靠改变磁场强度的大小,来调整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另外,还可以将阳极电流馈入电磁线包以提高管子工作的稳定性。
5 磁控管的正确使用
磁控管是微波应用设备的心脏,因此,磁控管的正确使用是维护微波设备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磁控管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负载要匹配。
无论什么设备都要求磁控管的输出负载尽可能做到匹配,也就是它的电压驻波比应尽可能的小。驻波大不仅反射功率大,使被处理物料实际得到的功率减少,而且会引起磁控管跳模和阴极过热,严重时会损坏管子。跳模时,阳极电流忽然出现跌落。引起跳模的原因除管子本身模式分隔度小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电源内阻太大,空载高而激起非π模式。
(2)负载严重失配,不利相位的反射减弱了高频场与电子流的相互作用,而不能维持正常的π模振荡。
(3)灯丝加热不足,引起发射不足,或因管内放气使阴极中毒引起发射不足,不能提供π模振荡所需的管子电流。
为避免跳模的发生,要求电源内阻不能过大,负载应匹配,灯丝加热电流应符合说明书要求
二、冷却。
冷却是保证磁控管正常管工作的条件之一,大功率磁控管的阳极常用水冷,其阴极灯丝引出部分及输出陶瓷窗同时进行强迫风冷,有些电磁铁也用风冷或水冷。冷却不良将使管子过热而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将烧坏管子。应严禁在冷却不足的条件下工作。
三、合理调整阴极加热功率。
磁控管起振后,由于不利电子回轰阴极使阴极温度升高而处于过热状态,阴极过热将使材料蒸发加剧,寿命缩短,严重时将烧坏阴极。防止阴极过热的办法是按规定调整降低阴极加热功率。
五、保存和运输
磁控管的电极材料为无氧铜、可伐等,在酸、碱湿气中易于氧化。因此,磁控管的保存应防潮、避开酸碱气氛。防止高温氧化。包装式磁控管因带磁钢,应防止磁钢的磁性变化,存在时应在管子周围10厘米内
不得有铁磁物质存在。管子运输过程中应放入专用防振包装箱内,以防止受振动撞击而受损坏。
-
江苏-吴**
回复治疗方法
外阴白斑指出现在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及肛门蔓延,但很少侵犯尿道口及前庭。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外阴奇痒,有时可有灼热、疼痛感。患部皮肤粗糙、呈苔藓样增厚,有抓痕,有时发生皲裂、溃疡等。直接影响排尿和性生活,其痛苦程度难以言表。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外阴以Ph4娇妍弱酸配方女性护理液清洗后,用激素药物局部涂抹、局部注射厌氧棒菌及中医药治疗等。
2、物理治疗:微波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及氦氖激光,波姆光,高频电刀,局部电灼治疗以及液氮局部冷冻治疗等。
3、手术治疗:单纯外阴切除术、合并植皮的外阴切除术。
4、微创治疗:采用超声聚焦系统微创治疗,无副作用、无创伤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损伤大、痛苦大、出血多、恢复慢的缺陷。
一般治疗
“外阴白斑”必须坚持长期治疗,病区皮肤有的增厚似皮革状;有的变薄,干燥容易破裂,甚至出现溃疡、硬结。外阴皮肤颜色变白,无论痒与否都应到医院去检查,丸其皮肤有增厚,粗糙、隆起、溃疡、破裂、硬结者更应警惕,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外阴白斑的发展缓慢,过去认为癌变机会大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现不主张手术治疗。晚期阴道口可挛缩狭窄,外阴也会萎缩,阴蒂萎缩,周围组织均失去弹性。由于“外阴白色病变”是较顽固的,故要坚持长期治疗,定期随诊。随诊时间以3~6个月为一次较好,在坚持治疗后一般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外阴白斑一般伴有奇痒,可持续数月乃至20年之久,这种搔痒不分季节与昼夜,叫人难以忍受。如伴有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搔痒将加剧。由于病因不明,尚无特异治疗方法。可试用激光疗法,外阴清洁选用Ph4娇妍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或涂用2%丙酸睾酮鱼肝油软膏。平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忌用肥皂或刺激性药物清洗外阴,不要食用辛辣或刺激性食物。衣着宜宽大,勤换洗,同时要注意穿用质地柔软的棉制品。第二症状是阴吹,即阴道口可以产生或吸入气体,然后再像放屁那样有声有响地排出来。
