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书籍

【卷三 眼科方歌】疏清剂_中医眼科备读

中药大全 2023-09-22 13:04:35

【卷三 眼科方歌】疏清剂


1.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

驱风散热饮牛蒡,羌防芎归与大黄,

翘荷栀甘赤芍共,天行赤眼[1]此为强。

散热消毒亦疏清,翘蒡芩连薄羌防。

【组成】连翘10g,牛蒡子10g(炒研),羌活10g,薄荷5g,大黄10g(酒浸),赤芍药10g,防风5g,当归尾10g,甘草3g,栀子10g,川芎10g,水煎,食远热服。

【功用】祛风,泻火,活血。

【应用】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等病,属风热并重者。

【附方】散热消毒饮子(《审视瑶函》)牛蒡子10g(研炒)羌活10g,黄连10g,黄芩10g,薄荷5g,防风5g,连翘10g,水煎,食后服。功能祛风清热。应用同驱风散热饮子;亦用于眼睑炎性水肿属风热邪盛者。

2.七宝洗心散(《银海精微》)

七宝洗心表里剂,麻黄大黄荆连栀,

当归赤芍兼活血,眼肿赤痛正相宜。

【组成】当归、赤芍药、大黄、黄连、栀子、荆芥,各30g,麻黄60g,为末,每服10—12g,水煎,食后服。可改作汤剂:荆芥5g,余药各10g,水煎服。

【功用】散表,攻里,活血。

【应用】基本同驱风散热饮子,尤其适用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等病球结膜水肿,疼痛较重者。

3.泻肺饮(《秘传眼科纂要》)

泻肺饮用桑芩膏,枳壳甘草山栀翘,

荆防羌芷木通芍,白睛赤肿服之消。

【组成】石膏30g,赤芍药10g,炒黄芩10g,炙桑皮10g,枳壳5g,木通5g,连翘10g,荆芥5g,防风5g,栀子10g,白芷10g,羌活10g,甘草5g,水煎服。

【功用】清肺泻火,疏风散邪。

【应用】基本同驱风散热饮子,但证属肺经风热,热偏重者;亦用于浅、深层巩膜炎。

4.加减四物汤 《审视瑶函》

加减四物薄牛子,荆防赤芍芎归地,

苦参连翘天花粉,实热生疮痛痒医。

清脾[2]膏甘地灯心,荆防芩芍翘荷栀。

调脾[3]粉苓陈术草,荆防翘荷蒡桔施。

【组成】生地黄15g,苦参10g,薄荷5g,川芎5g,牛蒡子10g,连翘10g,天花粉10g,防风5g,赤芍药10g,当归10g,荆芥5g,水煎,食后服。

【功用】祛风清热,凉血活血。

【应用】眼睑接触性皮炎、眼睑湿疹、带状疱疹、热性疱疹等病,眼睑皮肤红赤,痛痒并作,属风热重者;亦用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附方】(1)凉膈清脾饮(《审视瑶函》)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热证。功能祛风,清热,凉血。 应用同加减四物汤。

(2)调脾消毒饮(《审视瑶函》)天花粉10g,连翘10g,荆芥5g,甘草5g,牛蒡子10g,桔梗10g,白茯苓10g,白术10g,薄荷5g,防风5g,陈皮5g,水煎,食前温服。功能疏风清热,调气祛湿。应用于眼睑肿胀,质软,无结节,微红,微痒,微痛,属风热挟湿,气机不调者。

5.新制柴连汤(《秘传眼科纂要》)

