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儿肺热咳嗽怎么刮痧

时间: 阅读:6704

小儿肺热咳嗽怎么刮痧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3-07-15 08:07:22

如果孩子肺热咳嗽,我不建议你采取刮痧的方法给孩子治疗,因为孩子咳嗽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可以给孩子吃上小儿肺热咳嗽颗粒再加上百蕊颗粒,然后再加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一定要给孩子注意多喝水,饮食清淡易消化,可以拍拍背。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5 12:12:07

    小儿咳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引起咳嗽症状的疾病有很多,因此治疗咳嗽也需要治疗根本疾病,光是通过缓解症状是不行的,不过咳嗽严重危害也很大,需要通过一些方法缓解,那么小儿咳嗽怎么按摩调理?小儿咳嗽的饮食调理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调理咳嗽的方法吧。
    1、小儿咳嗽按摩调理法
    1、拍背。婴幼儿不会吐痰,即使痰液已咳出也只会吞咽,反而将痰液吞下胃内。当剧烈咳嗽引起呕吐时,常可看到呕吐物中混有大量痰液,如果痰液过于粘稠也不易咳出,尤其是一些体弱儿或重病患儿,因身体虚弱,咳嗽无力,不能把痰咳出.
    家长在孩子咳嗽时,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孩子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拍到某一部位时孩子就咳嗽,说明孩子的痰液就积在此处,应重点拍,多数在孩子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积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孩子就会咳嗽,一旦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暂时缓解。所以拍背能起到宽胸理气,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家长一定要经常地轻拍孩子的背部,帮助孩子咳痰,一天内最好是在孩子刚睡醒时,还有是在孩子将要睡觉时拍孩子的背,使孩子的痰咳出,利于睡眠。
    2、对于风热咳嗽,并同时伴有咽痛、扁桃体发炎的孩子可以运用脚底按摩的方法,同样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
    (1)先搓孩子的脚心,一只脚搓30下,上下来回搓。
    (2)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
    (3)重点按摩双脚背面(不是脚底,大拇趾根部两侧的部位,这个部位就是扁桃腺的反射区,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所以家长很容易找到,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二个大脚趾共按摩10分钟。)重点按摩扁桃腺反射区后,孩子咽喉肿痛的现象会明显减轻,按摩后要及时给孩子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放了一点盐的淡淡的盐开水,一天坚持给孩子按摩二次,再配合食疗,您孩子的病会很快痊愈的。
    2、小儿咳嗽饮食调理法
    1.双花桃仁饮
    取银花10克,菊花10克,桃仁5克,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取汁加蜂蜜少许饮用。适用于咳出黄痰、大便秘结、咽喉疼痛,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
    2.麦冬天冬粥
    取麦冬12克,天冬12克,粳米50克。先将麦冬、天冬加水煮30分钟,取汁弃渣,将粳米放入药汁中煮粥服用。有润肺养阴作用,适用于干咳久咳患儿。
    3.罗汉果罗卜煲猪肺
    取罗汉果1只,白罗卜250克,猪肺50克。将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状,挤去泡沫备用。将罗卜切成小块状,加入猪肺、罗汉果、水、生姜两片、盐、料酒少许同煮,吃肺喝汤。有清肺润肠化痰作用。适用于痰多久咳、大便秘结、咽喉不畅患儿。
    4.川贝生梨炖冰糖
    取生梨1只,川贝粉1克,冰糖30克。将生梨去皮,当中挖出内核放入冰糖及川贝粉,放入碗中隔水蒸20分钟,食梨喝汤。有化痰止咳润肺作用,适用于久咳多痰,痰不易咳出的患儿。
    5.沙参银耳汤
    取白木耳10克,沙参10克,冰糖30克。将白木耳用水浸半小时,沙参加水煮半小时,取汁去楂。将汁加入泡好的白木耳及冰糖,煮半小时食用。有润肺养阴作用。适用于面部升火,手足心热,干咳、久咳的患儿。
    3、如何预防小儿咳嗽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
    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8.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9.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10.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15 11:11:57