从中医讲属于气虚,西医认为与会阴底部的耻骨尾骨肌无力有关。由于外阴萎缩,阴道口闭合不严,故气体易于涌入。进行耻骨尾骨肌锻练有助于克服这一问题。这一症状发生在产后,阴道扩张后尚未康复,阴道周围的耻骨尾骨肌变薄变弱后不能使阴道紧密闭合,使气体容易涌入或存留在阴道内,当用力收腹才将气体排出。患者如能每天坚持锻练耻骨尾骨肌,几个月后必然见效。
中医治疗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本病的形成多与与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在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改变。
中医学根据不同本病的病变特点、临床症状,按“阴痒”、“阴疮”治疗。阴痒夹风,阴疮夹湿蕴热。该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及老年期妇女,少女罕见,可使用娇妍洁阴洗液每天洗一下就可以,很方便。
中医认为外阴瘙痒是肝经风热或脾虚蕴热所导致及引起.如肾虚不能溶于阴器,风邪溶于腠理可引起阴痒阴疮,中医还认为,精血不足,任脉虚,阴部枯萎,根据中医理论,精血不足,肾脾虚,肝旺是外阴营养性障碍发生病变的主要原因,所以总的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一是止痒,消炎,润肤,以消除症状;二是消除诱因,可用雪莲草本洗液外敷疗法,先以Ph4娇妍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清洗阴部,再取棉签或者无菌棉球蘸取娇妍草本药液,涂抹外阴病处,反复涂抹三遍,每日一次。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显效:症状消失或偶发痒感,白色病区缩小并变为粉红色或淡褐色,增生或萎缩明显好转,停止治疗后未加重。
好转:症状减轻,白色病区缩小,颜色及弹性均有好转。
无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变。
分型治疗
(1)肝经湿热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止痒。
①内服方:龙胆草、当归、淫羊藿、补骨脂各20克,柴胡、黄芩、生地、车前子各30克,栀子、川芎、泽泻各15克,甘草9克。
加减:湿热下注加菖蒲、瞿麦;带多色黄加土茯苓、苡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苦参、蒲公英、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黄连、黄柏各9克。
加减:外阴流水加苍术、白鲜皮。
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萆薢渗湿汤加减。
(2)肝郁血瘀
治法:舒肝化瘀,活血祛风,止痒。
①内服方:当归、赤芍、柴胡、茯苓各15各,益母草、首乌、鸡血藤、丹参各25克,白术10克,薄荷5克(后下),白鲜皮15克。
加减:腹胀加青陈皮;气滞血瘀加三棱、莪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茵陈、蒲公英、地丁、地肤子、首乌各25克,冰片1.5克。
加减:外阴干涩加仙灵脾、地骨皮。
用法:煎水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逍遥散或舒肝散加减(内服方)。
(3)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和营。
①内服方:枸杞子、菊花、泽泻各15克,熟地、菟丝子、山药各30克,川芎、黄柏各12克,山茱萸、当归、补骨脂、茯苓、丹皮各20克。
加减:虚热,熟地改生地;口干咽燥加玄参、花粉;阴虚火旺加茵陈、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淫羊藿30克,白蒺藜、川断、当归、白鲜皮各15克,硼砂9克。
加减:外阴炎症皲裂或溃疡加银花、蒲公英、苍术、青黛(后人)。
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左归丸(内服方)。
(4)脾肾虚寒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止痒。
①内服方:熟地、山药各30克,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各20克,山茱萸、杜仲各15克,制附子、肉桂各6克。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外阴痒甚加白蒺藜、白鲜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蚤休、陈鹤虱各30克,苦参、蛇床子、苏木、威灵仙、野菊花各15克。
用法:用清水10碗煎汁,乘热先熏后洗,严重时可临时加鲜猪胆汁1个与药汁搅匀,每日2次,1个月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右归饮(内服方)。