新制柴连治翳障,荆防芩芍蔓荆尝,

木通甘栀龙胆草,泻肝疏风效益彰。

四顺清凉功略同,龙胆三黄[4]羌柴防,

车前生地芎归芍,枳壳甘草木贼桑 。

泻热黄连药不繁,升柴地芩龙胆藏。

【组成】柴胡10g,黄连5g,黄芩10g,赤芍药10g,蔓荆子10g,栀子10g,龙胆草5g,木通5g,甘草5g,荆芥5g,防风5g,水煎服。

【功用】泻肝火,祛风邪。

【应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病属肝经风热者。

【附方】(1)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当归身10g,龙胆草5g(酒洗),黄芩10g,炙桑皮10g,车前子10g(包),生地黄15g,赤芍药10g,枳壳5g,炙甘草5g,熟大黄10g,防风5g,川芎5g,炒黄连5g,木贼5g,羌活10g,柴胡10g,水煎,食远服。功能清肝祛风,凉血退翳。应用于化脓性角膜炎,属肝经风热,热偏重者。

(2)泻热黄连汤(《原机启微》)黄连10g,(酒洗),生地黄15g(酒洗),龙胆草5g,升麻10g,黄芩10g(酒炒),柴胡10g(酒洗),水煎,午食前热服。功能泻肝祛风。 应用同新制柴连汤,风热之邪较轻者。

6.抑阳酒连散(《原机启微》)

抑阳酒连羌独防,芩连知柏地栀襄,

草芷已前蔓荆寒,瞳神紧小效验彰。

抑阳连柏归地茯,知母寒水独活匡。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热证。

【功用】祛风止痛,泻火解毒。

【应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属热毒内发,风邪外加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风热证)。

【附方】抑阳汤(《秘传眼科纂要》)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火热证。功能清火,滋阴,和血。应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火热证,瘀热渐解者;亦用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7.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

绿风羚羊饮大黄,玄参知母黄芩商,

茯苓细辛车防桔,风火升扰神光殃。

【组成】玄参10g,防风5g,茯苓10g,羚羊角3g(粉剂吞服),车前子10g(包),知母10g,黄芩10g,细辛3g,桔梗5g,大黄10g,水煎,食后温服。

【功用】清肝,泻火,祛风。

【应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属外风引动肝火者。

注释

[1]天行赤眼:病症名,相当于流行性结膜炎。

[2]清脾:凉膈清脾饮。

[3]调脾;调脾消毒饮。

[4]三黄:大黄、黄连、黄芩。


针灸培训WWW.

