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中医眼科备读》原著卷三附录为眼科常用基础方剂歌诀,所谓“基础方剂”,即中医临床各科通用方剂,方剂的原方主治不是针对某一眼病,但其治则适合某一眼病的病机,其针对性不如眼科专用方剂强,但其应用范围广,而且都是一些著名方剂,有好的疗效。
2.本篇对原著卷三附录所列方剂进行详细论述,每则方剂包括“组成”、“用法”、“功用”、“原方主治”、“眼科临床应用”、“方解”、“附方”等条目,以供阅读原著时参考。
3.方剂的排列,按原著顺序。
【组成】石膏30g(碎),知母10g,甘草3g(炙),粳米15g。
【用法】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用】清热生津。
【原方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眼科临床应用】用于化脓性角膜炎、急性葡萄膜炎等病伴前房积脓者,常合入清肝、通腑方中。亦用于深层巩膜炎、交感性眼炎、眼睑丹毒等病里热症状重者,常与清热解毒药物合用。
【方解】白虎汤是治疗阳明经热的方剂。石膏清泄里热,知母清热润燥,甘草、粳米养胃和中。眼科临床常使用本方治疗前房积脓,按经筋在眼部的分布,足阳明之经为目下网,脓液从下而上者,为阳明经热毒炽盛,方中石膏、知母能清阳明独胜之热,用之正为适宜。石膏、知母且能入手太阴肺经,故本方亦用于肺热深重而致的白睛病变。白虎汤有很好的清泄气分之热的功效,眼科临床应用不能只拘泥于经络和五轮所属,必须结合全身证状,从而扩大本方的应用范围。
【组成】犀角1.5g(现用水牛角60g代) ,生地黄30g,芍药(白芍药)12g,牡丹皮10g。
【用法】水煎,犀角磨汁入煎液中和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原方主治】热伤血络,吐血、衄血、便血、溲血等。
【眼科临床应用】(1)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病眼底出血等病,出血量多,色鲜红,或伴视网膜渗出、水肿,属血热妄行及血热渗出者;亦用于出血性虹膜炎,常合入清热、凉血、止血的复方中。
(2)用于前房积脓、化学伤等症,充血肿痛严重,瘀热甚者。
【方解】本方治邪热入血动血之证。方中四味药物均具清热凉血功效,其中犀角重于解毒,生地黄重于养阴,牡丹皮重于散瘀,芍药重于敛营。本方泻火以宁血,凉血而散瘀,眼科主要用于热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内眼出血及血热瘀结者。因犀牛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方中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近年来经广东、天津、江西等省、市八十个单位共同协作研究,认为水牛角和犀角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临床实践也证明水牛角完全可以使用于犀角的适应证,常用作煎服,如研末吞服,每次1.5—3g。
【组成】犀角2g(磨汁和服)(现用水牛角60g代),玄参10g,竹叶心3g,麦门冬10g,丹参10g,黄连5g,金银花10g,连翘10g(连心),生地黄15g。
【用法】水煎,日三服。
【功用】清营解毒,养阴活血。
【原方主治】邪热传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眼科临床应用】(1)常用于急性葡萄膜炎,前房或视网膜大量渗出,属血热瘀结或血热渗出者.。
(2)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病眼底出血、出血性虹膜炎等病属血热妄行者。
【方解】清营汤是治疗温邪初入营分而未入血动血的方剂,意在透热转气。本方在眼科的应用,营、血概念没有温病那样严格,本方清热解毒与凉血滋阴并行,故眼病因于热瘀互结,血热渗出及热毒迫血妄行者皆可使用。方中犀角、生地黄以凉血,丹参以活血,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以清热,玄参、麦门冬以滋阴。本方和犀角地黄汤相比,清热解毒作用强于彼。
【组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15g,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6g,连翘、板兰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g,白僵蚕、升麻各2.1g。
【用法】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临床常改作汤剂:陈皮、生甘草、桔梗、马勃各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原方主治】大头瘟。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眼科临床应用】用于眼睑丹毒、带状疱疹、热性疱疹及咽—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角膜实质炎等病,属风热毒邪壅盛者。
【方解】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著名方剂,用于眼病因于风热毒邪壅盛者最为适宜。方中黄连、黄芩苦寒直折邪火,配以连翘、板兰根、马勃、玄参、生甘草等大队清热解毒之品以助其力。升麻、柴胡,薄荷、牛蒡子、白僵蚕、桔梗疏散风热。陈皮理气疏壅。方中马勃、玄参、桔梗、甘草有良好的清利咽喉功效,用于眼病伴咽痛者尤宜。
【组成】生石膏30g,小生地15g,乌犀角3g(现用水牛角60g代),川连10g,栀子10g,桔梗10g,玄参10g,连翘10g,甘草5g,丹皮10g,鲜竹叶15g。
【用法】先煮石膏浸透十沸,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原方主治】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糊,视物昏瞀等,脉沉数,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眼科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眼内膜炎、全眼球炎、眼眶蜂窝织炎、急性葡萄膜炎、化脓性角膜炎等病热毒深重者,可与五味消毒饮合用,便秘者加大黄、芒硝。
【方解】本方综合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方而成。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经大热。犀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玄参清热凉血。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竹叶、生甘草泻火解毒。桔梗载药上行。本方具有强烈的泻火解毒凉血功效,故眼科多用于治疗火毒极盛,眼内化脓之重证。本方中重用石膏,意在着重清泄阳明之热。胃为十二经之海,石膏直入胃经,而能敷布于其它各经,胃热一清,则他经之火皆可下降。
【组成】金银花20g,蒲公英15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0g。
【用法】水煎,去渣,酌加少量黄酒,热服,被盖出汗为度。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
【原方主治】各种疔毒,舌红苔黄,脉数。
【眼科临床应用】常用于眼睑化脓性感染,急性泪囊炎,眼眶蜂窝织炎,化脓性角膜炎,眼内膜炎,全眼球炎等病热毒炽盛者,常与黄连解毒汤、泻心汤合用,或合入各主治方中。