疗效:以上四型共治疗观察597例,痊愈107例,显效154例,好转272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为89.3%。外阴白色病变除上述内服药及外洗方夕卜,还常配合局部外阴湿敷或外涂软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故临床上不能拘泥于上述四种证型,而要辨证论治,以治本为主,标本同治最为切要,治本立足于内治法,治标求助于外治法,内外并施,才能提高疗效。
专方治疗
(1)黄射综合方
组成:①内服方:黄芪16克,党参、当归、赤芍、射干、珍珠母各13克,补骨脂、生地、麦冬、知母、泽泻各10克,桂枝、黄柏、木香、甘草各6克。②外用方:射干、透骨草、苦参各20克,白矾、食盐、龙骨、枯矾各10克,绿矾5克。
加减:内服方:气滞血瘀加莪术、三棱、丹参;湿热下注加连翘、白头翁;气血两虚加桂圆肉、大枣。
用法: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外用方:水煎,每日1剂,坐浴半小时至1小时,然后使用外敷剂外敷15分钟,1月为一疗程。经期停洗。症状重者,可酌加用外敷剂(用60%酒精500毫升浸泡射干100克,浸泡1周),局部外用。
疗效:共治疗380例,痊愈374例,好转6例,治愈率98.4%。
(2)活血化瘀方
组成:①内服方:当归、赤芍、白芷各12克,丹参、鸡血藤各30克,淫羊藿、女贞子、旱莲草、巴戟天各15克,紫苏、桂枝、蝉蜕各6克。②外洗方:马齿苋、生蒲黄、当归、川椒、硼砂、白矾、蛇床子;外涂药:血竭、马齿苋、生蒲黄、樟丹、延胡、枯矾。
加减:(内服方)气虚加黄芪、党参;口干咽燥加玄参;带多色黄加土茯苓、苡仁;局部角化厚加三棱、莪术。
用法: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期停服。外洗方,每日1剂,水煎,早晚熏洗外阴部,每次30~40分钟。外涂药,将上药研成细末,制成膏剂,每日局部涂擦1~2次。
疗效:共治疗286例,痊愈52例,显效91例,好转11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91.6%。
(3)白斑膏(外用)
组成:生马钱子60克,紫草、白芷、蚤休、当归各10克,蜈蚣10条。
加减:①增生型白斑加雄黄6克,麝香1.5克,硇砂、硼砂各0.3克,生蒲黄10克,冰片3克;②仙灵脾、仙茅各15克;③混合型白斑去紫草、白芷、蚤休、当归、加赤芍10克,血竭3克。
用法:用麻油和凡士林做成膏,涂于病损区,每日2~3次,不可间断,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60例,痊愈4例,显效27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100%。
中医医案
张×,女,35岁,已婚。1975年11月6日初诊。外阴瘙痒症延续10年,1972年妇科检查,发现小阴唇、阴蒂及会阴部均有片状色素减退,环绕肛门及会阴周围皮肤粗糙。同年4月病理活检,报告符合“外阴白斑”,经用地塞米松等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1974年底开始,白斑范围扩大,瘙痒难忍,用中药内服、外用。诊:脉细濡,苔薄白,尖端有一大片紫黑色瘀斑。因肾开窍于二阴,肝脉绕阴器,今脉细为阴虚,濡为气弱,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故为瘙痒,积久不解,化为郁热,愈热愈痒,势必滋漫难图。其病因以火为主,故以苦寒直抑心肝之火,佐以凉血祛瘀,热清则肝肾之阴自复,瘀去则热自解。
处方:龙胆草、黄柏、苦参、牛膝各9克,木通、栀子、炒丹皮、赤芍、当归、小胡麻各6克,生地18克,车前仁12克(包)7剂。外洗方:律草30克,土槿皮12克,蛇床子、苦参、枯矾各9克,川椒3克,每日1次。
二诊(11月20日):内服、外洗治疗,外阴瘙痒大减,白斑色泽由白而渐转红润,近日经讯将行,瘙痒又作,夜寐不安,当乘胜追击。原方去黄柏、栀子、小胡麻、苦参,加柴胡9克,知母、桃仁各6克。7剂。外洗原方去蛇床子、苦参,加一见喜9克,鸭跖草30克,每日1次。
三诊(1976年1月22日):外阴瘙痒己明显好转,外阴皮肤颜色逐渐转红而趋正常,但舌苔大片紫黑瘀斑尚未退尽,积瘀未清,病根未除,当缓图之。
处方:当归、苦参、丹参、三棱、莪术各9克,赤芍、丹皮、本通、桃仁、红花各6克,生地15克,刘寄奴12克。外洗原方加一见喜12克,白花蛇舌草9克。
上方治疗一段时间,瘙痒获愈。
按:瘙痒之症,白斑为病,解除瘙痒是减轻病人痛苦,当务之急。解决白斑却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因此,在治疗上先予清化肝胆湿热,瘙痒明显改善后,继而运用活血祛瘀的原则,内服、外洗并进,逐步达到热清湿化,瘀去热解。上述治法,缓急先后,井然有序。
用药规律
