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大腿假肢常见的异常步态有哪些
穿戴大腿假肢常见的异常步态有哪些
最佳回答
穿在大腿假肢的这种情况下,那么是会存在临床上一些异常步态的,一般的情况下临床的异常布带就是假肢,膝关节不稳,会存在一定的滑弧步态,还存在一定的踮脚步态还存在一定的鸭子走步的这种步态的特点呢。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步态异常的种类及特点:
(1)痉挛性偏瘫步态:病侧上肢内收、旋前,指、腕、肘关节屈曲,行走时无正常摆动,下肢伸直并外旋,足趾屈,举步时将骨盆抬高,足尖曳地,往外做划圈样移步前进,故又称划圈样步态。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等的后遗症。
(2)痉挛性截瘫步态:行走时双下肢伸直,因内收肌张力高,双腿向内交叉,步态僵硬,形如剪刀,故又称为剪刀样步态。见于先天性痉挛性截瘫、双侧锥体束损害的患者。
(3)共济失调步态:行走时两足分开过宽,腿抬得高,足落地沉重,因重心不易控制,故摇摆不稳,状如醉酒,称醉汉步态。小脑性共济失调者闭眼、睁眼都有困难,闭目更甚;感觉性共济失调者睁眼时走得较好,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见于脊髓痨等。
(4)慌张步态:全身肌张力增高,走路时步伐细碎,足擦地而行,由于躯干前倾,身体重心前移,故以小步加速前冲,不能立即停步,又称前冲步态。上肢前后摆动的连带动作丧失。见于震颤麻痹。
(5)跨阈步态:腓总神经麻痹而足下垂的患者行走时患肢抬高,如跨越门槛样,落脚时足尖先触地面。主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6)摇摆步态:由于骨盆带肌肉及腰肌萎缩无力,为了维持身体重心平衡而脊柱前凸,步行时因不能固定骨盆,故臀部左右摆动,像鸭子走路,又称鸭步。见于肌营养不良。
(7)癔病步态:表现奇形怪状。下肢肌力正常却不能支撑身体,或步态蹒跚,向各个方向摇摆,似欲跌倒而罕有跌倒自伤者。见于心因性疾病。
-
平淡之
回复大腿截肢后初装假肢,要说走的很流畅每个人的训练时间是不一样的!假肢装配都是个例。穿上假肢后的步态训练,在我们中心有几个考核标准:
1、患者截肢后的身体素质:平衡能力、全身肌力、下肢及残肢的肌力及身体的伸展性
2、残肢条件:残肢形状、长度等
3、来到中心后通过康复训练、适应性训练后达到的康复程度
4、假肢接受腔和患者的磨合程度(如果接受腔不能达到非常好的舒适程度等我们会不停的调试或者重做)
5、假肢对线(技术细节较多,在此不说明)
系统的训练一周后,完全可以扔掉手杖从双杠中走出来,步态也会比较接近常人。然后继续训练快步走,不平路面行走,上下台阶等。大腿假肢的迈出是从假肢的摆动期开始的。残肢最大角度伸展,不要做迈进动作而是要尽力让负荷的足趾离地,让假肢做振子摆动动作然后迈向前方。截肢时屈肌没受损伤可保持正常功能,所以假肢伸展时可以利用屈肌功能。而要控制好这一振子摆动的迈进动作则需要训练残肢。迈出的假肢和骨盆成适当角度时,踵接地利用伸展肌作用保持膝关节稳定,迅速使脚着地并让体重支撑线随之迅速移向足部的远端。这一状态即是保持假肢在伸展位时的姿势使其正常向前迈出,从而形成正常的歩态周期的关键。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祝你早日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