    1 肺炎刮痧刮哪里图示一、刮痧部位

    1.肺炎选督脉的身柱穴,可散热壮阳;

    2.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穴,可宣肺解表;

    3.可选足少阳胆经的肩井穴,可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4.选任脉的膻中穴,可顺气化痰;

    5.选手太阴肺经的孔最、太渊穴,可补肺益气、止咳化痰。

    二、刮痧方法

    1.刮肩部

    沿颈肩部肌肉走行,自上而下由后发际刮拭至肩峰,重点加强肩井穴的刮拭。

    2.刮背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加强肺俞、身柱穴的刮拭。

    3.刮胸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膻中穴。

    4.刮前臂掌侧

    沿手太阴肺经走行,自上而下由孔最穴刮拭至太渊穴,重点加强孔最、太渊穴的刮拭。

    三、适应症

    适用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为体温呈稽留热或不规则热型,咳嗽呈频发的连续性阵咳,呼吸困难,喘憋,鼻翼翕动,唇周发绀。

    建议在小孩用药治疗期间,可以采用刮痧疗法辅助治疗,起到祛风清热、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作用。

    2 咳嗽刮痧哪里效果最快1.气喘咳嗽刮中府穴

    定位:在胸外侧,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胸痛,肺胀满,气喘,咳嗽,肩背痛。

    2.胸闷咳喘刮云门穴

    定位:在胸外侧,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刮拭功效:清肺泻热,理气平喘。

    主治疾病:胸中烦痛,咳嗽,气喘,肩背痛。

    3.咳嗽咽痛刮尺泽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刮拭功效:止痛消炎,清热和胃。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胸部胀满,肘臂挛痛。

    4.咳嗽咯血刮孔最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刮拭功效:润肺理气,清热止血。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5.咳喘头痛刮列缺穴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刮拭功效:利水通淋,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主治疾病:伤风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牙痛,口眼喎斜,项强。

    6.咳喘咽痛刮经渠穴

    定位:现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宣肺利咽。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掌中热,手腕痛。

    7.止咳祛痰刮太渊穴

    定位:在腕掌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刮拭功效:通调血脉,止咳祛痰。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气喘,咯血,心动过速,胸痛,无脉症。

    8.利咽止咳刮鱼际穴

    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刮拭功效:清热消炎,利咽止痛。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失声,发热,咯血。

    9.风热咳嗽刮少商穴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刮拭功效:通咽利喉,利湿开窍,清热解表。

    主治疾病: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衄,昏迷,癫狂。

    10.咽炎气喘刮水突穴

    定位: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刮拭功效:降逆平喘,清热利咽。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3 刮痧肺部反应区比较重肺部反应区位置:

    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左右旁开两横指处)和肺脏的脊椎对应区,其次还有前颈部、咽喉、气管及前胸部位。

    刮痧肺部反应区比较重说明什么

    刮拭时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点,观察肺脏脊椎对应区是否有明显的紫红色痧斑。如果痧象不顺直,有较重的疼痛感和结节,脊椎两侧肌肉张力、弹性不对称,则提示肺脏功能减弱。

    刮拭肺俞穴时如果出现密集的深色痧斑,以及刮拭时有刺痛感或刮拭时有结节,或肺俞穴处酸痛、凹陷、空虚,均提示肺脏气血瘀滞或肺气虚,为重度亚健康状态,需警惕疾病倾向,必要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预防和治疗肺脏疾病。

    4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一、刮痧前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尽量少暴露皮肤。

    2.选择舒适的刮痧体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

    3.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须仔细检查刮痧工具,以免刮伤皮肤。

    4.施术者的双手也应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晕刮。

    6.勿在病人过饥、过饱及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刮痧治疗。

    二、刮痧中注意事项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耐受为度,达到出痧为止。

    2.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4.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如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如仍不缓解,可用刮痧板角部点按水沟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出现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穴、足三里穴。

    三、刮痧后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体内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饮温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

    3.对于某些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疗,更应配合其他疗法,诸如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小孩肺热咳嗽吃什么粥

小儿风热感冒用什么药材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