中医眼科学的内治概要

1、疏风清热法主要是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药物组成的方剂,通过疏风散热,解除风热所致眼病的治法。主要用于外感风热眼病。如起病突然,胞睑浮肿,白睛红赤或黑睛起翳,伴有眼痒眼痛,眵泪并作,羞明怕日,眼闭不开等,间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数等全身症状。在外感眼病中以外感风热最为多见,故眼科疏风清热法应用范围较广。如风重于热,流泪症状较重,或星翳浮起,可配伍适量的辛温解表药使用,以加强祛风止痛、祛风止泪、祛风退翳之功。间有风邪不挟热而挟寒、挟湿的,证中少见,但不可不注意辨证而灵活变化。
2、祛风散寒法是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药物组成的方剂,通过祛风散寒,解除风寒所致眼病的治法。主要用于外感风寒之眼病。如目睛疼痛,羞明流泪,或目睛生翳,伴有鼻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紧等。
3、泻火解毒法是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清除邪毒的治法。主要适用于外感火热之邪,或脏腑积热上攻之眼病。如胞睑红肿如桃、疮疡疖肿、白睛混赤、黑睛溃陷、黄液上冲、瞳神紧小等。常伴有疼痛拒按、羞明怕热、热泪如汤,或眵多粘结等眼部症状及口渴、便秘、舌红、苔黄等全身症状。眼病热证较多,故眼科泻火解毒法为常用之治法。在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脏腑辨证,灵活掌握。如邪传阳明,胞肿赤痛,口渴喜饮,大便秘结之腑实证,则用泻火通腑法;抱轮红赤,黑睛生翳,目珠疼痛,苔黄脉弦之肝火上攻证,则用清泻肝火法等。本法为寒凉直折之法,容易损伤脾胃阳气,故不能久用,并要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强弱,慎重选药。又因药性寒凉,久用可致气血凝滞,翳障难退,故对黑睛疾病,应用本法必须掌握尺度,以免流弊。届虚火者,则禁用此法。
4、滋阴降火法是用滋养阴液、清降虚火的方药,解除阴虚火旺的证候,从而达到明日效果的治法。主要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眼病。临床表现多有起病较缓,症状时轻时重,病程长而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如目珠干涩、白睛微赤、黑睛星翳乍隐乍现、瞳神干缺、视瞻昏渺等。常伴有头晕、口干、潮热、颧红、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全身症状。本法在具体应用时,尚须进一步辨证,例如黑睛生翳,抱轮微赤,烦躁易怒,属肝经虚火;两眦血脉稀疏,心烦失眠,属心经虚火;白睛淡红,鼻干咽燥,属肺经虚火;瞳神干缺,眼底少量出血,耳鸣腰酸,五心烦热,属肾经虚火等。宜结合脏腑所属,选方用药。 5、祛湿法本法是用具有祛湿作用的方药,通过祛除湿邪以治疗眼病的方法。适用于湿邪外侵或湿浊内蕴所致的一切眼病。如胞睑水肿、睑弦湿烂、胞内粟疮、白睛污黄、翳如虫蚀、混睛障、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等,常兼有头重如裹,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胸闷食少、腹胀便溏、四肢乏力,或咳吐痰涎等,皆可用本法治疗。湿邪侵袭的部位和兼邪各有不同,故所用具体治法也有区别。如风湿犯眼,胞睑湿痒,则用祛风胜湿法;湿热上攻,黑睛溃烂,则用清热祛湿法;痰湿阻络,胞生痰核,则用化湿祛痰法;湿浊上泛,视网膜水肿,则用利水渗湿法等等。湿证眼病比较顽固,祛湿法久用又易耗阴伤津,故要根据病情轻重与患者脏腑阴阳气血的情况而慎重用药。阴虚血少与津液亏损者,尤宜注意。
