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千金翼方卷第十三·辟谷,服茯苓第一

中药大全 2023-09-28 18:38:35

《千金翼方》卷第十三·辟谷 服茯苓第一


方六首

服茯苓方∶茯苓粉(五斤) 白蜜(三斤) 柏脂(七斤,炼法在后)

上三味,合和丸如梧桐子,服十丸。饥者增数服之,取不饥乃止。服吞一丸,不复服谷及他果菜也。永至休粮。饮酒不得,但得饮水。即欲求升仙者,常取杏仁五枚 咀,以水煮之为汤,令沸,去滓,以服药。亦可和丹砂药中令赤服之。又若却欲去药食谷者,取硝石、葵子等熟治之,以粥服方寸匕,日一。四日内日再服。药去,稍稍食谷葵羹,太良。

又方∶茯苓(三斤) 白蜡(二斤) 大麻油(三升) 松脂(三斤)

上四味,微火先煎油三沸,纳松脂令烊,次纳蜡,蜡烊纳茯苓,熟搅成丸乃止。服如李核大一丸,日再。一年延年,千岁不饥。

又方∶茯苓(二斤) 云母粉(二斤) 天门冬粉(二斤) 羊脂(五斤) 麻油(三斤) 蜜(五斤) 白蜡(三斤) 松脂(十斤,白者)

上八味,纳铜器中,微火上煎令相得,下火和令凝紫色乃止。欲绝谷,先作五肉稻粮食五日,乃少食。三日后丸此药,大如弹丸。日三服,一日九丸,不饥,饥则食此止。却百二十日复食九丸,却三岁复食九丸,却十二年复食九丸。如此寿无极。可兼食枣脯。饮水无苦还下药,取硝石一升,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日三,服八合,亦可一升。药下乃食一合米粥,日三。三日后,日中三合。

又方∶茯苓(去皮)

上,以淳酒渍,令淹,密封十日,出之如饵,可食,甚美,服方寸匕,日三,令人肥白,除百病,不饥渴,延年。

又方∶茯苓粉(五斤) 白蜜(三升)

上二味,渍铜器中,瓷器亦得。重釜煎之。数数搅不停。候蜜竭,出,以铁臼捣三万杵,日一服三十丸如梧子,百日病除,二百日可夜书,二年后役使鬼神,久服神仙。

辟谷延年千岁方∶松脂 天门冬(去心) 茯苓 蜡 蜜(各一升)

上五味,以酒五升,先煎蜜、蜡三沸,纳羊脂三沸,纳茯苓三沸,纳天门冬相和,服三丸如李子,养色还白,以杏仁一升纳之为良。


生地黄丸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二方之生地黄丸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杂病源流犀烛》卷九方之生地黄丸 4.1组成4.2功能主治4.3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5《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七方之生地黄丸 5.1组成5.2制备方法5.3功效主治5.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5.5用药禁忌 6《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生地黄丸 6.1组成6.2制备方法6.3功能主治6.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7《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方之生地黄丸 7.1组成7.2制备方法7.3功效主治7.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7.5运用 8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名见《千金翼方》卷五方之生地黄丸 8.1生地黄丸的别名8.2组成8.3制备方法8.4功能主治8.5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8.6用药禁忌8.7各家论述8.8附注 9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生地黄丸 1拼音 shēng dì huáng wán

2概述 生地黄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

3《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二方之生地黄丸

3.1处方

生地黄、黄菊花、防风、枳壳、决明子、石决明、白芍药、茯神[1]。

生地 黄甘菊 防风 枳壳 决明子 石决明 白芍 茯神

3.2制法

为末和丸[1]。

研末为丸。

3.3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二方之生地黄丸主治肝虚而致的眉棱骨痛[1]。

3.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次9克,一日二次。

3.5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二方

4《杂病源流犀烛》卷九方之生地黄丸

4.1组成

生地两半,黄耆两半,防风1两,鹿茸1两,茯神1两,远志1两,瓜蒌仁1两,黄芩1两,人参1两2钱半,当归5钱,赤芍7钱半,蒲黄7钱半,戎盐7钱半,炙草7钱,车前子2两,滑石末2两。

4.2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方之生地黄丸主治肾虚劳淋。

4.3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蜜为丸服。

5《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七方之生地黄丸

5.1组成

生干地黄12分,天门冬10分(去心),干姜6分,菟丝10分(酒渍2宿,焙干,别捣),石斛8分,当归6分,白术6分,甘草8分(炙),肉苁蓉7分,芍药6分,人参8分,玄参6分,麦门冬10分(去心),大黄8分,牛膝6分,紫菀6分,茯苓8分,防风6分,杏仁8分(去皮尖,熬),麻子仁8分,地骨皮6分,椒3分(去目汗)。

5.2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3功效主治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广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七方之生地黄丸功在补益养精,使人身体润,多情性。主治五劳、七伤、六极,八风、十二痹,消渴,心下积聚。