从29篇临床报道中,筛选出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3首内服方及22首外洗方。经统计,23首内服方共使用35味药,22首外洗方共使用了26味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内服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入肝经的养血活血药,如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之类。其次是温肾壮阳药,如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益气健脾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白术之类;再分别配以温经药,如桂枝,清热利湿药,如黄柏、泽泻;理气药,如木香、柴胡等。再次是补肝肾的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首乌之类,可见多数医家对本病的治疗从肝、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肝肾为主,辅以健脾益气,再根据病情配合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等方法治疗。因外阴白色病变在脏腑功能失调时,局部抗病能力低下,易受湿热毒邪及虫蠚侵袭,故外用药多选用清热解毒、祛风杀虫之类,以治其标。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针刺加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肾俞、横骨、三阴交、蠡沟、止痒穴。配穴:萎缩加脾俞、血海;瘙痒加阴廉、坐骨点。
止痒穴位置:阴阜处。
操作:每次取2~3穴,背部俞穴斜向脊柱椎体,止痒穴由阴阜向大阴唇方向斜刺。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
穴位注射分肾俞、阴廉组和脾俞、坐骨点组,两组交替注射,每次每穴注射丹参液1~2毫升。以上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期停治,疗程间休息7~10天。
疗效:共观察50例(其中针刺组27例,穴位注射组23例),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②电热针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曲骨、会阴。
阿是穴位置:病损处。
操作:使用由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研制的电热针机,配用特制的针具,在病变局部从外向内以30度角斜刺,根据病变面积深度决定针数及斜度。每根针的电流量依每人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90~100mA,温度保持恒定,在37℃~40℃之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900例,治愈723例,好转177例,总有效率为100%。
③艾卷灸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
操作:用艾条悬灸上穴10分钟,均双侧,局部皮肤以红润、潮湿为度,外阴局部艾卷灸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0例,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④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主穴:横骨、会阴、神门、血海。配穴:瘙痒难忍加三阴交;周身瘥困加足三里;烦躁不安加行间或太冲。
操作:用G-2型激光仪,波长6328埃,功率3~5毫瓦,光斑直径2毫米左右,照射距离2~5厘米。每次选穴2~3穴,均双侧,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5例,痊愈10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
(2)单方验方
①苦参洗方
组成:苦参、蛇床子、百部各30克,紫草、雄黄、蒲公英、防风各20克。
用法:煎水置盆中,趁热先熏后坐盆外洗,洗至药水凉为止,每日1剂。
疗效:治疗6例,全部治愈。
②硬化性苔藓经验方
组成:黄芪、丹参、鸡血藤、白鲜皮各94克,赤芍、桃仁、刺蒺藜、僵蛹各31克,木香16克。
用法:共研细末,蜜为丸或制成片剂,每丸9.4克,每日3丸,含生药每日14克,片剂含生药每日20克。连服3~6月。
(3)气功
功法:以放松功为主。可采取各种姿势,以舒适、便于放松为宜。双目微闭,排除杂念,自然呼吸或深长呼吸均可。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可将身体的头、颈、胸、背、腹、上肢、下肢各个部分按部位依次一处一处地逐步放松。“松”和“静”是相互影响的,越放松,人静也就越快。
疗效:治疗100例,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