6、止血法本法是应用具有止血作用的方药,以中止眼部出血的治法。适用于各种出血症的早期。诸如白睛溢血、血灌瞳神、视网膜出血、脉络膜出血及外伤出血等。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止血的具体治法也有不同。如血热妄行者,宜清热凉血止血;虚火伤络者,宜滋阴凉血止血;气不摄血者,宜益气摄血;眼外伤者,宜祛瘀止血等。本法属急则治标之法,仅用于出血阶段,若出血已止,而无再出血趋向者,当逐渐转向活血化瘀治法,以促进瘀血的吸收。 7、活血化瘀法是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药,改善血行,消散瘀滞,促进眼部瘀血吸收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有血流不畅,或瘀血停聚的眼病及眼外伤。如胞睑青紫肿硬、白睛溢血、白睛紫胀肿起、眼内各个部位的瘀血、视网膜血管血流瘀滞或阻塞、眼部固定性疼痛及舌有瘀斑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临床上应用时,常配伍行气导滞药物,以提高疗效。本法不宜久用,以免耗伤正气,对眼部既有瘀滞,又见气虚证候者,用活血祛瘀力量峻猛的方药应该慎重,必要时可配伍补气药物同用。孕妇忌用本法。
8、疏肝理气法是用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作用的方药,以改善肝气郁滞的病理情况,从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广泛适用于因肝气郁结而致气机不调的一切内外障眼病。肝开窍于目,由于郁怒伤肝,疏泄失职,肝气郁结使眼部气机失调而导致目疾者,颇为常见。其中尤以青风内障、绿风内障、视瞻昏渺等内障眼病为多。故无论内外障眼病,兼有胁胀、胸闷、嗳气、咽部似有物阻、急躁易怒、脉弦等症者,皆可用疏肝理气法治之。郁久化火者,宜酌加清火之晶,以清肝解郁;肝郁兼有血虚与脾气虚弱者,宜与养血健脾药同用。由于理气药物多辛燥,故对阴亏之人须慎用或注意配伍。
9、益气养血法是用具有补养气血作用的方药,消除气血虚弱的证候,从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血不足的眼病。多为慢性内外障眼病而兼有气血不足的全身症者。如眼胞重坠、久视眼胀、黑睛陷翳日久不愈;或外观端好,目无神彩,视物渐昏等。因气血相依,关系密切,故益气与养血往往同用,但根据气血偏虚程度上的不同,又有所侧重。如睁眼乏力,常欲闭垂,舌淡脉弱者,偏于气虚,应以益气为主;若因失血或久病,头晕眼花,不耐久视,心悸失眠,多梦易醒,舌淡脉细者,偏于血虚,应以养血为先。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养血时,常要兼顾脾胃。如属虚实夹杂,则可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先补后攻。邪气亢盛而无虚候者,忌用本法。
10、补益肝肾法是用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肝肾亏虚证候而达到明目作用的治法。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眼病,以成年人居多。凡见眼干涩不舒,哭而无泪或冷泪长流,白睛微赤,黑睛边缘陷翳或星点云翳时隐时显,外眼端好而视物昏朦或夜视不见,而兼有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夜间口干、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等,皆可用本法治疗。至于肾阳偏虚,腰膝酸冷,夜间尿多,畏冷脉沉者,则当重在温补肾阳。凡实证忌用本法,湿邪未尽者不宜早用。 11、软坚散结法是用具有祛痰软坚、消滞散结作用的方药来治疗眼病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眼科疾病出现之痰湿互结、气血凝滞的证候。如胞睑肿核、白睛结节隆起、眼内陈旧渗出及机化物形成等,可用本法消散之。一如为气血凝聚者,必须与理气活血药物同用;痰湿互结者,则应加强祛湿化痰药作用。
12、退翳明目法是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除黑睛翳障,从而达到明目作用的眼科独特治法。仅适用于黑睛生翳者。退翳之法,须有层次,如病初起,星翳点点,红赤流泪,风热正盛,当以疏风清热为主,配伍少量退翳药;若风热渐减,则应逐渐过渡至退翳明目为主。病至后期,邪气已退,遗留翳障而正气已虚者,则须兼顾扶正,结合全身证情,酌加益气养血或补养肝肾之品。黑睛属肝,不少清肝、平肝、舒肝药物亦有退翳作用,故可配伍应用。黑睛生翳后期,以退翳为主,用药不可过于寒凉,以免邪气冰伏,气血凝滞,翳不易退。若白翳光滑如磁,为气血已定,用药难以消散,故退翳必须及时。