5.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酒送下,每日2次,渐加至30丸。

5.5用药禁忌

忌鲤鱼、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葱、芜荑等。

6《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生地黄丸

6.1组成

生干地黄1两,知母1两,栝楼根1两,乌梅肉(微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土瓜根1两,五味子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6.2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6.3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生地黄丸主治虚劳烦渴,津液竭绝。

6.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食后及夜卧时以绵裹含1丸,咽津。

7《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方之生地黄丸

7.1组成

人参半两,防风半两,当归1两,川芎1两,生地黄1两,干白蒺藜(炒,去刺)1两,全蝎5尾。

7.2制备方法

上晒,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3功效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方之生地黄丸功在明目活血,消去瘀肉。

7.4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薄茶送下。

7.5运用

加羚羊角半两尤佳。

8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名见《千金翼方》卷五方之生地黄丸

8.1生地黄丸的别名

地黄丸

8.2组成

生地黄30斤(取汁),干漆1斤(为末)。

8.3制备方法

上以漆未纳地黄汁中,微火煎令可丸,如梧桐子大。

8.4功能主治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名见《千金翼方》卷五方之生地黄丸主治血瘕。

8.5生地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食后酒送下。不知加之。

8.6用药禁忌

生肉症者不可用。

8.7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生地黄得干漆灰则寒而不滞,干漆灰得生地黄则威而不猛,真破瘕之专药。但须审元气可任者用之。

8.8附注

针灸学的灸法的作用

总结古往今来的实践经验,灸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书名: 针灸学
作 者:仲远明,王茵萍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ISBN: 9787564116811
开本:16开
定价: 38.00元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他方法,刺
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几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针灸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了43种针灸治疗的适应证,有力地推动了针灸走向世界。但是,这种归纳尚不全面。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最新研究总结,针灸治疗的病种涵盖16类病谱、计461个病种之多。对于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眼和附器、精神和行为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针灸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对于多种难治性疾病、原因不明性疾病、体质性疾病与心因性疾病,针灸可成为有力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手段。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应用和研究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全世界针灸从业人员逾数十万,针灸医学作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先锋,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正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摘自《针灸大成》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着;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
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
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疏,引援或至于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
《难经》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唯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辨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滑伯仁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难经本义》。
《子午经》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根据托扁鹊者。
《铜人针灸图》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为序。然其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堂针灸图》三卷,题曰∶黄帝论人身俞穴及灼灸禁忌。曰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之,亦后人所根据托者。
《存真图》一卷,晁公谓杨介编。崇宁间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
道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亦是此意。
《膏肓灸法》二卷,清源庄绰季裕所集。
《千金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所撰。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要,无不周悉。曰千金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议者谓其未知伤寒之数。
《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思邈掇拾遗帙,以羽翼其书。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病、疮痈、色脉、针灸,而禁术终焉。
《外台秘要》,唐王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弘文馆,得古方书千百卷,因述诸症候,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房陵、及大宁郡,故名焉。
《金兰循经》,元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所着,其子光济铨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梓吴门,传者始广。
《济生拔萃》十九卷,一卷取《针经节要》,二卷集《洁古云岐针法》、《窦氏流注》 ,三卷《针经摘英》。首针法,以仿古制也。延佑间杜思敬所撰者。
《针经指南》,古肥窦汉卿所撰。首标幽赋,次定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颇与《素问》
《针灸杂说》,建安窦桂芳类次。取《千金》禁忌人神及离合真邪论,未能曲尽针灸之
《资生经》,东嘉王执中叔雅,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属病,盖合
《铜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
《十四经发挥》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
至若阴、阳、维、跷、带、冲六脉,皆有系属,而惟督、任二经,则包乎背腹,而有专穴,
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通考邃穴六百五十有七,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秘。
《神应经》二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着《广爱书》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
九穴,为歌为图,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帙,以为学人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针灸节要》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集。
《针灸捷要》,燕山廷瑞徐凤着集。
《玄机秘要》,三衢继洲杨济时家传着集。
《小儿按摩经》,四明陈氏着集。
《古今医统》、《乾坤生意》、《医学入门》、《医经国小》中取关于针灸者,其姓氏
《针灸大成》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

三紫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三紫汤的用法用量5摘录附:1古籍中的三紫汤 1拼音 sān zǐ tāng

2处方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3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

4三紫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5摘录秦发中方

古籍中的三紫汤 《千金翼方》:[卷第六·妇人二]恶露第四 ,投于酒一升中浸令无声,出锤,顿服之,不瘥更作。紫汤治产后恶露未尽,又兼有风身中急痛。取大豆一升,先...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中风第十二 两味,亦不得大发汗,特忌转吐泻利,必死无疑,大豆紫汤,产后大善。《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中风第十二]浴汤 ,大良。又浴妇人阴冷肿痛,凡风肿,面欲裂破者,以紫汤一服瘥,神效。(紫汤是炒黑豆作者)治产后中风头面...

《普济方》:[卷九十六诸风门]风(附论) 发热口苦。舌謇唇急。手指微动。便急作风病疗之。方紫汤方治中风。无问男子妇人。中风脊急。身如弓。鸡屎(...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虎睛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48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