【方解】本方五味药物均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本方可视为一张消炎方剂,广泛应用于眼部各种感染性疾病,与具体辨证方剂配伍,能够增强抗炎效果。
【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一方不用甘草,用黄芩;一方多灯心草),竹叶15g。
【用法】前三味为末,每次9g ,入竹叶,水煎,食后温服。临床常改作汤剂:生地黄、竹叶各15g,余药各5g ,水煎服。
【功用】清热,滋阴,利水。
【原方主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口舌生疮。或心移热于小肠,症见小便赤涩,剌痛。
【眼科临床应用】(1)眦角性结膜炎,常与清热疏风药物合用,如黄连、黄芩、蝉蜕、荆芥、防风、车前子等。
(2)用于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翼状胬肉炎症、大小眦赤脉传睛等病。
【方解】方中生地黄凉心血、滋阴液,竹叶清心气、除烦热,木通降心火、利小便,生甘草泻火缓痛。本方和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均为治疗心火上炎的方剂,常用于大、小眦部热性病变的治疗,但本方治疗心经虚火,泻心汤治疗心经实火。本方养阴清热,导热从前阴出;泻心汤苦寒泻火,导热从后阴出。二方在治疗上有轻重缓急之别。然而,临床上常于本方中加入黄连、黄芩、栀子等药以治心经实火。本方亦可与泻心汤合用,具有泻火不伤阴的特点。
【组成】龙胆草5g(酒炒),黄芩10g(炒),栀子10g(酒炒),泽泻10g,木通5g,车前子10g(布包),当归10g(酒洗),柴胡5g,甘草5g(生用),生地黄15g(酒炒)。
【用法】水煎服。市场有丸剂,每服6—9g ,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原方主治】(1)肝胆实火上扰,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口渴,舌红苔黄。
(2)肝胆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眼科临床应用】广泛应用于肝胆热毒炽盛的内、外眼病。
(1)细菌性或病毒性角膜炎,眼部剌激症状重,溃疡面较大,溃疡面坏死物复盖,色灰白或淡黄。常加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赤芍药、牡丹皮、茺蔚子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药物。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伴前房积脓者合白虎汤;本方亦用于蚕蚀性角膜溃疡,束状角膜炎、角膜实质炎等病。
(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睫状压痛、睫状充血、前房混浊均重者,常加紫草、牡丹皮、红花、茺蔚子、青黛、大黄等凉血化瘀药物。
(3)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头眼胀痛,恶心呕吐,常加羚羊角、大黄及活血化瘀药物。
(4)急性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网膜炎、视盘脉管炎等病,伴出血者可加牡丹皮、赤芍药、侧柏炭等药。
【方解】本方为治疗肝胆实火的主要方剂。方中龙胆草、栀子清泻肝火。柴胡、黄芩清泄胆热。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当归、生地黄滋养肝血。甘草和中护胃。方中柴胡又有引药入肝胆经之用。根据五轮分属及经络循行路径,风轮为肝胆所属,足厥阴肝经连目系。因此,相当于风轮及目系的角膜、虹膜、视神经等组织的急性炎症或病变,临床上常从肝火论治,龙胆泻肝汤为代表方剂。然而目为肝窍,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病变,不只局限于上述部位,临床上应当结合全身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从而使龙胆泻肝汤的眼科运用范围更为广泛。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炒)各30g,甘草3g(炙)(周学海复刻本曰:“聚珍本甘草作15g”)。
【用法】为末,入粳米一撮,水煎,去渣,食前服。临床常改作汤剂:炙甘草5 g,粳米一撮,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泻肺清热。
【原方主治】肺热咳嗽,甚则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日晡尤盛,舌红苔黄,脉数。
【眼科临床应用】常用于疱疹性结膜炎,浅、深层巩膜炎,睑裂斑炎等病因于肺热者。常合入清热散结活血的复方中。
【方解】方中桑白皮泻肺清热,地骨皮泻肺中伏火,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五轮中白睛为肺所主,故本方为治疗肺热而引起的白睛病变的基础方剂。
【组成】金银花30g,连翘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荆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
【用法】共杵为散,每服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服,勿过煮,病重者约日三服,夜一服;轻者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临床作汤剂: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各5g,余药各10g,水浸泡数小时,煮沸后即去渣服。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原方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眼科临床应用】广泛应用于感受风热毒邪引起的眼病。
(1)睑腺炎、热性疱疹、带状疱疹等病初起,及急性结膜炎、沙眼、睑缘炎等病症状较轻者。
(2)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病变在角膜浅层,病灶色灰白,或伴感冒者。
(3)急性视神经炎而伴上呼吸道感染者。
【方解】本方为治疗风温初起的代表方剂,亦为眼科疏风清热的理想方剂。方中金银花、连翘、生甘草、竹叶、芦根清热解毒,荆芥、牛蒡子、薄荷、豆豉、桔梗疏风散邪。方中荆芥虽为辛温之品,但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物配伍,共奏辛凉疏清之功。荆芥得银翘,辛而不燥,无碍于热;银翘得荆芥,寒而不凝,无碍于风。
根据河南眼科研究所实验证明,本方中的金银花、连翘、薄荷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抑毒作用,所以本方用于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属于风热型者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40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理血药_中医眼科备读
下一篇: 温里药_中医眼科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