眼科著名方剂——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丸是中医眼科著名方剂。本文就其方源、方义分析及历代医家的评价,临床应用和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变化的类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石斛夜光丸之浅说

石斛夜光丸是中医眼科的著名方剂,也是常用的中成药之一。方出元·倪维德《原机启微》卷之下附方内。该书成书年代是1370年,是一本眼科专著。与《原机启微》作者倪维德同时代的蒙古族人沙图穆苏撰有《瑞竹堂经验方》,它的成书年代是1326年。在其书中载有“夜光丸”,其方与石斛夜光丸的药物组成和功效基本相同,但后者较前者要早四十余年,可见当时元代医家在临证治病中,早已掌握和运用本方治疗目疾。

本方由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炙甘草、肉苁蓉、甘枸杞、菟丝子、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天冬、麦冬、苦杏仁、防风、川芎、炒枳壳、黄连、怀牛膝、甘菊花、炒白蒺藜、青葙子、草决明、羚羊角、犀角二十五味药所组成,具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所致的内障目疾,视物昏花,瞳仁散大,或变色羞明、怕光等症。由于该方在临证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明·《景岳全书》、《审视瑶函》,清·《名医方论》等书均收载此方,此方亦为《中国药典》1977年版和1985年版所收载。

石斛夜光丸的方义分析及其评价

石斛夜光丸所治为肝肾阴虚,精气不能上输于目之证。方中以石斛、二冬、二地、甘枸杞、肉苁蓉、菟丝子、五味子、怀牛膝为主,滋肾养肝,益精明目;辅以人参、山药、茯苓、炙甘草培补中宫,以资生气血,使土旺荣木;应用滋阴养肝之品,使阴精充沛,得以上输,而目自精明,此为治本之法。但阴虚则阳亢,佐以白蒺藜、甘菊花、防风、青葙子、决明子、川芎、枳壳理气疏风,杏仁利肺气,再用黄连、羚羊角、犀角清肝泻火熄风,以治其标。

各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滋阴明目,清肝熄风之功,该方配伍周到,切合病情,自能疗效彰著。正如清代医家罗东逸所说:“此方为阳衰阴弱,不能升精于目而设,故目科与《千金》磁朱丸并重,治证亦同,然磁朱丸为镇坠药,此为羡补药。”又说:“此其治法,其营在肝,其主在肾,其合在脾,能合肾脾之阴而使肝达之,则必能归精于两眸,而继明如昼夜矣。”《名医方论》对本方作了极其中肯的评价。

石斛夜光丸的临床应用

石斛夜光丸是治疗肝肾阴虚的代表方剂。凡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阴虚火旺者均可运用本方治疗。

在此方理论指导下,我们在临床诊治中用来治疗内障目疾,头昏脑胀,视物昏花等症。除对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等眼疾外,我们还对本方引申应用,治疗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神经性头痛、耳鸣耳聋、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等,均收到较好的疗效。

1.白内障:

初起视物逐渐模糊,晶体呈放射状浑浊,继之晶体则呈乳白色覆盖,视力减退。此乃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不能上输于目而引起晶体代谢障碍所致。舌质红,脉细弱,证属肝肾阴亏,治宜补养肝肾,服用石斛夜光丸,久之有一定的疗效。

2.青光眼(阴虚阳亢证):

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眼部发胀,眩晕阵作,瞳散昏花,耳鸣心悸,眼压偏高,视力减退,苔薄质红,脉细弦。此乃素体肾阴不足,肝阳偏亢,虚火上炎,导致房水淤滞,眼压增高所致。治法宜滋阴、平肝、补肾。服用石斛夜光丸有一定的疗效。

3.视网膜脉络膜炎:

初起头痛失眠,眼部胀痛,目涩羞明,眼前有时出现暗影,视物逐渐模糊不清。眼底可查见黄斑部中心反射消失,并有渗出水肿,甚至出血病理变化。舌红脉细微。此因肝肾不足,或思虑过度,肝火上炎,致以视力下降,眼底黄斑部出现病变。治宜滋阴、平肝、补肾。服用石斛夜光丸,在临床上收到一定的效果。

4.视神经炎:

病初患者自觉视力减退,不辨明暗,前额隐痛,眼内干涩,眼球压痛,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唇红颧赤。眼底检查可查见视神经乳头充血,乳头轻度隆起,边缘模糊,乳头附近有渗出质或出血现象。舌质红,脉弦细而数。此乃肝肾不足,虚火上炎所致,宜清肝明目,滋补肾阴。服用石斛夜光丸有较好的疗效。

5.神经性头痛:

临床症状表现为头部剧烈疼痛,多数表现偏一侧,历时数小时或数日。发作时面色苍白,发作后面部充血,恶心呕吐,舌红脉细。证属肝肾阴虚,水亏火旺所致。宜滋阴、清肝、补肾。服用石斛夜光丸,每日2次,每次6~10g,屡治屡验。

6.耳鸣耳聋:

临床症状表现为耳鸣如蝉叫,鸣声低微,渐渐而起,经久不已,按之可减,听觉不清,且有头晕目眩。舌质红脉弦细,此乃肝肾不足,精气不能上充于清窍,以致耳鸣失聪。治宜:平肝、补肾、养阴。服用石斛夜光丸有一定的疗效。

7.高血压(阴虚阳亢证):

头晕胀痛,耳鸣目眩,睡眠不安,如活动或情绪波动则易面红心烦口干,舌质红,脉细弦而数。此乃情志内伤,风阳上扰,兼之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所致。治以平肝熄风,滋肾养阴。服用石斛夜光丸,能使血压下降,诸恙皆平,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好的效果。

8.更年期综合症(肝肾阴虚证):

临床症见头晕头痛,面部潮红,手足心发热,情志忧郁,腰酸,月经量少,色红或紫,舌质红少苔,脉细弦稍数,此乃肝肾阴亏所致,治以滋肾养肝之法,服用石斛夜光丸,在临证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石斛夜光丸的类方

石斛夜光丸治疗目疾,疗效确切,深受病患者欢迎。后世医家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在本方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加减变化,又创制成许多类方,使治疗范围进一步拓展。

石斛明目丸(经验方):即本方减去羚羊角,加磁石、生石膏,其功能与石斛夜光丸相同,惟清肝热的作用稍逊。

还睛丸(《审视瑶函》):即本方加杜仲、当归、知母、黄柏。功能:降火升水,治远近一切目疾,内外障翳,攀睛胬肉,烂弦风眼,及年老虚弱,目昏多眵,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久成内障等症。

固本还睛丸(《景岳全书》):即本方减去肉苁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治远年一切目疾,内外翳膜遮睛,及老弱人目眵多糊,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

琥珀还睛丸(《景岳全书》):即本方减去五味子,怀牛膝,决明子,防风,加琥珀,知母、黄柏、当归、杜仲。其功能清肝火,补肾阴。主治由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引起的内障目翳,视物昏花,心悸不寐,瞳仁散大等症。

结束语

石斛夜光丸是老年人常服用的中成药,因老年人正气渐衰,多因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不能上输,则易患内外目障,视物昏花,耳鸣失聪,头晕目眩,代谢失调等诸症。服用石斛夜光丸以补肾平肝,滋阴降火,但须服用较长时间方能奏效。正如《原机启微》中说:“此羡补药也,补上治上,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阴弱不能配阳之病并宜服之,此从则顺之治法也。”石斛夜光丸为滋补肾阴,平肝熄风之剂,可调整机体内在抗病能力,对研究老年学疾病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从石斛夜光丸组方看,各地不一。有将方中怀牛膝易为川牛膝,白蒺藜易为沙苑子。由于药物作用不同,其功效亦有所偏,一偏于补肾,一偏于祛瘀和疏风,组方各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将人参易为党参,犀角易为水牛角。因人参、犀角较为稀贵,而取其功效相近的药物代之,尤以犀角,现在货源更少,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现代药厂生产的石斛夜光丸多以水牛角代之。从药理作用来看,水牛角与犀角其功用相近,临床治疗中疗效亦佳,故《中国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已正式使用水牛角代替犀角,使石斛夜光丸能满足市场供应,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中医古典书籍有哪些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中医内科学方歌整理-肺系疾病-咳嗽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证】

三拗 麻黄去桂枝,后世有方加生姜

止嗽散 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风热犯肺证】

桑菊饮 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风燥伤肺证】

桑杏汤 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

二陈平胃 师二陈,除却梅姜增朴术

三子养亲 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痰热郁肺证】

清金化痰 黄芩栀,桔麦桑皮贝知母

瓜蒌橘红茯苓草,痰火犯肺咳嗽止

【肝火犯肺证】

黄芩泻白 桑骨皮,加草清肺化痰剂

黛蛤散剂治痰黄,蛤壳十倍青黛一

【肺阴亏虚证】

沙参麦冬 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

证或热兮定或咳,脉然无汗嗽痰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book/939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